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师家庭家风家训格言

教师家庭家风家训格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1、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
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
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2、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4、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
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5、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
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
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6、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
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7、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
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
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8、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9、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10、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
成全对方、完善本分。
启蒙对方发挥本分。
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
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12、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13、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14、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
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5、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
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16、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17、性(天性)合、心合、身合。
《道德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道德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第三课善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尊行可以加人:尊贵的行为可以作人的榜样。
做善人,对人和蔼可亲,乐于帮助别人,多做善事,有利的事让别人,不争不斗。
人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学习的榜样。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成长。
尽管孩子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老师教给孩子更多的是课本知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的道理、言行举止等,这些主要是靠父母去培养的。
当我们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就要先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我有一个周日休息在家,楼下有几个孩子一起玩耍,其中一个小男孩大声地骂人,他姥姥听到就不高兴了,给孩子爸爸打电话说了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不一会,孩子爸爸就赶过来了,让人想不到的是,孩子爸爸见到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骂别人的话。
让人马上就想到“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
孩子就是效仿了他爸爸的言行,真是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事例告诉我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品行的人,自己就要首先做出个榜样。
和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园长在2015年10月20日家长会上的报告)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
父母要严于律已,事事处处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一、父母不要纵容自己孩子犯错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父母是如何教育的。
有些家长谈到家庭教育时,总是认为自己忙,没时间教育孩子。
可以相信,有些家长朋友确实很忙,他们为“生活”忙,为各种事忙,披星戴月地忙碌。
总有忙不完的事,但他们在忙中却忽略了这样一件比较重要的事——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到头来,钱也有了,一切都有了,唯独孩子“丢”了。
到那时,后悔的还是家长,受惩罚、遭埋怨也是家长。
看看如今孩子们的现状,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厌学逃学的越来越多,父母难道就没有责任吗?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全面教育,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气,让他们养成优秀品质。
二、父母不要成为负面的影响者(一)父母不要用消极言行影响孩子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直接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比如说谎,在幼儿园的一个小孩,不想去幼儿园,就骗妈妈说“肚子疼”,家长既不了解情况,又不带孩子去医院,就给幼儿园老师请假,家长帮助孩子来圆谎。
就是因为家长这样一次次的纵容,后来这个小孩经常以此方法不来幼儿园,这时家长才追悔莫及,但是已经晚了。
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
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二)父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纠正对于六岁以内的孩子来说,“不听话”的确是他们这个年龄能够被允许的“过错”。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父母怎样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母亲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之一。
母爱无私、宽容、温暖,给予儿子无尽的关怀和支持。
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独特而特殊的,它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感情和责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母亲是儿子的第一任教育者母亲扮演着孩子生命中最早的角色之一,她是儿子的第一任教育者。
她承担着教育孩子品德、道德和社交技能的责任。
从儿子的婴儿期开始,母亲就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并悉心培养他的成长。
母亲用她柔软的双手为儿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会他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并激发他对知识与艺术的兴趣。
母亲的教导塑造了儿子的性格与价值观,为他们在人生之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母爱是儿子人生的支持点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们总是毫不犹豫地为儿子付出一切。
无论是在儿子取得成功时还是失败时,母亲总是在他身边给予支持与鼓励。
她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激励儿子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追求他们的梦想。
母亲的爱是力量的源泉,当儿子面临挑战和困难时,他们总是可以依靠母亲的支持与鼓励。
三、母子之间的默契与理解由于母亲与儿子之间长期的相处和交流,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默契与理解。
母亲能够从儿子的言辞和行为中读懂他的情绪和需求。
她们了解儿子的优点和不足,因此可以给予他们最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儿子与母亲之间的默契和理解使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四、紧密的亲情纽带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紧密的亲情纽带,它始终如一地连接两个人的心灵。
无论儿子成长到多大年纪,无论他身处何地,无论他面临什么挑战,母亲的爱和关心都始终伴随在他身边。
母亲是儿子的避风港,是他们回归家庭温暖的地方。
五、母亲的教诲与儿子的回报母亲用自己的爱和无私的付出将儿子养育成人,而儿子也有责任回报母亲的爱。
儿子可以通过言行来表达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他们可以在母亲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成就和进步,让母亲感到骄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们常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
”儿童时期是人的许多良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历程。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
柏拉图曾说:“家庭教育是社会的基础”。
家庭成员的社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水平高低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决定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
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之风。
在家庭教育中,我有两点体会可以介绍给大家。
第一,做父母,读书最重要。
宋人黄庭坚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为了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更好的实施家庭素质教育,我们家长应先拿起书本,认真读书。
《发现母亲》一书的作者王东华说:“要想孩子伟大,父母必须先伟大。
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
”这些话说得很有哲理。
现在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喜欢读书、不知道学习。
作为家长,自己首先应反思一下:你所要求孩子的,自己又做得怎么样呢?俗话说,“身传胜于言教”。
现实中,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方面往往也能看到家长的影子。
要想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家长首先应该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二,教孩子,兴趣最重要。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人对某种东西发生兴趣时,就会情绪高涨、想象丰富,就能发挥整个身心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即便是枯燥的东西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而且兴趣使学习的内容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据专家研究: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所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
相反,因为活动而受到责骂或贬低时,则会使人心沮丧,兴趣索然,信心丧失,步入“越干越差、越干越不想干”的恶性循环。
家长或他人的肯定、赞扬、鼓励等,能使孩子得到成功的体验,产生自信。
有些人谈到家庭教育时,总是认为自己忙,没时间教育孩子。
父母的教育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一、前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我对父母教育的一些摘抄笔记,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教育理念1. 爱与尊重是基础-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张丽莉)-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选择。
”(王东华)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思考。
”(爱因斯坦)- “让孩子学会提问,比学会回答更重要。
”(林格)3. 注重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陶行知)三、教育方法1. 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颜之推)- “做孩子的榜样,比说教更有力。
”(约翰·洛克)2. 倾听与沟通- “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教育的前提。
”(卡尔·威特)- “与孩子沟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3. 耐心与鼓励-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陶行知)- “鼓励孩子,让他们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勇气。
”(爱迪生)4. 合理引导-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引导。
”(孔子)-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鲁迅)四、教育内容1. 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
”(毛泽东)- “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2. 智育教育- “智育是教育的核心。
”(孔子)-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3. 体育教育-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 “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健康成长。
”(斯巴达克)4. 美育教育- “美育是教育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罗丹)五、教育环境1. 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陶行知)- “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育儿心得(精选7篇)_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育儿心得(精选7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育儿心得精选篇1天下做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令人仰慕的人中豪杰。
然而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怎样教育子女,尤其是怎样做好幼儿教育便成为摆在每位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由此可见,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地巨大。
下面谈一谈自己平时在教子方面的一些心得。
1、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大的,他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孩子提问题时家长要用规范的语言而不是用孩子幼稚的语言同他讨论周围的事物,教他各种东西和事物的名称、词汇孩子的问题是最多的,家长要认真理解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回答孩子真正提问的东西。
不要随便敷衍孩子,这样做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但也不要急于向孩子灌输太多的他还不能理解的知识。
有次和女儿边走边聊,无意中说起“恐怖”一词,女儿便问我“恐怖”的意思,我便对女儿说,恐怖就是说很可怕的意思,当时正好是雨后,路面上有很多水,女儿当即就对我说“妈妈,这条路好恐怖”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问她为什么会说这条路恐怖,女儿回答我说“这条路好多水,你说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恐怖?”我笑了~~2、不要让“为什么”成为一种挑战。
当孩子不想执行你交给他的任务时,他们常常会不停地问“为什么”。
要想挫败他的伎俩,家长的指示必须非常明确。
如果孩子总是说“为什么我非得??” 家长就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回答他,例如说:“你必须到床上,因为马上要睡觉了。
”如果你的孩子还是问个不停,那么采取如下方法:运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每次都用一模一样的话回答孩子,他问多少遍就答上多少遍,直到孩子到床上运用置之不理的技巧。
不理睬孩子的问题,事先做好不对孩子纠缠发怒的精神准备,家长只重复家长最初的说法而不去回答他的问题。
每次孩子痛痛快快地按你的要求去做时都要表扬他。
3、让孩子养成说话算数的好习惯。
父母和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父母和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教育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父母和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父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父母的爱和关注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父母还要教育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孩子的学习中,父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除了教育和指导,父母还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倾听者。
孩子需要有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人,父母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老师的作用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家长,他们的教育和教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老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老师还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中,老师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师要教育孩子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培养孩子的公德心、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
老师还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品质。
除了教育和教学,老师还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导师。
孩子需要有一个可以信任和尊重的老师,老师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父母和老师的合作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伙伴,他们的合作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父母和老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父母和老师还要相互支持和理解,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应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基,只有家庭教育做到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就。
家庭教育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如果复印件出现问题,那肯定是原件出了问题,也就是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那一定是家长在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要想开车,得考取驾驶照;要当老师,得考取教师资格证;要当医生,得考取医师资格证……就算结婚也得领取结婚证;生孩子得要准生证,而我们没有经过任何的学习和培训就当了父母,然后就要当一个孩子(多个孩子)的父母一生,想想都会觉得太不负责了,太可怕了!可是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们用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来教育我们……而这些教育方式方法是正确的吗?经过科学验证了吗?是否真正适合每一个孩子?这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将来的父母)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