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韧性城市视角下澳门城市绿地抗风灾策略

韧性城市视角下澳门城市绿地抗风灾策略

韧性城市视角下澳门城市绿地抗风灾策略
澳门可以利用水体资源增强绿地的抗风灾能力。

澳门四周环绕着水体,有丰富的海洋和水资源。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这些水体,建设一些人工湖泊或水系,形成湿地公园和水景景观,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同时还可以吸引各类鸟类和昆虫等动植物栖息,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水体可以缓冲风力,减轻强风对城市的影响。

澳门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提升绿地的抗风灾能力。

可以选择耐风性强的植物种类来进行绿化,比如亚洲常绿植物,它们可以在风暴中保持较好的形态。

可以采用一些固土措施,如建设防风墙或设置风帘、固定绿化植物的根系等,以增强绿地的防风能力。

澳门还可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绿地的认识和重视,促使居民参与到城市绿地的建设和保护中来。

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城市绿地的养护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城市的绿地环境。

在韧性城市视角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通过加强公共城市绿地的建设、利用水体资源、采取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来增强城市的绿地抗风灾能力。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减轻风灾对城市的损害,并提高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_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策略探讨

_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策略探讨

91【作者简介】张 松(1961-),男,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镇雪锋(1983-),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4-02-24【文章编号】1002-1329 (2014)增刊1-0091-06【中图分类号】TU984;K878【文献标识码】A【doi 】10.11819/cpr20141318a【摘要】以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的基本理念,系统分析澳门历史城市的形成过程及其景观特征。

面对高强度开发对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历史景观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基于澳门半岛高密度人居环境的基本状况,从遗产保护规划、景观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整体性保护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引导方法。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历史性城市景观;景观管理;设计引导;澳门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conservation, this paper?analyz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ic city of Macao. Aimed at the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high intensity urban development has produced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 landscapes, and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Macao peninsula with a high-density living environmen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guidance for the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of Macao’s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landscape management, and so on.KEYWORDS: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 landscape management; design guidance; Macao历史城市保护一直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诸多挑战的课题。

文化遗产概览

文化遗产概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关于中国大陆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误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分A、观念上对文化遗产缺乏整体关照B、管理上政出多门,效率低下C、行动上缺乏对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关照D、对传统文化过于宽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非洲是世界最悠久的古文明摇篮,最具代表性的是()。

(分)分A、古罗马文化B、玛雅文化C、古埃及文化D、印第安文化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下列选项属于东欧的是()。

(分)分A、法国B、德国C、荷兰D、乌克兰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朝鲜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是()。

(分)分A、乌布苏盆地B、鄂尔浑峡谷C、汉拿山风光D、高句丽墓葬群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罗马历史中心的古建筑?()(分)分A、万神庙B、科洛塞竞技场C、圣保罗大教堂D、凡尔赛宫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6伦敦基尤皇家植物园是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分)分A、1963年B、1982年C、1998年D、2003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7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广场,位于()。

(分)分A、米兰B、佛罗伦萨C、威尼斯D、都灵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8黄石公园的动态景观不包括()。

(分)分A、热气地带B、黄石河流域C、野生动物D、火山喷发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泰山的自然遗产?()(分)分A、泰山之石B、泰山之瀑C、五大夫松D、孔子庙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0法国颁布于1973年,专门针对城市改造制定的文物保护法是()。

(分)分A、《国家公园法》B、《景观保护法》C、《历史古迹法》D、《城市规划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1日本第一个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分)分A、大鸟岛B、法隆寺C、和平公园D、姬路城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2英国国徽上的动物是()。

城市景观与归乡游子:澳门回归以来在内地电影中的形象建构

城市景观与归乡游子:澳门回归以来在内地电影中的形象建构

572024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不仅仅是艺术表达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呈现的窗口。

城市形象是电影“城市性”属性的银幕表现,作为视觉文本的符码组合,蕴蓄着城市禀赋、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与城市想象。

[1]城市形象在电影中的展现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外在风貌,更传递出城市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电影对城市空间的银幕再现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视听延伸,也是文化象征结构的银幕显影。

电影银幕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反向照进现实,影响着都市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澳门因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际遇,成为华语电影不断书写和映现的对象。

中国澳门以特定的视觉符码样式得到银幕的反复再现,构成审视澳门的重要文化维度。

中国澳门在电影中的城市形象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不断被改写和塑造的过程。

以早期港产片为代表的影片中关于澳门的影像都与“娱乐之都”的角色密切相关,单一的城市形象塑造影响了观影者对澳门的想象与理解。

回归之后,随着与内地往来交流的逐步深入,中国澳门才逐渐有了全新的身份认同,并通过此后生产的诸多以澳门为主题或故事背景的内地电影实现了城市形象的蝶变。

[2]通过对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关于电影中的澳门城市形象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发现,以中国香港电影为分析样本展开的研究占据绝大多数,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澳门与中国香港在地理位置上隔海相望,有着相近的文化结构和语言习惯,且由于中国香港相对于中国澳门更具优势的经济与文化地位,使得澳门常常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或其他叙事元素呈现在港片当中。

这些影片不但强有力地建构了澳门的城市形象,更以香港本土的文化认同为基础,从而满足中国香港将自身定位为“中心”的文化需求。

澳门回归之后,随着中国内地电影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众多港澳电影人“北上”,更多的内地电影和合拍片选择将中国澳门作为电影展现的主题或取景地,澳门城市形象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开始寻求更为多元丰富的城市形象。

回归之后,内地电影人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澳门,从不同角度反映澳门风貌和澳门故事的影片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内地的大银幕上,这也使得人们对电影中中国澳门城市形象的研究可以不再拘泥于中国香港电影,转而去探讨内地电影中所呈现的中国澳门。

澳门城市形象调查课件

澳门城市形象调查课件
澳门城市形象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澳门的城市形象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的澳门城市 形象将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城市品牌建设和形象推广 。
澳门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 和游客等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访谈
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当 地居民、游客、投资者等 对澳门城市形象的看法和 评价。
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对 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得出调查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调查过程和实施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 提纲。
实施调查
通过在线或纸质形式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确定调查对象和样本
05
提升澳门城市形象
的策略和建议
强化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品牌定位
明确澳门城市品牌的核心 价值和特色,塑造独特的 城市形象。
品牌传播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积 极宣传澳门城市品牌,提 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市形象标识
设计具有辨识度和记忆点 的城市形象标识,强化澳 门品牌的视觉形象。
提高市民素质和参与度
市民教育
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培养,提高市 民对城市形象的关注和自觉维护
意识。
社区参与
鼓励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发 挥社区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 环境。
志愿服务
倡导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市民积极 参与城市公益活动,展示澳门市民 的友善和热情。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划,提高城 市空间利用效率和宜居性。

世界遗产介绍之澳门历史城区

世界遗产介绍之澳门历史城区

世界遗产介绍之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2年7月,共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9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

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下面,我要介绍的就是属于这27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澳门历史城区。

一、澳门历史城区的遗产类型、列入时间、符合标准及遗产地概述首先,澳门历史城区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澳门历史城区,旧称澳门历史建筑群,位于澳门,是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其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

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

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005年7月15日会议上,获得21个成员国全体一致通过,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中西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也是2005年中国申报的唯一的世界遗产项目。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敎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敎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敎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敎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以及同分散建筑紧密相连的妈阁庙前地、阿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7个广场空间。

遗产保护

遗产保护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中国被黄牌警告的6处世界遗产分别是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三江并流:停止目前遗产地附近的矿产开采,并对水坝、电站可能带来的破坏进行完善评估。

故宫、天坛、颐和园:大修不能改变遗产的原始风貌,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并维持建筑原本结构进行修复,同时加入风险防范、旅游管理的整体规划。

丽江古城:对开发、旅游、保护采取有策略的步骤,保持这个遗产和周围环境的完整性,按照传统建筑方法保存当地居民的房屋。

布达拉宫:重新对遗产边界作界定,增加缓冲区的范围,扩大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的缓冲区。

重新对拉萨城市规划制订更为科学的修改方案,尽量完整地保存古城的原貌。

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于2016年7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幕。

2017年7月2日至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大会将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每一个世界遗产的申报周期是18个月,即从每年的1月到次年的7月。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6年7月,中国已有50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遗产截至2016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9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10]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通过的:昆曲;2003年通过的:古琴艺术;2005年通过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2009年通过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2010年通过的:京剧、中医针灸。

多元制度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村落微更新研究——以澳门黑沙村为例

多元制度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村落微更新研究——以澳门黑沙村为例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ple systems and cultures, taking Heisha Village in Macau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us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framework of micro-renewal, and proposes the activ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improving functions, public facilities, and business format optimization, retain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realizing its own activation and renewal goals. It aim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micro-renewal of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Bay Area in the future.Key words multiple systems; the Greater Bay Area; traditional villages; micro-renew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于2019年提出的战略性一体化发展区域,这一区域作为世界级的湾区,具有与世界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类似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全球城市为核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优秀的科教资源集聚,创新网络活跃和文化多元包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的基本理念
1 990年代以来.历史城市面临土地开发压 力,旅游和交通压力.旧城更新改造及功能快速 改变等众多问题.这些威胁对世界遗产城镇及其 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容乐观,因而受到国际保护组 织的高度关注。UNESCO注意到世界范围内快速 且通常不受控制的开发建设正在改变着城市肌理 及其背景环境.可能致使城市遗产破碎化和品质 恶化,并对社会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认识到 要强化城市遗产保护,需要将历史城市的保护、 管理和规划策略整合到地方发展进程与城市规划 之中,UNESCO经过多年讨论颁布了<关于历史 性城市景观的建议>。这是指导城市保护规划的 最新国际政策文件.强调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必须 考虑城市遗产价值及其脆弱性,将城市保护融入 更广泛的城市发展框架。
2澳门的城市发展历程与景观特征
图1城市空间的拓展过程
Fig.1 Urban spatial expansi(
::鼍?咒?
墒枷珞期 oⅨ触i展鞲
2.1澳门城市的发展历程 澳fq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地理环境
上既留下了物质性拓展脉络.也反映出人和自然 相互作用的文脉关系,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是城 市历史发展连续性的见证,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碰 撞与交流的深刻影响(图1)。
万方数据
(1 586—1840年).城市扩张期(1840-1 974年)和
间极其有限,城市发展压力巨大。由于澳门半岛
城市发展期(1 974年至今)四个阶段.各历史时期
的高强度开发,位于世界遗产外围地区的高层建
的发展范围,建设活动、建筑特征和主要历史遗
筑对城市重要的眺望景观及天建设缺乏法定城市规划的控制管理,世界遗产周
交通,渔业.宗教和商贸等因素,体现出与自然
边环境的保护总是处于。被动”的状况。
环境紧密结合的特点.城市的成长依循时间轴延
由于缺少对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平衡措
伸且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历史城区保
施.一些传统特色的商店.因无法与现代大商场
存了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功能混合且呈多中心的
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策略探讨木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HISTORlC URBAN LANDSCAPES IN MACA0
张松镇雪锋
ZHANG Song;ZHEN Xuefeng
【摘要】以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的基本理念,系 统分析澳门历史城市的形成过程及其景观特征。 面对高强度开发对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历史景观 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基于澳门半岛高密度人居环 境的基本状况,从遗产保护规划、景观管理制度 等方面,探讨整体性保护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的 规划策略和设计引导方法。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历史性城市景观;景观 管理;设计引导;澳门
历史性城市景观是将城市地区理解为由文化 与自然的价值和属性(attributes)所形成的历史层 积(historic layering)的结果.扩展了。历史中心 区”或“建筑组合”的概念.包含更广阔的城市 文脉和它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 面的实践和价值、经济发展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 地方特征相关的无形文化遗产。历史性城市景观 理念认为城市是持续进化中的有机体,强调尊重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保持
响和视觉破坏。内港区在建的超高层建筑遮挡了
主教山圣堂眺望景观视线.破坏了主教山天际线
2.2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文化特征
景观。200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曾指出澳门历史
经过400多年发展形成的澳门历史城区,是 集合不同思想信仰.生活习惯居民的生活环境空
城区周边的高层建筑开发威胁到遗产保护的原真 性和完整性.要求特区政府对此采取必要的措施
华人聚居于妈阁和望厦两 个村落:葡人定居于半岛 南部和中部一带。
建设教堂、防护墙、炮台;形 成沿今贾梅士花园至圣安多尼 堂、呈鱼骨状的街巷格局。
以教堂建筑为主.早期建 设所用材料简陋,早期建 筑现已基本无存。
城墙、炮台已无迹可寻,宗教 建筑和公共建筑原址重建后. 现今仍为澳门主要公共建筑。
城市生长期 f1 586- 1840年)
居的骑楼街具有明显岭南建筑特征;路环市区保
用。
留的渔村风貌呈现出岭南本土的文化特征。
如今,历史上形成的历史城区.与自然紧密
3.3景观整治与景观管理问题
9了引副驯剥引
在1 557if-葡萄牙人到澳门定居之前.半岛 上只有妈阁.望厦两个村落,早期的居民多为来 自福建的渔民或从事海上交易的商贩。1 557年, 葡人初抵澳门半岛.在半岛南部和中部一带搭建 草棚暂住。1 605年起.葡人开始修筑城墙.后屡 拆屡建,形成城墙之内的葡萄牙人居住区.以及 城墙之外的华人聚居区。1622年,坚固的石城墙 终于改建成功,并在险要位置建有炮台.随后进 入稳定发展时期。简要述之,澳门半岛的发展经 历了城市建设初期(1 557-1 586年)、城市生长期
间.反映了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特征.其建筑风
并加以改正。(图2.图3)
格和城市景观表现出受多重文化影响、融合形成
的异质文化特色。澳门城市文化的多元性是在中 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融
3.2积极保护与整体保护不足 尽管历史城区范围内具有重要价值的纪念物
合和吸收而形成的.中西融合共生的宗教文化是
葡人以城墙为界,占据半 岛中部;城墙之外华人村 落扩大.形成新聚居点。
继续建造教堂、城墙.炮台; 以直街为基础拓展城市空间。
城墙.炮台和自然地形紧 密结合.占据地理高点。
大炮台附近留存城墙一段;大 多数炮台和自然地形构成的天 际线j此时期形成的以直街 联系教堂和前地(葡文为: largo)的城市格局基本保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51 378351)。
万方数据
92

糟l壁
墓l g 萋l l

罂I窆
名I

誉l =l
表1 澳门半岛发展历程一览
Tab.1 Development process ofMacao peninsula
发展阶段
发展范围
主要建设活动
建筑类型和特色
主要历史遗存
城市建设初 期(1557- 1 586年)
应在一般性城乡规划管理中得到更有效的整合。 本文在梳理澳门特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资源以及 历史城区保护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以历史性城 市景观(HULs: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保护的 理念和景观方法(1andscape approach).探讨合理 引导澳门历史城区的现代化需求,全面改善旧区 环境品质的路径,同时针对澳门半岛历史性城市 景观保护,从规划策略,景观管理和设计导则等 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新,老葡京酒店.观光塔等标 志性建筑j澳愁大桥.友谊大 桥,西湾大桥三座大桥;南湾 湖.西湾湖、宋玉生公园等公 共空间及城市景观。
今世和后代的社会需求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的平 衡。
历史性城市景观植根于历史上及当代出现在 这个场所上的各种社会表现形式及其演变过程。 景观方法旨在保护人类环境的品质,在承认城市 动态特征的同时强调提高城市空间的效率和可持 续利用.促进社会和功能的多样性。景观方法要 求整合城市遗产保护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新马路的骑楼建筑;内港区的 码头.仓库;南湾大马路.民 国大马路等特色街道;在这个 时期,形成的城市肌理和格局 现状保存较好。
城市发展期 (1974年至 今)
在新口岸.外港区.黑沙 环等继续填海拓展城市范 围。
填海新区建设工业区和大型住 特征鲜明的现代建筑;大 宅楼宇群i填海过程中形成南 量的高层住宅;新填海区 湾湖、西湾湖,宋玉生公园 形成方格路网形态。 等;继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修缮大批历史建筑.整治公共 空间环境。
得到了修缮.但点状保护的缺陷在于对更大范围
其中的典型代表,宗教等历史建筑表现出和谐共
的环境景观缺乏周全考虑;世界遗产核心区的教堂
存的包容性特征。
建筑、街道及铺地及其景观虽得到了整治,但周边
澳门早期城市格局反映出商业和防御并重的
居住建筑环境亟待改善。而且.由于周边地区的开
双重特征。澳门城区空间的形成,受制于防御、
,一荣荐譬嵋蒋
9了引剖引圳剥引—引
【文章编号l 1 002—1 329 {2014)增刊1一0091-06 【中图分类号】TU984;K8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1819/cpr20141318a 【作者简介】 张 松(1 961一).男,博 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 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 镇雪锋(1 983-),女.同济 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4-02-24
ABSTRAC I: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conservation,this paper?analyz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ic city of Macao. Aimed at the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high intensity urban development has produced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 landscapes,and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Macao peninsula with a high-density living environment,the paper explores the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guidance for the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of Macao’S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landscape management,and SO on. KEYWORDS:integrated conservation;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landscape management;design guidance;Maca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