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生活化”

合集下载

浅谈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也就是说,语言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语言交际活动参与者,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习进入到生活场景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将生活融入课堂,同时也将生活变成课堂,使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活化的学习中既掌握知识,也获得技能。

一、将生活融入课堂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时不能仅仅教学英语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使用英语。

所以,课堂教学中不要过多地进行语言形式的练习,而要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使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使语言技能发展成运用交际的能力。

1. 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就是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使用语言。

一方面由于学习者对生活情境的熟悉,能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所学知识能马上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带给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动力。

如在JEFCBook 1A Lesson 9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刚刚所学的排和号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生活场景。

首先,发给学生清楚注明座位排、号的电影票,然后让学生在模拟电影院的教室中找到自己的座位,并用英语说出自己的排、号。

为了让学生操练关于排、号的问答,我们可以故意设计几个学生不对号入座,等座位的主人发现自己的座位已有人时可以向座位上的学生提一些诸如“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number?What row are you in?”等课文中刚刚学过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际使用中掌握所学知识。

又如,在学了JEFCBook 2A Lesson 46 Part 2后,可要求学生收看当晚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用英语记录部分城市的天气情况,第二天向全班进行汇报,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感受。

怎样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怎样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怎样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林堡中心校杨马庄小学刘亚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英语课是小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依托并结合教材,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就得越重视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内容比较的生活化。

比如:从一开始接触的文具类、身体部位、颜色、动物、食物、数字、家庭、个人情况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来自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了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很容易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抓住这一特点,能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如“Hi,My name is liming.” “I'm from china” “I am twelve.”另外,根据教材内容安排,进行拓展。

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

“This is my fathe r.He is a doctor.He likes watching TV.”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等。

现实生活英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情趣。

教师在新课标的感悟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英语生活化与生活英语化

英语生活化与生活英语化

英语生活化与生活英语化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交流语言。

然而,仅仅学习英语并不能解决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语言需求,我们需要将英语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实现英语的生活化。

本文将探讨英语生活化与生活英语化的概念、方法和意义,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生活化、生活英语化、全球化、日常生活、语言需求引言在当今社会,英语的影响日益增强。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还是旅行中,我们都会频繁地使用英语。

然而,一些人发现,单纯学习英语并不能完全解决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问题。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更加熟悉和适应英语的使用环境,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需求。

因此,英语生活化和生活英语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英语生活化的概念英语生活化是指将英语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英语,与英语环境相互融合。

这种生活化的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并提升我们在使用英语时的自信心和流畅度。

生活英语化的方法1. 培养英语阅读和写作习惯阅读英文书籍、报纸和杂志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积累词汇量,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写作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

可以尝试用英语写日记、博客或者参与在线英语社区的互动,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2. 创造英语使用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英语使用环境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通过和英语母语人士交流、参加英语角或者加入外语学习群体来获得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

同时,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或者收听英语广播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要想实现生活英语化,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目标设定每天或者每周的学习任务,分配适当的时间进行英语学习。

同时,通过使用学习APP或者参加线上课程等方式来辅助学习,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效果性。

中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教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是通过学生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从而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凭借生活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让英语教学融入生活,让英语教学走进生活,让英语教学在生活中升华,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是通过学生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从而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凭借生活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中学英语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英语教学生活化,努力营造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易于感知,乐于学习,学以致用,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一、让英语教学融入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加强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方法、语言、氛围等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生活的一部分。

1. 教学设计生活化中学英语话题贴近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如: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family,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周围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s),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假日活动(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天气(weather),等等。

然而仅靠书本知识还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1. 引言1.1 引言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学好英语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难以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成为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提倡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

生活化教学法通过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素材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素材,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除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实践教学法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各种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平。

促进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翻译等多种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开展英语角和英语社团活动也是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

英语角和英语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英语口语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英语水平。

通过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生活化教学也能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英语教学需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习英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正文2.1 提倡使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倡使用生活化教学法是一种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的有效方式。

如何使英语教学生活化

如何使英语教学生活化

如何使英语教学生活化语言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地对外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人才又不能满足社会的新要求和新需要,这一问题就推动着外语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世界逐步一体化的今天,对外交流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你不会使用英语,那么你可能无法立足于现代社会。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生活中运用、交流、表达,才是一种活的语言。

就语言学习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既是语言学习的源头,也是运用语言的沃土。

英语也是一样,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但是由于现实的生活环境中缺少语言氛围,同样也缺少不断的实际运用,学生在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语言不仅抽象、枯燥,而且还很容易因为缺少运用环境使得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变得生疏。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英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使英语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使英语学习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

在过去,许多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毕业,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最终学来的却是无法开口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他们只能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不敢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即使交流起来,也是听得满头雾水,说的词不达意。

探其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通过书本和课堂来使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学习内容更偏向于词汇、句子和简单的语法知识,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缺少良好的语言氛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实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英语的教学中能够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去交流。

然而,到底应该如何做到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呢?一、适应学生心理,优化处理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你所教授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是指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来描述和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观点和感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优化对策来改进。

问题一: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而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和情境。

这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优化对策: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英语角、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英语的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资源来展示不同场景下的英语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二:强调单纯的语法知识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语法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语法知识往往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口语表达、听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

优化对策:将语法知识与实际交际能力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重视听力和阅读的训练,提供更多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问题三:对生活化内容的选择不合理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选择的生活化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不符,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化对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选择生活化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选择相关的生活化内容。

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事例和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题四: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的培训和指导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目前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

怎样让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

怎样让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

怎样让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导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学生们很难产生兴趣,更难以记住所学的知识。

为了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加生活化,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加生活化。

一、启发学生兴趣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又有趣的事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歌曲、趣味故事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愉快地学习。

可以设计一些英语活动游戏,比如说英语口语比赛、英语单词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趣的英语动画片、英语歌曲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实践落地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来掌握英语的运用能力。

在课堂上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有机会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可以通过模拟情景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在超市购物、在餐馆点餐、在火车站询问路线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加语言的运用经验。

可以组织一些实地考察活动,比如到动物园、博物馆、农场等地方进行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使学习更加直观和生动。

三、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注重将英语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通过教学资源丰富的教材,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进行教学,比如家庭、学校生活、节日等,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关于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英语的文化内涵。

四、注重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英语“生活化”
摘要: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

所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语言运用上实现英语教学“生活化”,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用“生活”教英语,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使英语变得“实际”、“有用”、“有效”。

关键词语:生活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运用
众所周知,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生活即教育”。

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

”然而英语在我国作为一门缺乏语言运用环境的外语,多数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自然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如果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能力的同时,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给学生以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实现英语“生活化”教学,那么我们就会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使英语变得"实际",从而使英语变得更加“有用”和“有效”。

在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英语生活化教学的。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我们要从生活入手,加强课堂和生活的沟通,让学生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言,描述喜欢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交流、传递真实的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多数内容都来自生活,比如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这些都来自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容易接受、充满人情味,选取了这样的教学内容,英语教学就很容易和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Lost and found”时,我引导学生在班上张贴英文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并配有实物图片,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Family Photos”时,让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在班上展示并用英语进行描述;在教学球类时,带领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熟悉各种球类英文名称并要求他们用英文讲述各自的体育爱好;在上食品类词汇时,有些单词不好记,如tomato,broccoli,salad等,于是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帮助妈妈买菜,去识别西红柿、花椰菜等蔬菜,并要求他们亲自制作沙拉(如fruit salad、broccoli salad等)带到班上,让大家去观赏、品尝,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食品的美味,生活的乐趣!在教学数字时,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的相关数字并用英语表达出来,不少学生收
集了自家的
电话号码、父母的手机号码、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还有的学生收集了家庭成员的衣服尺码、家里人口数目、家庭成员的年龄,甚至有的还调查了爸爸一天抽多少支香烟等;在教科目词汇时,我让学生为自己制作课程表,并谈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2、让教学内容主题化
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半径,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

若从现行教学内容出发,结合课本中的英语知识,根据知识结构的需要,可形成一些主题单元。

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中可以Your favorite sport为主题单元加以拓展。

在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中学习了服装名称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服装上的英文单词,引出Words on clothes的主题单元。

在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中学习了月份和日期单词后,可以让学生联系家人、朋友的生日,开展Birthday Party的主题单元。

在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中学习了各类电影名称后,可让学生联系自己所看过的英语电影,开设以your favorite English movie为题的主题单元。

3、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英语课程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死”知识,它“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到了与我们“行影相随”的地步。

我们身边有许多英文广告、物品说明书,道路交通标志牌和公共场所标语,还有各种英文报纸、英语歌曲等,我们应该
有意识地去收集这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英语资源,并把它们带进我们的课堂,为教学服务。

学生看英文电影,学唱英语歌曲,也许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锲而不舍,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单词、背课文、背笔记、做习题,即使我们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也只是让他们读死书,让他们成为书本的奴隶,他们并不知为何而学英语,自然学用分离,导致许多学生厌学,英语成了他们升学的绊脚石,更谈不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但如果我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熟知的生活英语进入课堂,则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所学内容,而且不易遗忘。

1、妙用学生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学生身体为题材,以学生生活为素材,营造自然生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真实运用英语的外部条件。

比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我可以以本班学生为例,来学习外貌特征词汇,并可以开展Listen and guess等活动,如对本班某位同学的外貌进行描述,然后请学生猜出他或她是谁。

在学习Color这一内容时,我以本班学生所穿的衣服的颜色,来让学生真正明确
“颜色”词汇的含义。

在学生们看来,“颜色”不再只停留在他们的书本上,而是到了他们的生活中,“颜色”直接刺激了他们的感官,使他们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2、善用直观教具
比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我将一些水果或蔬菜带入课堂,让学生更能轻易地掌握水果或蔬菜词汇;在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中,我将一些学习用品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学习用品上标上英文名称,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方位介词”时,我利用学生的座位进行操练,比反复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活用角色表演和游戏
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使他们轻松掌握所学知识点。

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下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中,我把教室分成几块,布置成商店、邮局、公园、书店等,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的情景,在Unit 5 Watching TV 中,我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模拟动作,其他学生猜,并且用不同的人称进行句型操练。

这样做,既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默契。

在八年级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 中,我将一些榨汁机及水果带入课堂,让学生们根据书上演示和说明,分组进行制作milk shake ,这不
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书本上的milk shake 制作步骤,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三、语言应用生活化
1、重视课堂对话表演
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用英语进行表达、参与、交流和交往,真正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思想。

所以,我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互动行为,特别是课堂对话表演,我不仅鼓励学生用书本语言进行交流,更注重学生将生活实际带到对话中来,使对话表演更具实效性,而不是简单地、形式地模仿。

2、让英语走出课堂
每逢重大的西方节日,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用英语庆祝,装扮教室,制作礼物;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英语电影;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表演英语小短剧;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学唱英文歌;我们可以用英语为实物标出名称;我们可以用英语书写公共标志牌;我们可以用英语为自己最喜爱的产品写标语广告等等。

3、让作业具有实用性
如果我们把作业仅仅视为抄单词、背课文、做练习、做试卷,那么学生将会讨厌做作业,敷衍作业,毫无乐趣之谈。

我们不妨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比如,让学生设计电影海报,让学生为笔友写信,让学生为自己喜爱的产品写标语,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住的街区的场所位置等,从而真正将知识用到自己的生活实
际之中。

总的来说,让英语生活化消除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强烈欲望,改变了以前狭隘的、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波,《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廖荣莲,让英语教学‘材’源茂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4期。

3、吴先锋,“英语课堂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

4、庄霞,“初中英语生活化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9期。

5、徐翠凤,“让英语因‘生活’而精彩”,《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