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合集下载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高速公路××至××段建设工程××合约段里程桩号:K78+005~K82+632××隧道贯穿误差测量汇报××建设〔集团〕××高速公路X至××段××标工程经理部二零一七年七月三日目录1、前言 (1)2、编制依据 (1)3、工程概况 (1)4、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2)5、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数据 (2)6、贯穿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3)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防止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穿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穿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穿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穿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操纵点分别测得贯穿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穿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穿误差对隧道正确贯穿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穿误差主要为横向贯穿误差。

2、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X〕〔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T12897-202X〕〔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JTG F60-202X〕3、工程概况标段内隧道共1座,为××隧道,该隧道设计为别离式隧道。

隧道桩号范围为左线LK79+876~LK80+515,路线总长为639m;右线RK79+880~RK80+490,路线总长为610m。

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Ⅴ级,洞身段为Ⅴ级、Ⅳ级、Ⅲ级,设置人行横洞1处。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

4、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1〕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隧道采纳双洞单向开挖,由隧道左右洞出口向进口开挖,依据××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导线布设情况:左洞出口于Z4设站,以Z3-1定向,测量GPS 操纵点GD006,即点GD006 1;右洞出口于Y4设站,以Y3-1定向,测量GPS 操纵点GD006,即点GD006 2;如图分别将GD006 1和GD006、GD006 2和GD006的坐标、高程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所得差值即为隧道纵向和横向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穿误差。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量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量

用GPS 作洞外操纵测量的公路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量隧道一样都要穿越高山,地形条件复杂,传统的导线操纵测量方式要跨越山峰,施测难度大,周期长,外业工作量极大。

现代公路施工操纵测量中,GPS 由于具有全天侯、高精度、定位速度快、定位点间不需通视等特点,已被普遍采纳。

而传统的导线操纵测量的贯通误差估量的方式已再也不适用。

现本文着重讨论采纳GPS 测量操纵的隧道贯通误差的估量方式及对GPS 点测量精度的具体要求。

隧道总的横向贯通误差来源有二个方面,一是洞外GPS 操纵测量引发的误差,二是洞内导线测量引发的误差。

将地下两相向开挖的洞内导线测量误差及洞外GPS 测量误差各作为一个独立因素。

设隧道总的横向贯通误差为M 横,依照等阻碍原那么,洞外GPS 测量误差和进出口两头进洞导线所产生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均为横横出进M 707.02M m m === (1)依照式(1),标准对洞内、洞外操纵测量误差产生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的规定见表1表1 横向贯通中误差允许值一、洞内导线横向误差的估算由隧道施工特点,洞内导线的横向误差可按等边直伸形导线进行估算。

在直伸形导线中,测距误差只对导线的纵向误差产生阻碍,而横向误差要紧由测角误差引发。

如图1所示,各折角的测角误差将使导线在隧道贯通面上产生横向位移,即横向误差。

依照误差理论知,各折角的测角误差对隧道贯通面横向阻碍中误差为35.1n Lm m +ρ=β内 (2) 式中:m 内——洞内导线测量引发的横向贯通中误差 L ——隧道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 m β ——导线测角中误差ρ ——206265″ n ——导线边数现行标准对导线平均边长和测角中误差的技术要求见表2测量等级 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二等 ≤± 三等 ≤± 四等 ≤± 一级≤±由于隧道内观测条件较差,标准规定洞内导线边长直线地段不宜小于200m ,曲线地段不宜小于70 m 。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2011 年 4 月24 日1 基本要求------------------------------------------------------------------------------------- 32 实习目的-------------------------------------------------------------------------------------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5 总结--------------------------------------------------------------------------------- 51实习任务分别采用COSA系列软件和自研发软件进行平面网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熟悉COSA软件的使用并与自研发软件对比。

2 实习目标1) 对比进出口点与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误差,分析导致贯通误差最小的组合及其意义2) 分别用两个软件进行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对比所得结果,分别分析其相对中误差,最弱点及最弱边精度,隧道贯通误差估算结果的差异。

3 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COSA)3.1观测方案文件: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测站点点号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0.7,1,1J,0,398.9779,377.7966J1,1,410.7532,490.5660J2,1,287.2544,386.3646J3,1,343.9037,290.1835C,1,1507.0854,400.0228C1,1,1490.7444,490.5660C2,1,1559.4496,376.2656C3,1,1464.0045,296.1208J,J1,A,84.0388JL:J1,J3,C,C3S:J1,J3,C,C3J1L:J,J2,J3,C1S:J,J2,J3,C1J2L:J1,J3,C1S:J1,J3,C1J3L:J,J1,J2,C2,C3S:J,J1,J2,C2,C3CL:C1,C2,C3,JS:C1,C2,C3,JC1L:C,C2,C3,J1,J2S:C,C2,C3,J1,J2C2L:C,C1,C3,J3S:C,C1,C3,J3C3,L:C,C1,C2,J,J3S:C,C1,C2,J,J33.2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您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

【最新文档】隧道贯通报告-精选word文档 (8页)

【最新文档】隧道贯通报告-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隧道贯通报告篇一:隧道贯通测量报告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中铁十四局与中铁隧道局交叉贯通测量报告编制:复核:监理工程师:中铁十四局集团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项目经理部一工区二○一四年八月十二日一、交叉贯通测量目的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保证中铁十四局树木岭隧道杨家山盾构进口段明挖段与中铁隧道局的精确贯通,我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的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共同完成了隧道的贯通测量工作。

二、技术依据本次贯通测量采用以下有关测量规范进行施测。

3.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X);3.2《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1X);3.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规范》(GB50308-1999);3.4《城市测量规范》(GJJ8-99);3.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3.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7 201X年导线复测成果三、仪器设备中铁十四局:瑞士莱卡TM30(1”)全站仪,中铁隧道局:瑞士莱卡TS02全站仪,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均经过有效检定。

四、交叉贯通测量的过程与方法1.平面测量的过程与方法中铁十四局:在CPII064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3并检查CPII065,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放出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打桩固定,并记录。

中铁隧道局:在CPII065架设全站仪,后视GCPII066并检查CPII064,用极坐标法放出转点JM22,通过JM22检核中铁十四局放出的左线DK1+440处中桩和右线YDK1+439.736处中桩,并记录。

五、贯通成果精度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贯通面贯通偏差成果如下:1、贯通里程:DK1+440 YDK1+439.7362、理论坐标DK1+440:X=3118969.888; Y=500775.046YDK1+439.736: X=3118970.612; Y=500768.1343、左线DK1+440纵向贯通误差:-11mm,横向贯通误差:7.7mm,竖向贯通误差:-6.2mm3、右线DK1+439.736纵向贯通误差:-7.2mm,横向贯通误差:3.3mm,竖向贯通误差:-4.3mm六、交叉贯通误差的调整与分配方案:本次交叉贯通测量由中铁十四局和中铁隧道局双方测量及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共同实测,并有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监督共同完成。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

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3、洞内导线测量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

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

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2011 年 4 月24 日1 基本要求------------------------------------------------------------------------------------- 32 实习目的-------------------------------------------------------------------------------------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5 总结--------------------------------------------------------------------------------- 51实习任务分别采用COSA系列软件和自研发软件进行平面网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熟悉COSA软件的使用并与自研发软件对比。

2 实习目标1) 对比进出口点与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误差,分析导致贯通误差最小的组合及其意义2) 分别用两个软件进行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对比所得结果,分别分析其相对中误差,最弱点及最弱边精度,隧道贯通误差估算结果的差异。

3 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COSA)3.1观测方案文件: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测站点点号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0.7,1,1J,0,398.9779,377.7966J1,1,410.7532,490.5660J2,1,287.2544,386.3646J3,1,343.9037,290.1835C,1,1507.0854,400.0228C1,1,1490.7444,490.5660C2,1,1559.4496,376.2656C3,1,1464.0045,296.1208J,J1,A,84.0388JL:J1,J3,C,C3S:J1,J3,C,C3J1L:J,J2,J3,C1S:J,J2,J3,C1J2L:J1,J3,C1S:J1,J3,C1J3L:J,J1,J2,C2,C3S:J,J1,J2,C2,C3CL:C1,C2,C3,JS:C1,C2,C3,JC1L:C,C2,C3,J1,J2S:C,C2,C3,J1,J2C2L:C,C1,C3,J3S:C,C1,C3,J3C3,L:C,C1,C2,J,J3S:C,C1,C2,J,J33.2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您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

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

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

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隧道贯通测量实习报告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闻家山隧道贯通测量报告1、前言隧道贯通面接合处的偏差可以分解为空间的三个方向,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还有高程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2、工程概述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的闻家山隧道,位于安徽省铜陵县境内,隧道洞身穿越区为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进、出口山坡较陡峭。

隧道里程为DK154+980~DK155+280,全长300m,为双线隧道。

隧道位于R=8000m的左偏曲线上,为大断面单洞室双线结构。

开挖施工采用新澳法,从隧道进口向出口单向开挖,其中进出口洞门DK154+980~DK155+035与DK155+247~DK155+280段为明挖段。

3、贯通误差测量3.1贯通测量方案(1)隧道开挖控制测量说明闻家山隧道施工采用从进口单向掘进的方法。

隧道DK154+980~DK155+247开挖的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从进口GPS控制测量主网边测量洞内导线点,利用电子水准仪从进口洞门水准点对洞内做二等水准控制,对隧道开挖和二次衬砌进行施工测量控制。

(2)贯通测量具体实施方案隧道贯通前,由于DK155+247~DK155+280段为明挖段,是使用出口导线点和水准点测量控制的,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实际贯通面里程为DK155+247。

平面贯通测量,用原隧道进口洞内的导线点放样出DK155+247的对应隧道中线桩,再使用隧道出口洞外的导线点,对该中线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差值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差值即为纵向贯通误差。

高程贯通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洞内联测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得到高程不符值即为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东方山隧道贝通测量误差分析某集团有限公司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某年某月某日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1、说明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

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

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ZK165+303 〜ZK168+202 (YK165+308 〜YK168+239 )全长2899m(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

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3. 1. 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1、前言
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工程概况
标段内隧道共1座,为隧道,该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桩
号范围为左线LK79+874 LK80+515路线总长为639m 右线
RK79+880- RK80+490路线总长为610m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V
级,洞身段为V级、W级、皿级,设置人行横洞1处。

双向四车道高
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

4、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1)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方案
隧道采用双洞单向开挖,由隧道左右洞出口向进口开挖,根据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导线布设情况:
左洞出口于Z4设站,以Z3-1定向,测量GPS控制点GD006即
点GD006 1;
右洞出口于Y4设站,以Y3-1定向,测量GPS控制点GD006即
点GD006 2
分别将GD006 1和GD006 GD006 2和GD006勺坐标、高程投影
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所得差值即为隧道纵向和横向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

(2)误差规定
隧道贯通误差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
乩6. 2隧道工程的硼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画吴差’不应大于表8. 6. 2 W.
«8.az |g道工程贯通限差
注;作业时,可櫃18隧勇期工方法和随道用輦的不站肖贾通请菱的调整不会显著馬响Bi诡中线几何形狀和工程性獻1,躺向駅限差可适胡宽IF•曲.
8,6, 3检宜控制测量隧道控量对贯诵中的影响值,不应大于表8. 6. 3的规定.
* 8^3制测量对贯通申误羞辦ffl的限值
5、贯通误差测量实测数据
左洞进口导线实测数据
右洞进口导线实测数据
详细数据见附表1、2
6、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根据实测数据及:
左洞:横向贯通误差为:8.0mm < 45mm
高程贯通误差为:5.2mm < 25mm
右洞:横向贯通误差为:0.0mm < 45mm
高程贯通误差为:4.8mm < 25mm
以上实测数据计算值与限差值对比得知,隧道左右洞横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没有超过限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中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要求,当隧道贯通误差大于50mm寸,应对贯通误差在未衬砌段进行误差调整(贯通误差在没用超过限差的情况下)。

本隧道根据实测数据,贯通误差未超过50mm隧道无需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