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进展
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断和治疗--附97例病例分析

Pe%ing踟眈瑙妙,&彬,lg』DDD韶,吼;w
7ro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删ed
invest远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diation pmctitis.Methods
using clinical data of 97
to
疗患者8l例占83.51%,未行手术者16例占16.49%。 2.盆腔放射治疗:根据肿瘤类型、部位、手术类型、肿瘤 分期、未手术者的肿瘤类型、部位和大小、患者全身状况等指 标对患者采取不同的照射野和不同剂量进行盆腔放疗。 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10 Mv直线加速器x线三野 (两个侧野加一个后野)外照射,每野剂量分别是60、60和80 cGy,每周5次,持续5周,总剂量45~50 Gy。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其他妇科肿瘤患者均采用lO
月在我院经过盆腔放射治疗的9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放射性直肠炎I度有34例占35.05%,Ⅱ度10例占10.31%,Ⅲ度8例占8.25%,共52例,占总 观察例数的53.61%。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放射剂量范围为4~44 Gy,平均剂量为(19.63±9.84)Gy, 中位剂量18 Gy。结论 多能治愈。 【关键词】盆腔肿瘤;放疗;化疗;放射性直肠炎 盆腔接受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直肠炎为重要并发症之一,一般经过对症治疗
直线加速器x线四野(两侧野加前后野)外照射,每次剂量2 Gy(四野均为50 cGy),每周5次,持续5周,总剂量为50 Gy (前后野30 Gy,中间档铅板照射20 Gy)及腔内放疗16 Gy (2次)。 前列腺癌患者采用10 Mv直线加速器x线四野(两侧野 加前后野)外照射,每次剂量2 Gy(四野均为50 cGy),每周5 次,持续5周,总剂量为50 Gy。 3.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 业卫生标准《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 111一加吆进行诊断。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40例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40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4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根据RTOH/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I级6例,II 级25例,Ⅲ级9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康复新液5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混合后保留灌肠,1次/晚,疗程14d,治疗1w后评价疗效。
结果40例ARP患者,经积极一周期(14d)治疗性保留灌肠后,21例显效,15例有效,总有效率90%。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腸炎,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简便易行。
标签:复方苦参注射液;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放射性直肠炎;盆腔肿瘤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cute radiation proctitis,ARP)发生率约9.5%~59.5%,是盆腔恶性肿瘤及妇科恶性肿瘤行放疗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累及直肠,且也直肠炎表现为重,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血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ARP治疗方法仍以抗炎止血,保留灌肠,高压氧等治疗,也有行激光止血及外科改道手术者,然而由于后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般不易为患者接受。
本本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笔者医院肿瘤科因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治疗住院患者3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28~7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宫颈癌10例,子宫内膜癌8例,直肠癌(Dixon术式后)15例,前列腺癌7例,40例患者均采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技术,选择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5次/w,分割剂量为2Gy,根据部位病种不同及方式不同,剂量范围为(40~60)Gy/(20~30次);根据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其中I级6例,II 级25例,Ⅲ级9例。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与治疗PPT

中度放射性 直肠炎:经 过治疗,症 状可缓解, 但可能遗留 后遗症,如 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等
重度放射性 直肠炎:经 过治疗,症 状可缓解, 但可能遗留 后遗症,如 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等, 甚至需要手 术治疗
放射性直肠 炎的转归情 况: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 和治疗效果, 转归情况有 所不同,预 后和转归情 况有所不同。
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饮食规律、睡眠充足等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 行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相关疾病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戒烟限酒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鉴别诊断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肠道疾病的鉴别: 放射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 状,而其他肠道疾病可能表现为全身症
状。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放射 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状,
而其他肿瘤可能表现为全身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直肠炎的鉴别:放 射性直肠炎通常有明确的放射治疗史,
而其他直肠炎可能没有。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肛门疾病的鉴别: 放射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 状,而其他肛门疾病可能表现为肛门局
部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饮食调整: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休息与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运动 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研究现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放射性损伤、炎症反应、肠道菌 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是指在接受盆腔、骶骨和直肠放疗后出现的直肠黏膜急性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便血、排便困难等。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直肠黏膜受到辐射的损伤,导致黏膜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方法。
其主要成分包括胶体、抗菌素、氢氧化铝、甘露醇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止痛、抗菌等作用,适合用于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引起的直肠黏膜损伤。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通过经直肠直接输送药物到患处,局部缓解直肠炎症状,促进黏膜愈合,达到缓解疼痛、止泻、恢复肠道功能的目的。
临床研究发现,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十分显著。
一方面,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直肠黏膜受到损伤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痛、灼烧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应用则可以迅速缓解这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还可以加速直肠黏膜的愈合过程。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中含有的抗炎、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炎症的发展,促进伤口愈合,从而加速患者症状的消退,恢复肠道功能。
除了单纯的疗效显著外,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还有着其他优点。
通过直肠给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损失,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减少不良反应。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操作简单,易于接受,不仅患者可以自行进行,也适合在家中进行。
这对于患者来说既方便又省时省力。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使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直肠炎,也适用于其他直肠疾病的治疗,如直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可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病情的影响。
肠澼(放射性直肠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5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年月日
年月日
(第 15~20 日)
(出院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开具出院诊断书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 □完成出院查房记录
长期医嘱
□肛肠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少渣半流
□中医辨证
重 □口服中药汤剂
点 □中成药
医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嘱
□中药灌肠技术
□针刺治疗
□直肠栓剂疗法
临时医嘱
□必要检查项目复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访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片、腹部 B 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下腹部 CT 或 MRI、凝血功能、
肿瘤标志物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急性期 (1)肠道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2)气滞血瘀证: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慢性期 (1)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养血行滞。 (2)脾肾阳虚证:补脾益肾,养血补血。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灌肠技术 (2)针刺治疗 3.直肠栓剂疗法 4.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大便次数减少、便血改善或排便正常。 2.腹痛缓解,腹部压痛减轻。 3.肛门镜或肠镜检查提示溃疡、出血点等有所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肿瘤复发或转移及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
□完成病历书写和
诊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灌肠治疗的效果探析

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灌肠治疗的效果探析1. 引言1.1 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现状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而口服卡培他滨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目前,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已逐渐成为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案之一。
研究表明,放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口服卡培他滨的使用方便,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长期服用。
在放疗过程中,灌肠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放射性直肠炎引起的症状,如腹泻、排便疼痛等。
灌肠治疗可以通过其抗炎、促愈合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灌肠治疗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望成为放疗联合化疗的重要补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放射性直肠炎的危害放射性直肠炎是直肠癌放疗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导致肠道粘膜炎症: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会导致直肠粘膜受损,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直肠黏液分泌增多、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引发排便困难:放射性直肠炎会导致直肠收缩和瘢痕形成,使得排便困难,甚至出现直肠狭窄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排便功能。
3. 导致感染和出血:直肠黏膜受损后容易感染细菌,引发感染性病变。
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出血,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4. 影响放疗的进展: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会使患者耐受放疗的能力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和进展,同时也会影响患者完成全程治疗的意愿和信心。
了解并有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对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字数:241】1.3 灌肠治疗在直肠癌放疗中的作用在直肠癌放疗中,灌肠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药口服加直肠点滴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

中药口服加直肠点滴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5-07-28T14:20:45.5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徐敏亮[导读] 中药口服加局部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
徐敏亮(内蒙古五原县蒙中医院 0151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口服加直肠点滴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清热解毒利湿、益气健脾除湿法为主,中药口服配合活血化瘀生肌煎剂加锡类散直肠点滴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并与西药口服加灌肠作为对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口服加局部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中药口服;直肠点滴法【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299-02放射治疗是盆腹腔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主要并发症放射性肠炎,其中70%~90%发生于直肠[1],故放射性直肠炎最常见,常见于子宫、附件、膀胱及直肠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患者[2],尤以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最为多见,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科共收治放射性直肠炎患者59例,其中38例采用清热解毒,健脾益气中药口服,结合中药煎剂直肠点滴法治疗,与29例西药口服加灌肠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组38例,男性3例,女性35例;年龄28-81岁,平均53.6岁,其中宫颈癌31例,阴道癌2例,直肠癌5例,病程为2-60月,对照组29例,男性4例,女性25例,年龄26-78岁,平均54.2岁,其中宫颈癌21例,阴道癌2例,直肠癌7例,病程为1.5-60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放射治疗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本组59例符合以下条件:(1)有盆腔脏器恶性肿瘤外放射治疗或宫颈阴道癌宫内放疗史;(2)肠道症状:有腹泻、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黏液便或时有便血等直肠炎的症状和体征;(3)结肠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呈葱皮样变,质脆、有点片状出血或伴溃疡形成或有组织呈坏死征象。
放射性直肠炎治疗近展

放射性直肠炎治疗近展
朱雄文;哈德洪
【期刊名称】《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6(002)002
【摘要】放射性直肠炎是指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的直肠(包括乙状结肠)损害。
随着放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逐年增多,并给临床带来了治疗上的难题,特别是出现严重的直肠出血、直肠狭窄、直肠穿孔或瘘管形成时,保守治疗常无效而需手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朱雄文;哈德洪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中心,上海20043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人民医院进修生317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近展 [J], 郑凤霞
2.代谢外科治疗机制研究近展 [J], 徐瑞;尹登平;朱耀明
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的研究近展 [J], 王刚; 高凤敏; 杨骄霞
4.中医药治疗外感咳嗽的研究近展 [J], 曾德传; 李德维; 黄雪梅; 万丽玲
5.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近展 [J], 郝悦;吕新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治疗综述
放射性直肠炎是指直肠或骨盆内脏器进行放射线治疗时或在放疗后引起的直肠炎,肠黏膜可发生糜烂、溃疡或出血。
急性期多在放疗后1~2周,可见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晚期多在放疗的6个月至数年,可出现便血,甚至合并直肠宫颈瘘或直肠阴道瘘,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痛苦与不便。
1 发病机制及中医病机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放射线导致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引起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而产生肠壁缺血和黏膜糜烂、溃疡,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肠壁组织病损进展,最后导致纤维化、肠管狭窄和黏膜面扭曲等。
中医学认为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是一种热性物质,放射性直肠炎急性期,热邪伤及肠道,肠道蕴热,结合肠道内湿,湿热蕴结于下,肠道传化失常,而发生腹泻、腹痛;湿热滞于肠,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伤则便血;湿性黏滞,湿热互结,则出现黏液便或泻而不爽。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多处在癌症中后期,体质大多较为虚弱,所以往往表现为虚实相间、寒热交结和瘀滞错杂之象。
2 预防
放射性直肠炎因放射线照射引起,故为减少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在进行治疗时应注意:全盆腔照射时,应避免射野过大,出现严重腹泻需调整放疗计划,单纯盆腔外照射应将直肠剂量控制在5 gy以内[1];腔内治疗时,通过调整腔内治疗分割次数、单次剂量、增加治疗次数及改善后装施源器放置技术等以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2, 3];一旦出现放射性直肠炎表现,应立即停止放疗。
硫糖铝可激发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微血管损伤。
有报道显示,将硫糖铝作为灌肠剂直接作用于直肠黏膜可预防急性直肠损伤[4]。
但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显示,硫糖铝不能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腹泻;同时meta分析也提示,预防性应用硫糖铝不能使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得到改善[5]。
前列腺癌患者使用一种放置于直肠内的充气球囊可增加作用于前列腺局部的射线剂量,并减少由此导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可能性[6]。
氨磷汀是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辅助药物,能保护机体正常组织不受放射线辐射,但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不会妨碍肿瘤对放射治疗的疗效。
研究表明,在放射治疗的前15 d内,每次治疗前30 min于直肠内局部灌注氨磷汀溶液,可有效减轻直肠的放射性损伤,并因为是局部用药,未发现与氨磷汀相关的毒性反应[7]。
但这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来证实。
3 治疗
根据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治疗上应以收敛、解痉、消炎、保护肠黏膜、促进损伤修复和止血为主。
3.1 食疗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其精神状态及体力明显强于常规流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血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等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疗效好于对照组[8]。
3.2 药物治疗外用4%福尔马林溶液(甲醛)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引起的出血已有20年历史,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甲醛通过使蛋白质凝固,在黏膜层新生血管内产生血栓等起到止血作用,且作用表浅,不超过黏膜层[9]。
有学者通过改变甲醛浓度治疗放射性肠炎也取得一定效果。
haas等[10]用10%福尔马林溶液局部外涂放射性直肠炎的出血点,93%的患者出血停止,复发8例患者经再次治疗仍有效,认为10%福尔马林溶液是一种可耐受,廉价,无需麻醉、肠道准备及特殊手术器械,可在诊所开展的方法。
raman等[11]用2%福尔马林溶液保留灌肠治疗24例患者,78.2%的患者出血停止或明显减轻,且副作用较少且轻微。
尽管如此,较多报道仍提示应用福尔马林存在较大风险,安全性不容忽视。
用福尔马林溶液治疗放射性肠炎,可引起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情况加重,这种情况在治疗肛门癌合并放射性直肠炎时更需注意[12]。
甚至有一项动物实验得出以下观点,福尔马林溶液处理的放射性肠炎大鼠,其直肠黏膜、腺体以及黏膜固有层的组织病理学积分高于用生理盐水处理的大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因福尔马林的炎症性作用,不能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3]。
但临床上,对于重度难治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出血,福尔马林溶液仍是疗效确切的一线用药[14]。
5氨基水杨酸早已应用于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巴柳氮是新一代的5氨基水杨酸药物,其独有的药物代谢系统,使99%的口服摄入药物量在末端结肠活化,从而在此处积聚更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在局部发挥疗效,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
同样基于此特性,它也被认为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理想药物。
jahraus等[15]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巴柳氮能明显预防和减少进行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直肠炎相关症状,且毒性作用低,可增加患者体质量,但其疗效仍有待多中心的研究评估确定。
其他常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药物还有硫糖铝、氢化可的松、倍氯米松和甲硝唑等[16, 17]。
cochrane database检索大量研究报道分析后显示,硫糖铝的疗效要优于抗炎药物,而抗炎药中加用甲硝唑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直肠局部应用氢化可的松临床表现要比倍氯米松改善明显,但内镜下表现却无明显差异[18]。
最近有报道显示反应停对难治性放射性直肠炎也有一定疗效[19]。
3.3 内镜与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顽固性便血是放射性直肠炎治疗的一个难题,药物治疗放射性肠炎仅能取得短期效果,长期出血造成的贫血需长期服用铁剂,部分患者甚至要依靠输血维持生命。
内窥镜下治疗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包括内镜下使用福尔马林溶液、钇铝
石榴石激光、钛氧磷酸钾激光和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20],其中apc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它是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电凝技术,用一枚探针通过内窥镜把氩气送至病变直肠黏膜附近,利用高压线圈使氩气离子化,产生的能量传递至黏膜表面,使表面加热,选择性地被血红蛋白吸收,能有效凝固黏膜层损伤的血管,从而起到止血和治疗黏膜病变的作用[21],却不伤及黏膜下层或肠壁,是一种有效、高效、廉价、安全的一线治疗方法。
tjandra 等[22]应用apc治疗12例顽固出血患者,随访11个月,83%的患者出血症状明显改善,一半患者停止出血,另2例患者仍持续出血(因合并乙状结肠出血,内镜下定位较难),但已减轻,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从11.2 g/dl升至 12.3 g/dl。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服用铁剂,4人需经常输血,治疗后均停服铁剂,无需输血。
apc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出血疗效显著,但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恢复的过程和结果也有不同,治疗应有差异,因此根据内镜下表现调整治疗方案是很有必要的[23]。
研究证实对于轻、中度出血的患者apc是很有效的方法,但对于严重的出血患者,必须联合应用福尔马林溶液才能有效[24, 25]。
尽管apc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并发症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研究表明,低功率、短时间的烧灼是最适宜的方法[23, 26],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而治疗前彻底的肠道准备被认为是取得有效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从而避免肠道爆炸发生,相对来说口服药物的肠道准备比局部处理安全,肠道爆炸发生率低[27]。
3.4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作为放射性直肠炎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不清,可能与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加组织代谢和改善组织修复有关。
近期3项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对多数患者都能耐受,并可减轻多数患者的出血、腹泻、肛门疼痛等症状。
可作为常规治疗无效后的一种选择[2830]。
3.5 中医治疗根据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表现,可将其归属中医“痢疾”范畴。
其病机是由于放射治疗造成热毒过盛,热毒郁积肠内,传导失司,湿热内蕴,气血瘀滞所致。
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湿升清、行气止痛。
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较常见,以便血为主,属中医“便血”
范畴。
以脾虚为主,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象。
脾虚无力统摄血液,便血不止。
治疗应切中病机,健脾益气、调气理血。
李东芳等[31]采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36例,乔健[32]采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地榆、黄连)联合西药治疗31例,疗效显著,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钟有芳[33]采用中药方剂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方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亦取得满意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可使中药直接渗透肠壁且药效作用更直接,联合中药口服,相得益彰。
3.6 手术治疗肠狭窄、梗阻、瘘道等后期病变多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方法有很多:可经直肠、经阴道、经会阴,或经尾骨闭瘘。
切除并吻合的方法有:经腹骶手术、经腹肛门拖出式、结肠肛管吻合术。
转流手术是最安全的方法。
应该牢记,手术切除后恢复肠道的连续性是重要的,而术后功能情况更重要。
事实上,低位吻合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远不如结肠或回肠造口(他们的直肠括约肌经常受损,而伴肛门失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