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与光学工艺知识点答案
光学测量复习题

1.光学测量:对光学材料、零件及系统的参数和性能的测量。
2.直接测量:无需对被测的量与其他的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得到被测值的测量。
3.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的量之间有已知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到该被测量的测量。
4.测量误差原因:(测量装置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人员误差)。
5.测量误差按其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
6.精度:反应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的量。
7.精度分为:①正确度:由系统误差引起的测量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②由偶然误差引起......③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引起的......8.偶然误差的评价:(标准偏差)(极限误差)。
9.正态分布特征:(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
10.确定权的大小的方法:(根据测量次数确定)(由标准偏差确定)。
11.对准(横向对准)是指在垂直于瞄准轴方向上,使目标和比较标记重合或置中的过程,又称横向对准。
12.调焦(纵向对准)指目标和比较标记瞄准轴方向重合或置中的过程。
13..对准误差:对准残留的误差。
14.调焦误差:调焦残留的误差。
15.常用调焦方式:(清晰度法)、(消视差法)。
16.清晰度法:以目标象和比较标志同样清晰为准,其调焦误差由几何景深和物理景深决定。
17.消视差法:以眼睛垂直于瞄准轴摆动时看不出目标象和比较标志有相对错动为准,调焦误差受对准误差影响。
18.平行光管:是光学测量中最常用的部件,发出平行光,用来模拟无限远目标,主要由(望远物镜)和(安置在物镜焦平面上的分划板)构成。
19.调校平行光管的目的:是使分划板的分划面位于物镜焦平面上。
调校方法:(远物法)、(可调前置镜法)、(自准直法)、(五棱镜法)和(三管法)。
20.自准直仪:(自准直望远镜)(自准直显微镜)。
21.自准直目镜是一种带分划板和分划板照明装置的目镜。
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应与望远镜物镜配合构成自准直望远镜;与显微镜物镜配合构成自准直显微镜。
光学视觉技术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光学视觉技术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学视觉技术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光学材料的性质和应用B. 光的产生和传播C.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D. 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答案:D2. 光学视觉技术在哪些领域有应用?A. 医学B. 通信C. 非破坏检测D. 所有以上都是答案:D3.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成像?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仪器对图像进行分析答案:C4.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测量?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仪器对目标物体进行尺寸、形状等参数的测量答案:D5.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识别?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仪器对目标物体进行特征识别和分类答案:D6.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信息处理?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技术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压缩、增强等处理答案:D7.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检测?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仪器对目标物体进行缺陷检测、定位、识别等答案:D8.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导引?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光束的引导和控制答案:D9.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通信?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技术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流答案:D10. 光学视觉技术中,什么是光学显示?A.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图像处理B. 利用光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C. 利用光学系统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D. 利用光学技术进行图像的显示和呈现答案:D第二部分: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光学视觉技术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案:光学视觉技术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光学仪器、光学系统、光学材料、光学成像、光学测量、光学识别、光学信息处理、光学检测、光学导引、光学通信和光学显示等。
《光学工艺与测量》11

三、影响定心的工艺因素
1.磨轮 透镜的定心磨边通常采用金刚石砂轮或 碳化硅砂轮,加工光学玻璃常用青铜结 合剂,加工晶体可以用树脂结合剂。 其磨料粒度按透镜的直径大小选择,对 于大直径透镜,采用180#,小直径透镜 采用240#或280#。
• 磨轮的转速与透镜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 大,转速越高,一般为15~35m/s。
• 当透镜光轴与机床主轴尚未重合时,如图 11-9所示,假设接头与透镜在A点接触,则 接头施加给透镜压力N,方向垂直于透镜表 面。压力N可分解为垂直于接头端面的夹紧 力F和垂直于轴线的定心力P。
• 定心力P将克服透镜与接头之间的摩擦力, 使透镜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移动,夹紧力F将 推动透镜沿轴线方向移动。当透镜光轴重 合时,定心力就达到平衡,即完成定心。
• 选择的原则是:
• 当物镜的物方焦点置于校正点上时,物镜 与透镜非粘结面的距离x不小于10mm,以 便于操作。
•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心精度,主要用于小 直径、小曲率半径的透镜定心。
三、光学电视定心
• 如果把透镜球心成像到一个可视化的显示 屏上,就是所谓的光学电视定心法。
• 假设电视摄像管的分辨率为N(lp/mm), 光学系统的垂轴分辨率为β,则通过电视 系统观察透镜球心像的定心精度P为:
• 透镜的偏心差c:
• c=bn/2β • n:跳动格数 b:分划板实际格值
五、激光定心法
• 激光定心仪由三部分组成,即可调焦的激 光器、二维的位置传感器、电子处理和显 示部分。
• 其测量原理:从激光发出的光经可调焦的 光学系统通过定心透镜,在透镜后用带可 调千分尺的光电晶体转换器接收光点像, 然后将光点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A’
A
自
准
显
(光学测量技术)第4章光学零件的测量

第4章 光学零件的测量 (1)光圈不圆,呈椭圆形。此时用椭圆的长轴和短轴方 向上干涉条纹之差(或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干涉条纹的最大 代数差值)Δ 1 N 来表示,并称为像散偏差。
其中, N x 、 N y 分别为椭圆长、短轴方向的光圈数,它们 都为代数量。 (2 )光圈局部变形。变形量用光圈数表示为 Δ 2 N ,称 为局部偏差。 一般情况下,半径偏差和面形偏差总是同时存在,因此, 有的光圈在样板孔径之内可能看不到其全部,而只能看到其 一分。在 GB2831-81 中,将上述偏差都称为面形偏差。
第4章 光学零件的测量 检验面形偏差时,应使由标准面上反射得到的标准波面 与被测面上反射得到的测试波面两者球心重合,或稍有横向 偏离,并观测其干涉图,当上述两波面之间没有差别时,干 涉图为均匀一片或很少的几条平行直条纹,并且不管条纹方 向如何(它对应两波面球心沿不同方向横向偏离)都为直线, 间距也相等。如果存在面形偏差,则条纹呈现椭圆形或发生 局部弯曲(分别对应 Δ1 N 和 Δ 2 N ),这时可按前述光圈识别 方法判读。
第4章 光学零件的测量 下面先讨论面形偏差的表示方法和光圈的识别方法。 1 )球面零件面形偏差的表示方法 半径偏差:即使零件的表面是标准球面,它还可能与样 板有不同的曲率半径,此时产生规则的牛顿环(光圈),这种 半径偏差就可以用有效孔径内的光圈数 N 表示。为表示偏 差的性质,光圈数 N 用代数量表示。高光圈 N 取正值;反之, N 取负值。样板的孔径一般要大于被测零件的孔径。 面形偏差:指被检面对球面的偏离。这种偏差一般可分 为两种情况。
第4章 光学零件的测量 测量曲率半径时,只需移动被测件,使被测面的球面的 顶点及球心分别瞄准标准球面球心,并测出被测件移动的距 离,即可得到被测球面的曲率半径。被测件移动的距离可由 精密测长机构(如光学测长、计量光栅测长或激光测长)测出。 在这里,瞄准是通过干涉的方法进行的,即以瞄准时干涉场 上干涉图的特征作为判别准则来进行瞄准,由第 2 章干涉仪 的介绍可知,这个位置的干涉条纹最疏,甚至看不到条纹 (干涉场上具有均匀的亮度)。
光学参考答案大全

光学参考答案大全光学参考答案大全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吸收等现象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需要参考答案来解决。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光学参考答案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299,792,458米,通常记作c。
这是一个常数,也是相对论的基本常量之一。
2.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遇到界面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4. 什么是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由于光的波动性而产生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可以解释光的波动性,也是实验验证光的波动性的重要手段。
5. 什么是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后,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证据之一,也是一些实验的基础。
6. 光的吸收是什么意思?光的吸收是指光线穿过介质时,一部分能量被介质吸收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吸收现象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
7. 什么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线在通过介质时,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分离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色散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彩虹形成的原理。
8. 什么是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线中的电矢量在空间中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光的偏振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一些光学器件的基础原理。
9.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什么意思?光既可以被看作是波动的电磁波,又可以被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
这种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特性被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10. 光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有哪些?光学在现代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光通信、激光技术、光学显微镜、光学传感器、光学计算等。
光学教程参考答案

光学教程参考答案光学教程参考答案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眼镜到激光,从相机到光纤通信,光学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光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原理和理论并不容易理解。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光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光学教程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光学研究的基础。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即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呈直线传播。
当光传播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光从介质表面反射回去,而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描述光在界面上的反射规律的定律。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定律对于理解镜面反射现象非常重要,也是光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3.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是描述光在界面上的折射规律的定律。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式: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比例常数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构造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形成明暗条纹的现象,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破坏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消除的现象,如牛顿环实验。
5.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或多个孔径或障碍物时发生的波的传播现象。
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直接证据,也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之一。
衍射可以通过菲涅尔衍射和菲涅耳-柯西衍射公式进行定量描述。
6.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而产生的颜色分散现象。
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著名的色散现象包括光的折射色散和光的衍射色散。
光学检验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述光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2. 光学检验分为哪几个阶段?请分别简述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3. 光学检验常用的仪器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其功能。
4. 光学元件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小这些误差?5. 请解释什么是光学系统的像差?常见的像差有哪些?6. 光学元件的加工精度对光学检验有何影响?7. 请简述光学检验中常用的误差传递公式。
8. 光学检验中的光学传递函数(OTF)是什么?如何计算?9. 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对光学性能有何影响?10. 请解释什么是光学元件的相位匹配?如何实现?二、实践操作部分1. 请简述光学检验的基本流程。
2. 如何进行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检验?3. 如何进行光学元件的几何形状检验?4. 如何进行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检验?5. 如何进行光学系统的像差分析?6. 如何进行光学系统的分辨率检验?7. 如何进行光学系统的稳定性检验?8. 如何进行光学系统的光谱特性检验?9. 如何进行光学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检验?10. 如何进行光学系统的光学加工质量检验?三、综合分析部分1. 光学检验在光学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如何提高光学检验的效率?3. 光学检验在光学元件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4. 如何保证光学检验数据的准确性?5. 光学检验在光学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地位如何?6. 请简述光学检验在光学系统调试中的作用。
7. 如何根据光学检验结果对光学元件进行优化设计?8. 光学检验在光学系统性能提升中的意义是什么?9. 如何利用光学检验技术提高光学系统的可靠性?10. 光学检验在光学产业中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四、案例分析部分1.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光学检验在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光学检验在光学元件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3.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光学检验在光学系统调试中的作用。
4.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光学检验在光学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光学基础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1 图片细节模糊如何用空间滤波加以改善光点离谱面中心的距离是标志面上该频率成分的高低离中心远的点代表物面上的高频成分反映物的细节成分。
靠近中心的点代表物面的低频成分反映物的粗轮廓中心亮点是零级衍射即零频它不包含任何物的信息所以反映在像面上呈现均匀光斑而不能成像。
如果使离谱面中心的距离远的光点即代表物面上的高频成分的光点透过狭缝则可使细节比较模糊的照片变的较清晰。
2 物理实验全息照相中的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差为什么要相等?为什么不能用白光拍摄?全息照相记录的是参考光和物光的干涉条纹,显然只有两者的光程相近时,才会发生干涉。
全息照相一般用激光,单色光,饱和度好,也有用白光拍摄的,那样拍出来的照片在日光下就能看出立体的影像,但是那种拍摄有比较高的要求。
激光拍摄在原光路中就能看出立体影像。
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1.什么是用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的基本思路?一束自然光经起偏器变成线偏振光,再经1/4波片,使它变成椭圆偏振光入射在待测的膜面上。
反射时,光的偏振状态将发生变化。
根据偏振光在反射前后的偏振状态变化,包括振幅和相位的变化,便可以确定样品表面的许多光学特性,可以推算出待测膜面的某些光学参数(如膜厚和折射率)。
2.什么是线偏振光?什么是椭圆偏振光?什么是圆偏振光?什么是四分之一波片?什么是二分之一波片?什么是布儒斯特角?⑴线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只包含一种振动,其振动方向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
⑵椭圆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空间每个点的电矢量均以光线为轴作旋转运动,且电矢量端点描出一个椭圆轨迹,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
迎着光线方向看,凡电矢量顺时针旋转的称右旋椭圆偏振光,凡逆时针旋转的称左旋椭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中的旋转电矢量是由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有固定相位差的电矢量振动合成的结果(见波片)。
⑶圆偏振光,旋转电矢量端点描出圆轨迹的光称圆偏振光,是椭圆偏振光的特殊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基本光学测试技术 (2)第二章光学准直与自准直 (5)第三章光学测角技术 (9)第四章:光学干涉测试技术 (12)第六章: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测 (15)第一章 基本光学测试技术• 对准、调焦的定义、目的;对准又称横向对准,是指一个对准目标(?)与比较标志(?)在垂直瞄准轴(?)方向像的重合或置中。
例:打靶、长度度量人眼的对准与未对准:对准的目的:1.瞄准目标(打靶);2.精确定位、测量某些物理量(长度、角度度量)。
调焦又称纵向对准,是指一个目标像(?)与比较标志(?)在瞄准轴(?)方向的重合。
人眼调焦:调焦的目的 :1.使目标与基准标志位于垂直于瞄准轴方向的同一个面上,也就是使二者位于同一空间深度;2.使物体(目标)成像清晰;3.确定物面或其共轭像面的位置——定焦。
121'2'1'P 2'2''•人眼调焦的方法及其误差构成;常见的调焦方法有清晰度法和消视差法。
清晰度法是以目标与比较标志同样清晰为准。
调焦误差是由于存在几何焦深和物理焦深所造成的。
消视差法是以眼镜在垂直平面上左右摆动也看不出目标和标志有相对横移为准的。
误差来源于人眼的对准误差。
(消视差法特点:可将纵向调焦转变为横向对准;可通过选择误差小的对准方式来提高调焦精确度;不受焦深影响)•对准误差、调焦误差的表示方法;对准误差的表示法:人眼、望远系统用张角表示;显微系统用物方垂轴偏离量表示;调焦误差的表示法:人眼、望远系统用视度表示;显微系统用目标与标志轴向间距表示;•常用的对准方式;常见的对准方式有压线对准,游标对准,夹线对准,叉线对准,狭缝叉线对准或狭缝夹线对准。
•光学系统在对准、调焦中的作用;提高对准、调焦精度,减小对准、调焦误差。
•提高对准精度、调焦精度的途径;使用光学系统进行对准,调焦;光电自动对准、光电自动调焦;•光具座的主要构造;平行光管(准直仪);带回转工作台的自准直望远镜(前置镜);透镜夹持器;带目镜测微器的测量显微镜;底座•平行光管的用途、简图;作用是提供无限远的目标或给出一束平行光。
简图如下:•三种自准直目镜的光路简图;高斯式自准直目镜如下图1虚线框中所示:图1阿贝式自准直目镜如下图2虚线框中所示:图2双分划板式自准直目镜如下图3虚线框中所示:图3•自准直望远镜、自准直显微镜(构成、光路简图);自准直望远镜由自准直目镜,物镜和平面镜构成,由不同的自准直目镜构成的自准直望远镜的光路简图如图1、2、3所示自准直显微镜由自准直目镜,物镜和球面镜构成。
将自准直望远镜中的平面镜换成球面镜即是自准直显微镜。
•放大率法的原理简图及测量装置; 原理简图:测量装置:光具座(光源、波罗板、平行光管、测量显微镜)• 放大率法焦距测量计算;yy f f c '''-=•放大率法焦距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负透镜(测量显微镜工作距离) 光源光谱组成(色差) 被测镜头像质近轴焦距与全口径焦距(球差)、测量显微镜NA第二章 光学准直与自准直• 准直、自准直的概念;准直:获得平行光束自准直:利用光学成像原理,使物和像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并重合的方法 • 准直的目的、用途;获得平行光束•实现准直的方法;激光束:很好的方向性、很高的亮度,是直线性测量的理想光束进一步提高激光束准直性(平行性),可采用激光束的准直技术利用倒装望远镜法,实现激光束的准直•自准直仪的类别;自准直仪一般指自准直望远镜和自准直显微镜。
•实现自准直的方法;•自准直望远镜法测量平行差的原理;实质上是测量透明玻璃平板平行度的自准直原理。
•什么是第一平行差、第二平行差;第一光学平行差θI:棱镜展开后的玻璃板在主截面内的不平行度误差,是由于棱镜主截面内的角度误差引起的。
第二光学平行差θI I:棱镜展开后的玻璃板在垂直于主截面方向上的不平行度误差,是由棱镜的各个棱不平行而造成的,也称棱差或塔差。
• 直角棱镜DI-90 °光学平行差测量原理;452I I II IIn n n ϕθδϕθ'=='=454545A B δ=∠-=∠-•自准直显微镜法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原理、简图;凹面镜:凸面镜:2即测量方法为移动自准直显微镜使之分别定焦在被测球面的圆心和定点处,两次聚焦自准直显微镜移动的距离即为球面曲率半径。
•自准直显微镜法测量透镜顶焦距的原理、简图;自准直显微镜法一般不用于测负透镜的焦距、顶焦距第三章光学测角技术•精密测角仪的主要部件关键部件及其作用;自准直前置镜(瞄准、定位)平行光管(产生无限远的瞄准标记:狭缝、分划线等)精密轴系(围绕旋转中心平稳旋转,圆锥轴系、圆柱轴系、空气静压轴系)圆分度器件(角度基准)显微读数系统(将被测角与度盘进行比较,得到角度值)•常见的圆分度器件;最常用的是度盘,其他的还有多面体、圆光栅、光学轴角编码器、感应同步器等。
•符合成像系统与对径读数法的用途;为消除度盘分度圆中心与旋转轴中心不能完全重合带来的偏心误差,可利用在度盘直径两端取得读数后取平均值的方法,称为对径读数法。
所采用的光学读数系统为符合成像系统。
符合成像系统使得对径刻线的像能够在同一视场内出现,并位于分界线两侧。
•如何减小或消除自准直望远镜的视差?•如何减小或消除平行光管分划面的离焦?•掌握至少一种基于测角仪的棱镜角度测量方法;棱镜角度测量(方法1)测量步骤:如图所示当光线和被测镜的AB面垂直时,自准直望远镜看到自准直现象,转过一个角度后,光线垂直于AC,再次观察到自准直现象。
望远镜转过的角度和A角有确定的几何关系。
棱镜角度测量(方法2、3)相似的,如图所示光路,自准直望远镜会先后两次观察到自准直现象,自准直望远镜转过的角度是角A 的2倍。
如上图所示光路,望远镜中会观察到平行光管分划板的像和望远镜分划板的像重合,转动载物台再次观察到重合现象,转过的角度和角A 互补。
• V 棱镜法折射率测量原理及精度水平;测量原理光路图如下图所示:测量不确定度可达到•V 棱镜折光仪的主要构造;平行光管 、 V 棱镜、对准望远镜 、度盘 、读数显微镜• 折射液的作用;排除V 棱镜和待测透镜之间的空气,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光学玻璃折射率测量的其它方法及精度水平;最小偏向角法(了解) 精度高,测量不确定度可达10-6 任意偏向角法(了解) 精度高,测量不确定度可达10-6()1220sin n n =±()51~210-⨯•镜头焦距测量的其它方法; 精密测角法测量物镜焦距: 测量原理光路图:测量装置图:第四章:光学干涉测试技术•干涉测量的用途、特点;用途:光学面形检验:平面、球面、二次曲面角度偏差检验:楔镜、棱镜、角锥 玻璃材料均匀性(折射率) 球面曲率半径测量光学系统波像差:有限共轭,无限共轭测量精度高。
可达到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光波长• 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的实质;由于光源的非单色性(频谱展宽),干涉条纹对比度会下降,降低程度与两相干光波的传播时间差有关。
把这种因频谱展宽引起的相干性问题称为时间相干性。
通常扩展光源上不同的点发出的光是不相干的,不同点源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非相干叠加会导致条纹对比度下降,降低程度与扩展光源的空间大小有关。
把这种因光源的空间扩展引起的相干性问题称为空间相干性。
0'tan f y 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等倾干涉(分振幅):(指相对于平板法线的倾斜角度相等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将发生干涉。
)等厚干涉(分振幅):•影响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因素;时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相干光束的光强;相干光束的振动方向;杂散光;振动、空气扰动……•牛顿干涉仪简图、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讨论;•牛顿环的特点、球面曲率半径估算;特点:零光程暗纹(π相位跃变,光疏到光密的反射有π相位跃变); 同心圆环状条纹; 条纹内疏外密;上式可以用来球面曲率半径,各字母代表的含义如上图所示。
•干涉法楔角测量及楔角方向判断;楔角 ,其中l 是条纹间距。
楔角方向判断:上移上层玻璃板,条纹向空气层稀薄的方向移动。
• 迈克尔逊干涉仪、泰曼干涉仪、菲索干涉仪的特点与区别;迈克尔逊干涉仪,采用准单色扩展光源(面光源),需要加补偿板,一般不完全是等厚条纹,也存在等倾条纹。
泰曼干涉仪:采用电光源,泰曼干涉本质上基于牛顿干涉原理,分光路容易受环境x =2nlλθ=影响;菲索干涉仪分振幅、共光路牛顿干涉仪,本质上为牛顿干涉原理。
共光路,可减小环境干扰。
•菲索平面干涉仪原理、构造、光路简图;•菲索平面干涉仪的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平面面形误差检验的干涉条纹特征;•平面面形凸、凹判断,目视半径偏差(光圈数)判读;单色光源:轻轻按压上面的零件。
条纹扩散则凸,条纹收缩则凹。
白光光源:按压使两者紧密接触,中央暗斑、第一亮纹几乎为白色。
其余亮纹内侧蓝色、外侧红色则为凸,反之为凹。
•平行平板平行度的干涉测量方法、条纹特点、棱边方向、厚薄判断及角度计算;•移相干涉术的特点;精度高,传统静态条纹判读法~λ/10,移相法~λ/50;可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放宽对干涉仪光学元件制造精度要求第六章:光学系统成像性能评测•三种像质检测法的优缺点;•什么是星点检验?“点光源”作为物,并放置在无限远,俗称星点;“点光源”经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称为星点像;•理想衍射受限系统及其星点像特点;星点像是艾里斑•星点检验装置;•星点检验条件;星孔大小要适中不能切割光束;观察显微镜/前置镜的放大倍率要足够大;观察显微镜/前置镜的成像质量优良;装调准确。
•星点检验能检什么像差,不能检什么像差?星点检验对慧差、像散、球差灵敏,不能反映畸变、场曲。
•三类光学系统的光学分辨率表示形式;望远系统——用角度表示刚能分辨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弧秒显微系统——直接以刚能分辨开的两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表示;um照相系统——以像面上刚能分辨的两个像点间距的倒数表示。
mm-1,lp/mm•空间频率;•理想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定义;考察两个非相干独立发光点在像面上形成的两个点像;由于光的衍射,一个发光点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得到一个衍射斑(艾里斑),两个衍射斑重叠部分的光强度为两个光斑重叠区对应强度之和(线性叠加);理想衍射受限系统的理论分辨率数值,通常基于该系统所能分辨的最小间距来确定。
理论分辨率分析采用双像点(艾里斑)分析法。
实际测量:在平行光管上,采用分辨率板作为分划板,观察被测系统所成的像,判读所能分辨的最细密条纹•照相物镜轴上分辨率测量与计算;被测1.在光具座上夹好被测照相物镜;2. 通过观察显微镜判读可看清的最细密的四组条纹属于几号板几单元;3.直接查表得线条宽度p ,或按公式换算出每毫米的线对数;4.求像面上的轴上目视分辨率。
•点扩散函数;星点像的归一化能量分布(光强分布)即为点扩散函数•线扩展函数;对点扩展函数一维方向求积分可得线扩展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