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华体系概要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凡华体系

在巴黎和会上要求
提出“十四点原则”,攫取世界领导权
英
法 意 日
维持殖民优势,削弱德海军,获取赔款 保持欧洲“大陆势均”
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扩大领土 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认识: 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知识梳理: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顾维钧 :著名外交家,才气纵横,31岁任中国出席 巴黎和会代表团全权代表,并向和会提出取消二十一 条,要求收回山东权益。 “即令日本有驱逐山东德国势力之功,中国亦断不能 以天赋之权利为报酬,而播将来战争之种子。”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 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知识梳理: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 他认为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公平合理”的。
大战时日本将德国势力赶出了中国
1915年《二十一条》大致内容: 中国承认日本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承认日本在东北和 内蒙古享有特权;中国的沿海法签定秘约
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 际关系新格局。它们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剥夺战 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只能暂时地缓和 帝国主义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 盾,不能长期维持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
主干知识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 1.凡尔赛体系的 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 构建 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2.华盛顿的体系 剖析该体系的不稳定 构建 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 3.国际联盟 立
知识梳理: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1—6月 27国
三巨头操纵:英国劳合.乔治 法国克里.孟梭 美国威尔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析

时 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英、日
①《四国条约》
内容 ②《五国条约》
③《九国公约》
影响
①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 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 ②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思维拓展
阅读《九国公约》的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 政之完整; …… (三) …… 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 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 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 安全之举动。
仔细解答:
①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真正目的何在?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在中国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
②条约中“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除中国外的各缔约国
③该条约对哪个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为什么?
美国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④ 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1924—1929 年)
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太平洋 地区统治的新秩 序
华
盛
1929—1933 时间: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
顿
年资本主义 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体 系
世界经济危 影响:引起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
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巴治黎德和国会承认实并尊质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帝款国有德主协义约国的设立分“赔赃款委会员会议”,。决定
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
等国瓜分
①《四国条约》
内容 ②《五国条约》
③《九国公约》
影响
①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 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 ②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思维拓展
阅读《九国公约》的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 政之完整; …… (三) …… 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 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 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 安全之举动。
仔细解答:
①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真正目的何在?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在中国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
②条约中“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除中国外的各缔约国
③该条约对哪个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为什么?
美国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④ 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1924—1929 年)
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太平洋 地区统治的新秩 序
华
盛
1929—1933 时间: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
顿
年资本主义 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体 系
世界经济危 影响:引起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
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巴治黎德和国会承认实并尊质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帝款国有德主协义约国的设立分“赔赃款委会员会议”,。决定
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
等国瓜分
一战——凡华体系

(2) 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 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五国条约》 《五国条约》 建议背景、争论、内容、性质、 建议背景、争论、内容、性质、影响五个方面来分析 影响 (1)是一个世界现代上大国之间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 )是一个世界现代上大国之间第一个裁军协定, 和了大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 (2)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日本扩充海军的 )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计划受到限制。对美又是一次外交的胜利。 计划受到限制。对美又是一次外交的胜利。 (3)并不能真正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妥协的背 )并不能真正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孕肓新的冲突。 后,孕肓新的冲突。 没有限制其他舰种,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 没有限制其他舰种,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 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美英在海军基地上的让步, 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美英在海军基地上的让步,使日 本在战术上取得优势, 本在战术上取得优势,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一度日本 取得优势证明 了这一点。 了这一点。
2、召开: 、召开:
苏俄、 苏俄、战败国没参加
3、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 法德矛盾、英美矛盾、 、 法德矛盾、英美矛盾、
英法矛盾、 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美: 英:
提出“十四点原则” 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剥夺德国的殖民地, 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剥夺德国的殖民地,在欧 洲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强大。 洲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强大。
年如《 (7)活动:1924年如《日内瓦议定书》 )活动: 年如 日内瓦议定书》 在恢复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促进国际合作、 在恢复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促进国际合作、联 系做了大量的工作
试述凡华体系的形成和内容以及意义

试述凡华体系的形成和内容
一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列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凡华体系对一战后进行了调整。
凡尔赛体系:战胜国代表云集法国巴黎召开关于结束战争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和平会议。
会议上讨论了对德和约问题、山东等问题。
随后列强签订《凡尔赛合约》,建立了国际联盟和签订了对德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新的体系称为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孕育了帝国主义之间冲突的新起点,存在德国对合约不满等问题。
《凡尔赛和约》深深印有美国痕迹,但美国最终退出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固。
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在亚太以及远东地区矛盾加剧,美国虽然退出了凡尔赛体系,但却没有放弃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为了建立亚太地区秩序,英美等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通过了《四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最后建立起来的华盛顿体系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实力,该体系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也代表了一战中战胜国的利益,是战胜国瓜分世界的继续,也是根据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实力对其秩序的重新规划。
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安排,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
华盛顿体系建立后,但英美日矛盾不可调和,为太平洋战争埋下伏笔。
(意义)
凡华体系构成了国际关系历史上一个特殊转化的时期,该体系的目标是防止世界大战再起,但它根本没有起到这个作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动摇了该体系的根基,学者把这段时期冠以“二十年危机”。
凡华体系

材料一 1.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2. 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 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 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材料二
—— 《九国公约》
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 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 ——— 《毛泽东选集》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 法战争前的疆界。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 投票决定其归属。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 波兰的领土归还;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 伐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 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注:英法)分配。
大国实力的变化 英国: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 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但仍是世界上 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 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法国:战争主战场,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战争间的 物资损失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 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但它仍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 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二流国家,在一战中欠债40多亿美元。 美国: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翻), 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债权国,黄金储备 占世界的40%以上。 日本:一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黄金储备增 加了4.5倍。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及东亚霸主。
日 本
英国首相劳 合•乔治:保 留德国,牵 制法国,制 约苏俄,保持 和加强海上 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 里孟梭:雪 耻,收复失 地,削弱和 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 英法,对付苏俄, 建立国联,逐步 统治世界
材料二
—— 《九国公约》
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 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 ——— 《毛泽东选集》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 法战争前的疆界。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 投票决定其归属。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 波兰的领土归还;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 伐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 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注:英法)分配。
大国实力的变化 英国: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 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但仍是世界上 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 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法国:战争主战场,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战争间的 物资损失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 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但它仍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 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二流国家,在一战中欠债40多亿美元。 美国: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翻), 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债权国,黄金储备 占世界的40%以上。 日本:一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黄金储备增 加了4.5倍。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及东亚霸主。
日 本
英国首相劳 合•乔治:保 留德国,牵 制法国,制 约苏俄,保持 和加强海上 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 里孟梭:雪 耻,收复失 地,削弱和 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 英法,对付苏俄, 建立国联,逐步 统治世界
凡华体系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的主要原则: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 土和行政的完整;
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 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如何评价华盛顿体系
确定亚太地区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
加剧了矛盾:
英国的世界霸权受到美国的挑战 日本的利益受损
一战后国际政治新格局
巴黎和会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归还波兰的地区 麦莫尔地区
“屈辱的和约象一把利剑刺 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 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 德国反对巴黎和会的漫画
并入波兰
1914年8月以前的 奥地利 并入罗马尼亚
并 入 意 大 利
美国不能为盟国的秘密条约而作战,为 他们瓜分世界的目的而作战,美国强大的 经济力量必须使盟国屈服于他的压力之下, 从而接受美国的方案。 ——威尔逊(1917年)
《凡尔赛和约》
凡
对
对
对
对
巴 赛
和 约
尔
奥
和
黎
匈
和
和
保
和
约
土
和约约ຫໍສະໝຸດ 约约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福熙 两种社会制度矛盾
调整了欧洲及中东的政治格局 隐含着很多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国际联盟(LN)
时间:1920年1月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主导国:英、法 主要机构:国联大会、理事会、秘书处
常任理事国:英法(美)日意(德苏)
理事会 非常任理事国:一年改选一次
如何评价国际联盟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和平政治组织
凡华体系的建立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召开: 1921—1922年 华盛顿 目的: 国家: 条约 主要内容 影响
《四国条约》 主要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中国问题——华盛顿会议的核心
阅读教材18页第二段及小字,归纳:围 绕中国问题,会议期间作了哪些决定? 会外: 解决了山东问题
第二章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思考回答:一战给帝国主义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 14页导言,思 考:一战后到 三 二战前,资本 阶 主义世界的发 段 展经历了几个 不同的阶段? 各阶段发展有 何特点?
战后初期 :调整与重建
20世纪20 :短暂的相对 年代 稳定发展 20世纪30 :危机与动荡 年代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对华盛顿体系的认识 (1)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2)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日本受到抑制, 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 (3)完成战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形 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帝国主义国际 关系新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
1、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
从列强的 意图可以看 出哪些问题?
狐 狸 老 虎 百 灵 鸟
分赃 矛盾
右一:美国总统威尔逊 左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左三: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初 (2)中心问题: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目的:
内容:
1919年6月28日签订
从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凡尔赛和 约》是建立在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强国宰 割弱国的基础之上,具有不平等性。正因 为如此,这一条约引起了德国人的普遍不 满,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
凡华体系

影 响
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维护了战后的 相对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
激起了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福煦车厢》——— 它曾作为一战中协约国法国元帅福煦的活动指部,也是一 战末期法德签订停战协定,德国正式投降的地方。 二战中,希特勒又用它作为德法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投降 的地方。后来,希特勒战败自杀前,下令烧了这两列车。
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华盛顿体系
《九国公约》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 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 力巩固之政府; (三) 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 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第三条 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之原则,更为有效起 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 谋取: ……
二、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新秩序
比较两个会议
不同点 • 巴黎和会是战胜国惩治 战败国的会议;
• 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之 间相互协调的会议; • 两会确立秩序的地域不 同 • • • 相同点 目的:都是战后调整列 强关系和重新瓜分世界 的会议; 性质:都是帝国主义大 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 会议; 都是大国操纵,都有英 美; 都是暂时协调矛盾,又 埋下隐患; 都损害中国主权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 总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维护了战后的 相对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
激起了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福煦车厢》——— 它曾作为一战中协约国法国元帅福煦的活动指部,也是一 战末期法德签订停战协定,德国正式投降的地方。 二战中,希特勒又用它作为德法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投降 的地方。后来,希特勒战败自杀前,下令烧了这两列车。
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华盛顿体系
《九国公约》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 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 力巩固之政府; (三) 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 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第三条 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之原则,更为有效起 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 谋取: ……
二、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新秩序
比较两个会议
不同点 • 巴黎和会是战胜国惩治 战败国的会议;
• 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之 间相互协调的会议; • 两会确立秩序的地域不 同 • • • 相同点 目的:都是战后调整列 强关系和重新瓜分世界 的会议; 性质:都是帝国主义大 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 会议; 都是大国操纵,都有英 美; 都是暂时协调矛盾,又 埋下隐患; 都损害中国主权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 总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下的世界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巴黎和会召开(1919.1.18~6.28) 《凡尔赛和约》 其他和约 国联盟约
凡尔赛体系建立
欧洲、中东、非洲国际关系新秩序
列强角逐亚太
华盛顿会议1921.11~1922.2
《 四 国 条 约 》
《 五 国 海 军 条 约 》
华盛顿体系建立
《 洛 迦 诺 公 约 》
对欧洲国际 关系的影响
改善了法德关系,欧洲国际关系进 入相对稳定时期。 德国国际政治地位提高了 英国达到了扶德抑法的目的 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大削弱
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 的一次调整,但为德国军国主义的 复活,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条件)
六、《非战公约》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
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 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 冲突
作用
积极作用: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 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在二战后成为审判战犯的法律依据。
局限性: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 而受到削弱。笼统的使用“战争”一词,没 有区分战争性质。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 未使用当时国际文件中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 武力”。
五、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
表现:
《四国条约》——各自承认,拆散英日; 《五国条约》——英美同权,限制日本; 《九国公约》——破日独占,列强共华。 实质: 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 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 关系新秩序。 不稳定性: 虽然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矛盾,但它限制日本 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势力扩张,成 为日后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原因。
国际关系的四个第一:
第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凡尔赛体系 战后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 盟 现代史上第一个大国裁军协议——《五国海军条约》 第一个提出放弃战争政策的国际条约——《非战公约》
Hale Waihona Puke 一、请结合《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及教材P27 《学思之窗》思考: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 实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宰割德国的掠 夺性条约。
积 极: (1)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调整了 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英法获利最大,美国受到抑制; (3)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消极:
(1)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 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2)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
1、实质: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不稳定性: 存在四大矛盾并继续发展,造成不稳定性 1、 战胜国与战败国 2、战胜国与战胜国 3、协约国与苏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4、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
四、国际联盟的宗旨、原则、实质、历史地位。
宗旨:①促进国际合作; ②保证和平与安全;③承担不 从事战争之义务。 原则:①维护和平; ②集体安全; ③委任统治;④全体一致等 实质: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霸权 的工具。 地位:①它是战后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 ②成立初期,在恢复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促进 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长期受英法控制,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没 能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 九 国 公 约 》
亚太国际关系新秩序
凡—华体系的调整
国际联盟 的活动— —《日内 瓦议定书》 苏联的和 平外交— —《拉巴 洛条约》 对德和 解—— 《洛迦 诺公约》 和平原 则—— 《非战 公约》
维护和平的尝试
失败
30年代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
重要国际条约:
1919年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奥的《圣日耳曼 条约》、对保的《纳伊条约》、《国联盟约》; 1920年对匈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土地《色佛尔 条约》(1923年后另订《洛桑条约》); 1921年的美英法日的《四国条约》; 1922年的美英日法意的《五国海军条约》、《九国 公约》、苏德《拉巴洛条约》;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1928年的《非战公约》。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巴黎和会召开(1919.1.18~6.28) 《凡尔赛和约》 其他和约 国联盟约
凡尔赛体系建立
欧洲、中东、非洲国际关系新秩序
列强角逐亚太
华盛顿会议1921.11~1922.2
《 四 国 条 约 》
《 五 国 海 军 条 约 》
华盛顿体系建立
《 洛 迦 诺 公 约 》
对欧洲国际 关系的影响
改善了法德关系,欧洲国际关系进 入相对稳定时期。 德国国际政治地位提高了 英国达到了扶德抑法的目的 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大削弱
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 的一次调整,但为德国军国主义的 复活,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条件)
六、《非战公约》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
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 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 冲突
作用
积极作用: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 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在二战后成为审判战犯的法律依据。
局限性: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 而受到削弱。笼统的使用“战争”一词,没 有区分战争性质。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 未使用当时国际文件中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 武力”。
五、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
表现:
《四国条约》——各自承认,拆散英日; 《五国条约》——英美同权,限制日本; 《九国公约》——破日独占,列强共华。 实质: 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 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 关系新秩序。 不稳定性: 虽然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矛盾,但它限制日本 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势力扩张,成 为日后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原因。
国际关系的四个第一:
第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凡尔赛体系 战后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 盟 现代史上第一个大国裁军协议——《五国海军条约》 第一个提出放弃战争政策的国际条约——《非战公约》
Hale Waihona Puke 一、请结合《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及教材P27 《学思之窗》思考: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 实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宰割德国的掠 夺性条约。
积 极: (1)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调整了 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英法获利最大,美国受到抑制; (3)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消极:
(1)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 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2)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
1、实质: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不稳定性: 存在四大矛盾并继续发展,造成不稳定性 1、 战胜国与战败国 2、战胜国与战胜国 3、协约国与苏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4、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
四、国际联盟的宗旨、原则、实质、历史地位。
宗旨:①促进国际合作; ②保证和平与安全;③承担不 从事战争之义务。 原则:①维护和平; ②集体安全; ③委任统治;④全体一致等 实质: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霸权 的工具。 地位:①它是战后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 ②成立初期,在恢复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促进 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长期受英法控制,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没 能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 九 国 公 约 》
亚太国际关系新秩序
凡—华体系的调整
国际联盟 的活动— —《日内 瓦议定书》 苏联的和 平外交— —《拉巴 洛条约》 对德和 解—— 《洛迦 诺公约》 和平原 则—— 《非战 公约》
维护和平的尝试
失败
30年代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
重要国际条约:
1919年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奥的《圣日耳曼 条约》、对保的《纳伊条约》、《国联盟约》; 1920年对匈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土地《色佛尔 条约》(1923年后另订《洛桑条约》); 1921年的美英法日的《四国条约》; 1922年的美英日法意的《五国海军条约》、《九国 公约》、苏德《拉巴洛条约》;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1928年的《非战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