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的 世 界》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读不完的⼤书》课⽂体现了⼤⾃然的奥秘和乐趣,从⽽培养学⽣的观察能⼒,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探究⼤⾃然的奥秘。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第22课《读不完的⼤书》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第22课《读不完的⼤书》原⽂ 我五六岁时,就到⼤⾃然⾥去找好玩的东西。
繁茂的花草树⽊,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兽昆⾍,⽔中的是蟹游鱼等等,让⼈看不尽,玩不够。
⼩⿇雀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叫你⾼兴。
⽼鹰在⾼空盘旋,展翅滑翔,有时猛扑⽽下,给⼈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的昆⾍也常叫⼈不可思议。
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然有序的阵营,个个尽⾃⼰的⼒量,搬迁货物。
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打得你死我活,直⾄⼫体成堆。
勇敢忠诚的精神,真令⼈敬佩。
花草树⽊的⽣长、开花、结⼦,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
草的叶⼦不⼀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给⼈⽆穷的乐趣。
我家房⼦的四周,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树、柚⼦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
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格外鲜美。
屋⼦后⾯还有两丛⽵⼦,是我最爱的。
⾬后春笋,⼀天长⼏⼨,出⼟⼏天就长得和我⼀样⾼了。
青翠茎叶,亭亭⽟⽴,显得那么纯洁。
微风吹来,⼀⽚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
⼤风袭来时,⽵林总是最先发出刷刷的喧声。
⼤⾃然是⼀部看不完的⼤画册,是⼀本读不完的⼤书,⾥⾯有⽆穷的奥秘,⽆尽的乐趣。
2.⼩学三年级语⽂第22课《读不完的⼤书》教案 第⼀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字;掌握由⽣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对⼤⾃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活实际,感悟课⽂内容,培养观察能⼒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然的情感,探究⼤⾃然的奥秘。
⼆、重点难点 1、联系⽣活经历,感悟⽂中内容,体会⼤⾃然的奥秘。
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已写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海底世界》一文的生字词,还知道了课文主要描写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
今天我们将继续乘坐潜水艇遨游这片瑰丽神奇的海底世界,请大家坐好,我们出发咯。
2、(播放海底世界录像)二、重点句,了解特点1、你觉得海底怎样?(美丽)五彩斑斓的颜色,可爱活泼的小鱼儿,还有那些连名字也说不出来的小动物,构成了海底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可是海底何止这些?就像所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全班回答)2、到底海底的景色如何奇异,物产怎样丰富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分别有哪些词句能体现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请用“~~”画出来。
请先自学,自学后再进行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形式:(读课文句子)能体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黑中有光a)这部分最特别的景观是什么?(闪烁的星)我们一起去看看(放课件)b)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读吗?(指1名读:在这一片……游动。
)『点拨:“全黑了”“黑暗”等词要读得深沉些;星星要稍稍跳动。
』c)谁来试一下?(指1名)d)我们一起来读读。
e)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眼前这景色吗?本来阳光照不到海底,所以海底是一片黑暗,现在却有点点的光,所以我们说这景观是黑中有光。
【板书:黑中有光】静中有声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小声说话)你能表演一下怎样窃窃私语吗?(同位表演)b)老师用海底录音机把海底动物们的声音录了下来并放大,想听吗?(放课件)c)有趣吗?刚刚的声音是老师故意放大了,海底动物们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小小的)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它们是如何“窃窃私语”吗?(指2名)『点拨:“窃窃私语”“嗡嗡”等要轻一些。
整本书阅读 《平凡的世界》展示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展示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展示课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多方对比、整体把握的方法来赏读男性人物代表孙少安、孙少平。
2.通过整体把握《平凡的世界》人物个性特征,探究作品主旨。
教学过程一、展示人物说印象上节课,同学们跟韩老师鉴赏了《平凡的世界》中璀璨夺目的女性形象。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作品中光辉灿烂的男性人物形象,他们有自己的喜乐哀愁,有自己的人生路径,有自己的生活哲学。
(依次跳出男性人物剧照)田福军-孙玉厚-田福堂、孙玉亭-王满银-李向前-孙少安、孙少平这是谁?(学生齐答)在众多的男性人物中,你们印象最深的事情有哪些?(点4名同学回答)你们最喜欢哪些男性人物?预设(学齐答:少安、少平)看来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少安、少平,那我们今天就重点走近孙家两兄弟,走近他们的平凡的世界。
二、锁定人物谈情节1.先来看看大哥少安,请同学们回读与少安有关的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选2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也想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家一起翻到……,第6页第20章——倒数第三段2.再来看看弟弟少平,请同学们回读与少平有关的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选2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也很喜欢一个语段,大家一起翻到……自读第3页第43章。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毕竟还只是其中的一两个片段,下面我们借助思维导图,整体梳理一下少安、少平的学业事业轨迹。
先来梳理少安的:我们发现,少安的事业中,出现了两次低谷期,扩地被批判,扩建导致破产,最终当上了厂长和村委会主任,事业风生水起。
少平自从离开双水村,世界逐渐向他敞开了怀抱,得到好人相助获得郊区农民户口,最终成为一名煤矿正式工人,还当上了班长,获得了“青年突击手"的荣誉。
三、兄弟对比辨不同1.这两兄弟都这么年轻优秀,你更喜欢两兄弟中的哪一个?他的哪些方面最吸引你?是性格追求、爱情婚姻、待人接物还是在或其他方面?我们先请男同学说说。
《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
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
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导、学、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整体感悟1.精心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
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
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2.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见书P19页: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
查字典,教师正音。
(过渡)《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
《谈读书》教案(精选6篇)

《谈读书》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篇一一、基础知识1.关于随笔这种体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
语言特点透过《谈读书》可见一斑。
2.修辞知识:比喻、排比、对比的妙用。
如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来比拟经过别人提炼的书之索然无味等确切的比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类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3.词语:(1)标题:STUDIES这个英语单词学生是熟悉的,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多种义项,体会读书、求学、研究、细察、深思都是本文题中之义。
(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此外,有几个词读音须提醒注意:狡黠(xīaacute;)、诘难(jīeacute;nagrave;n)、味同嚼(jiexcl;aacute;)蜡。
二、内容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平常、更熟悉的事。
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
不妨试问问自己:“如果让我写这个话题,我谈些什么呢?”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发现了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义,而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读一读就知道这位哲人是怎么说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品读那些名言妙语。
有老师反映:不少学生不爱读这篇课文,觉得“太乱,没有头绪”,对课文的“半文言”有畏难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范读,让学生先说说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甚至可读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就直接跳到后面“读书使人充实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讲读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亲切、语言的优美平易,有好感后再读其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意思,理清层次。
如:读书的多种功能rarr;读书、才干与经验的关系rarr;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rarr;读不同的书对益智、完善个性的作用。
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我们生活的世界》优秀教案

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我们生活的世界》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图片和实例了解和认识事物。
但他们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对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知道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问题和讨论话题,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总结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光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张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系列图片,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现象,如天空、大地、河流、动植物、城市、乡村等。
同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有哪些你们熟悉的景象?”让学生观察和回答。
3.操练(15分钟)针对呈现的图片和现象,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
例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大地为什么会变绿?”等。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和解答。
《书愤》教案(通用3篇)

《书愤》教案(通用3篇)《书愤》教案1教学目的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书:书写;愤:悲愤。
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
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
一年级阅读教案

一年级阅读教案篇一:一年级阅读教案11、书的世界真大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去书的海洋漫游,初步感知书的力量;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2、在比赛中交流体验,激起学生爱书,爱读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准备各种书及书的光盘。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面:是谁能让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谁能让我们了解过去走进未来;是谁能让我们心爱祖国胸怀世界;是谁能让我们智慧无穷茁壮成长。
2、出示名言,读名言,解名言: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全班交流、评选书星⒈组织参观看学校图书馆。
过渡:书这么好,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你看到了什么?⒉小结:学校、地方都有图书馆、书店,这都是提供大家读书的地方,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读书,长大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3、小组交流各组代表带书上台交流。
①书店是我们选书的地方,那里书真多,真是知识的海洋。
②阅览室是我们看书的地方,我们找到各种各样的刊物和书籍。
三、出示光盘感悟现代⒈出示光盘,请谁说说这里面包含多少本书,有多少字?⒉教师告诉学生包含的内容,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3、小结。
电子阅览室就更方便了,只要有一张光盘就可装下很多的书,从网络上读书就更方便了。
四、实践体验课外拓宽⒈请学生把自己家里的书进行分类。
善后选取一本自己喜爱的书进行阅读比赛。
2、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
3、回家选书阅读,准备交流。
2、读书要正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用正确的方法读书,养成正确读书的习惯。
课前准备每生准备一本拼音读物。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讲故事:天线宝宝都很爱读书,由于会读书,他们个个能说会道,知道了许多希奇古怪的事。
可最近丁丁与拉拉不知怎么一回事,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了,背也驼了,你们是什么原因吗?请小朋友讨论一下。
2、学生讨论:因为他们看书时不注意姿势,书和眼睛太近了,腰不挺直,所以他们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了,背也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的世界》教案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2. 了解书名、书的分类等相关书的知识。
3. 学会生字、新词。
(二)水平目标
1. 综合使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写字。
2.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进一步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3. 使学生获得一些关于书的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情感目标
围绕“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让学生明了书的意义,引发学生对书籍的向往和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相关书的知识,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通过活动、游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2. 学生准备:带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2分钟)
师:请大家一起来猜猜谜语。
仔细看一看,这则谜语里面,有没有你不理解的字?(课件出示谜语:有厚又有薄,有长又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
)
(可能有的学生不理解“厚”、“薄”、“藏”三个字,教师请同学互相协助识字,并顺便讲解“厚”和“薄”是一对反义词,“藏”是多音字。
)
师:没有不理解的字了,那么大家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则谜语。
(生齐读)
师:猜猜是什么?
生:书。
师:为什么是书?
生:因为谜语中说“知识里面藏”。
师:为什么“知识里面藏”就是书呢?
(生答略)
师: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
就让我们到知识的海洋中去理解书吧!
(生齐读课题:书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目的。
同时,在猜谜活动中渗透识字教学。
二、观看短片,自主识字。
(3分钟)
师:你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书是什么样的吗?请看短片:书的历史。
(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短片,边看短片中的字幕,边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合作解说短片。
)
设计意图:学生不但了解了书的演变过程,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对书的兴趣,而且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还理解了很多生字新词。
师: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感受)
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
虽然书的形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出示ppt,生齐读: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领略不同历史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书海”赞叹的同时,学生也在活动中自主识字。
三、走进书的世界,活动中识字。
(28分钟)
1、了解书的世界在哪里。
师:走进书的世界,书的世界在哪里呢?翻书48—49页,寻找有书的地方。
(学生汇报寻找的结果,并阐述理由。
)
(教师引导学生读词,强调“厅”的读音。
把词条贴在黑板上,并指导“报”的书写。
)师:黑板上的这些词语,都是小朋友们找到的有很多书的地方。
谁还能帮它们分分类,哪些是买书的地方,哪些是借书的地方?
(学生分类,教师移动词条在黑板上分类。
)
(买书的地方:新华书店、报刊厅
借书的地方:阅览室、图书馆、文化站)
设计意图:观察寻找、实行分类,使学生了解到获得书的途径。
相机实行识字教学,字音、字形、字义教学落实。
2、在书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1)阅览室见闻
师:在书的世界中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呢?昨天,孩子们去参观了阅览室,谁能说说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师生聊天,谈论在阅览室的见闻,引导学生注重书的分类,并掌握在阅览室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的方法。
)
(在师生谈话中,相机指导“杂志”的读音和字形,强调“工具书”中“具”的字形。
)设计意图:师生对话中,学生明了书是有分类的,了解到大致有些什么分类,分类的目的等,从而能在“书的世界”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书。
同时实行识字教学的落实,字音、字形、字义的教学就水到渠成。
(2)设计“藏书格”小游戏
师:为了便于人们阅读和快速查找书籍,工作人员对书实行了分类。
现在这有五个小箱子,分别装着不同类的书,工作人员准备把它们放到书架上去,想看看吗?(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五个不同颜色的盒子,点击不同的盒子,出现不同类别书的封面或书名:有科普类的《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安徒生》,漫画《父与子》,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还有一个盒子中只有书名《木偶奇遇记》,书名号为蓝色,偶和遇分别为红色和绿色实行区分强调。
)
设计意图:
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游戏,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其中,有趣、自然、和谐的课堂情景,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认读书名,理解书的分类,活动中识字,教师巧妙指导。
如“浒”字的认读,变生字小魔术,去三点水变成“许”,去言字旁变成“午”。
小结: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
趣呀!去掉一点点,多出一点点,就变成另一个字了。
咱们小朋友可要特别留意呀!
留白设计:一个空盒子。
告诉学生书被借走,只留下书名。
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书名,指导学生理解书名号。
要求认读的形近字“偶”和“遇”,因为课件上颜色的区分,难点也迎刃而解。
师:(小结)这些书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去读的书籍。
走进书的世界,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3、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
师:今天,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书,让我们来看看你们都带了什么书。
(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书。
)
师:请向同桌介绍你所带的书的书名,并领同桌小朋友一起读读书名,还能够说说你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学生小组学习。
)
师:大家刚才都很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你们小组谁的书名最感兴趣?(学生集体交流。
)
师:(小结)还有很多有趣的书,咱们今天就不再逐个介绍,不过没相关系,我相信以后的课余生活,你们一定会更加丰富。
所有小朋友都能够去了解别的小朋友手中有些什么书,你对谁的书最感兴趣,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师:我们的语文书也为我们推荐了一些好书,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书的书名。
(学生读书名)
师:如果你和书交了朋友,你就走进了书的世界,你就会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设计意图:交流中学生互助学习,交流中体现个性化学习方式和个性化表达,交流中激发学生对好书的渴望。
四、书签创作,拓展识字。
(7分钟)
(出示ppt: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
师:老师把这句话写在了书签上,勉励自己努力去读书。
我还写了两句,一起来读读。
(出示ppt: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
师:请拿出自己的书签,也试着写一句,勉励自己认真地读书。
(请学生读自己的书签。
)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仅仅一个开始。
我们要和好书交朋友,与好书一生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