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古代文明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延续至今,成为了西方艺术的基石和灵感之源。
古希腊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无可忽视。
古希腊艺术以人体为主要创作对象,追求美的完美和和谐。
古希腊人创作了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如《雅典娜帕特农神殿》、《维纳斯·米洛》等,这些作品展示了古希腊人对人体比例和动态的精准把握。
这种对人体形态的深入研究和创作手法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西方艺术中人体表现的基本准则。
古罗马艺术在古希腊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古罗马人提高了雕塑的表现力和动感,大量创作了以英雄、神话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雕塑作品。
古罗马艺术还在建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建造了许多宏伟雄壮的建筑,如《大斯巴达克斯雕像》和《罗马斗兽场》等。
古罗马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权力、实用主义和庄严,这种风格影响了整个后罗马时期的艺术文化,成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基础。
古埃及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对西方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艺术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强调永恒和超自然的力量。
古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金字塔、寺庙和以丰富细节和寓意的画作,这些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对生命和死亡、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理解。
古埃及艺术的纹样和图案对于后世的艺术品有重要影响,如装饰艺术和织物设计等。
总的来说,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不仅为西方艺术带来了丰富的创作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还成为了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这些古代文明的艺术之美,仍然在现代艺术中流传和绽放。
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化艺术遗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什么?

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化艺术遗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什么?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古国,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遗产,这些遗产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积淀,对现代文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化艺术遗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进行全面剖析。
一、古希腊的文化艺术遗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1.哲学思想的传承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从最早的塔利斯到苏格拉底,再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师,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整个古希腊文明,而且在后世的一些学科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现代政治学大量借鉴了古希腊的民主理念,现代逻辑学中的命题逻辑来源于亚里士多德。
2.艺术美学的独特表现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它们的完美比例和精美雕刻给后世艺术家带来了无尽的灵感。
例如,现代建筑中的希腊柱式和罗马柱式,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源自古希腊艺术。
另外,在色彩组合和线条表现上,古希腊的绘画艺术也是现代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
二、古罗马的文化艺术遗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1.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遗产古罗马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完整法律体系的国家,它建立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流传性的法律体系,并将它传承至今。
现代的西方法律思想以及国际法,都深受古罗马法律思想的影响。
另外,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也是现代议会式民主的源头,建筑、艺术品和雕刻等都反映出其民主和法制的精神内涵。
2.彩陶和玻璃艺术的精髓古罗马的彩陶和玻璃艺术堪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它们的精湛工艺和丰富多彩的样式,不仅给人类文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装饰家居和制作宝石珠宝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古埃及的文化艺术遗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1.数学知识的传承古埃及人的数学水平在当时世界上是不可匹敌的,他们发明了复杂的数学符号,发展了直尺和绕线架,制作出高度精准的金字塔和宫殿等建筑。
这些数学知识的传承和应用,使得古代埃及成为了建筑技术先进的文明古国。
希腊和罗马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希腊和罗马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西方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希腊和罗马文化对其影响深远。
这两个古代文明国家的艺术、哲学、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世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究希腊和罗马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一、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其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希腊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希腊哲学家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哲学理论和思想体系,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
这些哲学思想和理论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哲学的基石。
2.艺术古希腊的艺术成就在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希腊雕塑以其逼真的形态和艺术风格而著名,如雕像《米洛的维纳斯》、《雅典娜神像》等。
此外,古希腊的建筑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帕台农神庙、雅典卫城等,这些建筑成为了西方建筑的典范。
3.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对西方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制度和法治思想成为了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腊的政治制度在当时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其影响延续至今天。
二、罗马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罗马文化在古代时期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制度罗马法是现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
罗马法在古代时期已经非常完善,其对现代法律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契约法、财产法、刑法等。
现代法律制度的许多基本原则和规定都源于罗马法。
2.道德观念罗马文化对西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罗马人的道德观念强调纪律、责任和公正,这些道德观念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建筑艺术罗马建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对西方建筑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建筑以其庄严、宏伟和精细的特点而著称,如罗马竞技场、斗兽场等。
罗马建筑的风格和技术成为了西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希腊和罗马文化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希腊和罗马文化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希腊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希腊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无论是政治、法律、艺术、哲学还是科学领域,希腊罗马文明都为西方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希腊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政治和法律希腊罗马文明对西方政治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为后世政治体制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古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成为后世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1. 政治制度:希腊的城邦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杰作,通过各个城邦的自治和集体决策来实现政治管理。
这为欧洲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如今的西方国家多数采用民主制度。
2. 法律体系: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西方民法和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系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各国,对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艺术和文学希腊罗马文明在艺术和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艺术和文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赏析与研究。
1. 建筑和雕塑:古希腊留下了许多壮丽的建筑和雕塑作品,如巴特农神庙、雅典卫城和米洛斯的维纳斯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后世建筑和雕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学和诗歌:古希腊的戏剧、史诗和哲学著作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被视为经典之作,对全球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哲学和思想希腊罗马文明是哲学思想的摇篮,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理论和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影响着欧洲思想家,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石。
2. 罗马法律思想: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对西方法律和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法律思想家如西塔·塔库斯、乌尔皮安和恩本·普罗科洛斯等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
四、科学和技术希腊罗马文明的科学和技术成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浅议世界艺术史上最早的三大艺术流派

浅议世界艺术史上最早的三大艺术流派【摘要】本文将探讨世界艺术史上最早的三大艺术流派:古埃及艺术流派、古希腊艺术流派和古罗马艺术流派。
通过对这三种流派的背景介绍和特点分析,比较它们在艺术风格、主题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文章还将探讨这些流派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发展,展示它们在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总结概括这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和意义,展望它们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三大重要艺术流派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引言、古埃及艺术流派、古希腊艺术流派、古罗马艺术流派、比较分析、影响和发展、总结概括、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世界艺术史上,早期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是世界艺术史上最早的三大艺术流派,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这些流派在各自的时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埃及艺术流派以其壮丽的金字塔和神庙建筑、神话和宗教题材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古埌腊艺术流派则以其优美的雕塑和建筑、戏剧和哲学为特色。
而古罗马艺术流派则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展现出更加实用和功利主义的特点。
通过对这三大艺术流派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及它们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发展。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节点,为未来的艺术研究和创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古埃及艺术流派古埃及艺术流派是世界艺术史上最早的艺术流派之一,其特点深受古埃及宗教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古埃及艺术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品等方面。
在古埃及艺术中,建筑是最为突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古埃及人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金字塔和神庙,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几何形状和装饰,表现出古埃及人对神圣之物的崇拜和威严。
古埃及雕塑也是古埃及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埃及雕塑多以人物和神祇为题材,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论古希腊罗马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Yi Shu Ping Jian论古希腊罗马艺术对后世的影响陈能泳南京艺术学院摘要:古希腊罗马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对其的分析既有利于梳理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又能给予艺术创作以新的启示。
本文对古希腊罗马艺术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其形成了欧洲最根本的文明认同,奠定了欧洲艺术的发展倾向,孕育了不断被瞻仰回顾的艺术遗产。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历史影响中图分类号:J0-05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172-03文献标识码:A杜尚说:“艺术作品的伟大程度取决于它被谈论的次数”,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个艺术作品被频繁谈起,恰恰说明了它的伟大,古希腊罗马艺术就是这样一个时常被谈起的艺术。
古希腊与罗马有着不同的经济体制、宗教观点和文化信仰,例如希腊起源于海洋文明,有着“人神同性”的神话体系和追求理性的文化观念,而罗马则扎根于农业文明,有着神权与王权相统一的信仰系统,文化上强调实用主义。
但是尽管存在着诸多不同,罗马文明对于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延续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雕刻技巧、建筑样式、神话系统和哲学观念,二者之间都有紧密的延承关系。
爱伦坡的诗句“光荣属于希腊,雄伟属于罗马”很生动地对二者做出了区分,但是又将二者相提并论的联系起来看待。
古希腊与罗马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他们水乳交融的联系在一起,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形成了欧洲最根本的文明认同,奠定了欧洲艺术的发展倾向,孕育了不断被瞻仰回顾的文化遗产。
一、形成了欧洲最根本的文明认同欧洲对于古希腊的推崇与认可一直以来都是不争的事实,温克尔曼歌颂古希腊艺术具有“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美好品质;黑格尔将古典时代的艺术视作“理念”与“物质”的最和谐形态;马克思将希腊文明比作“人类最美好的孩童时代”,大加赞颂希腊艺术的美好单纯。
同时,对于罗马文化的推崇和认可同样不可忽视:奥托美术率先展开复兴雄伟罗马的尝试;紧接着是加罗林文艺复兴的小高潮,随后又是盛极一时的罗马式建筑;甚至发展至18世纪以大卫为首的新古典主义作品中仍能看到以罗马式元素的应用为高贵等等。
世界古代艺术风格

世界古代艺术风格古代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着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的情感和价值观。
世界各地的古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体现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独特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世界古代艺术风格。
第一种是古埃及艺术风格。
古埃及艺术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
埃及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象征性和几何图案,如金字塔、垂直的人物和动物形象,都是为了表达宗教信仰和神圣的意义。
埃及墓葬壁画和石雕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十分规范,以平面化的线条和宽厚的造型为主,给人一种庄重而古老的感觉。
第二种是古希腊艺术风格。
古希腊艺术是古代文明的巅峰之作,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凸显了人体的完美比例和静态的美感,尤其以雄壮的男性肌肉和优美的女性曲线为特点。
同时,希腊壁画和陶器上的图案常常是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充满了戏剧性和动感。
第三种是古印度艺术风格。
古印度艺术强调宗教信仰和精神性。
古印度佛教艺术中的佛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精细细节,常常表达出菩萨慈悲和智慧的形象。
此外,古印度艺术还注重色彩的运用,常常使用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来装饰建筑和陶器。
第四种是古罗马艺术风格。
古罗马艺术继承了希腊艺术的传统,但更加强调现实主义和对细节的追求。
罗马雕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衣物的褶皱和肌肉的凹凸都被精确地刻画出来。
罗马壁画和马赛克画中的场景常常描绘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罗马社会的繁荣和活力。
第五种是古中国艺术风格。
古中国艺术注重和谐和气韵的表达。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以山水和花鸟为主题,追求雅致和意境的表现。
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多以佛像和陶俑为主,注重对人物内心的表达和形态的变化。
此外,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以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著名于世。
综上所述,世界各地的古代艺术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文化的特点和思想的演变。
这些古代艺术作品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西方艺术发展历程

西方艺术发展历程西方艺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开始发展。
古希腊艺术强调对人体结构和比例的准确表达。
罗马艺术则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描绘。
这些古代艺术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发展。
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主导宗教,教堂成为了主要的艺术场所。
宗教艺术主要以装饰教堂的壁画和彩色玻璃窗为主。
此时期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宗教性质,并逐渐形成独立的风格,例如拜占庭艺术和罗曼式艺术。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15世纪至16世纪之间,欧洲经历了一场文化和艺术的复兴。
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表达,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模仿,创造出了更加真实和写实的作品。
著名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他们的作品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艺术的主流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注重运动和戏剧性,通过对形象的夸张和强烈的光影效果的运用,营造出壮丽和感人的效果。
巴洛克艺术家如卡拉瓦乔和贝尔尼尼等,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
18世纪是启蒙时代,艺术家开始追求理性和现实主义。
这个时期产生了了许多出色的艺术家,如弗朗切斯科·冈巴蒂斯塔·莫拉齐等。
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兴起,艺术家们尝试表达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著名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如戈雅和德拉克罗瓦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情感和个人经历。
20世纪以来,艺术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阶段。
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观念,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更加强调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包括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等。
总的来说,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过程。
从古希腊古典艺术到文艺复兴、巴洛克、启蒙、浪漫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不断推动着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
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
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
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
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
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
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
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
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
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
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
[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
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
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
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
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
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
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
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
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
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
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
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
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
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
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
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
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
在黑格尔那里,美的艺术的领域属于绝对心灵的领域,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
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来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见它自己。
”[2]黑格尔力图从这种对立中去发现自由。
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
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
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
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
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属于现代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具有现代意义。
“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
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
”[3]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
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
如果说,现代美学还在存在境域中关注形式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
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应该是一种情形,它不再从完美的形式获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来集体分离乡愁的缅怀。
”[4]后现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对精神、终级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而是转向开放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
在后现代思想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与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义。
艺术与非艺术、美与非美之间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区分,从而导致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风格,即文化、文学、美学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学与反美学,而复制、消费和无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为时尚。
后现代艺术成为行为与参与的艺术,似乎不再需要审美标准与“艺术合理性”。
后现代反对中心性、二元论以及体系化,消解了传统和现代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的基本观点,当然也力图去解构审美的一切形式规则。
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
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
1.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式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柏拉图的理式与个别事物是相分离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间寻找原因,而这可归结为质料、形式二因。
所谓的“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泥人的泥等。
而“形式因”则是指事物的本质规定。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二者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
形式作为主动的、积极的成因,在质料的形式化过程中,给质料以规定,使质料成为现实个体。
质料有待于形式的赋形。
在视觉艺术的质地美中,形式与质料实现了紧密的结合。
一个事物的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只有既基于质料,又符合审美的形式要求时才成为美。
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定义、存在和现实,显然与作为事物的潜能的质料相区别,但又不可能脱离质料而存在。
那么,显然这样的关系有别于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杜夫海纳在美学形式与逻辑形式的比较的基础上来阐释美学形式。
他认为,在逻辑中,形式不是一个对象的形式,不再与质料密切相关。
而一种美学的形式永远应该使质料具有形式,与对象密切相关,但这形式自身却不是对象。
但形式与质料在生成美的过程中的关联,仍然是一个十分难解的问题。
2.形式与符号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美学集中与典型地表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
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
在卡西尔看来,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
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
科学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艺术则关注个体性与具体化,因而艺术的符号也应有别于科学符号,它力图避免概念化与逻辑推理,以此为想象和解释留下空框。
与科学进行的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样,艺术不穷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
卡西尔把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符号与其它符号形式区分开来。
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