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
实际例子分析古罗马和古希腊美术异同

实际例子分析古罗马和古希腊美术异同1.古罗马以写实和叙事性为主要特点,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没有充满理想的史诗;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富于想象。
2.罗马艺术大多数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的色彩。
3. 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有独特成就。
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罗马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4.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
古希腊的人像雕刻往往采取裸体的形式,并且在表现人体美上达到了一个难以比拟的高度。
古罗马神像很少,裸体更少。
总结: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个性的、典雅精致的;它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罗马文化有个重要的源头来自希腊文明。
因为这个原因,古罗马艺术与古希腊艺术有异同点。
但它的艺术风格不像希腊那样单纯,它既受了伊达拉里亚美术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埃及、两河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举例:(图一)美术作品《三女神》希腊古典时期著名的雕刻杰作之一。
旧称“命运三女神”。
题材来自希腊神话。
现存的这三个女神的雕像,头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仍给人以极其优美的形象。
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处理,希腊式薄衫穿在三女神的身上,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
使得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比较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是西方文明发展中最杰出的两个时期,其雕塑艺术也成为西方雕塑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时期。
虽然古希腊与古罗马共享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两个时期的雕塑艺术在风格、主题、技术上有很大区别。
风格方面,古希腊雕塑以表现自然美、神话故事为主,讲究比例、对称、运动、平衡和生动,以塑造完美的肌肉、形态为主。
例子如希腊雕塑的形象代表——玛蒂斯,她的魅力不仅在于她多么完美,而更多的是在于她优美、协调和平衡的肢体和姿态。
与之相反,古罗马雕塑更为注重真实和壮丽,追求力量、权威和纪念,因此其形式更为雄壮、野心勃勃。
例如,罗马雕塑“德林空间”的乌加孔-阿道夫斯(Ugolino and his Sons)被描述为细致的配色和有力的动作所呈现的力量,不仅有强烈的表现力,而且充满了恐怖和痛苦的气息。
主题方面,古希腊雕塑主题主要表现自然美和神话故事。
古希腊盛行的哲学思想-人文主义,让当时的文化和艺术充满了对人类智慧、美德和哲学思想的探讨。
因此,流行着各种神话故事和英雄的塑像,如赫拉克勒斯、阿波罗、雅典娜等。
而古罗马雕塑更多地以政治、宗教和战争为主题,主要呈现一种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的感觉。
这也包括了诸如罗马皇帝、战士、军队、竞技场和宗教场所等主题。
罗马作为古代欧洲的超级国家,其塑造的主题和形式更更加注重权威和壮丽。
因此,古罗马雕塑主题更为广泛和丰富。
技术方面,古希腊雕塑技术以理论知识、完美的解剖学和对比度以及精致的细节和岁月的美容和补强(如石膏和金属结构)为主要特点,这使得希腊雕塑作品被描述为无可挑剔的浪漫议题。
而古罗马雕塑重视实际及历史的纪念性,因此他们更注重技术制备和材料的实际运用,如利用水泥、备走石、石灰和细泥等材料。
这些技术的使用使罗马雕塑的效果更加稳定和时间的流逝。
总之,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的不同风格、主题和技术表现出两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独特性和区别。
通过这些不同,可以看到两个伟大历史时期的精神和美学思想,这也反映在当今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领域里,使我们了解并欣赏优秀的艺术品,同时也赞赏两个时期的历史价值。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建筑文化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建筑文化希腊和罗马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古代文明,在艺术和建筑领域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希腊古代艺术和建筑是西方艺术和建筑的源头之一,而罗马古代艺术和建筑则是为世界文化和建筑艺术作出了直接和间接的巨大贡献。
一、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的核心在于其哲学,其哲学本质上是在追求理性与自由的境界。
希腊艺术主要以雕塑和建筑为主,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古希腊以极高的水平得到了发展。
在雕塑方面,古希腊雕塑以神像、人像为主要表现形式。
希腊雕刻家们对物体形态的考究、对雕刻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对人体比例的准确表现是其成就的基石。
"阿波罗"、"维纳斯"、"赫尔墨斯"、"赫拉克勒斯"等形象经典,被后人高度评价。
同时希腊雕塑由于其艺术性而非功能性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成为当时的精神象征。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以其建筑的技术和审美标准为基础,成就了希腊式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主要以柱式为基础,融合了几何学及比例学等科学原理,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坚实美观的建筑群体。
充满浪漫与哲学的柱式建筑群体,如雅典卫城、代尔东神庙是古代文明史上的永不衰退的典范。
二、古罗马艺术由于古代罗马的强大和宽广,罗马艺术几乎包括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的艺术。
罗马艺术跨越了数个时期,从前共和国到帝国,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雕塑方面,罗马艺术受到希腊的严格要求和规范的影响,将希腊艺术的优秀传承和发扬。
罗马人更多地强调在纪念和宣传上的作用,塑造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物雕像,包括历史人物、帝王、神像等,形象栩栩如生,精彩绝伦。
在建筑方面,罗马建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和显著。
罗马的巨型圆顶建筑、拱、穹顶、凯旋门、浴室和剧院等建筑形式在世界建筑历史上开创了新的时代。
罗马所有建筑形式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系统,奠定了欧洲建筑中的基础。
三、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一直是各国文化借鉴、融合和发展的重要源头,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和骄傲的内核之一。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比较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比较古希腊雕塑艺术和古罗马雕塑艺术都是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虽然两种艺术形式都属于古代文化,但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差异。
本文将重点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差异,并探讨它们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前言古希腊雕塑艺术被认为是希腊文化的巅峰。
古希腊雕塑艺术是基于希腊艺术家对美学、解剖学和比例的研究而创作的。
这些作品强调人体形态的完美与比例的和谐,因此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古希腊雕塑作品通常有三个主要类别:神话和传说的题材、体育和体育竞技场所的题材,以及公共场所的纪念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雅典卫城的雕像和神殿,例如代表希腊文化最高峰的阿伽门农神庙和雕塑家菲迪亚斯创作的女神像。
古希腊雕塑作品的特点如下:1. 神圣的美古希腊雕塑艺术将人体视为一种神圣且完美的艺术象征。
艺术家们追求达到完美和创新的境界,他们通过再现人体的优美线条来表达这个观点。
因此,古希腊雕塑作品中的人体通常呈现出柔美的轮廓和自然的姿态,追求人体的完美比例和美感。
2. 真实主义古希腊雕塑艺术追求真实,而艺术家们通过解剖和比例的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
古希腊雕塑作品中的人物具有非常清晰的肌肉和骨骼结构,每个线条都被精确地表现出来,使雕塑作品更加逼真和生动。
这种真实主义的追求影响了后续文化和艺术,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
3. 理性和优雅古希腊雕塑艺术强调理性和优雅,追求协调和平衡。
这种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和民主制度紧密相关。
古希腊雕塑作品在刻画人体形象时,给人以高雅、舒适和美的感觉。
古罗马雕塑艺术是以古希腊艺术为基础并自成一体的文化遗产。
其特点是对人体的表现更加细致入微,广泛地表现各个阶级和人物类型。
1. 实用、富有技巧性古罗马雕塑作品通常占据公共场所或私人收藏品中的一席之地。
与古希腊艺术家强调审美和哲学内涵不同,古罗马雕塑作品更侧重于实用和富有技巧性。
古罗马艺术家在雕塑人物形象时,通常会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表情和特征,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艺术与建筑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艺术与建筑古代希腊和罗马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其艺术与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个文化力量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展示了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为后世的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与建筑,以展示它们的独特之处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希腊艺术与建筑1.1 希腊艺术的特点希腊艺术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特征。
它强调人体的完美比例和和谐之美。
在雕塑艺术方面,希腊人注重展现人体的肌肉线条和动态感,追求真实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希腊雕塑作品常以神、英雄、体育运动员为主题,凸显个性与英勇。
希腊的壁画和陶瓷绘画也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神话故事为主题,富于生活气息。
1.2 希腊建筑的特点希腊建筑注重对称和均衡,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几何形状。
典型的希腊建筑是神庙,如帕台农神庙等。
它们通常为长方形的结构,有一排矩形柱子作为支撑。
柱子分为多种类型,如伊奥尼亚式、多立克式和科林斯式。
希腊建筑还采用了凸出的屋顶和大理石材料,给人一种高贵和庄重的感觉。
二、罗马艺术与建筑2.1 罗马艺术的特点罗马艺术吸收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但有自己的特色。
罗马雕塑追求准确的肌肉和面部表情,注重真实性和讲述故事。
罗马壁画和镶嵌艺术丰富多样,以丰富的色彩和细节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历史事件。
罗马工艺品以金属器、玻璃器和宝石饰品为主,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2.2 罗马建筑的特点罗马建筑在希腊基础上发展,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典型的罗马建筑是大型公共建筑,如斗兽场、浴场和大剧场等。
这些建筑物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壮丽和宏伟。
罗马拱门和穹顶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更加稳固和富有创造力。
三、古代希腊与罗马艺术建筑的影响3.1 对欧洲艺术的影响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艺术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借鉴了希腊雕塑的比例和动态感,以及罗马建筑的稳固结构。
他们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优雅和完美的艺术形式。
希腊与罗马的艺术联系与差别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艺术异同学号:20091080023 姓名:刘晶晶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美术时期是西方美术的一重要阶段,它开创了西方美术多方面的先河。
人体的几近完美的比例研究、人物姿态的变革、新建筑材料的发现、新型建筑造型的开创、绘画品种的增加等等。
它们为西方艺术带来了光明与未来,给后来的西方艺术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创作空间。
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不仅仅摆脱了古埃及美术的呆板,更加为后来西方的“文艺复兴”带来了“古典”的典范。
1.建筑:希腊时期的建筑多以神殿为主,而其中雅典卫城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卫城给人一种威严高大的气势,它的整个建筑是由柱子来构筑它的形象,采用上细下粗的柱式,简约而大方不失威严,柱头丝毫无装饰,柱身采用内凹的圆弧使得原来平板的柱身有了变化,让柱子简易而有变化,看去就犹如是一名威武的男子傲立于山巅之上。
虽然卫城是一件艺术精品,但是从实际出发又现得略有不足,相较之下,罗马的建筑在这一方面有了许多新的成就。
罗马时期的建筑延续了希腊建筑的众多方面,但也在一些方面有了进步,比如材料、造型、柱式上与其使用上都有改变。
希腊时期的建筑多位于山巅之上,多采用石块来构筑,极不方便运输又不方便构建房屋,给建房带来诸多不便,罗马时期发现的新材料水泥,不仅解决了运输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因其材质本身的原因使得其有利于筑房,不再用为十块的切割而烦劳。
而其造型上也有了改变,出现了拱形建筑,共公建筑尼姆水道就是其中的以代表作品,尼姆水道的建造,他注重突出了建筑的实用性,同时它也不失审美性。
尼姆水道分上中下三层上面的两层是用来供给城镇中的引用水之用,下面一层则是用来通行人与马车之用。
不仅使得实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也拥有一独特的审美性。
古希腊建筑它是对神的崇敬而建筑的,是人们对神的崇尚与敬拜。
是类似庙宇的用来供奉神的地方拥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又有一种质朴的亲近之感,它是古希腊人民与神的联系。
古罗马建筑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古希腊,却也有了许多的改变,材料上运用了水泥,它不仅仅给当时的建筑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为后来的建筑带来了新纪元。
古希腊雕刻与古罗马雕刻区别

古希腊雕刻与古罗马雕刻区别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是欧洲古代文明的代表,而雕刻作为两种文明中都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在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虽然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着雄厚的雕刻传统,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
一、题材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在题材上,古希腊的雕刻作品通常以神话传说、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为主题,强调美丽、优雅、理性和理智。
古罗马的雕刻作品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宏伟的气势,以祖国的历史、人物以及大量的雕像来彰显罗马的文明成就。
在表现手法上,古希腊的雕刻作品注重几何美学和对比方式,注重人体以及各种肌肤的纹理和线条表现。
古罗马的雕刻则更为写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厚重,场面的画面更加龙腾虎跃。
二、艺术特点与审美理念的不同在艺术特点上,古希腊的雕刻以人物命题为主,注重深度和线条。
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更加强调自由自在和自然不做作,努力表现主观情感。
而罗马人则较为喜欢表现整体场面和形象的气势和壮丽感觉。
在审美理念上,古希腊人重视比例和对称美,注重自由、道德和理性的完美统一,以达到对美的最高诠释。
古罗马人则更加重视实用和实际作用。
他们倾向于追求雕刻的应用价值和对孟德尔凯颇酒馆追捧,以达到实用的最高价值。
三、对艺术形式的认识在艺术形式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两者的雕刻形式都有千姿百态。
在古希腊,雕刻的形式包括了浮雕、陶瓷、雕刻地基与柱头、雕像等等,而在古罗马则以彩色石头为主,主要是以雕像、镀金装饰物等形式呈现。
总结来看,古希腊和古罗马两种文化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
在艺术方面,两种文明的雕刻形式和审美理念有着相互交融和借鉴,在今后各自的艺术历史之中留下了珍贵的痕迹。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比较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都是欧洲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产生与发展,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特点。
本文将对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进行比较和分析。
古希腊雕塑艺术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杰作,它建立了古典艺术的典范。
古希腊雕塑艺术涵盖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五个历史时期,表现了从传统神话到现实主义之间的发展过程。
古希腊雕塑艺术以人体为主题,其人物形象多以神话或历史场景为背景,塑造的对象包括神祇、英雄、运动员、政治家等。
在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是“裸体男性人物”,其人像以健康、豁达、释放和理想化的特点表现出来。
古希腊雕塑的经典风格是“柏拉图式美”,强调完美的人体比例和流畅的身体线条。
艺术家注重表现人体的肌肉结构和表情,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充满了完美主义的美感。
古罗马雕塑艺术受到希腊雕塑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独立的特点。
它的发展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直至公元5世纪,依托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力量,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雕塑艺术。
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创作手法多样化,题材涉及政治、宗教、传说、历史、生活等方面,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目的。
古罗马雕塑艺术注重表现光线和阴影的对比,反映现实世界的情感和生活气息。
与古希腊雕塑相比,古罗马雕塑艺术更强调个性化和现实主义。
它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更为真实的肌肉、生动的面部表情和姿态,强化了人物的气氛感和生动性。
此外,古罗马雕塑艺术也注重表现历史和文化,塑造出深刻的时代印记和社会环境,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三、总体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以人体为主题,显示出高超的雕塑技艺和对人类美的追求。
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如古希腊雕塑遵循完美主义和理想化的表现手法,而古罗马雕塑则更注重真实性和个性化的表现。
此外,古希腊雕塑更加强调神话色彩和美的气氛,而古罗马雕塑则更注重现实主义,塑造出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和罗马美术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东部的湛蓝水域,这片海域为大陆和半岛所环抱,其南端的克里特岛很早就是一个海上强国。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岛上有一座巨大的迷宫,里面囚禁着食人的牛头怪米诺陶,根据这个传说,克里特文明被命名为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文明在岛上最重要的遗迹是在克诺索斯发掘出的一座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王宫。
宫殿的墙面装饰着色彩鲜艳的壁画。
给人以隐秘而舒适的感觉。
由于地震和外族入侵,米诺斯文明在大约公元前 1400 年前后连同它的艺术一道被毁灭。
继之而起的是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文明。
我们都知道荷马史诗描写的是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知道海伦的美丽和木马计的狡诈,阿喀琉斯的勇武及赫克托尔的壮烈,传说迈锡尼就是发动这场战争的希腊联军统帅阿迦门农的故国。
可惜迈锡尼文明留给我们的只是两座空城以及巨石砌成的坟茔,其余值得称道的艺术品为数甚少。
最终,来自北方的讲希腊语的人侵者于公元前 1100 年左右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征服了希腊全境。
几经战乱,在希腊各地出现了独立的城邦国家。
雅典、斯巴达和科林斯等后来的大国从这些小邦中逐渐脱颖而出,并和它们一道,共同铸就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一般认为,古希腊艺术最醒目的成就首先是比例和谐的建筑,其次是再现了人体之美的雕塑。
这一看法不无道理,只是希腊人的艺术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要想充分领略他们的艺术,还得更加细致地考察希腊艺术史。
习惯上我们将希腊艺术史分为三个时期,依时间顺序分别为古风时期(大约从公元前 7世纪中期到公元前 5世纪初希波战争初期)、古典时期(希波战争结束后,整个5世纪)和希腊化时期(大约从公元前 4世纪直至公元前 31 年整个希腊化世界并入罗马版图)。
希腊神庙的基本样式形成于古风时期,其建筑由立柱承托横梁,屋顶两端有三角形的山花,这种结构一旦确立起来,以后再没有大的变化。
在建筑构造中柱子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柱础、柱身以及柱头承托部位都按精确的比例设计建造,从而形成固定的建筑法式,称为“柱式”。
最早的建筑法式是古风时期形成的多立克柱式。
它没有柱础,粗壮的、向外稍稍膨胀的柱身顶端拥有一个圆盘形的柱头,看起来质朴厚重。
也是在古风时期,希腊雕刻最终摆脱了古埃及雕刻的程式.形成了自身的面貌。
在希腊地区出土的大量这一时期的男子立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过程。
这些男子立像习惯上被称为“小伙子”,最早的“小伙子”像与古埃及立像摆在一起简直难以区分,它们都有着僵直的上身和紧贴身体的手臂,双腿都不太自然地前后迈开。
但是希腊人不断地向古埃及样式中灌输生命,雕像比例越来越接近真实,关节越来越圆润,肌肤也越来越富有弹性。
和地中海地区的其他文明相比,希腊文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执著地追求人的形象,他们的神最像人。
古希腊的绘画多保留在墙壁上和嵌板上,有的也画在木板上。
由于材质不易保存,所以我们现在基本见不到保存完好的希腊绘画。
所幸希腊人喜欢用绘画装饰他们的陶器,通过保存下来的大量陶瓶,我们得以一窥希腊绘画艺术的门径。
陶瓶是希腊最普通的日用品,装饰精美的陶瓶深受欢迎,阿提卡地区的雅典大量生产这类陶瓶以供出口。
瓶画艺术在古风时期达到完善境地,题材取自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故事,装饰工艺上先后出现了黑绘技术和红绘技术,同时还涌现出一批知名的瓶画大师。
黑绘技术是先用黑釉在陶土底子上涂绘出人物的剪影,再用利器刻画出剪影内部的细节,根据需要有时再施加一些白色或紫色,最后经烧制而成。
烧成的陶瓶具有橘红色的底子和黑色的人像,所以称为黑绘瓶画。
后来的瓶画家改进了这种装饰工艺,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改用黑釉作背景,在陶土底子上留出人物的轮廓,这样他们就能用柔软的笔蘸着黑釉描绘人物身上的细节,使得细节更为丰富,线条更加流畅,获得一种比黑绘更加典雅多姿的效果。
因为这种陶瓶具有黑色的底子和橘红色的人像,所以被称为红绘陶瓶。
在有名有姓的希腊瓶画大师中,埃克赛基亚斯恐怕是最著名的一位,他采用黑绘技术在一只双耳瓶的表面绘制了阿喀琉斯杀死阿玛宗人之王潘特西利亚的故事,饱满的黑黝黝的人像和橘红色的背景形成悦目的对比。
从公元前 500 年到公元前 400 年间的一百年被称为希腊的古典时期。
正是在这个时期,希腊人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创造出后来为人称颂的理想的形式和完美的比例。
雅典是古典时代希腊最重要的城邦。
雅典不仅是个出口陶瓶的贸易大国,也是古希腊的知识和艺术中心。
最重要的是,当公元前 5世纪初波斯人举国来攻时,正是雅典人凭着他们的民主政治、深谋远虑和自我牺牲精神,在生死一线之际挽救了欧洲文明。
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国力鼎盛,文化繁荣,在重建被波斯人毁坏的卫城时,不遗余力地将它建成为古典时期最辉煌的建筑群。
卫城是雅典的中心堡垒,也是宗教中心。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奇迹般地保存到今天,这座奉祀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多利克式神庙,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
它不仅宏伟壮观。
而且在建造时为了矫正视差做了许多精微的处理,不经过测量肉眼无法察知。
这座神庙还有不少附属雕刻流传下来,我们在作品欣赏的章节里将会看到它们。
在古典时期,雕塑由于青铜铸造技术的普遍应用而有了重大的发展。
古埃及的程式化姿态彻底消失了。
人们为神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铸造姿态生动的塑像。
米隆的《掷铁饼者》具有完美的比例,它捕捉到运动的紧张感,同时具有一种理想化的和谐。
一般认为古风时期的艺术尽力要模仿自然,而古典时期的艺术则尽力要超越自然,达到一种自然中不存在的理想美。
传说中的希腊大画家宙克西斯在创作海伦像时,表示要综合多位女性的长处,合成最终的完美形象,正是这层意思。
持续有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消耗了雅典的国力,古典艺术的理想一去不返。
新一代艺术家要求更多的表现自由。
这时从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城邦传来一种新的柱式——爱奥尼亚式,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庙和厄瑞克忒翁神庙就是这种新柱式的例子。
比起厚重少文的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显得优雅柔媚,具有更强的装饰性。
在新的雕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普拉克西特列斯在公元前 350 年前后完成的一尊爱与美的女神像,这是我们已知最早的一尊全裸女性雕像,从此开辟了西方艺术中的一个新的母题。
比起古典时期的雕塑,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更加优美柔和,具有更生动的情感,在接下来的希腊化时期.情感因素在雕像中体现得越来越强烈。
古典时期的希腊雕塑没有激烈的表情,即使处在运动中也显出一种庄严的静穆。
但是这一切到了希腊化时期就完全变了。
从帕加马的一段浮雕残像中。
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这一变化。
这件表现神与巨人之战的浮雕望之令人惊心动魄,垂死的泰坦被雅典娜揪住头发,地母从大地探出半个身子,悲哀地恳求雅典娜放过她的儿子,盛装的胜利女神飞临战场,将手臂伸向雅典娜,预示着女神的胜利。
这件作品的雕刻家对情节有着无比的爱好,并用剧烈扭动的姿态和痛苦的表情加强场面的戏剧性。
与之相同的趣味也在此时出现在建筑上。
华丽的科林斯式柱头被不顾法式地用到爱奥尼亚柱子上,结果产生了极为绮丽的科林斯柱式。
它在古希腊文明的晚期日趋流行。
希腊化时期出现了一批对后世影响重大的雕塑名作,其中包括《米洛的维纳斯》和《拉奥孔和他的儿子》。
像《米洛的维纳斯》那样的作品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气息不同,它比普拉克西特列斯的裸体女神晚了250 年左右,其沉静的风格颇有回归古典的意味。
大约就在《米洛的维纳斯》完成的前后,罗马人从意大利半岛上崛起。
这个民族比起希腊人来说少些理想与思辨,但多些务实与纪律。
他们迅速征服了包括希腊在内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英格兰北部筑起长城,将地中海变为它的内湖。
罗马人推崇希腊的文化与艺术。
他们接受了希腊的神话,在本民族最伟大的史诗《埃涅阿斯记》中把自己说成是特洛伊人——也就是希腊人的对手—一的后代。
军事征服所过之处,罗马人都留心收集希腊人的艺术品。
他们如此喜爱希腊雕塑,以至于用大理石进行大量复制。
不过公平地说,罗马人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成就。
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罗马人完全超过了他们所敬佩的希腊人。
罗马有位杰出的建筑师维特鲁威,他撰写的《建筑十书》对建筑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尽的阐发,从建筑师的修养到城市规划,从剧场的音效设计到砖墙的砌法,读一读这部书你就会明白,罗马人在建筑上是怎样的精益求精。
罗马人在建筑技术上主要有两项突破。
首先他们发明了最早的混凝土技术,他们利用火山灰制成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水泥。
凭借这项技术他们能把建筑造得高大坚固。
其次,罗马人深入掌握了拱券的知识,把拱券广泛应用到建筑中,这使罗马人能够建造跨度巨大的屋顶。
有了混凝土和拱券这两样法宝,罗马建筑在形制和功能两方面都大大突破了以往的成就。
举世闻名的弗拉维大斗兽场落成于公元 80 年。
它是一座能容纳45000名观众的巨型建筑,今天的体育场仍然和它惊人地相似。
多排观众席围绕着中间椭圆形的表演场地,四面八方的入口将观众有秩序地引导到观众席上的各个区域.观众席上方还有可以伸缩的帆布顶棚,保护观众不受烈日的暴晒。
这座庞大的建筑充分利用了拱券技术,传统的希腊柱子不再具有承重作用,它们被改造为纯粹装饰性的壁柱。
我们可以看到,斗兽场自下而上的三层连拱上依次装饰着多立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式的柱子。
罗马人管这座斗兽场叫做Colosseum(大斗兽场)。
罗马谚语有云:“大斗兽场若倒,罗马也将灭亡。
”近两千年过去了,古罗马帝国早已成为历史,可是这座斗兽场仍旧屹立不动。
除了大斗兽场这样的奇迹,罗马城里还有许多前所未有的公共和纪念建筑,自数卡公里外穿山越岭进入城池的高架输水桥;能同时容纳三千人沐浴休闲、具有控温设备的巨型浴场;拥有古代世界跨度最大的穹隆顶的神殿:为后世效仿的凯旋门等。
罗马对它以后的欧洲建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罗马艺术的另一成就是他们的人像雕刻。
罗马的雕刻传统并不源自希腊,而是源自意大利半岛上早于罗马的另,一个文化——伊特鲁斯坎文化。
和希腊人追求理想的风格不同,罗马人从一开始就强调个性。
不知名的希腊雕刻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神或运动员,可是不知名的罗马雕刻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却总是某个具体的人。
我们对罗马城市的日常生活能有很多了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归因于一次自然灾害。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湮没了附近的两座罗马小城,庞贝与赫库兰尼姆。
将近1700 年后,这两座古城被重新发掘出来,被火山灰严密封存的古罗马世界再次向人们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时代最富于科学精神的学者老普林尼也在那次火山喷发期间不幸遇难,他是在冒险前往考察时失踪的。
老普林尼为我们留下了有关古典时期艺术的第一手材料,没有他,我们的古代艺术史将迷雾重重。
重见天日的庞贝向我们呈现了艺术在罗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罗马人的房间里到处都装饰着壁画。
题材从风景到神话十分丰富。
在庞贝还出土了一件尺寸巨大的马赛克镶嵌画,覆盖了一间屋子的整个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