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形成与演化_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分析_邓元慧
集聚经济三维框架_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邬丽萍(1971-),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柯颖(1975-),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集聚经济三维框架的城市群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项目批准号:70963001)、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集聚效应的城市地价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8JA790029)、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一般项目“基于集聚效应的广西北部湾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08BJY028)的部分研究成果。
《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7期集聚经济三维框架: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邬丽萍,柯颖(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在组织梳理城市发展现状、时代背景、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一个包含空间集聚、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的集聚经济三维研究框架,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拓展了城市群研究的空间尺度,将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纳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等级扩散与联系、空间组织重构、全球化与地方化的互动等,为推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集聚经济;空间集聚;产业集聚;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一、研究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城市群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单位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
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
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将成为赢得本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
我国对城市群的建设和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经济地理学中的城市群发展与功能分化

经济地理学中的城市群发展与功能分化城市群是指由若干个相对独立但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区域空间。
在经济地理学中,城市群的发展和功能分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城市群的定义、发展过程、功能分化等方面,对经济地理学中的城市群发展与功能分化进行探讨。
一、城市群的定义与特征城市群是指在地理上相邻的几个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存在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区域空间。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它与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城市群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大:城市群由多个城市组成,规模庞大,人口众多。
2.相互联系紧密:城市群中的城市之间存在频繁的人员流动、资金流动和物资流动,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经济联系。
3.功能互补性强:不同城市在经济、产业、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专业化和特色,彼此之间具有明显的功能互补性。
4.空间扩散性:城市群的空间范围较大,涵盖的城市数目广泛,相互作用的距离较远。
5.对外联系紧密:城市群通过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与外部地区保持紧密联系。
二、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城市群的形成阶段,一般发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
城市群的形成有助于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成长阶段: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城市群开始逐渐壮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产业空间分布趋于集聚,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城市群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
3.成熟阶段:在城市群发展的成熟阶段,城市间的相互联系非常紧密,城市功能分化进一步加深。
不同城市在特定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彼此之间形成相对独立但协同发展的关系。
三、城市群的功能分化城市群的功能分化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城市群中的城市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形成了互补和协同的关系。
1.经济结构的差异化城市群中的不同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所不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城际轨道交通:引领城市群发展

城际轨道交通:引领城市群发展作者:邓元慧欧国立来源:《商周刊》2014年第21期从世界范围看,世界上著名城市群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都在各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球经济产出超过1000亿美元、排名前40的城市群,它们的经济产出之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6%,而在全球创新中所占的比例也高达85%。
因此,城市群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空间的核心单元和主导力量。
以城市群作为发展单元,可以克服单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不足,通过更大区域范围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方面,通过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向其周围城市辐射,促进城市群整体的发展和城市群以外地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单一城市过度庞大而导致的大城市病,促进资源、人口、土地更合理地配置。
因此,培育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以各城市的优势互补为依托,成为地区提升竞争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普遍策略。
城市群离不开基础设施网络的支持从国内外主要城市群的发展历程看,无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呈现何种形态,城市群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路网。
如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的波士顿、费城、纽约、巴尔的摩等城市,就是凭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形成的,并最终联结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了“波士顿一华盛顿大都市连绵带”。
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镇过去大多都是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的,凭借优越的交通运输区位,城市不断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逐渐形成了包括上海、南京在内的大中城市。
当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后,它又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城际轨道交通应成为主要运输方式国外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时闻较早,城际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群不断发展和延伸的产物。
以东京都市圈为例,东京都市圈是以东京23个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半径80公里的城市带,包括千叶县、崎玉县、神奈川县和茨城县南部,总面积约1.660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5%,2012年人口约3754-8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9.45%,GDP约占全国的1/3,城市化率达80%以上。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在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群的演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格局,也对资源配置、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和聚集过程。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生活。
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纷纷涌向城市,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早期的城市化进程往往是无序和粗放的。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城市规划的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科学和合理。
城市群的出现则是城市化进程的高级阶段。
城市群是由若干个城市在地理上紧密相连、功能上相互协作、经济上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城市集合体。
例如,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等。
城市群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使得不同城市在产业链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其次,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更加便捷。
再者,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在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群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初始阶段,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主要以个别城市的发展为主。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城市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形成了初步的城市群形态。
在发展阶段,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城市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互补互利的发展格局。
在成熟阶段,城市群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不仅在经济上融为一体,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实现了深度融合。
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好处。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在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群的演变也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和聚集过程;而城市群,则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若干个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基于内在联系与客观需要,形成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工厂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着人们从农村涌向城市。
其次,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这对于追求更好生活的人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再者,城市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和发展方面的各种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在迅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比如,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导致了住房紧张、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
同时,城市的发展不平衡也日益明显,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群的概念应运而生。
城市群通过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在城市群中,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承担不同的功能。
有的城市侧重于发展工业,有的侧重于发展服务业,有的则专注于文化和旅游等领域。
这样的分工协作,不仅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也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我国为例,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等众多城市。
这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产业门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珠三角城市群则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政策环境,在对外贸易和创新产业方面表现出色。
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转移和优化升级。
城市群的演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城市群的演进规律和一体化发展特征分析

城市群的演进规律和一体化发展特征分析作者:李培鑫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9年第05期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城市群的一体化来带动区域协调并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基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进行阐释,并在“结构-联系-共享”的框架下分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内在特征。
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形成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形成是区域空间从无序均衡到中心-外围再到多中心多外围复合网络式发展的过程,城市群从而成为特定空间内由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形成具有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功能区域,会伴随着要素和资源在市场规律下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而合理的空间和产业结构、密切的经济和生态联系、资源和服务的共享正是城市群发育的内在属性特征。
对于城市群一體化发展,未来可以从规划引领、利益协调、都市圈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推进。
关键词:城市群;一体化;演进规律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5.004城市群的日益崛起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特征,由地域上相近的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城市群逐渐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传统的“四大板块”战略也在向城市群进行拓展和延伸。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强调了城市群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同时国家还集中出台了多项城市群的专项规划,以此促进城市群更好的发展。
而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进入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历史阶段,也更加凸显了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在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群的演变也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象。
这一进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区域经济格局、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多样的过程。
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浪潮汹涌澎湃。
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纷纷涌入城市。
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张,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而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则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更新与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智能化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则是城市化进程的高级阶段。
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在地理上相互接近,通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集合体。
例如,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以及国外的东京城市群、纽约城市群等。
城市群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在城市群的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一个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往往拥有强大的金融、科技和服务等高端产业,而周边城市则侧重于制造业、物流等产业。
这种产业分工使得城市群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城市群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便捷的交通网络,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使得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更加高效。
同时,通信技术的进步,如互联网、移动通讯等,让信息的传递瞬间可达,大大降低了城市之间的沟通成本,促进了区域内的协同创新和经济合作。
政策引导在城市群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引导城市群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规划建设跨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可以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引导新兴产业在城市群内的合理分布。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演变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从最初的简单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城市群也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并不断演变。
城市化进程是指人口、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在早期,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大多分散居住在农村。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集中的劳动力和资源,这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城市。
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及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因素吸引着人们不断涌入。
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开始向外扩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出现了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城市的交通网络也日益发达,公共交通系统逐渐形成,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然而,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城市人口过度密集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同时,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可能加大,社会矛盾随之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合理的规划可以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各种城市病。
城市群的演变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一个地区的多个城市在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就形成了城市群。
城市群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以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它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等众多城市。
这些城市在产业分工上相互协作,上海侧重于金融、贸易等高端服务业,而周边城市则发展制造业等产业。
同时,城市群内的交通网络高度发达,使得人员、物资和信息能够快速流动。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基础。
例如,沿海地区往往更容易形成城市群,因为其具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
其次,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推动城市群内的城市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的分析将演化理论与经济地理学用时间与 空间两个维 度 联 系 起 来 ,说 明 经 济 活 动 空 间 非 均 匀 分 布是其历史演化的结果。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发 展是动态、非 均 衡 的,并 采 用 动 态 分 析 方 法,通 过 分 析 企业进入、增长、衰 退、退 出 机 制 以 及 空 间 再 配 置 过 程 , 揭示了企业、产 业、网 络、城 市 与 区 域 的 协 同 演 化 机 制 及其对空间 经 济 差 异 的 作 用 机 制 ,它 不 仅 研 究 经 济 发 展结构,而且研究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
演化经济地理学 研 究 具 有 系 统 性 ,将 宏 观 层 面(结 构)和微观层面(企业)结 合 起 来,分 析 这 两 个 层 面 的 动 态互动,克服 了 传 统 经 济 地 理 学 只 关 注 其 中 某 一 方 面 的缺点,认为 经 济 发 展 是 由 于 微 观 层 面 积 累 并 传 导 至 宏观层面所 形 成 的 结 果 ,主 张 从 企 业 出 发 研 究 区 域 和 产业问题。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重 视 协 同 演 化 过 程 ,强 调 多样性特征,重视技 术 与 制 度 共 同 演 化 、企 业 发 展 与 企 业 环 境 共 同 演 化 、经 济 系 统 与 生 态 系 统 共 同 演 化 。 [18] 因此,演化经济地理 学 认 为 ,经 济 发 展 的 过 程 不 仅 是 路 径依赖的,在 发 展 过 程 中,受 微 观 层 面 的 决 策、技 术 创 新、制度变迁等方面 的 影 响 ,即 使 最 初 始 的 发 展 条 件 和 路径相同,在发展过 程 中 也 会 出 现 不 同 的 趋 势 和 路 径 , 这是因为在惯例起作 用 的 同 时 ,也 出 现 了 新 的 变 化,而 新的变化是演化的根本动力。
人口,创造了36%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推 动 了 地 区 经 济 、 社会的快速 发 展,成 为 我 国 参 与 国 际 竞 争 与 合 作 的 重 要平台。与此 同 时,我 国 政 府 十 分 重 视 城 市 群 的 规 划 建设,力 求 通 过 城 市 群 的 建 设 加 速 提 高 城 市 化 水 平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 出 ,要 科 学 规 划 城 市 群 规 模 和 布 局 , 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 的 产 业 发 展 、公 共 服 务、就 业 吸 纳、人 口 集 聚 功 能。 《国 家 新 型 城 镇 化 规 划 (2014- 2020年)》也指出,目前我国部 分 城 市 群 布 局 不 尽 合 理, 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 不 够 、集 群 效 率 不 高;强 调 以 城 市 群为主体形态,推动 大 中 小 城 市 和 小 城 镇 协 调 发 展 ,同 时科学定位 各 城 市 功 能 ,增 强 城 市 群 内 中 小 城 市 和 小 城镇的人口 经 济 集 聚 能 力 ,引 导 人 口 和 产 业 由 特 大 城 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它城镇疏散转移。
林长 春 人 ,博 士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产 业 经 济 学 ;邢 虎 松(1986—),男 ,山 东 威 海 人 ,交 通 运 输 部 水 运 科 学 研 究 院 助 理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为 交 通 运 输 规 划 与 管 理 。
1 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的 发 展 与 基 本 思 想
在经济学 中,“演 化 ”一 词 并 不 罕 见,亚 当 · 斯 密、 马克思和马 歇 尔 等 经 济 学 家 都 曾 对 “演 化 ”进 行 论 述。 1982年,美国经济学 家 Richard Nelson和 Sydney Win- ter出版的《经济变迁演化理论》被视为现代演化经济 学 发展的里程碑。经 过 30 多 年 的 发 展,现 代 演 化 经 济 学 构建了研究 的 基 本 概 念 和 基 本 范 式 ,并 逐 渐 被 引 入 经 济学的其它 分 支 中。20 世 纪 90 年 代 中 期,演 化 经 济 学 理论引起了 经 济 地 理 学 家 的 注 意 ,他 们 将 演 化 经 济 学 的理论与方 法 引 入 到 经 济 地 理 的 研 究 中 ,运 过 演 化 经 济学理论探索空间经济活动非均匀分布的历史演进问 题,并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
城 市 群 形 成 与 演 化 :基 于 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的 分 析
邓 元 慧1,欧 国 立1,邢 虎 松2
(1.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2.交通运输部 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 :运 用 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分 析 了 城 市 系 统 的 不 同 层 级 及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并 探 讨 了 城 市 群 形 成 的 动 态 过程、特征以及驱动因素。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案例分析指出,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城市 群 不断保持竞争优势的内源动力;企业空间组织结构变迁和产业升级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催化剂 ;完善 的 交 通 基 础 设 施 网 络 是 城 市 群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重 要 条 件 ,对 城 市 群 空 间 结 构 的 演 化 有 十 分 积 极 的 引 导 作 用 ; 政府良好的规划和管理制度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政府间 合 作 ,避 免 人 口 、产 业 过 于 集 中 ,对 城 市 群 内 各 城 市 的 产 业 、功 能 进 行 合 理 布 局 。 关 键 词 :城 市 群 ;城 市 化 进 程 ;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驱 动 因 素 DOI:10.6049/kjjbydc.2014110348 中 图 分 类 号 :F29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348(2015)06-0045-06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空间组织形 式,具有一定的系统 性 和 复 杂 性 ,其 内 部 空 间 结 构 演 化 也必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 复杂的经济、社 会、文 化、自 然 因 素 在 一 系 列 内 在 规 律 下 共 同 作 用 的 结 果 。 [2] 深 厚 的 历 史 文 化 底 蕴 以 及 良 好 的自然生态 条 件 是 城 市 群 形 成 的 基 础 ,也 为 日 后 城 市 群 空 间 结 构 模 式 和 格 局 的 形 成 奠 定 了 基 础 。 [3,4] 集 聚 与扩散是城市群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力量。 城市经济学家认为城市的集聚力来源于本地化的外部 规模经济,而分散力则源 于 “地 租”的 集 聚 不 经 济,但 他 们认为空间 距 离 对 最 终 产 品 的 交 易 没 有 影 响 ,地 方 政
演化经济 地 理 学 家 继 承 了 演 化 经 济 学 的 假 设 ,将 研究建立 在 “有 限 理 性”假 设 的 基 础 上。 他 们 认 为,由 于未来的不 确 定 性 、社 会 系 统 的 复 杂 性 以 及 计 算 能 力 有限性的存在,个体 行 为 并 非 完 全 理 性 ,而 是 遵 从 习 惯 和规则,表现为过 程 理 性。 同 时,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认 为 大部分组织行为 、人 类 行 为 都 将 逐 渐 成 为 惯 例 ,在 研 究 中更关注决 策 人 在 一 定 约 束 条 件 下 的 主 观 行 为 ,强 调 路径依赖,认 为 事 物 一 旦 进 入 某 一 路 径 就 会 不 可 避 免 地锁定于这 一 特 定 路 径 (如 技 术 或 生 产 模 式 ),这 保 证 了 选 择 结 果 的 稳 定 性 ,但 不 能 保 证 结 果 是 有 效 率 的 。 [17]
收 稿 日 期 :2014-12-19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41271129) 作 者 简 介 :邓 元 慧(1987—),女 ,福 建 三 明 人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产 业 经 济 学 ;欧 国 立 (1961—),男 ,吉
· 46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府 或 利 润 最 大 化 的 发 展 者 是 城 市 群 形 成 的 组 织 者 。 [5] 但是,有学者 指 出 城 市 集 中 不 仅 与 递 增 的 规 模 报 酬 有 关,而且与城市间的 运 输 成 本 和 人 力 资 本 溢 出 有 关 ,推 动了地方化知识溢 出 ,促 进 了 人 口 和 经 济 活 动 的 集 聚 。 因此,运输成 本 与 知 识 外 部 性 构 成 了 城 市 集 聚 的 向 心 力 ,而 分 散 力 则 是 城 市 内 部 拥 挤 造 成 的 。 [6,7] 也 有 学 者 从工业化 和 全 球 化 的 角 度 分 析 了 城 市 群 的 形 成 和 发 展。首先,工业化促 使 自 给 农 业 转 变 为 商 品 性 农 业 ,推 动了工业的发展 ,提 升 了 规 模 经 济 和 分 工 水 平 ,改 善 了 市场调节机制,促进 了 城 市 化 发 展,为 城 市 群 形 成 奠 定 了 有 利 的 经 济 基 础 。 [8,9] 全 球 化 进 程 增 强 了 世 界 各 地 经济、文化和政治的 联 系 ,加 快 了 城 市 间 各 种 要 素 的 流 动,使得区域 城 市 往 往 通 过 协 作 或 合 作 等 方 式 提 高 整 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城市间经济要素与人员等的频繁 流动,促进了 城 市 的 聚 集 ,以 组 团 的 形 式 协 同 发 展 ,为 城 市 群 的 形 成 奠 定 了 基 础 。 [10-12] 另 外 ,体 制 和 政 策 对 城 市 群 形 成 与 发 展 也 有 十 分 显 著 的 作 用 。 [13-15] 对 于 城 市 群形成和演化的研究 ,大 多 限 于 对 影 响 因 素 、作 用 方 式 与 效 果 的 阐 述[16],缺 乏 相 应 的 理 论 支 撑 ,没 有 对 其 进 行 系统分析。本 文 运 用 演 化 经 济 地 理 学 的 思 想 ,将 城 市 群作为一个系统 ,结 合 宏 观 分 析 和 微 观 分 析 ,从 动 态 的 视角对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进行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