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简答题病例分析教学内容
友谊医院 神经病学20道简答题

《神经病学》简答题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中)答:共济失调,腱反射减退,眼外肌麻痹。
2.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脑脊液检查特点?(中)答:脑脊液压力多正常,生化检查正常。
发病2周后多数患者出现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称为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病理形式?(中)答:周围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三种病理形式:华勒变性,轴突变性,阶段性脱髓鞘。
4.简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难)答: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丧失及对侧偏盲或皮致盲。
5.关于TIA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哪几种学说?(中)答:1.微栓塞。
2.脑血管痉挛、狭窄或受压。
3.血流动力学改变。
6.简述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中)答: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素样坏死等。
部分患者有糖尿病史,而发生小血管病变。
7.简述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中)答:脑出血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
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发病后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血压常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肢体瘫痪、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痫性发作等症状、体征。
8.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要点?(中)答: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常显示脑池内高密度出血。
9.简述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主要发病机制?(难)答: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主要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病毒感染后多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即沿神经轴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10.简述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常规以及生化检查特点?(易)答:脑脊液压力增高。
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
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通常正常。
11.简述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中)答: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造成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导致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等临床表现。
神经病学 简答题

神经病学1.脑血管病(CV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
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
脑血管病病因:①血管壁病变,以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为常见②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③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高黏血症,凝血机制异常④其他病因:包括空气,脂肪,癌细胞和寄生虫等栓子,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主要临床表现:㈠一般特点:TIA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局部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历时短暂,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不留后遗症状。
由于微栓塞导致的脑缺血范围很小,一般神经功能缺损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比较有限。
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相似㈡颈内动脉系统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
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TIA可出现缺血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面瘫和舌瘫,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
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缺血可出现人格和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等。
颈内动脉(ICA)主干TIA主要表现为眼动脉交叉瘫(患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失明和或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Horner交叉瘫(患侧Horner征,对侧偏瘫)㈢椎-基底动脑系统TIA:最常见表现是眩晕,平衡障碍眼前运动异常和复视。
可有单侧或双侧面部,口周麻木,单独出现或伴有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呈现典型或不典型的脑干缺血综合征。
此外,基底动脑系统TIA还可出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发作3.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意识,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等)障碍;同向偏盲;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偏瘫,偏盲,偏深感觉障碍及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较TACI局限或不完全。
神经病学习题、病例分析、实习指导和答案

神经病学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神经病学2.休克症状(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按解剖部位分为、。
2.神经系统症状按发病机制分为、、、四大类。
(三)选择题1.可以完全或基本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是:A)多发性硬化 B) 运动神经元病 C)三叉神经痛 D)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主要依赖病史及其表现进行诊断的神经系统疾病是:A)帕金森病 B)三叉神经痛 C)小脑性共济失调 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四)问答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程序是什么?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一、名词解释1、角膜反射2、跟-膝-胫试验3、掌颌反射4、Babinski征5、Hoffmann氏征二、填空题1、了解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是否正常,内容包括注意力、、、、理解力的检查,有无情感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欣快等。
2、手试法检查视野:让患者身光源,距检查者 cm相对而坐。
测试左眼时,让患者固定头部,用右手遮盖右眼,左眼注视检查者的。
检查者持棉签或手指放在两人中间,由视野周围逐渐向中心移动,至患者见到试标的移动为止。
3、Ⅲ、Ⅳ、Ⅵ同司眼球的运动,通常同时受累,一般同时检查,项目包括、、及。
4、瞳孔对光反射的传导通路为:视网膜→视神经→中脑顶盖前区→→动眼神经→→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这一径路上任何部位损害均可引起对光反射丧失和瞳孔。
5、三叉神经脊束核自桥脑开始经延髓至第三颈髓后角,此核的细胞有特定排列,支配的细胞位置最低,约在第三颈髓附近,支配的细胞位置最高,居延髓内。
三、A型选择题1、有关视神经检查方法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近视力检查时,让患者眼睛距离视力表30cm处辩认字体。
B、手试法检查视野:让患者身背光源,距检查者60-100cm相对而坐。
C、检查右眼眼底时,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以左手持眼底镜,并用左眼观察眼底。
D、对视力严重减退者,嘱其在一定距离辨认手指数目、物体的移动或是否有光感。
2、有关眼动神经检查方法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Ⅲ、Ⅳ、Ⅵ神经的检查包括瞳孔、眼球各方向运动情况及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大题整理讲解

简答题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损害表现的定位诊断1.何谓闭锁综合征?答:又称去传出状态,系脑桥基底部病变所致.主要见于脑干的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导致脑桥基底部双侧梗死所致.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因此意识保持清醒,对言语的理解无障碍,由于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功能保留,故能以眼球的上下运动示意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
但因脑桥基底部损害,双侧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均被切断,外展神经核以下运动性传出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不能讲话,有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双侧面瘫,舌、咽及构音、吞咽运动均有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瘫痪,可有双侧病理反射。
因此虽然意识清楚,但因身体不能动,不能言语,常被误认为昏迷。
2。
简答Broca失语症的特点及病变部位?答: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病变引起,又称表达性失语。
患者能够理解他人言语,能够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言语,或用词错误,或不能说出连贯的句子而呈电报式语言。
患者能够理解书面文字,但不能读出或读错.3。
简答Wernicke失语的特点及病变部位?答: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病变所致.患者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语言。
不能对他人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自己的言语尽管流利,但用词错误或凌乱,缺乏逻辑,让人难以理解.4.什么是失用症?答:失用症是在意识清楚、无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或其不足以影响相关活动的情况下,患者丧失完成有目的的复杂活动的能力。
5.简答命名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答: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病变所致。
患者对言语的理解正常,自发言语和言语的复述较流利,但对物体的命名发生障碍。
表现能够叙述某物的性状和用途,也能对他人称呼该物体的名称对错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自己不能正确说出该物名称。
6。
什么是失认症?答:失认症是在意识清楚、基本感知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能通过某一种感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
7。
什么是构音障碍?答:构音障碍是和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或肌肉疾病导致的一类言语障碍的总称。
神经病学试题含答案

神经病学考试题库(一)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1、一般感觉包括_浅感觉. 深感觉复合感觉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_右侧__胸锁乳突肌__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__右__侧___周围性_性__面神经_瘫。
4、视野检查发现,左眼视野图为○,右眼为○,其视通路病变部位在__左___侧视神经____。
5、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_舌咽___,__迷走,_舌下__等神经损害。
6、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_右____侧__后脚______损害。
7、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_锥体束_______损害引起。
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__右______侧。
10、剪刀步态见于_脊髓或脑性瘫痪____病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三偏综合征:、内囊损害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同向偏盲,简称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时。
2、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是脑干损害的特征性表现。
3、脊髓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损害时,病人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小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若在短期内频聚发生,以致发作间隙中意识持续昏迷者。
5、放射性疼痛:、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病变刺激时,疼痛不仅发生于刺激局部,且可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称为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包括脑脊液压力,Queckenstedt试验,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等。
腰穿正常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水柱(0.78~1.76KPa),白细胞0~5×106/L,红血球为0,蛋白0.15~0.45g/L,糖2.5~4.4mmol/L,氯化物120~130mmol/L。
神经病学病历分析(1)

病历分析1.男患,39岁,以“双下肢麻木、无力,伴排尿费力、大便干燥2天”为主诉入院。
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既往健康。
查体:神清,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双侧T4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尿潴留。
试述:(1)临床诊断为何种疾病?(2)为明确诊断还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3)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列出疾病名称即可)?(4)简述其治疗原则。
答:(1)诊断: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2)还应做的检查:①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个别急性期可有椎管理阻塞现象。
②MRI:脊髓肿胀,长T1T2信号。
③长脊髓病变者应做水通道蛋白检查(3)鉴别:①急性硬脊膜外脓肿;②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③脊髓出血;④脊髓压迫;⑤结核脊髓炎;⑥梅毒性脊髓炎。
(4)治疗原则: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疾病,对非特异性急性横惯性脊髓炎的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和预防并发症。
2.患者,男性,21岁,一周前有腹泻史。
此次因“四肢乏力3天”就诊。
入院前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费力,症状逐渐加重,次日不能行走,且双上肢出现乏力,第三天晨起发现进食困难,饮水有呛咳,大小便可自解。
查体:神志清,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双眼闭目力弱,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示齿困难,双侧软腭上抬力弱,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减弱,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近端3级,远端4级,双下肢肌力近端1级,远端2级,四肢肌张力降低,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双膝反射及踝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
双手手腕以下、双下肢膝关节平面以下痛觉减退。
颈软,克氏征(-)、布氏征(-),小便自解。
试述:(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试述诊断依据。
(3)为明确诊断尚需做哪些辅助检查?(4)需与哪些疾病鉴别?(5)该病的治疗首选什么?(6)本病最主要的危险是什么?临床上应如何观察?(7)发病第5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测动脉氧分压50mmHg,患者应立即采取何种治疗措施?答:(1)最可能的诊断: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即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病学问答题答案 及部分答案 最新版

神经病学历年问答题备注:括号内数字表示该问法出现的频次总论(症状+定位定性)1.上下神经元瘫痪的鉴别(3)痉挛性瘫痪和迟缓性瘫痪的鉴别(2)2. 失语和构音障碍的区别;周围神经病3. GBS的诊断依据/ 吉兰巴雷综合症临床表现和诊断(2)CNS感染性疾病(!!注意此处上课内容不多,好好自学吧)4.不同年龄段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5.脑炎、脑膜炎鉴别要点神经-肌肉接头疾病6.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2)7.重症肌无力危象定义,分为哪几类,原因,临床表现,治疗(2)脊髓疾病8. 脊髓各节段横断性损伤临床表现9.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2)10. 脊髓的髓内,髓外硬膜内和硬膜外病变的鉴别诊断。
11.椎管内和颅内血管病变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比较癫痫12 .癫痫的持续状态的定义和治疗原则(6)癫痫用药的基本原则运动障碍性疾病13.帕金森的药物治疗及机制(2)/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有哪些?PD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2)鉴别要点/ PD临床表现及用药分类脑血管疾病14.缺血性脑病:TIA的定义及临床表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15. 缺血性脑病: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原则/.脑梗塞治疗(2)16.出血性脑病: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病因和并发症(2)治疗/ SAH和脑出血的鉴别17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比较神经病学问答题答案总结备注:此资料按照上课顺序,参考某打印版神经病学总结和预防12级神经病学PPT、针对历年考题作出回答。
时间仓促,如有错误还望指出。
1.痉挛性瘫痪和迟缓性瘫痪的鉴别上下神经元瘫痪鉴别要点(*)2. 失语和构音障碍的区别构音障碍是纯口语语音障碍。
患者具有语言交流必备的语言形成及接受能力,听、理解、阅读和书写正常,只是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导致运动不能或不协调,使语言形成障碍,表现为发音困难、语音不清、语调及语速异常。
失语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障碍,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读写哩个基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
神经病学简答题

神经病学简答题1、运动神经元病主要症状及分型?(难易程度:中等)答:运动神经元病是指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地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系统进行性变性病。
其临床分类主要是根据肌无力、肌萎缩、肌肉纤颤和锥体束损害等症状的不同组合分为4型,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
运动神经元病发病常先是手部肌肉相继萎缩,以后扩及整个上肢及其他肢体;舌肌萎缩,咽喉肌麻痹;下肢无力,腱反射增高;全身肌肉有肉跳感;最终死于延髓麻痹或呼吸肌麻痹。
2、重症肌无力有哪些临床表现?(难易程度:容易)答: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主要是受累肌肉肌无力及肌疲劳,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症状的波动性明显,即晨轻暮重。
肌无力主要表现为面部及跟外肌的肌无力,也有的病人会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及肢体无力。
少数病人肌无力只局限于眼外肌。
体征可发现多种受累骨骼肌无力的体征,如上睑下垂、斜视、眼球固定、肌病面容、延髓麻痹或肢体无力等。
肌萎缩少见,腱反射往往保留,感觉正常。
3、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难易程度:较难)⑴发病在20-40岁多见,男女均可发病;⑵单侧或双侧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以及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⑶视力丧失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发生,伴有眶内疼痛,眼底早期视乳头水肿,晚期视神经萎缩;⑷脊髓损害呈单相或多相复发型,体征对称或不对称。
首发症状多为肢体麻木、肩背疼痛,继而短时间内发展为轻截瘫、病理征阳性、躯体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
4、闭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难易程度:容易)是脑桥基底部双侧病变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双侧面瘫、球麻痹、四肢瘫、不能言语,但由于脑干网状结构未受累,患者意识清楚,能随意睁闭眼。
多见于脑梗死。
5、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分型及处理?(难易程度:适中)答:1)肌无力危象:多见,疾病发展所致,胆碱酯酶抑制剂不足引起,故加量。
2)胆碱能危象:少见,胆碱酯酶抑制剂过量引起,减量或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简答题病例分析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三偏综合征2、交叉性瘫痪3、脊髓休克4、癫痫持续状态5、放射性疼痛二、名词解释1、内囊损害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同向偏盲,简称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时。
2、即同侧颅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是脑干损害的特征性表现。
3、急性脊髓横贯损害时,病人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小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若在短期内频聚发生,以致发作间隙中意识持续昏迷者。
5、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病变刺激时,疼痛不仅发生于刺激局部,且可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称为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
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三、问答题1、包括脑脊液压力,Queckenstedt试验,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等。
腰穿正常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水柱(0.78~1.76KPa),白细胞0~5×106/L,红血球为0,蛋白0.15~0.45g/L,糖2.5~4.4mmol/L,氯化物120~130mmol/L。
2、有①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复杂部分性,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
②全面性发作──失神经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无张力性发作。
③未分类发作治疗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的药物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戌酸钠等。
治疗小发作(失神经发作)的药物有乙琥胺,丙戌酸钠等。
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原则是以止痛为目的,先用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氯硝安定等,无效时可用神经阻滞或手术治疗。
即浅酒精或甘油注射,或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而神经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血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面神经的机能恢复。
可尽早使用强的松,理疗,角膜保护措施,恢复期应进行面肌的被动和主动运动锻炼,理疗和针灸等。
4、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
主要症状和体征有①从腰部、臀部开始,向股部后,及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的放射性疼痛;②沿坐骨神经有压痛;③行走,活动及牵拉坐骨神经(Laseque征)可使疼痛加剧;④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小退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等。
⑤该原因致疼痛还有一个特点即咳嗽、屏气用力、喷嚏时疼痛加剧。
5、左大脑神经脉皮层支闭塞时出现以左面部和左上肢为重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语的类型视闭塞部位而定以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较多见,还可出现失写、失读等。
6、定位在左侧胸8脊髓节段的脊髓半横贯损害,硬膜下髓外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①左肋缘疼痛;②左肋缘区痛觉减退;③右胳以下痛觉减退,定位在左胸8有Broun-Sequard综合征表现。
左下肢中枢性瘫痪,左下肢深感觉减退,右下肢感觉减退,故为髓外。
进一步检查方法,①脊柱以胸5、6为中心照片,了解骨质改变;②腰穿并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有无椎管梗阻,脑脊液有无蛋白增加;③椎管造影或MR,了解病变的准确部位和可能的性质。
神经病学试题库(二)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1、运动性失语2、感觉倒错3、脑栓塞5、拉塞格(Lasegue's)氏征6、贝耳现象二、名词解释1、又名Broca失语,由左侧额下回后端方语运动中枢病变引起。
病人不能讲话,或只讲1─2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对别人的言语能理解。
2、非疼痛性刺激诱发出疼痛感觉,例如轻划皮肤而有痛感,冷觉刺激当作热觉刺激等。
3、栓子经血循环流入而致胸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4、脑脊液蛋白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特点之一,也可见于脊髓压迫症。
5、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将病人一侧,下肢抬起,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若在70度范围内出现疼痛,称为阳性。
故又名直腿抬高试验,是检查从骨神经痛的方法之一。
6、面神经麻痹时,患侧眼裂不有闭合,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现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
三、回答题:1、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2、试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3、试述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4、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5、颈膨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三、问答题1、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依据有①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
④排除脑膜炎与脑出血。
前者开始有发热,脑脊液白细胞高,非血性脑脊液,后者意识严重,发病时即出现偏瘫等脑实质损害表现。
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引起出血的病因、预防复发。
2、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①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②起病较急;③双下肢麻木、无力,相应部位背痛或束带感;④双下肢无力加重,瘫痪,感觉缺失,括张肌障碍,常表现脊髓休克;⑤如无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3-4周后脊髓休克余,出现双下肢痉挛性瘫痪、⑥脑脊液白细胞和蛋白可轻度升高,椎管一般无梗阻,糖与氯化物含量正常。
3、抗癫痫药物使用原则是:①药物的选择决定于痛性发作的类型,同时考虑药物的毒性,如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苯安英钠等;②药物剂量从低限开始,如不能控制,再逐渐增加;③合并用药的指针是一种药后效不满意或一种药物可拮抗另一种的药物的副作用时。
应避免药理相同,副作用相似的药物;④每日剂量一般应分数次服用以减少副作用;⑤定时查肝肾功和血象,以防治药物副作用;⑥疗程长,且不能骤然停药。
4、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①病前1-4周有感史②负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痪;④脑脊液起病10天后即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⑤可有双侧颅神经损害;⑥注意与脊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区别,脊压瘫痪不对称,肌无力每日症状波动大,周期瘫痪血钾、心电图有低钾改变,钾后迅速缓解。
5、颈膨大损害时①双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③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④括约肌障碍;⑤可有肩,双上肢根性疼痛;⑥可有霍纳氏征。
神经病学试题库(三)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1、霍纳(Horner)综合征2、2、贝耳(Bell)麻痹3、3、布朗-塞卡(Brown-sequard)综合征4、4、脑栓塞5、5、TIA二、名词解释1、颈交感神经麻痹时,出现病变侧眼裂缩小,瞳孔缩小同侧眼球内陷和面部出汗减少,称为Horner综合征。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眼睑不能闭合或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见耳现象。
3、脊髓半横贯损害时,可出现同侧相应节段的根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带,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称为布朗-塞卡综合征。
4、脑栓塞是指栓子径血循环流入脑血管致脑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5、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称为TIA。
6、Todd瘫痪是指局限性运动性发作较严重发作后,发作部位遗留下暂时性的瘫痪,称为Todd瘫痪。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动眼神经瘫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常见原因有哪些?2、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哪些?3、抗癫痫药物的使用,要注意哪些原则?4、上颈段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三、问答题1、动眼神经瘫痪表现有,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很大限制。
常见原因有海马约回疝,后交通动脉瘤,中脑病变等。
2、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区别主要是:①前者发病较急,后者急骤;②前者安静发病,后者多在活动时发病;③前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明显或无、后者明显;④前者脑膜刺激征阴性,后者常为阳性;⑤脑脊液前者正常,后者压力高,为血性;⑥CT检查前者为脑内低密度区、后者为高密度影。
3、抗癫痫药物使用注意原则为:①按发作类型选药;②药物剂量从低限开始,无效时再逐渐增加;③合并用药时应避免药理作用相同,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并应用;④定时果查肝肾功、血象以防治药物副作用;⑤规律性取药每日数次服用;⑥用药疗程长,一般控制发作后数年才减药,且逐渐减量,均忌骤停。
4、上颈段脊髓损害表现为: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③括约肌功能障碍;④颈部出现根性疼痛。
四、病例分析:(10分)男,62岁,2天前早餐时出现头昏,半小时后不能讲话,继之右上肢无力,并逐渐加重,来院急诊。
检查、神志清楚,说不出话,也听不懂别人讲话,口角歪向左侧,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0°肌张力增高、反射活跃,右下肢4°。
双侧痛觉存在,右下肢巴彬氏征阳性,颈软。
急诊当天CT未见异常。
入院后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肝脾正常,神经体征同前。
请讨论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四、病例分析答:定位诊断左额叶后部:①运动性失语,说不出话感觉性失语,听不懂话。
②右侧偏瘫: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0度,口角歪左,右肢病理征。
定性诊断:脑梗塞①早晨安静发病,且比较急。
②一侧代体征③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无,颈软,即无高颅压表现。
④发病当天CT正常可排除出血。
⑤2天未恢复可排除TIA。
神经病学试题库(四)二、名词解释:1、TIA2、Spinal shock3、Jackson 癫痫4、肌无力危象5、慌张步态二、名词解释1、TIA: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
2、Spinal shock:急性脊髓炎发急且严重时,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3、jackson EP:局限性运动性发作自-处开始后,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慢慢移动,病灶在运动压。
4、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
由于疾病发展计致,用抗胆碱脂酶可好转,称为肌无力危象,多见于暴发性或晚期全身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