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2_30)

合集下载

河南省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 (2017高一下·扶余期末)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体现民生观的是()A . 推行“以工代赈”B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 . 调整农业政策D .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2. (2分)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 新政遭到资本家的坚决反对B . 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 . 新政牺牲了资本家的部分利益D . 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3. (2分) (2016高二下·新洲期末) 学者资中筠认为,19世纪美国政府的权利比较小,而资本的势力比较大。

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对宪法有新的解释,加大了政府监管的权限,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保障公民应该享受的最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

把以上原则进一步肯定下来,应该是:()A . 胡佛总统时期B . 罗斯福“新政”时期C . 艾森豪威尔时期D . 里根新自由主义时期4. (2分) (2018高三上·辽源期中) 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平民诗人伯顿·布拉利写道:“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

(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

)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

(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这句话认为“新政”()A . 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B . 以工代赈做法大获成功C . 羸得了广大民众支持D . 促进美国经济迅速恢复5. (2分) (2016高一下·沈阳期末) “‘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吉林省高二上周练历史试卷

吉林省高二上周练历史试卷

吉林省高二上周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从下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A . 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B . 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C . 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D . 都重视对人性和人的道德品质研究2. (2分) (2015高二上·菏泽期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

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①孔子②老子③马丁·路德④孟德斯鸠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②④D . ①③④3. (2分)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 . 批判神权统治B . 宣扬人性解放C . 构建理性王国D . 倡导思想自由4. (2分)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 . ①④B . ①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5. (2分) 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把修道院这个神的圣地变成了俗人的乐园和学校,那里唯一的院规是:“干你愿干的事”。

这反映了他主张()A . 禁欲主义B . 英雄主义C . 人文主义D . 理性主义6. (2分)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反映了()A . 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 . 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 . 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 . 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7. (2分) (2018高二下·河北开学考) 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目标版、新版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目标版、新版

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周考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与该思想可能源出一派的主张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C.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2、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3、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霾”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顽疾。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4、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

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5、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双方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源之争B.求理途径之争C理的内涵之争D.理气关系之争6、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

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

高二历史上册第二次周练试题

高二历史上册第二次周练试题

高二历史周练二1.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B.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C.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D.统治者不喜欢道家的思想2.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五行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3.“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A.李斯秦始皇B.萧何汉高祖C.董仲舒汉武帝D.魏征唐太宗4.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6.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7.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下面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②感叹人性本恶③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 D.③④8.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真题

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真题

高二上期周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下图反映了1920--1940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该图能说明当时的()A . 联邦政府为挽救危机放弃自由主义原则B . 联邦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快速增长C . 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反危机的机制创新D . 政府火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恢复发展经济2.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A . 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B . 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C . 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D . 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3. 1929年美国最税率是24%, 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

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

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 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B . 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C . 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D . 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4.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

这些举措()A . —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B . 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C . 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D . 整顿了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莫定基础5. 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

”材料表明作者()A . 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B . 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C . 肯定美元贬值的作用D . 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6. 据《光荣与梦想》—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么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吿招募6000名热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竞达到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周练(12)新人教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周练(12)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周练十二试题命题人:(时间88分钟,分值90分)1.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他的这段讲话()A. 反击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 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根源C.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D. 激化了正逐步走向尖锐的东西方矛盾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

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时A .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域B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场C .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具D .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3.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

”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课后作业】1.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B.东德修柏林墙是防止民众逃往西德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贵州省高二上周练历史试卷

贵州省高二上周练历史试卷

贵州省高二上周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2016·新课标Ⅲ卷)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A . 宗教意识淡薄B . 反对神灵崇拜C . 注重物质生活D . 强调人的价值2. (2分) (2019高二上·益阳期中) 随着16世纪宗教改革的兴起,欧洲形成了一些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统称新教。

下列不属于新教的是()A . 东正教B . 加尔文教C . 路德教D . 英国国教3. (2分)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是A . 人身的自由B . 思想的自由C . 主权在民D . 社会契约4.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 .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 .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 .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D .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5. (2分) (2016高三上·保定期中) 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

这表明“他们”()A . 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B . 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C . 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D . 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6. (2分)下图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A . 教会内部分裂,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B . 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C . 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圣经》权威至高无上D . 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7. (2分) (2019高二上·浚县月考) 符合下图的内容是()A . 为创造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B . 研究基督教原始教义形成新教教义C . 人文主义者谴责天主教会的腐败D . 西欧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制度形成8. (2分)伯利克里认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练试题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练试题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练试题A.提出事物发展的辩证思想B.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C.强调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D.强调无为而治2、《史记·报任安书》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文中涉及到了下列的哪些流派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名家⑤杂家⑥兵家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4、下面的史料应有两处句号,读材料判断句号应该处于的位置是《汉书.主父偃传》中,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5、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该思想一致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C.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D.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6、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7、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

……(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2)一、选择题1.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

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

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

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3.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白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A.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B.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C.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4.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

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

这一现象说明A.佛罗伦萨的钟表别造世界领先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C.人文主义思潮对当地产生影响D.佛罗伦萨出砚了资本主义萌芽5.“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你认为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最有可能发生在()A.十将军委员会会议上B.公民大会上C.五百人议事会会议上D.陪审法庭上6.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7.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8.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

这一规定A.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C.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D.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9.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并未对鸦片贸易进行任何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与鸦片贸易无任何关系B.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C.英国害怕受到国际舆论谴责D.中国已默许鸦片贸易的合法化10.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③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④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

高僧与名士的互动A.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B.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C.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D.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12.“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 、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1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

……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

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作者观点的实质是A.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到来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C.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14.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A.促进了文化融合B.维护了社会公平C.有利于专制统治D.加强了民族团结15.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

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不论外在,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

“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16.“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机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17.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

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A.公民的身份特权B.公民的义务责任C.公共事务的意识D.参政议政的权利18.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19.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这说明新中国()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建立B.充分调动人民参政的积极性C.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D.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权益20.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

”材料揭示了()A.马克思反对专制皇权 B.小农经济的水平较低C.古代小农经济分散性 D.专制皇权的经济基础二、综合题21.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板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它富含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材料二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材料三从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北宋政府和私人都编辑和刊印了医药学或医方的书籍:属于医药学方面的有几次增订的《本草》等,属于医方的有《太平圣惠方》等。

从唐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交通贸易日益频繁,外国的香药如乳香、龙脑、蔷薇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因而在宋代官私编刻的医药学书籍当中,新药品种得以不断增加,至北宋末年所编刻的《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新增药品628 种。

北宋初年的医书都是辗转传抄的,其中所载经络俞穴部位很紊乱,仁宗初年,医官王惟一设计用铜铸成人体模型,刻画经穴,标注名称,铜人的铸造是北宋医生在医学上的一大贡献。

此外,膏丹丸散等熟药的大量制作和应用,也是从北宋初年开始的,熟药的应用较汤药大为便利,这也是中国医学的一大进步。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灰的社会背景,写出同时期的名医及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材料二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具体观念。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中医得到发展的有利因素。

22.神利用火车、汽船、电讯等交通工具来拆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围墙,使能四海一家和平共处。

清政府却从起头就顽固地闭关自守,此举不但触怒各国,更是违背天意。

因此招致天罚,屡遭羞辱。

——李提摩太(近代中国重要西方传教士,写于1894年)光绪十八年(1892),我指导弟子们实习《仪礼》十八章。

我为他们预备了各式各样的古代乐器……结果发现古笛太长,我们无法用手指按吹。

突然间,我领悟到古代的人必定是巨大的伟人。

因为那时候刚为盘古初开,气温高热。

两千年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日远,气温降低,人的体积也随之缩小。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再过两千年,人的体积必比我们更小,今日的笛对他们也无法适用。

——康有为问题:(1)李提摩太以其为神学辩护,康有为以其解释古今差异,回答此其为何?(2)对上述两段材料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ABACB CBDBD DDAAD BABBD21.(1)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华佗: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创制“五禽戏”( 3分,每点l分)(2)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医者还要有高尚的医德。

(3)佛教:慈悲救世;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爱;儒家:“仁”( 6分,答到4点满分)(4)政府重视中医药学;印刷术的进步利于中医知识的推广;中外交流频繁,丰富了药材和医方;医学家的创新。

22.(1)科学或科技,如火车、汽船、电讯与热胀冷缩(2)科学(科技)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主体的差异产生内容的偏离与变形随着近代科学(科技)的发展,科学已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甚至只能接受的思想内容,在近代两位著名人物的言论中都有引用与涉及上述科(科技)学思想传播将会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未来的变化,成为日后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内容。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