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1、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寒夏暖,气候年温度与日温度相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光照强,多风沙天气。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0毫米,属于半干早区或干旱区。
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
3、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严寒,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
4、冬季受高压控制,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到600mm。
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5、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

新疆雨水少,居住点分布在有地下水 的绿洲。生活富裕的人家用砖修建之 处,一般人家就地取材,用土坯修造 平顶住宅,院落式住宅。大陆性气候 非常明显,气温变化大,一般不开侧 窗,只开前窗,或自天窗采光。新疆 每年四五月都要刮二十多天的十级以 上的大风,所以民居保持一定的密度, 庭院也并不大。
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降水不足,干旱是典型特征在 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 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 可见,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很有利. 一般只能一年一季,春季种植,夏秋 收获。主要种植小麦。
冬寒夏暖,气温年较差 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且集中在夏季,光照强, 多风沙天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业
衣
食
住
行
服装面料多采用适于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的 绸子和冬季保暖性能好的土布,男子多配 长袍,女子多配绣花、坎肩,这种服装既 适宜昼夜温差大的变化,又能在空气湿度 极为干燥高温的夏季充当“鼓风机”的作 用。
大候被独新 ,干称特疆 极燥为的的 其、“气水 馕,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新疆特殊 有日瓜候果 的干燥性气候,使得馕的含水量 利照果和既 较少,烤出的馕外干内酥,有久 于时之环多 储不坏等特点,非常便于携带和 种间乡境又 储存。 植长”有甜 水,的关, 果早南。这 。晚疆尤与 温,其新 差气是疆
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热带、温带和寒带是地球气候分区的三个主要带系。
以下是各带系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带系:
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温暖潮湿,降水丰富
且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地区通常拥有茂密的常绿森林。
2.热带季风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的大陆东岸上出现,夏季温
暖潮湿,冬季相对较干燥。
这种气候类型受到季风气流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降水。
温带带系:
1.地中海气候:温带带系主要位于地中海地区,在中纬度的
沿海地区出现。
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而湿润,降水以冬季为主。
2.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东亚、澳大利亚东部及阿根廷等地,
夏季温暖潮湿,冬季相对较干燥。
这种气候类型同样受到季风气流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降水。
3.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温带内陆地区,夏季温暖或炎热,
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呈现较大的温度季节差异。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地区的沿海地区,夏季温和凉
爽,冬季温和潮湿,降水均匀。
寒带带系:
1.寒带湿润气候:位于寒带内陆地区,因为地处高纬度,全
年气温较低,夏季相对较凉爽,冬季寒冷。
降水较少但均匀分布。
2.极地气候:位于极地地区,特点是寒冷且持续时间长,没
有夏季,极少降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每个带系中主要的气候类型示例。
由于地理条件、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气候类型分布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细微的差异存在。
各种气候在夏季和冬季的特征

各种气候在夏季和冬季的特征
①【热带气候】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二)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季。
(三)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季。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②【亚热带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暖和湿润。
③【温带气候】
(七)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天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
④【寒带亚寒带气候】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天凉爽少雨。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特点:终年寒冷少雨,夏季有短暂时间较温和。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特点:终年严寒,降水少。
⑤【高原气候】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气温随海拔垂直变化而变化,且变化大,垂直变化差异大。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
1.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5.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怎么区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怎么区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在降水量的区别降水区别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6—8月)。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1)怎么区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扩展资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成因温带大陆性气候(temperatecontinentalclimate)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夏多冬少,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秦岭-淮河以北,而温带大陆新气候降水全年都很少,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
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在中国,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0毫米,属于半干旱区、或干旱区。
土地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
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Continental climate)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是指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大陆内部,海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显著。
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草原和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气温的年变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
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
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
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匀。
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大陆性强的指标:干燥度,大陆度,采暖度大陆度:表示大陆影响气候程度的指标叫大陆度。
虽然海、陆分布对气温、降水、湿度等多种气候要素都有影响,但以对气温的影响最大,因此大陆度多数用气温来计算,一般都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年较差本身就有增加的趋势,为消去纬度影响,突出海、陆影响,故设计大陆度与纬度成反比。
波兰学者焦金斯基提出的大陆度公式为:K=1.7A/sin φ-20.4,式中A为气温年较差,φ为该地所在纬度,式中参数(常数)是以全世界年较差最大的西伯利亚维尔杨斯克的大陆度为100%设定的。
当K>50%时为大陆性气候,K<50%时为海洋性气候。
干燥度:衡量一个地区气候湿润或干旱程度的量称为湿润度或干燥度,其计算式定义为:湿润度N=r/B0,,干燥度D=B0/r=1/N,,式中r为该地的年降水量,B0为该地的蒸发力(即最大可能蒸发量),当某地降水量大于蒸发力时,N>1,D<1,表示该地降水量满足蒸发之外还有余,气候湿润;反之则为气候干燥。
我国气候干燥度的分布如图。
世界气象组织将干燥度大于10的地区定义为严重干旱或沙漠区,从图可见,我国干旱地区(D>1)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严重干旱和沙漠、戈壁地区超过百万平方公里。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
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
最大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11种气候的特点及分布

11种气候的特点及分布气候是指一定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的总和,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大气循环、地形特征等等。
地球上有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每一种气候都有其特点和分布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11种气候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年降水量丰富。
平均温度接近30摄氏度,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
热带雨林气候以热带雨林为主要植被类型,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高。
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内陆地区,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季节性变化大。
气温较高,年降水量在750-1500毫米之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适宜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以草原为主。
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和中纬度地区,特点是高温、干旱。
气温高,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
热带沙漠气候下植被稀疏,沙漠和半沙漠地形特征明显。
四、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降水充沛,夏季干燥,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
地中海气候区植被类型丰富,以灌木和干旱适应性植物为主。
五、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年降水量较少,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下植被类型多样,以草原和落叶阔叶树为主。
六、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特点是四季温和湿润,降水分布均匀。
温度较为稳定,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植被茂密,以针叶和阔叶混交森林为主。
七、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的内陆地区,特点是寒冷而干燥。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暂但温暖。
年降水量较少,以干旱草原为主要植被类型。
八、冰雪气候冰雪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特点是极寒、干燥。
气温极低,年降水量非常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
由于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
基本概述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森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分布很广。
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
年降水量
从200mm以上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变化大。
总体特点
冬夏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降水少(500mm-6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
主要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
冬季在极地冷气团的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
无霜期: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
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他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的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等。
例如,若不阙秦,阙是使动用法,使……减少。
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词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1.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背景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
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
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
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