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3章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讲解

旋转变压器——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结构简单、 动作灵敏、信号输出幅度大,对环境无特殊要求,维护方便, 应用广泛。
脉冲编码盘——工作可靠、精度高,结构紧凑、成本低, 是精密数字控制和伺服系统中常用的角位移数字式检测元 器件,但抗污染能力差,易损坏。
激光干涉仪——精度很高,但抗震性、抗干扰能力差, 价格较贵,应用较少。
原理 1)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刻度等宽。 2)平行装配,且无摩擦 3)两尺条纹之间有一定夹角 4)当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相对运动时,会产生与光栅线 垂直的横向的条纹,该条纹为莫尔条纹,当移动一个栅 距时,摩尔条纹也移动一个纹距
标尺光栅
θ
莫尔条纹
应用较多的干涉条纹式光栅,是利用光的 衍射现象产生莫尔干涉条纹。当两片光栅 互相平行,其刻线相互成一小角度θ时, 两光栅有相对运动就会生明暗相间的干涉 条纹,将光源来的光经透镜变成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光栅上,经狭缝s和透镜由光 电元件接受,即可得到与位移成比例的电 信号。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
本章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
提 作用及分类,讲解光栅尺和脉冲编码器
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要 学时:2学时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
目
了解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作用及类型。
掌握光栅和脉冲编码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标
及应用。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
建
学生学习本章节,可结合数控中心的 数控机床来了解光栅和脉冲编码器和
等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
议
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
位置检测装置是NC机床重要组成部分,在闭环系 统中其主要作用是检测位移量,并发出反馈信号与数 控装置的指令信号比较,如有偏差,经放大后控制执 行部件,使其朝消除偏差方向运动,直至偏差为零。
第三章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要使润滑油突破这层旋转气流很不容易,采用突入滚 道式润滑方式则可以可靠地将油送人轴承滚道处。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突入滚道式润滑方式 如图3—10所示为适应该要求而设计的特殊轴承。 润滑油的进油口在内滚道附近,利用高速轴承的泵 效应,把润滑油吸人滚道。
若进油口较高,则泵效应差,当进油接近外滚道 时则成为排放口了,油液将不能进入轴承内部。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冷却润滑技术的研究 过去,加工中心机床主轴轴承大都采用油脂润滑方 式,为了适应主轴转速向更高速化发展的需要,新 的冷却润滑方式相继开发出来,见表3—2。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1)油气润滑方式 这种润滑方式不同于油雾方式, 油气润滑是用压缩空气把小油滴送进轴承空隙中, 油量大小可达最佳值,压缩空气有散热作用,润滑 油可回收,不污染周围空气。图3—8是油气润滑 原理图。
1.主轴部件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 图3—13a为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 为1:12的锥孔,当内圈沿锥形轴颈轴向移 动时,内圈胀大以调整滚道的间隙。滚子数 目多,两列滚子交错排列,因而承载能力大, 刚性好,允许转速高。它的内、外圈均较薄, 因此,要求主轴颈与箱体孔均有较高的制造 精度,以免轴颈与箱体孔的形状误差使轴承 滚道发生畸变而影响主轴的旋转精度。该轴 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2)热变形 电动机、主轴及传动件都是热源。低温升、小
的热变形是对主传动系统要求的重要指标。 (3)主轴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 动条件下测量主轴前端和距离前端300mm处的径 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值。主轴在工作速度旋转时 测量上述的两项精度称为运动精度。数控机床要求 有高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突入滚道式润滑方式 如图3—10所示为适应该要求而设计的特殊轴承。 润滑油的进油口在内滚道附近,利用高速轴承的泵 效应,把润滑油吸人滚道。
若进油口较高,则泵效应差,当进油接近外滚道 时则成为排放口了,油液将不能进入轴承内部。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冷却润滑技术的研究 过去,加工中心机床主轴轴承大都采用油脂润滑方 式,为了适应主轴转速向更高速化发展的需要,新 的冷却润滑方式相继开发出来,见表3—2。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1)油气润滑方式 这种润滑方式不同于油雾方式, 油气润滑是用压缩空气把小油滴送进轴承空隙中, 油量大小可达最佳值,压缩空气有散热作用,润滑 油可回收,不污染周围空气。图3—8是油气润滑 原理图。
1.主轴部件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 图3—13a为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 为1:12的锥孔,当内圈沿锥形轴颈轴向移 动时,内圈胀大以调整滚道的间隙。滚子数 目多,两列滚子交错排列,因而承载能力大, 刚性好,允许转速高。它的内、外圈均较薄, 因此,要求主轴颈与箱体孔均有较高的制造 精度,以免轴颈与箱体孔的形状误差使轴承 滚道发生畸变而影响主轴的旋转精度。该轴 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2)热变形 电动机、主轴及传动件都是热源。低温升、小
的热变形是对主传动系统要求的重要指标。 (3)主轴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 动条件下测量主轴前端和距离前端300mm处的径 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值。主轴在工作速度旋转时 测量上述的两项精度称为运动精度。数控机床要求 有高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数控技术第3章插补原理

5. 运算举例(第Ⅰ 象限逆圆弧) 运算举例( 象限逆圆弧) 加工圆弧AE 起点(4,3) AE, (4,3), 终点(0,5) E=(4-0)+(5加工圆弧AE,起点(4,3), 终点(0,5) ,E=(4-0)+(53)=6 插补过程演示
三.逐点比较法的进给速度 逐点比较法的进给速度
逐点比较法除能插补直线和圆弧之外,还能插补椭圆、 逐点比较法除能插补直线和圆弧之外,还能插补椭圆、 抛物线和双曲线等二次曲线。此法进给速度平稳, 抛物线和双曲线等二次曲线。此法进给速度平稳, 精度较高。在两坐标联动机床中应用普遍. 精度较高。在两坐标联动机床中应用普遍. 对于某一坐标而言, 对于某一坐标而言,进给脉冲的频率就决定了进给速 度 :
插补是数控系统最重要的功能; 插补是数控系统最重要的功能; 插补实际是数据密集化的过程; 插补实际是数据密集化的过程; 插补必须是实时的; 插补必须是实时的; 插补运算速度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速度; 插补运算速度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速度; 插补计算精度影响到整个数控系统的精度。 插补计算精度影响到整个数控系统的精度。 插补器按数学模型分类,可分为一次插补器、 插补器按数学模型分类,可分为一次插补器、二次插补器及高 次曲线插补器; 次曲线插补器; 根据插补所采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不同, 根据插补所采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不同,分为软件插补和硬件 插补。目前大多采用软件插补或软硬件结合插补。 插补。目前大多采用软件插补或软硬件结合插补。 根据插补原理可分为:脉冲增量插补和数字采样插补。 根据插补原理可分为:脉冲增量插补和数字采样插补。
脉冲当量: 脉冲当量:每一个脉冲使执行件按指令要求方向移动的直线 距离,称为脉冲当量, 表示。一般0.01mm 0.001mm。 0.01mm~ 距离,称为脉冲当量,用δ表示。一般0.01mm~0.001mm。 脉冲当量越小, 脉冲当量越小,则机床精度越高
第三章 数控插补原理

解:插补完这段直线刀具沿X和Y轴应走的总步数为 = x e + y e =5 + 3=8。 Y 刀具的运动轨迹如图 E(5,3) 3
2 1 O 1 2 3 4 5 X
第二节 基准脉冲插补
插补运算过程见表:
循环序号 偏差判别 F ≥0 坐标进给 +X 偏差计算 Fi+1=Fi-ye
教案 3
终点判别
m
Y
m(Xm,Ym) B(XB,YB)
+Y2
2 m-R
若Fm=0,表示动点在圆弧上;
若Fm>0,表示动点在圆弧外; 若Fm<0,表示动点在圆弧内。
Rm
R A(XA,YA)
第Ⅰ象限逆圆弧
X
第二节 基准脉冲插补
2)坐标进给
教案 3
与直线插补同理,坐标进给应使加工点逼近给定圆弧,规定如下: 当Fm≥0时,向-X方向进给一步; 当Fm<0时,向+Y方向进给一步。
教案 3
若Fi=0,表示动点在直线OE上,如P; 若Fi>0,表示动点在直线OE上方,如P′; 若Fi<0,表示动点在直线OE下方,如P″。
O
xi 第Ι象限直线
X
第二节 基准脉冲插补
2)坐标进给
教案 3
坐标进给应逼近给定直线方向,使偏差缩小的方向进给一步,由插补装 置发出一个进给脉冲控制向某一方向进给。
教案 3
直线线型 进给方向 偏差计算 直线线型
L1、L4 L2、L3 +X -X Fi+1=Fi-ye L1、L2 L3、L4
偏差计算
Fi+1=Fi+xe
注:表中L1、L2、L3、L4分别表示第Ⅰ、第Ⅱ、 第Ⅲ、第Ⅳ象限直线,偏差计算式中xe、ye均代 入坐标绝对值。
数控机床技能实训: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与编程

(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加工成本 机床生产率主要是指加工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包 括机动时间和辅助时间。数控车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范围很大,并可无级调速,加工时可选用最佳的切削速度和进 给速度,可实现恒转速和恒切速,以使切削参数最优化,这就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尤其对大批量生产的 零件,批量越大,加工成本越低。
中体现并由机床自动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工艺 的正确与 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一、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类型
数控车床车削的主运动是工件装卡在主轴上的旋转运动, 配合刀具在平面内的运动,加工的类型主要是回转体零件。
回转体零件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和其他类几种。轴套类和 轮盘类零件的区分在于长径比,一般将长径比大于1的零件视为 轴套类零件;长径比小于1的零件视为轮盘类零件。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3.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3.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相关内容 3.3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基础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3.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加工效率和精度更高,可以加 工的零件形状更加复杂,加工工件的一致性好,可以完成普通 车床无法加工的具有复杂曲面的高精度的零件。
端面,端面的轮廓也可以是直线、斜线、圆弧、曲线或端面螺 纹、锥面螺纹等。
(3)其他类零件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一样,装上特殊卡盘就可以加工偏心
轴,或在箱体、板材上加工孔或圆柱。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二、数控车削的加工特点 数控车削是数控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加工方法之一,同常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范围很大,并可无级调速,加工时可选用最佳的切削速度和进 给速度,可实现恒转速和恒切速,以使切削参数最优化,这就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尤其对大批量生产的 零件,批量越大,加工成本越低。
中体现并由机床自动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工艺 的正确与 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一、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类型
数控车床车削的主运动是工件装卡在主轴上的旋转运动, 配合刀具在平面内的运动,加工的类型主要是回转体零件。
回转体零件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和其他类几种。轴套类和 轮盘类零件的区分在于长径比,一般将长径比大于1的零件视为 轴套类零件;长径比小于1的零件视为轮盘类零件。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3.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3.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相关内容 3.3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基础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3.1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加工效率和精度更高,可以加 工的零件形状更加复杂,加工工件的一致性好,可以完成普通 车床无法加工的具有复杂曲面的高精度的零件。
端面,端面的轮廓也可以是直线、斜线、圆弧、曲线或端面螺 纹、锥面螺纹等。
(3)其他类零件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一样,装上特殊卡盘就可以加工偏心
轴,或在箱体、板材上加工孔或圆柱。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基础 与编程
二、数控车削的加工特点 数控车削是数控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加工方法之一,同常
第三章 数控车削的工艺分析

Biblioteka • 典型数控车削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数 控 车 削 的 工 艺 分 析
轴承套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4.刀具选择: 将所选定的刀 具参数填入表轴承 套数控加工刀具卡 片中,以便于编程 和操作管理。
产品名称或 代号 序 号 1 2 3 4 5 刀具号 T01 T02 T03 T04 T05 刀具规格名称
Vf:每分钟进给量(mm/min) (例题) 主轴转速2000min-1、每分进给速度 n:主轴转速(min-1) 100mm/min,求此时每转进给量? fr:每转进给量 (mm/r) 答: fr=Vf÷n=100÷2000=0.05mm/r 求出每转进给量为0.05mm/r
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速度(vc)
走刀路线的确定 车 圆 锥 的 加 工 路 线 分 析
数控车床上车外圆锥,假设 圆锥大径为D,小径为d ,锥长为 L,车圆锥的加工路线如图所示。
按图a中的阶梯切削路线,二刀 粗车,最后一刀精车;二刀粗车 的终刀距S要作精确的计算,可有 相似三角形得:
D-d 2 L D-d L( S= 2 D-d 2 D-d 2 S
• 典型数控车削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数 控 车 削 的 工 艺 分 析
1.零件图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轴承套。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内圆 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其 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 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 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 材料为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 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采取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1)零件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 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其平均值,而取基本尺寸即 可。 (2)左、右端面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相 应工序加工前,应该先将左、右端面车出来。
二、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数 控 车 削 的 工 艺 分 析
轴承套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4.刀具选择: 将所选定的刀 具参数填入表轴承 套数控加工刀具卡 片中,以便于编程 和操作管理。
产品名称或 代号 序 号 1 2 3 4 5 刀具号 T01 T02 T03 T04 T05 刀具规格名称
Vf:每分钟进给量(mm/min) (例题) 主轴转速2000min-1、每分进给速度 n:主轴转速(min-1) 100mm/min,求此时每转进给量? fr:每转进给量 (mm/r) 答: fr=Vf÷n=100÷2000=0.05mm/r 求出每转进给量为0.05mm/r
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速度(vc)
走刀路线的确定 车 圆 锥 的 加 工 路 线 分 析
数控车床上车外圆锥,假设 圆锥大径为D,小径为d ,锥长为 L,车圆锥的加工路线如图所示。
按图a中的阶梯切削路线,二刀 粗车,最后一刀精车;二刀粗车 的终刀距S要作精确的计算,可有 相似三角形得:
D-d 2 L D-d L( S= 2 D-d 2 D-d 2 S
• 典型数控车削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轴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数 控 车 削 的 工 艺 分 析
1.零件图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轴承套。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内圆 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其 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 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 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 材料为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 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采取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1)零件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 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其平均值,而取基本尺寸即 可。 (2)左、右端面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相 应工序加工前,应该先将左、右端面车出来。
第3章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3无级变速传动链的设计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广泛采用无级变速 。 无级变速优势: 在一定范围内,转速(或速度)能连续地变 换,从而获取最有利的切削速度。 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由直流或调速电动 机作为驱动源的电气无级调速。
(2)主要设计内容:
拟定结构式或结构网; 拟定转速图, 拟定各传动副的传动比; 确定带轮直径、齿轮齿数; 布置、排列齿轮,绘制传动系统图。
3. 2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3. 2. 1转速图的概念
转速图由“三线一点”组成,即传动轴线、转速 线、传动线和转速点。
3. 2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由Z, φ, n1可知主轴的各级转速应为: 31.5, 45, 63, 90, 125, 180, 250,500、710、 1000、1400。
2)变速组和传动副数的确定 :
变速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 12=4×3 12=3×4 12=3×2×2 12=2×3×2 12=2×2×3
3. 2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②绘制转速图: A、 本例所选定的结构式共有三个变速 组,变速机构共需4根轴,加上电动机轴 共5根轴,(电动机到I轴为定比带传动)故 转速图需5条竖线。主轴共12级转速,电 动机轴转速与主轴最高转速相近,故需 12条横线。然后,标注主轴的各级转速 及电动机轴的转速。
3. 1 主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2)按传动装置类型 可分为机械传动装置 液压传动装置 电气传动装置 以及它们的组合
3. 1 主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3)按变速的连续性 可以分为分级变速传动和无级变速传动。 分级变速传动是在一定的变速范围内均 匀、离散地分布着有限级数的转速,变 速级数一般不超过20~30级。 分级变速传动方式有滑移齿轮变速、交 换齿轮变速和离合器(如摩擦片式、牙嵌 式、齿轮式离合器)变速。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A
10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形式
滚珠丝杠副的消除间隙调整和预加载荷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不允许有间隙,不仅因为它会 造成反向冲击,更重要的是产生定位误差,影响机 床的精度稳定性,为了提高进给系统的刚度,使滚 珠丝杠在过盈条件下工作更为有利,即进行预加载 荷或称为预紧。 双螺母法消除间隙和预加载荷。
了体积。
(2) 不存在中间传动机构的惯量和阻力的影响,直线电动机直接传动反应速
度快,灵敏度高,随动性好,准确度高。
(3) 直线电动机容易密封,不怕污染,适应性强。由于电机本身结构简单,
又可做到无接触运行,因此容易密封,可在有毒气体、核辐射和液态物质
中使用。
(4) 直线电机散热条件好,温升低,因此线负荷和电流密度可以取得较高,
钢带缠卷式丝杠防护装置
A
16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形式 3.2 静压丝杠副
静压蜗杆蜗条副和齿轮齿条副
❖ 丝杠传动的局限性:长丝杠制造困难,且容易弯曲下垂,轴 向刚度和扭转刚度较差。
静压蜗杆蜗条副
❖ 工作原理:同静压丝杠螺母副。其中,蜗杆相当于丝杠,蜗 条相当于螺母。
❖ 配油问题:由于蜗杆是旋转的且与蜗条的接触区只有120° 左右,必须解决压力油从蜗杆进入静压油腔的问题。
A
31
3.4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实例
MJ-50车床外形图
A
32
MJ-50数控车床传动链示意图
A
33
横向进给传动装置 ❖ AC伺服电动机15经同步带轮14和10以及同步带12
带动滚珠丝杠6回转,其上螺母7带动刀架21(如图 5-12b)沿滑板1的导轨移动,实现X轴的进给运动 。 ❖ A-A剖面图表示滚珠丝杠前支承的轴承座4用螺钉 20固定在滑板上。滑板导轨如B-B剖视图所示为矩 形导轨,镶条17、18、19用来调整刀架与滑板导轨 的间隙。 ❖ 图中22为导轨护板,26、27为机床参考点的限位开 关和撞块。镶条23、24、25用于调整滑板与床身导 轨的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I、K指定圆心位置,分别是圆弧中心相对圆弧起点在X、Z坐标轴的增量, 注意此处I值始终为半径值,而不是2倍半径值。
④对于有的数控机床,I、K指的是圆弧起点相对于圆弧中心的坐标增量, 因此两种情况的I、K的符号正好相反,使用哪一种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本系统中,我们使用第一种情况。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2.工件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的原点(编程原点),由编程人员选定,可以选在工件的任何位置。 但是为了编程方便,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原点一般选在工件的左端面或右端面 和主轴中心线交点上。
3.对刀点和换刀点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3.2 车床数控系统的功能
一、常用功能指令
1.准备功能G指令 (1)圆弧插补指令(G02/G03) 针对数控车床的指令格式: ① G02(G03)X(U)_Z(W)_R_F_ ; ② G02(G03)X(U)_Z(W)_I_K_F_ ; 说明:①数控车床只需要知道X、Z或u、w即可,没有Y、V、J ②圆弧插补方向判定与之前的原则一致,只是需注意前置刀架和后置刀架
N11 G00 X50; N12 Z8; N13 X27.64;
N14 G32 Z-33 F2; N15 G00 X50;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N16 Z8; N17 X27.24; N18 G32 Z-33 F2; N19 G00 X50; N20 Z8; N21 X27.142; N22 G32 Z-33 F2; N23 G00 X50; N24 Z8; N25 T0300;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3.4 螺纹车削编程指令
导程S:螺纹上任意一点沿同一条螺纹旋线转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
螺距P:螺纹相邻两个牙型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单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S=P);多线螺纹的导程等于线数乘以螺距(S=nP) 线数n:螺纹的螺旋线数目
螺纹的直径:在标准中定义为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最大直径,螺纹的公称直径 就是大径。 车削螺纹注意事项:要考虑到螺纹加工牙型的膨胀量,螺纹大径一般应车削 得比基本尺寸小0.2mm~0.4mm,也就是约0.13P,这样才能保证车削后的直径 符合要求。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说明:①G41为刀尖半径左补偿;G42为刀尖半径右补偿;X(U),Z(W)为建立刀补或 取消刀补的终点坐标 ②G40为取消刀补 注意:①左补偿和右补偿的判定,沿着刀具前进方向看,刀具在工件的左侧为左 补偿;在右侧为右补偿。 ②G40、G41、G42指令不能与G02、G03等指令出现在同一程序段。 ③G40、G41、G42指令必须与G00、G01在同一程序段内。 ④建立刀补后,必须先取消刀补才能再建立刀补。如使用G41,若再使用 G42,必须先使用G40。 ⑤前面提到刀具长度补偿在T指令建立后补偿即可生效,因此不需要刀具 长度补偿G43、G44;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在T指令建立后不会生效,只有 G41、G42后才生效。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二、圆弧插补G02、G03的简单应用
对下列零件采用精加工编程,使用绝对坐标方式。已知:刀具T0101,主轴转速 800r/min,进给速度0.2mm/r。 分析: 1、数控车床加工,后置刀架。
2、编程原点在右端面中心处。
3、对车床的程序编制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二、坐标系设定功能
数控车床坐标系设定有三种方法:G50,G54~G59,用刀具功能指令T设定。 1. G50,G54~G59设定工件坐标系(略) 2.用刀具功能指令T设定 通过刀具功能指令TXXXX可以为每把刀具设定工件坐标系。每把刀具指定 加工固定零件,利用刀具设定工件坐标系,特别适用于成批生产。每把刀具的 补偿值不同,所以对应坐标系的补偿值也不同,每个刀具的坐标系补偿值可以 设定在刀具补偿存储器中。这样在换刀的同时,也建立起了该刀具的工件坐标系。 优点:这种设定方法操作简单,一把刀具对应一个坐标系,不改变刀具补偿值, 工件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变。
程序: O0301 N01 G50 X100 Z200; N02 M03 S800 T0101; N03 G00 G42 X5 Z2; N04 G01 X15 Z-3 F0.2; N05 G01 X15 Z-14.5 ; N06 G02 X38 Z-26 R11.5 F0.2 ; N07 G01 Z-45 F0.2 ; N08 G03 X58 Z-63 R20 F0.2 ; N09 G01 Z-75 F0.2 ; N10 G01 X62 ; N11 G00 G40 X100 Z200; N12 T0100; N13 M05;
(即绝对坐标编程时,坐标值要写直径值;增量坐标编程时,取径向位移的2倍)
7.I、J、K在圆弧插补和固定循环程序中都有使用,但作用不同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二、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统
根据机床坐标轴的规定,数控车床的Z轴应该就是车床的主轴方向,刀具 远离工件的方向为正方向。 1.机床坐标系
在大多数数控机床中,开机启动后,都会自动返回参考点,来确认与机床 原点之间的位置,进行系统初始化,检验系统坐标的正确性。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程序: O0301 N01 G50 X200 Z100; N02 M03 S800 T0101; N03 G00 G42 X30 Z5; N04 G01 X50 Z-5 F1.3; N05 G01 Z-45;
N06 G01 X80 Z-65; N07 G01 Z-70;
N08 G00 G40 X200 Z100; N09 T0100; N10 M05; N11 M02;
程序: O0301
N01 T0303; N02 G97 M03 S1000; N03 G50 X200 Y200; N04 G00 X50 Z8 M08; N05 X28.84; N06 G32 Z-33 F2; N07 G00 X50; N08 Z8; N09 X28.24; N10 G32 Z-33 F2;
数控原理与编程
授课教师:倪笑宇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3.1数控车床编程概述
一、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
功能: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回转体零件的加工(圆柱体、圆锥体等)。 特点:1.在直径方向上,系统默认为直径编程。 2.在一个程序段中,根据图纸标注特点,可以采用绝对值编程,也可采用 增量值编程,或者两者混合编程。 3.X向的脉冲当量应取Z向一半。(其目的是提高径向尺寸精度) 4.采用固定循环,简化编程 5.编程时需要考虑车刀的刀具补偿 6.调用车刀刀具指令时,调用了刀具号,同时也调用了刀具补偿值代号 TXXXX
车床圆弧插补例题:
绝对坐标方式: N010 N020 G01 G02 X20 X40 Z-30 Z-40 F8; (从A→B) R10 F5; (从B→C)
增量坐标方式: N010 N020 G01 G02 U0 W-35 F8; (从A→B) U20 W-10 I10 K0 F5; (从B→C)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螺纹加工指令包括:基本螺纹切削指令G32,单一螺纹循环指令G92和复合 螺纹循环指令G76三种。
一、基本螺纹切削指令G32
指令格式:G32 X(U)_ Z(W)_ F_;
说明:X(U)、Z(W)为螺纹切削的终点坐标值,X省略时,为圆柱螺纹切削;Z省略时, 为端面螺纹切削;X、Z均不省略为锥螺纹切削;F为螺纹导程L。
其中刀具长度总补偿等于位置补偿值与磨损补偿值的矢量和。
注意:由于刀具长度补偿值可以在刀具指令T中设定,在编程过程中也不需要特殊 指明,所以在车床上不使用有刀具长度补偿指令G43、G44。
2.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1)理论刀尖的方位 (2)刀尖半径补偿指令 注意:与长度补偿指令不同,刀具指令T不能调用刀尖半径补偿指令,所以当需 要半径补偿时, 我们要用G41、G42指令手动实现。 指令格式:G00(G01) G41(G42) X(U)_ Z(W)_;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3.3数控车床基本编程指令
这里所说的基本编程指令指的是G00~G04等。基本指令的简单应用是编程的 基本功,也是正确理解简化编程指令的基础。
一、G00、G01的简单应用
对下列零件采用精加工编程,使用绝对和增量两种方式。
分析: 1、数控车床加工,后置刀架。
2、编程原点在右端面中心处。 3、对刀点位置X=200,Z=100。
N14 M30;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三、暂停指令G04的简单应用
对下列零件进行车槽加工,采用G04指令,主轴不停止转动,刀具停止进给3s。 程序: N01 G01 X8 F0.8; N02 G04 X3.0; N03 G00 U8;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四、使用G01自动倒角、倒圆
1.45°倒角 ①Z轴向X轴倒角(即由轴向切削向端向切削倒角) 指令格式:G01 Z(W) I±i 说明:Z为虚交点B的绝对坐标值; W为起点A到虚交点B的坐标增量; i为B到C或C’的距离; i的正负取决于倒角向X轴的正向或负向。 ②X轴向Z轴倒角(即由端面切削向轴向切削倒角) 指令格式:G01 X(U)_ K ±k 说明:X为虚交点B的绝对坐标值; U为起点A到虚交点B的坐标增量; k为B到C或C’的距离; k的正负同样取决于倒角向X轴的正向 或负向。
三、刀具功能
注意:每个刀具的补偿值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当系统调用相应刀具工作时,系统 就会将G指令规定的刀具移动位置加上相应的刀具补偿值,最终得出刀具的 实际位置,进行运动。
第三章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四、数控车床的刀具补偿
包括:长度补偿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1.刀具长度补偿 使用情况:当刀架上有多把刀或者同一把刀重装时,为使程序不再重新编制, 可使用刀具长度补偿指令。 包括:刀具位置补偿、刀具磨损补偿、刀具长度总补偿
注意:①螺纹切削应注意在两端设置足够的升速进刀段和降速退刀段,其目的 是防止螺纹乱扣。 ②螺纹切削期间不要使用恒线速切削控制G96,因为主轴速度可能变化, 导致切不出正确的螺纹。 ③螺纹加工不能在一次走刀加工中完成。(一次走刀只能加工出低质量 的螺纹,较好的方法是通过几次切削加工,每次的切削深度逐渐递减。) 螺纹切削的编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