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s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Colles骨折

(C olles骨折):指桡骨下端骨折中的伸直型骨折,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图62-34),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
可同时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及尺骨茎突骨折。
(Smith骨折):指桡骨下端骨折中的屈曲型骨折,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Pauwells角):股骨颈骨折,按X线表现分类,)内收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ls角)大于50°(Bryant三角):在平卧位,由髂前上嵴向水平画垂线,再由大转子与髂前上嵴的垂线画水平线,构成Bryant三角股骨颈骨折时,此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
(Né1aton线):股骨颈骨折,在平卧位,由髂前上嵴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为Né1aton线正常情况下,大转子在此线上,若大转子超过此线之上,表明大转子有向上移位。
(Chance骨折):脊柱骨折中,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
也是不稳定性骨折(Jefferson骨折):是第一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折,X线片上很难发现骨折线,CT检查最为清楚,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部位、数量及移位情况(Brown-Séquard征):又名脊髓半切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Dugas征(+):多见于肩关节脱位着,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Hippocrates法复位,多用于肩关节脱位着Allis法(提拉法):多用于髋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Allen试验:多用于血管损伤的检查,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的吻合情况。
方法: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的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病因】本病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
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腕背伸受伤,其轴向作用力大部分经中央柱和外侧柱,经舟状骨、月骨传导至桡骨远端,由于头状骨位于舟、月骨之间,所以作用力主要集中在舟月韧带上,易造成舟月韧带损伤而发生舟月分离,桡骨远端关节面往往呈粉碎状。
由于掌屈不利于背侧结构的修复,尺偏使舟月分离加大,并使肱桡肌紧张,易造成桡侧移位,不利于改善腕关节不稳定。
【症状】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
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
尺骨茎突轮廓消失。
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
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
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
【饮食保健】【护理】(1)及时的门诊复查:复查时间一般以第1周每2天复查1次,1周后每周复查1次。
首先检查绷带松紧及肿胀情况,骨折固定时根据手腕及前臂肿胀情况随时调整夹板绷带和石膏夹的松紧度。
4周时摄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可解除固定,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2)防止肌腱、神经损伤:一般克雷氏骨折在固定时,多采用掌屈尺偏位固定,可使腕管内压力增加,有的易压迫正中神经,有的可因骨折端畸形愈合,加上长时间固定,可造成拇长伸肌腱断裂,在复查过程中应与予重视,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探查治疗。
(3)早期应控制旋前移位:固定时应将患肢保持在旋后15°位或中立位。
旋前固定往往使前臂旋后功能受限,应及时纠正,放回到旋后位,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4)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应克服因功能锻炼所致的怕疼怕肿,担心骨折脱位的顾虑。
在准确的复位及局部牢固外固定下,及早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先进行被动活动,再进行主动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
固定当日即可进行活动手指关节,握拳松拳活动,活动次数逐渐增多,同时做肩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colles骨折名词解释

colles骨折名词解释Colles骨折名词解释Colles骨折是指在桡骨远端的一个常见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人们跌倒时使用手臂试图缓解后着地的情况下。
这种骨折最常见于年长者,尤其是骨质疏松的女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Colles骨折的详细解释,包括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1. 病因Colles骨折通常是由于向前伸展的手臂在跌倒时遭受冲击而导致的。
当人们试图用手来缓解跌倒时,手臂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这可能导致桡骨在远端发生骨折。
此外,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种骨折,因为他们的骨骼变脆弱。
2. 症状Colles骨折通常伴随着以下症状:- 严重的手腕疼痛- 肿胀和淤血- 失去手腕的正常运动范围- 异常弯曲的手腕形态(通常是向上弯曲)- 可能的手指感觉异常或麻木3. 诊断Colles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临床检查:医生会对受伤手腕进行详细的体检,包括检查疼痛、肿胀、畸形和动作受限等症状。
- X射线检查:X射线可以提供骨折的详细信息,包括骨折类型和位置。
4. 治疗治疗Colles骨折的方法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骨折,可以通过石膏固定来使骨折愈合。
患者通常需要佩戴石膏固定约6-8周,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手指和手部的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外科手术:对于复杂或移位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重新定位和固定骨折骨片。
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手部功能和运动范围。
5. 康复Colles骨折的康复过程是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阶段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肌肉强化和手部功能恢复的练习。
- 功能训练: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训练,如握持物品、用手进行日常活动等。
- 伸展和活动:康复过程中,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指导患者进行手部的伸展和活动练习,以保持关节的柔韧性和功能性。
Colles骨折讲课PPT课件

使用钢板固定
手腕功能基本恢复
Colles骨折的未来研究方 向
章节副标题
新技术应用
3D打印技术: 用于骨折模型的 制作和手术模拟
机器人辅助手术: 提高手术精度和 效率
生物材料:用于 骨折修复和再生
虚拟现实技术: 用于手术培训和 患者康复训练
临床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机制研究:探讨骨折愈合的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材料研究:开发新型生物材料,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和质量 手术技术研究:改进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康复治疗研究:研究康复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患者年龄:35岁
性别:男性
受伤原因:摔倒
受伤部位:右手腕
诊断结果:Colles骨折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固 定骨折部位,恢复腕关节 功能
病例二介绍
患者年龄: 性别:男性 50岁
受伤原因: 骨折部位: 治疗方法:
摔倒
手腕
手术治疗
恢复情况: 良好,恢复 时间约6个 月
病例三介绍
病例描述:患 者因摔倒导致 左腕关节疼痛, X光检查显示 Colles骨折
位不明显
复杂Colles骨 折:骨折线位 于桡骨远端23厘米处,骨 折块较大,移
位明显
粉碎性Colles 骨折:骨折线 位于桡骨远端 2-3厘米处, 骨折块较大, 移位明显,伴 有粉碎性骨折
发病机制
病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摔倒、撞击等 损伤部位:腕部桡骨远端 病理改变:骨折线通常位于桡骨远端关节面下2-3cm处 临床表现:腕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 练,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心态 和饮食习惯
并发症处理
Colles骨折的预防与保 健
Colles骨折治疗方法

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colles骨折即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最早由abrahamcolles于1814年加以详细描述,此后即称此类骨折为colles骨折并沿用至今[1]。
此类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往往会造成明显的后遗症,如骨折畸形愈合、桡腕关节不稳定、慢性疼痛、腕手部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综述如下:1保守治疗无移位的colles骨折,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4周即可,而有移位的colles骨折,大多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方法治疗。
1.1复位技术colles骨折复位手法较多,一般遵循逆创伤机制复位,即需要应用与致伤应力相反方向的力[2]。
同时复位应注意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变化,背倾超过10°或桡偏超过l0°影响腕关节的功能,应予以矫正[3]。
1.2整复时间、麻醉方法多数人都主张尽早复位,延迟整复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会增加整复的难度,早期整复是减轻创伤后肿胀的关键。
局部血肿内麻醉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
1.3固定位置及固定期限colles骨折整复后的固定位置争议很大,有掌屈尺偏位、旋前位、背伸位、中立位、旋后位等。
传统观点认为应于掌屈尺偏旋前位固定。
因为掌屈尺偏位时桡腕关节前侧桡侧关节囊、韧带及伸肌腱紧张,可防止骨折远端背侧桡侧移位;由于原始损伤时桡骨的远折端常有旋后畸形,复位后多固定在旋前位,以防再度错位。
而腕背伸位固定的理由是桡骨与近排腕骨之间背侧有桡月韧带,而近排与远排腕骨之间背侧无韧带附着,当掌屈位固定时,桡月韧带紧张,向背侧倾斜的头状骨向背侧产生一种变形力,而这种变形力与骨折背向移位的力恰好平等。
因此而产生骨折移位,且长期掌屈位固定,再恢复腕关节背伸活动很困难;另外,腕伸肌倾向于增加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腕屈肌则使骨折断端复位,而桡侧腕伸肌的力量大于桡侧腕屈肌,当背伸位固定时,掌侧的韧带紧张,牵拉骨折块向掌侧,使骨折复位,并且使倾向于增加远折端向背侧的腕伸肌作用减小。
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名词解释

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名词解释Colles骨折,又称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2~3厘米范围内的骨松质骨折,且远端向背侧移位者而言。
这种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由于间接暴力引起,常见于跌倒时,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受伤的情况。
从骨折的发生机制来看,Colles骨折属于伸直型骨折,即在受伤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
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
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Colles骨折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餐叉”状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
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明显,皮下可出现瘀斑,骨擦音明显。
在诊断方面,除了根据患者的外伤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外,X线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X线正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影像,可分为伸直型骨折和屈曲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最为常见,受伤机制是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
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治疗方面,对于无移位的Colles骨折或有移位但经闭合复位后恢复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
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桡骨远端的长度,以及恢复腕关节的功能。
在预后方面,大多数Colles骨折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都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但也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预后,如骨折的类型、移位的程度、治疗的时机和方法等。
因此,对于Colles骨折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预防方面,人们应该注意避免跌倒等外伤的发生,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colles骨折治疗原则

colles骨折治疗原则
1. 确认诊断: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 射线)确定是否为colles骨折。
2. 保持稳定:通过正确的骨折复位,并使用适当的固定或支撑装置来维持骨折的稳定。
这可以通过手术(内固定)或非手术(石膏固定)的方式来实现。
3. 缓解疼痛和肿胀:使用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冷敷也可以帮助减少肿胀,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疼痛缓解。
4. 提供合适的康复: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合适的康复程序,以帮助恢复手部功能和避免肌肉和关节僵硬。
这可能包括康复锻炼、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
5. 患者教育:向患者提供关于骨折治疗的信息,包括预计恢复时间、活动限制、康复锻炼等。
也要向患者指导如何正确使用支撑装置和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
6. 随访和监测:医生需要定期随访患者,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骨折愈合正常。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X射线、CT扫描等检查。
非手术疗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研究近况

非手术疗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研究近况从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骨折较为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骨折。
从临床治疗的骨折患者现状进行分析,骨折的类型有多种,有肱骨骨折、膝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腕关节骨折等,在众多骨折类型中,colles骨折较为常见。
Colles骨折属于腕部骨折,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造成腕关节的变形,甚是还会影响到患者手指、肩膀、肘关节功能,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
针对colles骨折,常采用的是非手术治疗法,也就是手法复位、固定位置、药物治疗等,本文针对非手术疗法治疗colles骨折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标签:非手术疗法;colles骨折;固定治疗;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多发生在桡骨远端松质骨和密质骨处,因为该处的应力相对的薄弱,非常容易在暴力的作用下发生骨折。
Colles骨折占全身各处骨折的6~11%,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将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针对colles骨折的治疗,多以手法复位固定治疗为主,这种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较好,本文针对非手术疗法在colles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1colles骨折的非手术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综合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中又有多种治疗方法。
从中医学角度进行分析,colles 骨折,需要以整复的方法进行治疗,骨折患者,对骨折处进行整复,可以使得骨折复平[1]。
Colles骨折的整复治疗,可以将其看成是手法复位治疗。
手法复位主要是沿着患者手臂前臂长轴的方向,对患者的拇指和手掌进行牵拉,使得患者的腕部尺偏,前臂旋前,腕关节形成掌屈,同时对患者的colles骨折处,进行掌侧、尺测的推压[2]。
对colles骨折患者进行非手术手法复位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产生的疲劳和牵引滑动造成的骨折复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