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辨析题

中考辨析题
中考辨析题

中考辨析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对“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是吴华同学的观点:“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途。”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你赞同同学的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答:不赞成。

(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综观人类历史,只有国家兴旺发达,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才能安定祥和、井然有序,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国家的兴旺、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这也是我们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2)吴华的这种理想是追求个人享受的庸俗理想,作为青少年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崇高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是照耀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3)我们只有将自己的理想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很多成功人士用“加法等式”提纲挈领地揭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如: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爱迪生)

成功=艰苦的劳动+准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成功=拼搏+智慧(邓亚平)

辨题: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以上这些成功人士的公式过时了。

答: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行创新以增强国家的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以上成材公式说明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艰苦奋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结合起来。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没有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就没有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因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2)我国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会稳定,经济就会获得发展;什么时候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国家就难以发展。可见,没有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

(3)所以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科学技术。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其中,思想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解决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

1

(3)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背景: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辨题:要保护好中国的文化遗产就必须继承中国古代一切文化传统,反对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中国古代文化其内容丰富多彩,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我们应该加以继承。但是在我国的古代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腐朽的成分,如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等。对于我国古代文化我们不能一味的继承,而应该把批判与继承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2)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独特的财富。几千年来正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相互学习,才带来了今天文化的繁荣。我们也要积极吸收整个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

3)要保护好中国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一些外国的优秀文化。只要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准确领导,就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2)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民主政治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只要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就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1)这观点是错误的。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创新水平。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某学校组织学生就A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实行社会调查。调查发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A县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兴办外资企业等改革开放措施,有效地促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据此我们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促动了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请你使用所学知识,对上述结论实行辨析。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改革开放促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1)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我国一切工作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007年8月30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所以,节能减排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答:(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因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开发难度大;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的严峻,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但这并不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展开这项活动有利于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4)节能减排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是为了促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青少年学生要积极响应,自觉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人生当自强,不需要集体的帮忙。”你结合所学知识实行评析。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1)集体是我们成长的园地,集体能够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能够使我们获得知识、增长水平,拓展视野,培养性格,陶冶情操。良好的集体有助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奋发向上的情操。脱离集体,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自负感和自我封闭,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依靠集体,爱护集体,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2)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志存高远,为远大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我们要培养自强精神。

(3)自强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脱离集体,离开集体、社会的协助,将一事无成。自强的人只有融入集体中,发扬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背景: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在我国蓬勃展开,热心公益事业,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三下乡”“为四川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已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名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精神,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质。

辨题:某班就青少年学生要不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展开了辩论,有同学认为“中学生年龄还小,不需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中学生年龄小同样需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学生水平虽然有限,但只要有服务社会的精神,我们也能为社会公众奉献一份力量。

(2)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精神,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个过程有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水平,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造福社会不分年龄大小,水平大小,贡献大小。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少年,从现在就应该有所作为。

有竞争就不能合作,要合作就不能竞争。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①竞争的作用:竞争能够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施展。群体也能获得更快的发展进步,对国家和社会,良好的竞争能够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

②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需要团结合作,古往今来,伟大事业无不成就于团结合作,重视

团结合作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团结合作是成功的保证。

③如果我们能够在竞争中持续提升自身的素质,又在与同学们的互助合作中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就能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人心情舒畅的集体。如果社会生活中既有良好的竞争机制,人们之间又富于团结互助精神,就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④所以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宪法赋予我们公民广泛的、真实的自由和权利,所以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权利”,这句话对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实行评析。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生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自由和权利。

(2)但是公民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权利。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自信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而自卑的人则往往失败。

答:这个观点是对的。

(1)自信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石,自信能激发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从而更好的立身社会,自信的人能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鼓起自信的风帆,带领我们抵达成功的彼岸。所以自信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2)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使我们在自己的缺陷和弱点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会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3)所以我们要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只需法律的特殊保护。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1)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水平,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家庭、学校、社会都存有不同水准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因为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需要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水平,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水平。自我保护水平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水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因为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意识和水平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

(3)我们未成年人要更好的理解社会、分清是非、识别善恶、远利诱惑、自觉学法守法,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有的同学说:“大错不要犯,犯了要坐牢,犯点小错无所谓。

答:这句话是错的。

(1)因为犯罪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所以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所以大错不要犯,犯了要坐牢。

(2)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

(3)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感激自然。

答:这句话是对的。

(1)人类来自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孕育于大自然,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就丧失可存有的可能。所以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

(2)自然界的每种生命都有其存有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依为命,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有人认为,父母给了我生命,就应该把我们抚养大,我们没有必要回报。你认为呢?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成长。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而且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2)我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赡养父母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合作也应该公平的,我们应该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有的家长会认为,子女尊重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而父母就不需要尊重子女,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能够随意打骂、偷看子女的日记、偷听电话。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的,相互尊重,即使是子女也渴望得到家长的平等相待和尊重。尊重与平等是相互的,尊重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相互尊重,父母和子女也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在要求得到父母尊重同时,更应该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辛劳。所以,父母要求子女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平等对待子女,这样生活中才能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的美德。

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也就是说对所有人和事都要宽容。

答:(1)“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是准确的,“对所有的人和事都要宽容”是错误的。

(2)社会生活部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有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3)但是宽容并不是意味放弃自己的认为准确的意见,同时,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和人。坚持自己认定又要保持集体合作,是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国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一概继承。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需要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不等于盲目崇拜,也不将传统的内容不加选择地兼收并蓄。传统文化中的旧观点道德,与时代格格不入,应该抛弃。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之所以至今能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在时代潮流中吐故纳新,从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有人说: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合作就是“一团和气”,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关系。

答:不对。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合作不是“一团和气”,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是一潭死水。合作和竞争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是统一的,我们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有人说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撒谎。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这种说法是准确的。(结合诚实的重要性分析) (2)任何情况都不能说谎则是不准确的(结合具体情境分析)

有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撒过慌,只要不是大事,撒点慌无伤大雅,不必太过认真。这个观点是否准确,并加以分析。

答:这句话是错的,撒谎是能够避免的。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美好道德的核心。不撒谎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各种谎言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谎言往往像身上的溃疡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心灵的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轻诺寡信的行为只要做出一次,就有可能对自己的信用造成长期难以补充的损害。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是大人们的事。

答:(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3)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协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只要做到尊重他人,就能够理解他人。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①理解他人,必须做到尊重他人。因为他人是理解的前提,当我们懂得尊重别人上的独特人格,尊重别人的个性、意愿和选择,我们就能抱着积极地态度去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看法,要求和行为方式。

②理解他人,必须对别人怀有善意。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理解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

③达到理解还需要积极地沟通。包括主动接近,坦诚的交流,细心地领会。

诚实就意味着什么谎言都不能说。

答:这种说法是识错误的。虽然人应该诚实守信,但是这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说的话。在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协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消息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与不负责、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相提并论。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是大人们的事。

答:(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3)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协助他人,

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在社会进了,所以没有了不平等的现象了。

答:①上述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②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通过人们的长期战斗和艰苦努力,平等的观点已日益普及。

③但是,社会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平等的观点也不会一扫而光。因为人们在天赋上的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异,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等,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往往成为歧视态度的根源。

④所以,只有人们理解到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才能建立真正平等和谐的社会

热爱祖国,不但是一种思想感情,也是每个共民的一种义务。

答:这种说法是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对国家的公种义务,这是把爱祖国的义务具体化了,所以热爱祖国不但是一种思想感情,而且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履行的基本意义和义务和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人们事,我们中学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答:(1)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途径,社区能够成为我们服务社会的起点。只要我们怀有着爱心,奉献精神主动去服务社会,也能为社会公众奉献的一份力量

(3)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过程中有助于我们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水平,培养优秀道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竞争只会带来积极地影响。

答:(1)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2)竞争是能够激发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施展,群体也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的推动力量,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鼓励良性竞争,能够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所以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3)但竞争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对于每个人来说竞争是压力。因为竞争的结果势必要分出高低,而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对于没有名列前茅的人来说,如果不能看待竞争的结果,就很可能陷入自卑而一蹶不振。

(4)所以,我们要积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遵守公平竞争规则,尊重对手,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

有人认为,只要能够在竞争中取胜,达到自己的目的,能够采取各种手段,违背任何原则。

答:这种行为和想法是错误的。首先,竞争是有规则,这个规则对所有参与竞争的人都是统一的、公平的,而这个规则就是道德和法律,违背公平竞争原则,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的行为时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因而是错误的。其次,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没有准确竞争态度,把取得胜利当成证明自身的优异的唯一标准和获得自尊的唯一源泉。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一种威胁和挑战,形成了不健康的嫉妒心理。所以把这种行为也是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行为。

美并不是每个人身上有的,只有明星才有能成为我们欣赏的偶像。

答: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

(1)如果你学会欣赏,善于发现,将会大开眼界,将会看到你理解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可爱特质,人的不同体态的美,不同性格也有不同的美,一个眼神,一句语话,一件小事都能带来美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美好

(2)并不是只有明星才能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只要我们有一颗欣赏的心去发现,随时随地,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事物、你身边的人,都有动人的光彩。

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平等仅仅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做到。”

答:我不赞成上述观点。因为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追求平等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平等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社会上虽然还存有不平等的思想和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平等观点的形成,终将会在我的社会中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气氛围。

林玲:我们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还要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负责。

李明: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答:我同意林玲的观点。

(1)人必须依赖社会而生活,从社会中取得物质、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在获得的同时,人对社会就有了相对应的责任。所以,我们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我应该对自己负责;因为我们成长一直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我们应对他人负责,;集体给我们友爱、支持和荣誉,所以,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对集体负责,我们是社会的一分份,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社会的责任也有我们一份,所以,我们还应该对社会负责。材料:某校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举行了”优秀青年事迹报告会”。小张和小王在听报告会期间一直在嗑瓜子、聊天,班干部提醒他们的时候,他俩却说:“这是我的权利,你管不着。”

请你对小张和小王的言行实行辨析

答:(1)小张和小王的说法是错误的。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在法律

(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自觉履行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

在八年级(1)班中,很多同学都有绰号:小田因为跑步很快而被其他同学起了“飞毛腿”的绰号;小刚因为长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绰号;小立因为数学特别优秀而被起了“计算机”的绰号……对此,班级同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给同学起绰号是侵犯公民名誉权和姓名权的行为;有人则认为,给同学起绰号是表示对同学的欣赏和敬重。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关键要看起绰号的性质。如果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就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小刚因为长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绰号。如果是因为同学的特长或优点而给他起善意的、赞赏的绰号,用来表示对同学的欣赏和敬重,则不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如小田因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学起了“飞毛腿”的绰号。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所以说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答:(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是准确的,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有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3)但不能所以说“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在我国除了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外,其他的权利与义务是有区别的,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某

种权益,而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权利能够放弃,而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有人认为: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所以‘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答:(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3)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并非不受限制,要依法行使权利。

(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所以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是错误的。

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小云说: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我想怎样行使都行。

小琪说:权利我是想享有的,但义务我想放弃算了。

小玲说:义务嘛,尽自己的力履行就是了,尽力就行!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答:(1)她们三个说法都是错误的。我都不同意。

(2)小云说法错误。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并非不受限制,要依法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即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小琪说法错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有的。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而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权利能够放弃,而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4)小玲说法错误。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作为公民要自觉履行,不是尽力就行,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

答:(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①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②但是正义和正义制度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大家都遵守了,才能实现公平,维护正义。

(3)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有人认为:“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请你加以辨析。

答:观点是准确的。因为:(1)真正的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公平。(2)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3)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所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我们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

有人说:合作必须以公平为基础。请加以辨析。

答:观点是准确的。(1)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实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率和谐地运转。(2)公平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3)所以,我们要从小树立公平合租意识,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八年级学生姚敏常旷课去网吧玩电子游戏,班主任老师教育她时,她却说:受

教育是我的权利,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请对题中观点加以辨析。

答:观点是片面的。

(1)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此观点准确。因为,这是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2)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此观点错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受教育是公民权利的同时,规定受教育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姚敏的观点,否定了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3)所以在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共15页

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 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 12H 19 Cl 3 N 2 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 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 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碳酸钠 酸 混有 二 氧化碳气 体 方案1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 酸 加锌粒点燃 方案2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 镁和铝分别与 足量的盐酸反 应 B.向pH=2的 盐酸中滴加过 量的氢氧化钠 溶液 C、向盐酸和氯化 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过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 D.向pH=12的 氢氧化钠溶液 中加水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选 项 实验目的方案1方案2 A.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 氧化碳 点燃通入澄清石 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2019中考政治专题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6)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题复习一:改革开放40年,深化改革正当时(7)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4.改革开放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能说明什么?谈谈你的感受:(8)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请你为增加农民收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农村政策。 (3)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3)让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4)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主要原因: 4.近年来党和政府“三农"问题采取了那些主要措施?(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免除农业税。 (2)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2)帮助农民工再就业。 (3)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3)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保障制度。 (4)坚持和落实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农村义务育阶段学生发放营养餐。 (5)坚持和落实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实行“家电下乡”政策。 (6)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6)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生保障制度。 (7)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专题复习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8)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金制度。 1.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提出大力实施农村5.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中学生如何做? 振兴战略,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说明了什么?得出哪些结论?)(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农村发展做贡献。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投身到农村建设中。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积极向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4)为推进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4)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5)关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做好为农村服务的准备。 (5)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1)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 2.我国为什么高度关注和重视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4)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5)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押题卷专题汇总(解析版)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押题卷专题汇总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张明在网上结识了一个新网友,虽未见面但两个人非常谈得来。一天网友对张明说,自己要搞一项社会调查,希望张明能把家庭详细住址告诉他。这时张明应该() A.相信网友,直接告诉他 B.问明白调查原因后再告诉他 C.约他见面后再告诉他 D.严词拒绝,坚决不告诉他 答案:B 2.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部委联合启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我国政府出台这一举措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人才 B.中国要发展只有靠高层次创新人才 C.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D.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无数全面发展的人才,A项正确;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的,中国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普通人才,B项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D两项错误。 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右面漫画寓意的是() A.坚持诚实守信才会赢得人们的信任 B.人人讲诚信,社会才能文明进步 C.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从点滴做起 D.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答案:A 解析:分析漫画可知,诚信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与欢迎,A项为对漫画的正确理解;B、C、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能体现漫画主旨,不选。(2016山东聊城中考)2016年5月25日凌晨,我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病逝。据此完成4~5题。4.杨绛先生曾说:“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

2020中考政治 辨析题答题技巧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辨析题答题技巧 一、辨析题基本分类:一般包括:对正确言论、行为和正面事例的评析。对错误言论、行为和反面事例的评析。对正误言论、行为的评析。即: 1、正确型 2、错误型(不正确) 3、片面型(不全面) (1)、不完整型 (2)、欠缺条件型 (3)、正误复合型 二、辨析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一,审题不清,造成少答、漏答或者答非所问。 第二,对限定词,主语和关键词关注不够,造成多答乱答、答偏的情况。 第三,思路不清,什么都觉得重要什么都觉得合适,特别是谈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如何做之类的题目 第四,思维不活跃,在原地做反复一点的说明,没有多角度思考问题。 (2)解决的办法: 第一,规范答题,建立审题习惯。按照不同的题型分点分段训练。 第二,时事政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 第三,养成充分利用书中知识点答题的习惯。 第四,教材与考点进行专题、知识的整合,开拓答题的视野、 三、基本解题方法: 第一步:审读材料,对这件事或行为作出对与错总体评价; 第二步:给出判断的理由依据,即为什么(要用书本知识点作答)。 第三步:最后总结,结合材料,要写出正确的态度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做法(怎么办) 四、具体解题方法 1、正确型解题思路:判断——深入分析——总结 例题:(2020年汕头)李明认为,虽然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天和一号”超级计算机问鼎全球、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首台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等,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我国仅为31﹪,发达国家已经高达60﹪-80﹪。所以,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请对李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提纲: (1)判断正确。 (2)解释:为什么我国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3)总结:如何提高科技水平?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2、错误型解题思路:判断——指出错误——更正——总结 例题:(2020年广东)背景材料:当今社会,有些人成了“借钱皇帝”,有借不想还。漫画中老王为了追回老刚久借不还的钱,将老刚关了起来。请你从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角度,对漫画中老王的言行进行辨析。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精选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 一、名词、冠词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 B. boxes of apples C. box of apples D. boxes of apple 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 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 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 D. any chicken 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 3..________ it is today! A. What fine weather B. What a fine weather C. How a fine weather D. How fine a weather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 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 B. shoes factory C. shoe’s factory D. shoes’ factory 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chool bag等.) 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 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 D. studying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 当这种概念名词当“人”讲的时候要做复数处理.类似的还有: the police are running after the thief等) 6.We will have a ___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 mo nth’s D. two-months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三) 美丽中国

中考专题复习(三) 美丽中国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 【热点聚焦】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 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 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 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为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美好乡村建设目标。省政府2012年9月10日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材料三:进入,中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等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以北京为例, 1月,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专家指出,大气污染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30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积累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和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费量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油品质量不高,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 材料四:2012年12月5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全国涉及近14%国土面积的47个城市到2015年前,完成PM 2.5下降5%的指标;对于空气污染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城市,必须编制空气污染达标规划。但有学者指出:“按照近期颁布的国家规划,中国大部分超标城市需要至少20年把空气质量治理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意味着下一代人要继续时刻暴露在高度威胁健康的污染中,而中国的公众等不起20年。” 材料五: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 家。有官方数据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有 70%的人饮用地下水,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 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饮用水污 染”的警钟,已被“地下水污染”拉响:地质 调查专家公开表示,全国有97%的地下水都遭 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 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 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材料六:从今年3月5日以来,黄浦江上游的松江水域出现大量死猪,死猪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浙江省嘉兴地区被指是死猪源头。上海市政府已明确要求各主管部门全力做好应对处置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地取水安全及自来水厂供水符合国家标准。 材料七:“你家喝什么水?”成了最近人们见面寒暄时的一句流行语。简单六个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普通民众对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视及隐忧。最近,一张由公益人士制作的

中考政治辨析题的答题技巧

中考政治辨析题的答题技巧 2017年中考政治辨析题的答题技巧 辨别题一般只判断观点的正误,抑或在增加改正。判断说明题,一般是先对观点进行判断正误,再进行说明。 首先,在题目上,或所给的观点本身,一般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简单正误判断的。其次,从解题思路上,重在对观点本身的分析,然 后再对观点做出判断。评判与判断不同,判断只是说出是对还是错,而评判要说明对的道理和错的原因。 在分析简答题时。我们已经就辨析式简答题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在此则对可能在说明题类型中出现的辨析题,或通俗地说,辨析题 作为大题如何解答。 分类 辨析题可以分为正题和反题或错题两大类。所谓正题,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所谓反题或错题是指观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题目。 在考试当中,反题较为常见。形式也比较多样。归结起来大部分属于如下四种: 1、判断标准错误。我们做出某个判断一般要有一个标准。比如,说一个人的身材比较高。其标准是平常人的身材高度,而不是其他 标准。当然因为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例子(小马过河的 故事) 2、条件不充分。做出一种判断,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判断 正确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一旦条件不满足或不充分,就会导致判 断失误。

3、顾此失彼。我们得出结论,应该考虑全面。但有时在一些问题上会出现片面夸大一个方面或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导致结论错误。 4、多观点辨析。即在一道题中出现两种以上观点。这种题,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多题来做,逐一分析评判。 解题思路和要求 1、认真审题,不急于判断 2、紧扣考点,层层分析 3、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案例分析解题方法 案例分析是考法律必考的题型。一般在简答题中有一至两道案例分析式题目、分析题或说明题(即习惯称的大题)中有一道。 案例分析,即是对事例(一般是行为)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分析的一种题目。

2019年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64题

2019年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64题 一、数与式 1的平方根是( ).(A )2,(B ,(C )2±,(D ) 2.2 1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2 ; B 、2 ; C 、-2 1 ;D 、2 1. 3.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a 8 B 、22b a + C 、x 1.0 D 、5a 4.下列计算哪个是正确的----------------( ) A 、523=+ B 、5252=+ C 、b a b a +=+22 D 、212221 221+=- 5.把a a 1- -化简,结果为--------( ) A 、 a B 、a - C 、- a D 、- a - 6.若a+|a|=0,则22)2(a a +-等于------------------( ) A 、2-2a B 、2a-2 C 、-2 D 、2 7.已知02112=-+-x x ,则122 +-x x 的值----------------( ) A 、1 B 、±21 C 、21 D 、-2 1 8.计算:a 6÷a 2=__________,(-2)-4=_________,-22=_________ 二、方程与不等式 ⑴字母系数 9.不等式组2, .x x a >-?? >?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B )2a =-,(C )2a >-,(D )2a ≥-. 10.关于x 的方程x 2 +(t-2)x+5-t=0的两个根都大于2,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1.函数y=(2m 2 -5m-3)x 1 32--m m 的图象是双曲线,则m=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方程组?????=+-=++-0 10 22y x a y x 的两个解为?? ?==11y y x x 和?? ?==2 2 y y x x ,且x 1,x 2是两个不等的正数,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中考政治《辨析题》专题训练卷

2018年中考政治《辨析题》专题训练卷 1.2018年3月26日上午,海南全面部署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方责任,树立抓生态环境就是抓营商环境、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迎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和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此,初三某班同学在时事新闻报告中讲到“对于我们海南,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所以我省应该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推动海南进步发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2)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这一说法是正确的。①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保护环境才能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依据海南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保护环境能促进旅游发展,增强经济实力。④保护环境能提高海南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3)“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说法错误。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环保工作也是为经济服务的。③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断增强海南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④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①要把发展作为海南建设的第一要务;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②发展经济实力的同时,重视保护环境。 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是根据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客观实际作出的。此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们长期沿用了这一表述。围绕解决这对主要矛盾,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到2017年,改革开放已近40年,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新的表述。 对此,有同学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主要矛盾做了新的表述,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发生过了根本变化。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1)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的变化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②高端科技领域重大成果不断问世,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③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决定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唯一因素。所以并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就一定会改变。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仍然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所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018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120题(附答案)

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120题(附答案) 1.It is_______outside.Let’s put on our raincoats and go out,Tom. A.cold B.hot C.sunny D.rainy 2.—_______do you_______about spring?—The flowers and the green trees. A.How,like B.How,think C.What,think D.What,like 3.She is_______of the two. A.the cleverest B.the cleverer C.the clever D.cleverest 4.—How far is the factory from here?—It’s about4kilometres_______. A.far B.long C.away D.near 5._______fathers made them have piano lessons. A.Peter and Ann’s B.Peter’s and Ann’s C.Peter’s and Ann D.Peter and Ann 6.There are a lot_______people today than yesterday. A.of B./ C.most D.more 7.It‘s good that_____have their own ideas about life as well as about being cool. A the young B youth C the young man D young 8.“Excuse me,are you_______?”“No,we are_______.” A.American,Englishman B.American,Germans C.American,Germen D.Englishman,Americans 9.A spaceship flies at about eleven kilometers_______second. A./ B.the C.a D.an 10._______India and China are of_______same continent. A./;the B.The;the C./;/ D./;a 11.Which is the way to the__________? A.shoe factory B.shoes factory C.shoe’s factory D.shoes’factory 12.I hear someone_______at the door.Please go and see who_______is. A.knock,he B.knocking,he C.knock,it D.knocking,it 13Why don't you like the story?-Because the writer has______the parts that we interesting. A.left out B.put out C.given out D.gone out 14.You must______your homework carefully again before you hand it in. A.examine B.copy C.break D.finish 15.The writer has______lots of characters during the past years. A.built B.reported C,offered D.created 16,---How do you dare______to your parents like that?Sorry,I won't do that again A.spoke B.speaking C.to speak D.to speaking 17,If you want to know______what a word means,you should look it up in a dictionary. A.exactly B.recently C.carefully D.nearly 18.You shouldn't point______others with chopsticks while eating____the table. A.at,at B.at:on C on on D.on:at 19.---You look sad,Frank.What's wrong?---I regret______back to my mother this morning. A.talk B.talked C.talking D.to talk 20.---I'm afraid I have a cold,Mom.-Oh,you'd better drink______boiled water. A.a lot B.a few C.plenty of D.a number of 21.Although her parents left Paris,Lisa decided to____there for another weeks.

初中九年级:2020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2020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view of the political topics of the 2020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2020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教材说明: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政治科目,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让学生学会如何成长与做人,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内容已根据教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XX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中学内部讲义第九讲相亲相爱一家人 考点梳理 一、对应考点 (二)1.1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二、知识网络图 家庭关系的建立 我知我家 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大人讲我小时候 爱在屋檐下我爱我家无悔的奉献 相感受家庭温暖 亲爱洒心间 相难报三春晖

爱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家严也是一种爱 人我与父母逆反心理有危害 交朋友架起理解的桥梁 两代人的对话 交往讲艺术 三、常见考点问答 1.如何看待父母的严要求? 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 (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父母更新观念,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2)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是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因此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3.如何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的具体要求:孝敬父母,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

2017中考政治辨析题答题技巧

2017中考政治辨析题答题技巧(一 1、辨析题的四个类型: A、完全肯定型 解题方法:(1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2说明理由。(3作出结论。 B、完全否定型 解题方法:(1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或作出判断。(2说明理由和危害、本质,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C、命题片面型 常见的形式是"只有--------就--------"。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欠妥的因素或者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若干合理的成分。解答此类题目不能简单地全面地否定或者肯定。 解答步骤可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 解题方法:(1错对原因都要分析。(2除了题目的给的方法外,还要作出补充。(3下结论。 D、正误混杂型 这种题型的辨析题有三种形式:(1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2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3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 解题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

解题步骤:(1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2指出题目中观点错误或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3提出正确的观点或补充完整观点,进行总结。(解答的步骤可以按照"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小结--对的意义和错的危害。 2、做辨析题可按以下几个步骤: (1、找辩点(即认真审题后确定题目要辨别分析的观点。 (2、作分析(即结合课本知识对观点进行逐层分析。正确-----肯定并说明原因或合理之处;错误------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并补充正确的是什么。 (3、下结论(结论必须是在分析完一个层次或一个辩题之后加上。 3、注意事项: (1、一般不表态,不判断。有理有据地具体分析题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为什么错误或在具体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时加以肯定或者否定。 (2、审准辨点,根据辨点分条做答。 (3、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或书本中的定义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4、运用教材中正确的原理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也就是指出理论依据。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 (5、答题要有条理化,层次要表上①②③④。 2017中考政治辨析题答题技巧(二 一、直言式辨析题 根据辨析题给出的观点及对答案的要求,直言式辨析题可分为:观点单一型、正误混杂型、以偏概全型等。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汇总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汇总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如图,能判定 AB ∥CD 的条件是( ) A .∠1=∠2 B .∠1+∠2= 180° C .∠3=∠4 D .∠3+∠1=180° 2.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3)(a-3)=a 2-9; B .x 2+x-5=(x-2)(x+3)+1; C .a 2b+ab 2=ab (a+b ) D .x 2+1=x (x+ x 1) 3.用科学记数方法表示0000907.0,得( ) A .4 1007.9-? B .5 1007.9-? C .6 107.90-? D .7 107.90-? 4.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则他做对的题目是 ( ) A .2 2 2 )(b a b a -=- B .6 2 34)2(a a =- C .5232a a a =+ D .1)1(--=--a a 5.方程 x 3=2 2-x 的解的情况是( ) A .2=x B .6=x C .6-=x D .无解 6.已知2 35x x ++的值为 3,则代数式2 391x x +-的值为( ) A .-9 B .-7 C .0 D .3 7.下列事件中,届于不确定事件的是( ) A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B.太阳从西边升起 C.在1,2,3,4中任取一个教比 5大 D.打开数学书就翻到第10页 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cm,3cm,1cm B.6cm,4cm,2cm C. 8cm, 5cm, 3cm D. 9cm,6cm,4cm 9.在下面四个图形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有图形的轴对称设计的是() A.B.C.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已连续抛掷了 2000次,其中抛掷出 5点的次数最少,则第2001次一定抛掷出 5点 B.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因此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C.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概率是50%,所以明天将有一半时间在下雨 D.抛掷一枚图钉,钉尖触地和钉尖朝上的概率不相等 11.某地区10户家庭的年消费情况如下:年消费l0万元的有2户,年消费5万元的有l 户,年消费1.5万元的有6户,年消费7千元的有1户.可估计该地区每户年消费金额的一般水平为() A.1.5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3.47万元 1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3.下列图形中,由已知图形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的内容,具体内容:中考政治的到来同学们要如何准备专题复习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我国经济建设取... 中考政治的到来同学们要如何准备专题复习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 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②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③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有在认清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还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其他原因: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显示。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e.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 4.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必须如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5.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 屠呦呦

屠呦呦 一、热点材料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5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李克强在贺信中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创新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科技竞争面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我们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科技占绝对优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3、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不仅要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势利导,奋起直追,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夺发展的主动权,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要把科技进步作为激励全民族的创造热情、推动民族素质提高的精神追求。 4、提高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希望在青少年。我们青少年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弘扬科学精神。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5、国家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③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