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露天矿报告
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王丽丽;吴祥云【摘要】为有效地治理和改善矿区恶劣生态环境,使废弃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对阜新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全 N、有效P、速效K、EC、p H 值、含水量、容重、紧实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开展了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不同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差异较大,沙打旺、冰草示范区土壤质量最好;杨树、油松示范区次之;耕地、侧柏示范区土壤质量较差。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po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ully utilized the waste land resources,the soil organic matter,the total N,the available P,the available K,EC,the pH value,the moisture content,the bulk density and compaction in Land Reclam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n Haizhou open-pit mine of Fux-in City were prehensive quality of soil is evaluated.Result shows that:the differences of soil quality in reclam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s significant;the quality of soil for Astragalusadsurgens,Agropyroncristatum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are optimal;the Demonstration Area of Populus spp.&Pinus tabulaeformis is the sec-ond;the quality of soil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of farmland&Platycladus orientalis is poor.【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作者】王丽丽;吴祥云【作者单位】阜新市林业科技实验示范园区,辽宁阜新 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TD88煤炭露天开采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堆积物,不仅大规模地占用土地,还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面临生长不良或难以生存等困难。
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规划设计

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规划设计摘要:本文以海州露天矿为例,采用矿山规划的生态学理论、整体规划理论、LAC理论以及公园设计原理等,结合该矿实际数据并根据露天矿自身特点,重点突出露天矿山特色,运用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对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进行了初步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阜新市;海州露天矿;矿山公园;规划0 前言我国的矿山公园,只是把娱乐休闲作为整个公园建设的一部分。
对于政府来说,只要游客能够寓教于乐,矿山公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文以阜新海州露天矿为例,将闭坑后的矿区改造成国家矿山公园,结合当地特点,进行整治复垦,计划建成各具不同性质、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一座集生态环境、观光、示范、景观生产、游憩区于一身的国家矿山公园。
1 绪论1.1 矿山公园的提出矿山公园的提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其概念是以发展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有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空间地域。
国内对矿山公园的建设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采用环境更新,生态恢复和文化重现等手段,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 国内外矿山公园概述国外矿山公园(又名“主题公园”)建设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矿业遗迹保护以及对废弃矿山及其环境治理的重视,使得矿山公园的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我国矿山遗迹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个具有建设矿山公园条件的矿山,而且可建矿山公园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1.3 建设矿山公园的条件建设矿山公园首先应具备以下条件:(1)矿业遗迹——是构成矿山公园的核心景观,表征某一阶段某一地方某种矿业发展的历史。
主要指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
(2)人文景观——矿山公园的建设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有历史纪念建筑、住所、石窟、摩崖石刻、庙宇、矿政和商贸活动场所及其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高英旭【摘要】Dumping years was the main factor to effect the gangue weathering degree, 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vegeta-tion type and growth condition.The opencast dumping site in Haizhou can be divided by four site type according to dumping years, such asⅠ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more than 5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50cm, the soil structure was better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ype of gangue pile.It had a lot of adaptive plant and the good condition of carrying manual vegetation recovery.Ⅱ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30~5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40cm, the soil structure was well-formed and physical index was lower thanⅠclass and higher thanⅢ、Ⅳtype gangue pile.It was suitable for shrub of strong stress resistance and arbor species.Ⅲ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10~3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25 cm, the soil structure was ordinary.The soil aeration was worse.It should be taken some auxiliary measures to carry vegetation recovery.Ⅳ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less than 1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below 10 cm.It had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henomenon and little soil granular structure.It was unable to carry the vegetation recovery.%排矸年限是影响矸石风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及生长状况的主导因素,因此,按照排矸年限可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划分为四种立地类型:Ⅰ类矸石山排矸年限>50 a,风化层厚度50 cm,土壤结构较好,物理理化指标均高于其他类型矸石山;适生植物种类较多,具备了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良好条件。
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实习报告书题目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教学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灾害防治工程班级灾防06-1班学生姓名黄旭学号0609040106指导教师姜金华、张树东、蒋福兴时间2008年11月03日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普通地质学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普通地质学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普通地质学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普通地质学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普通地质学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目录Ⅰ前言 (1)1.1实习概况 (1)1.1.1实习目的、任务和意义 (1)1.1.2实习地点和时间 (1)1.1.3实习成员 (1)1.2实习内容和具体行程 (1)1.2.1实习内容 (1)1.2.2行程记录 (1)Ⅱ实习报告 (4)2.1 实习地点概况 (4)2.1.1 义县杨彪沟—大柳河沟实习路线 (4)2.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4)2.1.1.2 地质概况 (4)2.1.2 锦州北镇市大芦花地区 (5)2.1.2.1 锦州北镇市大芦花地区地形构造 (5)2.1.2.2 大芦花海蚀地貌遗迹形态类型 (5)2.1.3 阜新海州露天矿 (6)2.1.3.1 海州露天矿概况 (6)2.1.3.2 成煤时代 (6)2.2 实习地区地质构造基础 (6)2.2.1 地质基础 (6)2.2.2 构造基础 (6)2.2.2.1 实习地点主要地貌类型 (6)2.3 实习地点地质、地貌发展历史 (8)Ⅲ后记 (8)3.1 实习感想 (8)附图 (9)参考文献 (9)义县、海州露天矿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灾防06-1班黄旭编著。
露天矿山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露天矿山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露天矿山生产
工作也日益繁忙。
为了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绩,我们对露天矿山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矿山生产工作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在过去
一段时间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对矿山设备和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确保了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我们对矿山生产工作的生产效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加强生产管理,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矿山生产的效率,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提高生产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对矿山生产工作的环保和节能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我们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加强了环保和节能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矿山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在露天矿山生产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矿山生产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环保和节能工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在露天采矿遗址上建立的集旅游观光 (1)

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在露天采矿遗址上建立的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科普实践、传统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于一体的世界现代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现在已成为阜新市的新地标。
2005年6月,海州露天矿由于煤炭资源枯竭正式宣布闭坑破产,53年来,海州露天煤矿生产出2.4亿吨煤。
据有关材料介绍:阜新产出的煤用60吨卡车装排列起来,可绕地球四周半。
但因采煤留下了一个巨大矿坑。
从2006年开始,阜新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8年的时间,将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拥有“地下森林”、“坑底水库”、“采煤博物馆”等近百个景观的矿山公园,使“废矿坑”变成“聚宝盆”。
7月27日,全国首批、辽宁唯一的一座国家矿山公园——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开园。
整座露天矿坑相当于38座北京故宫、1.2个西湖。
矿坑负海拔175米,比我国地理最低点的艾丁湖还低16米,是中国陆地最低点。
在这个矿山地质公园内,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扬声器、二战时期捷克生产的电机车、日本生产的蒸汽机车和我国从前苏联进口的第一台电镐,还有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和最后一台蒸汽机车以及全国数量最多的蒸汽机车电机车车头。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博物馆原海州煤矿的工人们将在模拟采煤场指导人们去体验世界级蒸汽机车自驾游。
在采矿模拟场和地下探险训练基地,游人可以穿上矿工服,戴上矿灯帽,拿着铁锹、锤子、钎子等采矿工具,深入井下实地体验采煤过程中的通风、运输、排水、采煤等系统,算一算采一吨煤要用什么设备、用多少人力等知识。
在地质遗迹区,不仅有煤地质断层、岩石地质断层,还有大量的古生物遗迹,以及人工开采煤炭时留下的人文地质遗迹。
还有中生代的天然硅化木和鱼、鸟、恐龙脚印等地质迹。
如今,阜新矿山公园正在补断的吸引着世人的眼光,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将此地列为旅游经济特区,利用辽宁省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政策,对孙家湾地区实行整体拆迁,在整体进行生态绿化基础上,建设五星级酒店、中外美食一条街、进口商品购物一条街等配套休闲购物场所,使游客和市民在游览之余尽享购物乐趣,体验异国风情。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Ef f e c t s o f di f f e r e n t f o r e s t s o i l p hy s i c o c he mi c a l pr o pe r t i e s o n ve g e t a t i o n bi o ma s s a t r e f us e dum p o f Ha i z ho u o pe n- pi t mi ne
a g e p h a s e s h a d di fe r e n c e s a t 0 . 0 5 s i g ni i f c nc a e l e v e l , t h e r a p i d l y a v a i l a b l e n i t r o g e n , r a pi d l y 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nd a r a p i d l y a v a i l a b l e p o t a s s i u m h a d s i ni g ic f a n t l y di fe r e n c e s a t O. 01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l e v e l ; t he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s u c h a s ma x i mu m wa t e r - h o l d i ng c a p a c i t y ,
( 1 .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Ac a d e my o f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 S h e n y n g1 a 1 0 0 3 2 , L i a o n i n g , C h i n a ; 2 . S h e n y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海州露天矿南帮地质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

( 1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 和数值计算结果 , 结
合现场 残煤 自燃 火 点 分 布特 征 , 按 岩 层 节 理特 征 确定上 、 下 坡段 的削坡 过渡 线 ; ( 2 )下部 边坡 多 为顺层 边坡 , 易 发生 滑移 , 因 此应严 格 按照边 坡 稳 定 要求 进 行 削 坡. 削 坡点 视 现坑 底标 高而定 , 削坡 深 度 参 考 安全 系 数 值 和设 计坡 角 ( 3 8 。 ) 综 合确 定 ;
鉴 于此 , 本文依托“ 阜 新 海 州 露 天 矿 南 帮 地 质环 境 治理 工程 项 目” ,重 点 研 究 海 州 矿 南 帮 的 削坡 治理 方案 ,一方 面能 够有 针 对性 地 减小 滑 移 荷载 , 增 大 安 全 储 备 ,同 时 消 除 了 自燃 火 点 载 体 ,有 利于 矿 区 防火 ;另一 方 面 削坡 可 以剥 离部 分 煤层 ,产 生一 定 的 经济 效 益 ,对 于 充分 利 用现
3 . 2 削坡 方案 依 据上述 水平方 向: W8 ~E 2 6 , 总
2 0 0 5 -2 0 1 0年 , 针 对 海州 露 天矿 北 帮共 进 行 了三期 地质灾 害 治理工 程 , 已初 见成 效 , 同时 总结
包括 : 地 裂缝 及地 面沉 陷 回填 、 抗 滑桩 、 挡 土墙 、 削
坡、 压坡 脚 、 设 置排 水 沟 、 土 工格构 、 平盘、 锚索、 客
土绿 化 等.
( 4 )断层切割处 剖面应单独分 析其产状特
征, 不苛 求具体 工程 参数 , 可 因地制 宜采取 加 固措 施, 如注 浆 、 锚 索等 .
不仅工 程量 巨大 ( 概算 费用 达 1 8 亿) , 而且 地 表削 坡线 将切 断环 坑公 路 , 影 响 矿 区正 常生 产 . 因此 , 为实 现经 济合理 性 与 技术 可 行 性 的 统一 , 本 文 建 议 将设 计 思路调 整如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编制目的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2、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4、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目标,主要包括: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的破坏土地面积、土地复垦面积(包括农用地、耕地面积)、土地复垦率和其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标等。
1.5 服务年限
生产项目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原则上为生产年限或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或其剩余年限;建设项目原则上为项目建设期限。
1.6 主要计量单位
太平层段:前灰色厚层砂岩,粉砂岩夹煤线。
高德层段:灰色砂岩及粉砂岩:沙海层段。粉砂岩及细砂岩夹有薄煤层。
海州层段:粗砂岩及粉砂岩。
2、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海州露天矿距阜新市中心3公里处。站在该矿调度大平台上,远眺医巫闾山,山势逶迤,绿色葱葱,宛若一条巨龙盘亘于露天矿南缘。若天气晴朗,俯瞰剥采现场,机车轰轰而过,犹如儿童玩具火车穿梭不止;大型电镐上下飞舞,滚滚原煤如飞爆而泻。月光皎洁之夜,海州露天矿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串串灯光层层叠叠,机车驶过若隐若现,仿佛一个巨大的光环笼罩着神秘的矿山。海州露天矿的煤炭生成于中生代,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化石标本,深入剥离现场,你会时时发现一些令人叫奇的鱼、鸟、树的化石。畅游海州露天矿,既可领略曾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风采,同时也能领略大规模现代化煤炭生产的壮观场面。置身其间,游人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秘而惊叹,也不得不为阜新人的壮举而自豪。
2005年,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审查,与北京等地28个单位一起成为全国首批建设的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门已先行开展了海州露天煤矿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
新近开工的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多媒体大型投影馆、安全生产馆、沙盘馆、矿石馆、生产工具馆和矿工馆等7个展馆,将全方位展示煤炭开采的历史、文化和生产过程,是再现海州露天矿辉煌历史的全景图。
图1图2
海州露天煤矿有28个界平盘和8个作业平盘,平盘边缘裸露断面清晰地显示地质结构特点,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阜新地区最为主要的出露地质层面是阜新组,在阜新市区、清河门、义县、新邱都发育,同时是阜新的主要含煤地层。其标准剖面在阜新海州露天矿的西帮,从上到下为:
孙家湾层段:煤层夹灰色砂岩,页岩。深灰色薄层泥岩,前灰色砂岩夹煤线。厚层砂岩夹灰色薄层泥岩。粗砂岩夹煤层。
3、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海州露天煤矿作为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上的“金钉子”,很多人都是首先知道海州露天煤矿进而了解阜新的。1954年以“阜新露天煤矿”为标题的B-2邮票,1960年以阜新露天煤矿电镐为图案的1960年版五元人民币,中华世纪坛镌刻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300米甬道的石壁,也将海州露天煤矿的诞生日刻写其中。阜新早已成为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光辉缩影。所有这些都能成为阜新旅游促销不可多得的天然符号载体。
规划中的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内除了博物馆外,还将陆续建设“地下森林”“坑底水库”和“科研基地”等参观旅游项目。
据阜新市旅游局介绍,以海州露天煤矿为代表的矿山遗址见证着中国现代工业百年发展史,将按人工挖掘——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的顺序全程展示。这里有日本产蒸汽机车,有二战时期捷克式电机车,有原苏联进口的第一台电镐等工业遗产文物,还有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和最后一台蒸汽机车。
海州露天矿报告
———————————————————————————————— 作者:
———————————————————————————————— 日期:
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书
海州露天煤矿是国家“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期间斥巨资建造的大型露天煤矿。1953年到2003年,海州矿累计煤炭资源枯竭正式宣布闭坑破产,但因采煤留下了一个长4公里、宽2公里、垂直深度320米的巨大矿坑。
面积:公顷;平方公里
长度:米;公里
体积:立方米
产量:吨;万吨;千瓦
单价:万元/公顷;元/吨
金额: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概况
1、项目简介
海州露天矿距阜新市中心3公里处。该矿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现垂深250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海州露天矿的煤炭生成于中生代,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化石标本,深入剥离现场,你会时时发现一些令人叫奇的鱼、鸟、树的化石。(如图1)
社会经济状况:
1948年,随着阜新的解放,海州露天矿回到人民手中。
这是一座发现于1913年的露天矿,起初由民间用原始方法开采。 1949年由孙家湾煤矿、太平煤矿合并成立海州煤矿,1953年7月1日正式定名为海州露天矿,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化、电气化露天煤矿。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点项目,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州矿依然雄风不减,生产通宵达旦,电机车川流不息,到了晚上可以看到机车鞭子上冒出的小火花,就像是夜空里的一颗颗星星。到20世纪末全矿铁轨长达314.41公里。
2005年海州矿因煤炭资源枯竭被迫关闭。在半个多世纪中,它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2.44亿吨,完成工业总产值96.98亿元,上缴利税 33.45亿元。海州露天矿矿坑遗址长4公里、宽2公里、垂深350米,最低点海拔-175米,是我国大陆最低点,也是可步行到达的最低点。
2009年7月27日,经历3年多时间建设的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在阜新正式开园。它由工业遗产核心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和观光线、国家矿山旅游特区、国家矿山体育公园等四大板块组成。海州矿目前保存有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和最后一台蒸汽机车,而现有的186台蒸汽机车和电机车数量为全国之最。
(一)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3、编制依据
(一)《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等有关规划;
(三)地方性土地复垦相关法规;
(四)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
(五)《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使用)等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