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检验
日用陶瓷外观、包装等检验标准及验货知识分享

日用陶瓷外观、包装等检验标准及验货知识分享日用陶瓷泛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餐具、茶具、酒具或其它器皿。
因为市场需求巨大,作为验货员,接触到这类产品的机会也很多。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用陶瓷的验货知识。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各类陶瓷器的区别包装的检验首先要按照贸易双方签订的具体协议进行包装检验。
外包装要牢固,内衬要用防震材料;一件商品的几部分之间,如茶壶与盖之间应有软纸隔开。
包装箱(筐)外,应有“易碎物品”和“防潮物品”的标志。
开箱后,应检查有无破损和件数短少,品名和型号规格与协议是否一致。
细瓷器还应检查它的成套性,如成套细瓷餐具的总件数(俗称多少个头)是否正确。
外观缺陷检验1、变形:指商品呈现不符合规定设计的形状。
2、嘴耳把歪:指嘴、耳把高低不适,歪斜不正。
3、疙瘩: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瘤状实心状。
4、坯泡: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空心泡。
5、泥渣:指尚未除净的泥屑、釉渣残留于坯上造成的缺陷。
6、缺泥:指坯体残缺的现象。
7、釉泡:指釉表面的小泡。
8、水泡边:指商品口部边沿出现的一连串小泡。
9、坯爆:指坯体入窑前水分控制不当,烧成时引起的局部剥落。
10、炸釉:指商品釉面炸裂现象。
11、裂纹:指坯、釉开裂而形成的纹状缺陷,它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被釉遮盖了的裂纹,称为阴裂。
第二种是釉面开裂而坯体未裂,称为釉裂。
第三种是坯体和釉都开裂,称为坯釉皆裂。
12、熔洞:指易熔物在烧成过程中熔融而产生的孔洞。
13、斑点:指商品表面呈现出的有色污点,又称铁点。
14、毛孔:指釉面呈现的小孔(或称棕眼猪毛孔、针眼)。
15、落渣:指商品釉面粘有匣钵糠灰等渣粒。
16、底沿粘渣:指商品底脚边缘粘有细小渣粒。
17、针点:支承体留在制品上的痕迹。
18、粘疤:烧成时坯体与外物粘结形成的残缺。
19、火刺:由于火焰中飞灰造成的黄褐色粗糙面。
20、缺釉:指商品表现局部脱釉。
21、桔釉:指釉面类似桔皮状。
22、泥釉缕:指坯体、釉面局部凸起的缕状现象。
SNT 2508-2010 进出口日用陶瓷检验规程

SNT 2508-2010 进出口日用陶瓷检验规程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荦/犜2508—2010进出口日用陶瓷检验规程犚狌犾犲狊狅犳狋犺犲犻状狊狆犲犮狋犻狅状狅犳犻犿狆狅狉狋犪状犱犲狓狆狅狉狋犱狅犿犲狊狋犻犮犮犲狉犪犿犻犮狑犪狉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前言本标准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祥龙、徐刚、陈再辉、戴建平、周波、陈国清、于桂华、李爱军。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Ⅰ犛荦/犜2508—2010?? .bzfxw4>> ?进出口日用陶瓷检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日用陶瓷的分类、检验、结果评定和不合格处置。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日用细瓷、普瓷、炻器(瓷)和普通陶器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3298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GB/T3299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GB/T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GB/T3301日用陶瓷器的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GB/T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SN/T0262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瓦楞纸箱检验规程SN/T2510进出口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2828.1、GB/T3303和GB/T5000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出口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进出口日用陶瓷钴溶出量的测定方法》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下达了2010年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进出口日用陶瓷钴溶出量测定方法》的制标任务,计划编号为2010B278k,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制订、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与完成。
起草小组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了大量的实验室比对和验证实验,完成了本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2 目的和意义近几年来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对日用陶瓷的钴溶出量相继提出限量要求,使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因钴溶出量超标多次受到通报,对我国日用陶瓷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在此之前,国内从官方、企业到有关检测机构,对该项目的危害程度、检验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导致我们现在处于被动状态。
加之欧美等发达国家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保护国内人身健康的需要,该项目的控制将会逐步被这些国家效仿,因此,对上述重金属进行检测控制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钴溶出量做为日用陶瓷的新控制指标,国内外的研究较少。
医药卫生的研究表明,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对血液中红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类似于日用陶瓷中溶出的无机钴等重金属盐却具有较大的毒性,过多的钴重金属盐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进行性的心力衰竭等严重的疾病。
钴在陶瓷行业又是一个广为应用的颜料原料,存在于很多的装饰类的日用陶瓷花纸中。
该元素的溶出量研究较少,现在还不被人们重视,目前国内尚无日用陶瓷钴溶出量的检测标准。
2010年11月,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国家级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淄博)组织全国主要陶瓷产区的各检验检疫机构组织了一次关于日用陶瓷钴溶出量检测的能力验证,对全国该项目的检测情况进行了摸底。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日用陶瓷钴溶出量的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多数陶瓷实验室尚未开展钴溶出量检测。
不但全国开展此项目检测的范围较小,而且已开展检测的有关机构的检测结果也不够理想。
日用陶瓷重金属溶出量是涉及安全卫生的重点检验项目,其指标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成因、危害及检测

镉 的化合物 主要是 用作色 剂 , 如碳 酸镉 等 , 陶瓷釉 要求 进行 比较 和说明[ 具体 内容如下 。 在 8 l , 理想 的红 色。硒镉 系列颜料f 色料 、 素1 或 色 是硫化镉 和硒 溶 出量允许极 限》 的指标 , 嘲 见表 1 。国际标准( O 6 8 — : I 4 6 2 S 化 镉 的 固溶 体 n d ・ d e 调 整两 者 的配 比 , C SC S , 可呈 现不 同 19 ) 标 , 表 2 9 9指 见 。美 国 F A fP 17 6 7 . D G 7 . , 17 7准 C 10 10 的颜 色 , 如从 黄色到深 红色 。迄今为 止 , 可用于 陶瓷装 饰 则) 】 日用 陶瓷铅 、 Ⅲ 对 镉溶 出量 的限量指标 , 见表 3 美国加 。 中唯 一 的一 种 大红 色 料 就是 硫 硒 化 镉 色料 ( 硒 红 色 州地 区 P O 5 准则对 日用 陶瓷铅 、 镉 R P6 ] 镉溶 出量 的限量 指 料 )其 色调非 常鲜艳 、 , 明丽 , 在高 温下很 不稳 定 。将 硫 标 , 表 4 但 见 。欧 盟 (450 /E )1 英 国标 准 ( S6 4 : 8/0 0E C [、 3 1 B 78 9 6 ㈣的指标 , 见表 5 日本《 璃 、 。 玻 陶瓷和搪瓷食 品容 器 硒 化镉 晶体用 高温稳 定 的锆英 石 晶体包 裹起来 ,就得 到 18 1 了既具 备优 良的呈 色效果 ,又兼有 高温 稳定性 能 的异 晶 能包裹镉 硒红颜料 。 除颜料含 氧化镉 外 .釉 料配方 中含 百分 之几 的氧化
含 铅 、 的 日用 陶 瓷 在 酸 液 作 用 下 , 溶 性 铅 、 会 镉 可 镉 很早 以前 ,人们 就 已经考 虑到 陶瓷 中析 出的铅会 对人 体 被溶 出来 。如盛菜 的盘 、 , 、 会被菜 中 的草 酸 、 酸 碗 铅 镉 醋 产生 危害 , 直到 17 但 9 0年 加拿 大发生 了一起骇 人听 闻的 溶 出来 。 人体经 呼吸道和消化 道摄 取而积聚铅 、 等重金 镉
日用陶瓷检测标准

日用陶瓷检测标准GB8058-2003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62-2003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ISO6486.1:1999与食物接触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测试方法BS6748:1986陶瓷制品中铅和镉溶出量测试及限量,ASTM C927-80(2009)玻璃器皿与唇接触边缘处溶出铅、镉含量测试标准方法, ASTM C738-1994(2006)陶瓷制品釉面萃取液中铅和镉的标准分析方法,GB8058-2003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62-2003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ISO6486.1:1999与食物接触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测试方法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T15614-1995日用陶瓷颜料光泽度测定方法GB14147-1993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N192-1983日用细瓷器外观质量分等规定GBN212-1983高级日用细瓷器分级规定GB3296-1982日用陶瓷器透光度的测定方法GB/T3298-1991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3300-1991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GB/T3301-1999日用陶瓷的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GB3302-1982日用陶瓷器验收、包装、标志、运输、储存规则GB3303-1982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GB/T3532-1995日用瓷器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GB4736-1984日用陶器透气性测定方法GB4737-1984日用陶器渗透性测定方法GB4738.1-1984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块状法) GB4738.2-1984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颗粒法) GB/T4739-1995日用陶瓷颜料色度测定方法GB/T4740-1999陶瓷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4741-1999陶瓷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4742-1984日用陶瓷冲击韧性测定方法GB/T4966-1985日用陶瓷抗张强度测定方法GB5000-1985日用陶瓷名词术语GB5001-1985日用陶瓷分类。
陶瓷铅镉溶出量检测方法

陶瓷铅镉溶出量检测方法
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检测方法呀。
咱先得知道为啥要检测这个呢?铅镉这俩家伙要是超量溶出,那可不得了,会危害咱的健康呢。
就像小恶魔,悄咪咪地混进咱的生活里捣乱。
那怎么检测呢?有一种方法叫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个呀,就像是给铅镉这些小坏蛋照X光一样。
把陶瓷样品处理好,让铅镉离子跑到溶液里。
然后呢,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这个超级厉害的大仪器,它能准确地检测出溶液里铅镉离子的含量。
这仪器可精着呢,一点点铅镉都逃不过它的法眼。
还有一种方法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 MS)。
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呀,它也是先把陶瓷样品里的铅镉弄出来,变成溶液里的离子。
然后这个方法就像一个超级侦探,能把铅镉离子的含量精确地找出来。
它的灵敏度超高,就像有一双超级敏锐的眼睛,哪怕铅镉离子藏得再深,数量再少,也能被发现。
在检测的时候呀,样品的处理很关键哦。
就像做饭前要把食材洗干净切好一样。
要把陶瓷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用酸呀或者其他试剂进行处理,让铅镉乖乖地跑到溶液里等着被检测。
宝子们,检测陶瓷铅镉溶出量可重要啦。
这是在保护咱们的健康,让咱们能放心地使用那些漂亮的陶瓷制品,像陶瓷碗呀、陶瓷杯呀。
要是不检测,万一铅镉超量,就像身边藏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影响咱们的身体呢。
所以这些检测方法就像守护咱们健康的小卫士,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确保咱们使用的陶瓷制品是安全的哟。
世界各国陶瓷餐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及检测方法差异

1.5毫克/升
2毫克/升
0.07毫克/平方分米
0.1毫克/升
0.2毫克/升
捷克标准CSN EN1388-1 1997测试
CSN EN 1388-2 1997测试
CSN70540-2 1996注册
丹麦
铅、镉
4
22±2℃
24±0.5小时
扁平套具<25毫米的深度
凹形器皿
厨具器皿
包装储存器皿
1毫克/升
0.5毫克/升
0.5毫克/升
0.5毫克/升
5毫克/升
1.5毫克/升
0.75毫克/升
0.5毫克/升
0.07毫克/平方分米
0.5毫克/升
0.25毫克/升
0.25毫克/升
0.05毫克/升
0.25毫克/升
5毫克/升
0.5毫克/升
0.25毫克/升
0.25毫克/升
哥伦比亚标准
HRN ISO6486-1 1999测试
0.3毫克/升
0.1毫克/升0.2毫克/款
7/11/85法令;法国标准 NFEN 1388-1:1996;NFEN1388-2 1996 测试依据84/500欧共体标准
德国
铅、镉
4
22±2℃
24±0.5小时
扁平套具<25毫米的深度
凹形器皿
厨具器皿 包装储存器皿>3升
饮用器之口沿
0.8毫克/平方分米
4毫克/升
2
餐具
厨具
储存器>3升
0.8毫克/平方分米
1.5毫克/升
1.5毫克/升
0.07毫克/平方分米
0.1毫克/升
0.1毫克/升
卫生及福利部门注册3
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成因、危害及检测

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成因、危害及检测胡俊;卓琨【摘要】本文介绍了日用陶瓷铅、镉溶出对人体的危害,日用陶瓷引入铅、镉的原因,以及铅、镉溶出的机理。
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检测仪器、检测原理以及检测方法,为日用陶瓷生产企业提供了参考。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azard to human of release of lead and cadmium in domestic ceramics,the reasons for lead and cadmium introduced into domestic ceramics.Through comparing the standard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introducing test instrument,test method,this paper proposed suggestion for domestic ceramics manufacturers.【期刊名称】《佛山陶瓷》【年(卷),期】2011(021)011【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日用陶瓷;铅镉溶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作者】胡俊;卓琨【作者单位】国家陶瓷及水暖及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528225;国家陶瓷及水暖及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5282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73日用陶瓷为了增加机械强度、表面光泽度和增添艺术装饰效果,常常添加含铅、镉成分的原料和色釉料。
含铅、镉的日用陶瓷在酸液作用下,可溶性铅、镉会被溶出。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考虑到陶瓷中析出的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直到1970年加拿大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儿童铅中毒死亡事件,一名儿童连续29天饮用了彩瓷壶中的苹果汁导致了铅中毒死亡,人们才开始对日用陶瓷产品中的铅、镉含量进行严格限制[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出口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检验
进出口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检验
铅镉溶出量检验标准
我国标准
GB 8058-2003陶瓷烹调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
GB/T 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
SN/T 0873-2000进出口陶瓷铅、镉溶出量快速检验方法
GB/T 5009.62-2003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63-2003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美国标准
ASTM C 738-1994从上釉陶瓷表面提取铅和镉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 872-1989从搪瓷表面析出铅和镉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C 927-1980外表用陶瓷玻璃釉装饰的玻璃酒杯杯口及外缘析出铅和镉的试验方法
欧盟标准、法规
84/500/EEC指令
理事会关于使各成员国有关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的法律趋于一致的指令
2005/31/EC指令
修订理事会84/500/EEC指令,主要关于符合性声明和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分析方法的特性指标要求
EN 1388-1-1995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硅化表面.第一部分:测定从陶瓷制品中释放的铅和镉
英国标准
BS EN1388-1-1996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硅化表面.第一部分:测定从陶瓷制品中释放的铅和镉
BS 6748-1986陶瓷制品、玻璃陶瓷制品和搪瓷制品金属析出极限规范
德国标准
DIN EN1388-1-1995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硅化表面.第一部分:测定从陶瓷制品中释放的铅和镉
DIN ISO4531-1-2000玻璃质和瓷釉.与食物接触的陶瓷物件的镉和铅的释放
DIN 51031日用器皿中危害健康物质溶出量测定
国际标准
ISO 6486-1-1999 盛食品用陶瓷器皿、玻璃陶瓷器皿和玻璃餐具.铅和镉的释放.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ISO 8391-1-1996 食品的陶瓷蒸煮器皿.铅和镉的释放.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其他国家
SI 1003-1999陶瓷器皿金属溶出量和标识(以色列)
斯里兰卡进口管理条例DOPL NO.326(2000年2月29日)
ГОСТ25185-93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
ГОСТ50186-92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
日用陶瓷几个定义
1、扁平制品:从制品内部最低平面至口缘水平面的深度小于25mm 的陶瓷器
2、空心制品:从制品内部最低平面至口缘水平面的深度大于等于25mm的陶瓷制品
3、小空心制品:容量小于1.1L
4、大空心制品:容量大于等于1.1L
5、罐:大空心,常用于在室温或地狱室温条件下存放或调制水果汁、蔬菜汁或者其他酸性饮料,通常有柄和嘴,没有盖
5、杯和大杯:小空心,常用于在室温以上盛放咖啡或茶等饮料。
一
般来说杯和大杯有着大约240毫升或8液体盎司的容积,有柄。
杯通常有底座和曲线形侧面,而大杯为圆柱形侧面
作业指导书
适用于
ASTM C 738-1994
GB/T 3534-2002
84/500/EEC
1、原理
在避光条件下
用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
于(22±2℃)温度下
浸泡24h±20min,萃取陶瓷制品表面
溶出的铅和镉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2、试剂
蒸馏水:整个分析过程均用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符合GB/T6682-1992中三级水以上的规格)
冰乙酸:分析纯(密度1.05g/cm3)
4%乙酸(体积分数):按体积比取适量提及的冰乙酸(分析纯,密度1.05g/cm3),加入24倍体积的蒸馏水稀释,搅匀(现配现用)
3、标准溶液的配制
移液管的使用:1、吸溶液:右手握住移液管,左手揿洗耳球多次。
2、把溶液吸到管颈标线以下,不时放松食指,使管内液面缓缓下降。
3、把液面调节到标线。
4、放出溶液:移液管下端紧贴锥形瓶内壁,放开食指,溶液沿瓶壁自由流出。
5、残留在移液管尖的最后一滴溶液一般不要吹掉(如果管上有“吹”字,就要吹掉)。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量
溶解
转移
洗涤
定容
摇匀
得到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配制
1000mg/l的铅和镉标准溶液从国家标物中心购买
100mg/l的铅标准溶液:准确移取1000mg/l的铅标准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4%乙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记录,标签
100mg/l的镉标准溶液:准确移取1000mg/l的铅标准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4%乙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10mg/l的镉标准溶液:准确移取100mg/l的铅标准溶液10ml于100ml 容量瓶中,以4%乙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铅镉标准系列混合溶液:
以100mg/l的铅标准溶液和10mg/l的镉标准溶液为母液,分别准确移取0.0,1.0,2.0,3.0,5.0,10.0ml的两种母液于6个100ml容量瓶中,以4%乙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转移至塑料瓶中保存。
该溶液每ml分别含铅/镉为0.0/0.0,1.0/0.1,2.0/0.2,3.0/0.3,5.0/0.5,10.0/1.0μg。
该系列标准溶液的有效使用期限为一个月。
仪器、设备及用具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灵敏度Pb波长为217.0nm,5mg/l,吸光度0.2.Cd波长为228.8nm,0.6mg/l,吸光度0.2。
铅、镉空心阴极灯
用具:能耐化学腐蚀且不含铅、镉物质的玻璃或塑料制品。
器皿洗涤:
该试验涉及到的所有器皿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10%的硝酸浸泡24小时以上,最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依次冲洗干净。
对于盛装以下溶液的器皿要重点分开清洗①盛装过铅镉溶出量超标的试液;②盛装过铅镉溶出量较大的试液;③盛装过标准溶液;④盛装过其他可能引
起实验结果较大偏差的物品。
试样清洗、体积量取:
用碱性洗涤剂将试样清洗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量取试样容积(以充满试样容积的水计,用合适量程的量筒量取)或者面积(按欧盟指令执行的扁平器皿)并记录,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上架:
将冲洗干净的试样按顺序转移到泡样柜中晾干,贴上标签。
充液:
用4%乙酸溶液按标准的要
求充液。
标准号充液要求备注ASTM C 738-1994 充液至离口沿6-7mm处沿试样表面测量,非垂直距离
GB/T 3534-2002 充液至溢出口沿距制品口沿(沿试样表面测量)5mm内有装饰颜色或容积小于20ml的试样
充液至离口沿约5mm处其他试样
84/500/EEC 充液至溢出口沿(离口沿不超过6mm) 口沿为平的或略微倾斜的试样
充液至溢出口沿(离口沿不超过1mm) 其他试样
试样萃取:
在避光条件下,用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
于(22±2℃)温度下,浸泡24h±20min
用干净的盖子遮盖试样,关闭泡样柜
萃取液的移取:
用干净的玻璃棒将萃取液搅匀,用移液枪移取20ml左右的萃取液至干净的塑料瓶(事先编好序号)中,2小时内进行测量。
注意:在完成结果计算之前,所用样液、试样必须保留。
上机:
制作标准曲线,线性系数r≥0.999
标准空白
样品空白
质控样,偏差<5%
检验报告:
检测结果铅结果精确到0.1mg/l,镉结果精确到0.01mg/l
最小报告值铅0.2mg/l或0.05mg/dm2
镉0.02mg/l或0.005mg/dm2
各标准的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略)
注意:对于输美日用陶瓷,国家局《关于执行谅解备忘录》中对于扁平器皿的要求是任一件(其他要求是6件平均)铅镉溶出量小于3.0/0.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