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标准

合集下载

日用陶瓷铅溶出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

日用陶瓷铅溶出量超标的原因及对策
1 2 降低 釉 的表面 张 力 .
非 特 殊 装 饰 产 品 特 殊 装 饰 产 品
器 型 铅 镉 铅 镉
P O在 10 0℃ 时 , 面张 力为 1 8t m ; 釉熔 b 0 表 2 N/ 瓷 L
体 在 1 0 0 C时 , 面张 力为 2 0 8 N/ 0 表 5 ~2 0 m。 因此 , 当
的化学键 , 降低 釉的 粘度 。
1 4 增 加釉 面 的光 泽度 .
由于 P O 的折 射 指 数 高 , 以 P O 的 引 入 能 使 釉 b 所 b

生产 实践 证 明 , 铅釉 的成 熟温 度要 比无铅釉 的 宽。
1 6 有利 于着 色 氧化物 发 色 .
日用陶瓷 表面 附 有含 铅 成 分 的玻 璃层 , 仅 能 增 加 不 陶瓷 机械 强度 和表 面光 泽度 , 能增添 艺 术装饰 效 果。 还
日用陶 瓷绝 大 部 分 被 用 作 食 用 工 具 或 用 于 装 盛 食
铅 釉 的颜 色范 围很 宽 , 多数 着 色氧 化 物 一旦 加 到 大 铅 釉 里 , 会产 生柔 和 光 亮 悦 目的 色 调。 不 同 温度 下 的 都 铅 釉 颜色 都很 漂 亮 , 用性 强。 适
物, 这些 食 品容器 表面 若残 留铅 毒性 元素 , 它就 会通 过扩
散、 渗透 , 解到食 物 中 , 着 人们 食 用食 物 而 进 入 到 人 溶 随 体, 造成 铅元 素 在人体 中积 累 , 旦 摄 入 过 量 的铅 , 会 一 就 引起各 种病 变 , 至 死 亡。 所 以 严格 控 制 日用陶 瓷 制 品 甚 中铅溶 出量 , 其能 满 足 国 家标 准 和美 国 F A 标 准 , 使 D 是 2 1 日用 陶瓷制 品表 面釉 彩烧 成结构 影 响铅 溶 出量 . 陶瓷制 品 表 面 釉 彩 烧 成 结 构 是 指 陶 瓷 在 烧 成 过 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陶瓷色釉料中的铅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陶瓷色釉料中的铅镉

1前言铅镉等重金属在陶瓷行业又是一个广为应用的颜料原料,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装饰类的日用陶瓷花纸中。

该元素的溶出因研究和统计较少,现在还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日用陶瓷上使用的颜料,彩绘日用陶瓷分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三种[1]。

釉上彩是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低温烤烧而成;釉中彩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釉下彩的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这类颜料大多添加了大量的铅、镉、铬、钴、钡等有害元素。

釉上彩类制品由于颜料基本暴露在外,存在铅、镉溶出的风险。

铅镉溶出量超标是困扰世界日用陶瓷贸易的最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我国、欧美等大多数国家都普遍以强制性技术法规的形式来进行控制。

导致铅镉溶出量超标蒋小良1,王旸2,胡大伟2,张海娟2(1.江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门529000;2.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州510000)法,采用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体系高温碱熔处理陶瓷色釉料样品,并优化了前处理的温度为450℃和时间为20min。

在最佳条件下,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20mg/kg 和0.25mg/kg。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色釉料样品进行两水平加标回收率实验和精密度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7~102.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

陶瓷色釉料;铅;镉(1979.08~),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进出口商品分析检测工作。

(2018JC03006)。

检测在线DetectionOnline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釉料质量,彩烤温度、时间、层数与摆放层次、装载密度,器型(容量)等,其中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彩花颜料,而彩花颜料中花纸内在质量是产生铅镉溶出量超标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印刷花纸使用的颜料———专用墨油质量好坏是导致铅镉溶出量超标的直接原因[2]。

微波加热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影响的研究

微波加热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影响的研究

Y = - 0 X' 0.51 9 +0 3 3 7 3X-0 0 0 5 R 9 9 .0 0 =0 9 9 8
图 1 铅标 准 曲 线
Fg 1Stn ad c re o a i. a d r u v fe d l
图 2 镉标 准 曲 线
Fg2 Stn a d c r eo a mim i. a d r u v f d u c
和镉 。用火焰 原子 吸收光 谱仪 进行测 定 。
Ⅱ 发 使用。日 Ⅱ广 j 用陶瓷作为微波加热器皿 , 不仅要符 合耐高温陶瓷烹调器皿的常规要求 , 而且要满足微波 加热的电磁学等要求。 在徽 动
铅镉溶 出量是 否 £ 变化 ,是
下, 日用陶瓷的
匿出限量 标准 , 目
前 国 内还 没 有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和 数 据 。 依 照 G / BT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量铅 / 镉标准系列
《 陶瓷学报) 0 9年第 4期 ) 0 2
57 1

三 一Biblioteka 世{ 浓度( .
m1 )
浓度 (

n1 1 )
Y =-0 0 5 2 0 5 x +O 0 8 R O 9 9 8 .01 x +0 5 2 .01 .9 9
瓷 问题 谅解备忘 录 ” 日用 陶瓷铅 、 , 镉溶 出的 限量技术
000mgmL以上 的扁平制 品( ) .5 / 盘 。
23 实验方 法 .
壁垒越来越高,对我国 日用陶瓷出口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微 波炉 的普及 , 日用 陶瓷作 为便 捷的加热 盛装器
在 避光 条件 下 ,环境 温 度 2 2±2C,%( 积分  ̄ 4 体 数 ) 酸溶 液 浸 泡 2 乙 4±2 , 间在 第 l h其 h±2ri , 0 n时 a 增 加微 波加热 时问 t(mi、 i、0mi、5mn 2 0 n 5m n 1 n 1 i、0 mi、5 n 的 条 件 下 , n 2mi) 萃取 陶 瓷 制 品表 面溶 出的 铅

ICP-AES法测定日用陶瓷器皿中铅和镉的溶出量

ICP-AES法测定日用陶瓷器皿中铅和镉的溶出量

ICP-AES法测定日用陶瓷器皿中铅和镉的溶出量
刘怡;麦志喜;王佳莉;冯均利
【期刊名称】《佛山陶瓷》
【年(卷),期】2017(0)10
【摘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日用陶瓷器皿中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ICP-AES测定日用陶瓷器皿中溶出的Pb 和Cd,相关系数r可达0.9999以上,加标回收率97~10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方法快速简便、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结果令人满意.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刘怡;麦志喜;王佳莉;冯均利
【作者单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518067;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518067;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518067;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51806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ICP-AES在检测日用陶瓷器皿中多种金属元素溶出量中的应用 [J], 陈辉
2.ICP-AES法测定玻璃器皿中铅、镉、砷、锑溶出量的研究 [J], 王昌钊;张遴
3.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与浸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回归分析法预测铅镉溶出量[J], 葛红梅;谭斌;迟英杰
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日用陶瓷制品中铅、镉溶出量不确定度评估 [J], 李跃龙;张婷;初小葵;柏霁纹
5.我国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基本概况及降低铅、镉溶出量的主要措施 [J], 姚继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日用陶瓷技术标准

抗菌日用陶瓷技术标准

5 一般要求
5.1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13522—2008中5.7.7对合格品的规定,同时应满足每件产品不超过6种缺陷。
5.2 抗热震性 5.2.1 成套或系列产品
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件,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件,180 ℃至20 ℃热交换 一次不裂。 5.2.2 非成套或系列产品
a) 产品试生产定型鉴定时; b) 产品原料改变时; c) 生产工艺流程有变化时; d) 生产设备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投入使用时; e) 转厂迁址后恢复生产时; f) 生产工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 g) 合同要求时。 8.3.3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本周期制造的并经过出厂检验的某个批或若干个批中抽取。 8.3.4 第 5 章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应重新取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 进行核检,核检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 GB/T 3302 的规定执行。 9.2 除无法标识外,应在每件产品底部及包装箱上加上抗菌标志、执行的产品标准的标准号和抗菌性 能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00和JC/T 89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用陶瓷 domestic ceramic;ceramics for daily use;household ceramics 供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陶瓷制品。 [GB/T 5000—2018,定义2.2] 3.2 抗菌日用陶瓷antibacterial domestic ceramic 在日用陶瓷的基础上,采用离子交换工艺,达到表面具有抗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功能 的日用陶瓷。 3.3 抗菌耐久性能 permanence of antimicrobial 模拟产品使用过程的清洗方式,经多次洗刷后的抗菌性能。 [JC/T 897—2014,定义3.2]

出口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出口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进出口日用陶瓷钴溶出量的测定方法》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下达了2010年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进出口日用陶瓷钴溶出量测定方法》的制标任务,计划编号为2010B278k,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制订、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与完成。

起草小组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了大量的实验室比对和验证实验,完成了本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2 目的和意义近几年来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对日用陶瓷的钴溶出量相继提出限量要求,使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因钴溶出量超标多次受到通报,对我国日用陶瓷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在此之前,国内从官方、企业到有关检测机构,对该项目的危害程度、检验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导致我们现在处于被动状态。

加之欧美等发达国家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保护国内人身健康的需要,该项目的控制将会逐步被这些国家效仿,因此,对上述重金属进行检测控制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钴溶出量做为日用陶瓷的新控制指标,国内外的研究较少。

医药卫生的研究表明,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对血液中红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类似于日用陶瓷中溶出的无机钴等重金属盐却具有较大的毒性,过多的钴重金属盐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进行性的心力衰竭等严重的疾病。

钴在陶瓷行业又是一个广为应用的颜料原料,存在于很多的装饰类的日用陶瓷花纸中。

该元素的溶出量研究较少,现在还不被人们重视,目前国内尚无日用陶瓷钴溶出量的检测标准。

2010年11月,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国家级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淄博)组织全国主要陶瓷产区的各检验检疫机构组织了一次关于日用陶瓷钴溶出量检测的能力验证,对全国该项目的检测情况进行了摸底。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日用陶瓷钴溶出量的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多数陶瓷实验室尚未开展钴溶出量检测。

不但全国开展此项目检测的范围较小,而且已开展检测的有关机构的检测结果也不够理想。

日用陶瓷重金属溶出量是涉及安全卫生的重点检验项目,其指标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日用陶瓷质量指标

日用陶瓷质量指标

日用陶瓷主要技术指标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的种类也名目繁多,日用陶瓷饮食器具遵循瓷种和传统特色分类,现有产品国家标准8个:GB/T3532-1995《日用陶瓷器》、GB/T13522-92《骨灰瓷器》、GB/T10811-89《日用青花细瓷器》、GB/T10812-89《青花玲珑日用细瓷器》、GB/T10814-89《建白高级日用细瓷器》、GB/T10813-89《日用青瓷器》等,还有行业及地方产品标准多项,如QB/T3732-99《普通陶器》等。

GB/T3532-1995《日用瓷器》的覆盖范围最大,包含了除特色陶瓷外的所有产品。

《骨质瓷器》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的高档产品,其他种类均属我国的特色产品。

考核陶瓷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产品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将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3类。

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级品为国内先进水平,合格品为国内一般水平。

优等品的外观质量基本达到了“五无一小”的要求,即无斑点、无落渣、无色脏、无针孔、无釉面擦伤、变形小。

斑点(黑点)俗称苍蝇屎,若产品上存在斑点,总会给人以不洁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

一等品和合格品在允许存在缺陷上比优等品有较大的宽松要求。

铅、镉溶出量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

铅、镉的存在是由于产品表面装饰图案中陶瓷颜料里含有其成分所致,铅的存在还有可能是为降低产品表层釉的烧成温度而加入了含铅成分所致。

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铅、镉的过量溶出,经常使用这类产品易引起铅、镉重金属中毒。

国家标准GB12651-92《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适用范围覆盖了所有的日用陶瓷饮食器具。

标准规定:任何单一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允许超过表中规定的允许值,标准要求见表。

测试方法:4%(V/V)的醋酸溶液倒入被测样中,直至离溢出口5mm处为止,在20℃±2℃的环境温度中浸泡24小时,测量其铅镉溶出量。

日用陶瓷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哪些质量指标

日用陶瓷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哪些质量指标

日用陶瓷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哪些质量指标
张侃
【期刊名称】《产品可靠性报告》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日用陶瓷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两方面指标:一是铅、镉溶出量,二是热稳定性铅、镉溶出最铅、镉溶出量是一项关系人体健康的安全卫生指标,也是日用陶瓷
标准中的强制性指标,对扁平制品(如盘类)的限定值在5mg/L。

人们如长期使用铅、镉溶出量过高的产品盛装食物,特别是酸性食物,食物中就含有较多的铅、镉含量,会造成铅、镉在血液中的沉积,导致大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张侃
【作者单位】国家日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1
【相关文献】
1.出口鞋类涉及物性安全性能要求 [J], 徐美机;唐振华;林伟;张弛;陈绍华
2.日用陶瓷铅、镉重金属的溶出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J], 郑培烽
3.日用陶瓷铅、镉重金属的溶出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J], 郑培烽
4.日用陶瓷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哪些质量指标 [J], 张侃
5.改革日用陶瓷主要产品质量指标统计势在必行 [J], 黄宪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本标准用来作为指导公司生产和出货的铅镉检测标准;
标准:
引用标准
1.国标GB12651-2002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任何单一制品铅、镉溶出量的允许极限值不超过下表给定值:
2、国标GB14147-93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任一制品与食物接触面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值规定如下:Pb≦1.0mg/l Cd≦0.10mg/l
3、国标GB8058-87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家标准ISO8391/1-86与食物接触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检测方法和ISO8391/2-86与食物接触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任一制品中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Pb≦5.0mg/l Cd≦0.5mg/l
4、美国FDA/ORA CPG 7117.07-1995 进口和国产陶瓷的铅污染
美国FDA/ORA CPG 7117.06-1995 进口和国产陶瓷的镉污染
5、美国加州65规定(Califomia Prop.65-2002)
铅允许极限:单位mg/l
镉允许极限:单位mg/l
6、以色列SI1003-1999陶瓷器皿金属溶出量和标识
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单位:mg/l
7、国际标准ISO6486/2[1999(E)]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8、德国DIN51032 日用器皿中对健康有害物质溶出量极限值
企业内控标准:
变动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