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土楼课讲 教案
福建土楼介绍PPT学习教案

第7页/共13页
坚固 性
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时外墙底 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力向 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下,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 。土楼最大的危险之一是水袭,但绝大多数做法是用 大块卵石筑基。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墙顶则设出挑 达3米左右的大屋檐,以确保雨水甩出墙外。
客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 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 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闽、 粤、赣3省交界地区,这2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它取自 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若须拆除重建则墙土可以 重复使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不会产生象现代砖石或混凝土房 屋那大量的建筑垃极。
圆寨的坚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 时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力向心 状态,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者地基不均匀导致下陷的情况下,土 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 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无 危险。
第12页/共13页
第10页/共13页
❖ 艺术 性
五凤楼一般选址于山脚向 阳处,其立面中轴线上 ,下堂、中堂、上堂高 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 堂居于支配地位。
方楼的造型特征与五凤 楼近似,唯其外墙另厚 升高,形成更为壮观的 整体。
第11页/共13页
圆寨是3种典型中造型艺 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崇 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 一体的纯粹形态出现, 宛自天然,震撼人心, 在土楼旅游中,圆寨具 有最强的吸引力。
第5页/共13页
土楼与八卦
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 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 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 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 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福建土楼建筑介绍ppt课件

土楼介绍
4
土楼之王—承启楼
• 位于龙岩市高头乡 高北村,据传从明 崇祯年间破土奠基, 至清康熙年间竣工, 历世3代,阅世400 多年。其造型奇特、 古色古香,充满浓 郁的乡土气息,是 规模最大、环数最 多(4环)、居民 最多的圆楼,号称 “土楼王”。
5
2010年春节胡总书记与民 同乐,欢度除夕,来的就是 “土楼王”承启楼,还有就 是洪坑村的“土楼王子”振 成楼。
7
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 5000平方米,由两环同 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 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 57.2米,内通廊式。
8
最大的圆楼—深远楼
• 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古竹 乡井头村,是客家土楼中 最大的一座圆楼。直径达 89米之巨,置身其中宛如 在一座城堡之中,让人叹 为观止。楼里四圈,直径 89米,周长289.5米,外圈 四层,房子532间;中圈三 层,房子250间;里圈一层, 房子30间。共有房子532间, 里头最多住着90户人600余 人。
9
最大的方楼—遗经楼
• 遗经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 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 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 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 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 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 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 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 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 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整 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 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 人努力方建成。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土楼王子—振成楼
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 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 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 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 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 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 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 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 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 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 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 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 建筑的杰作。
客家土楼的美术课程教案

客家土楼的美术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本课,能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认识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特点。
情感方面:通过本课学习,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从结构、布局、功能、文化、艺术等方面去分析其他传统民居建筑。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客家土楼。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建筑是哪里的吗?生:知道,客家土楼。
师: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会如此多样化呢?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2、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课题播放图片:客家土楼师:想一想,这些建筑都有哪些独特之处?它的特点是什么?生:观察、思考。
师:总结特色民居建筑的特点客家土楼。
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具有聚族而居和防御作用的多层高楼住宅。
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其中圆形土楼是福建客家民居的代表形式之一。
土楼外墙用夯土,内部用木屋架,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
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结构的卧房,并以走廊相连,这种统一的结构使土楼内部显得完整而有韵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结构:外墙生土夯筑,内部木架结构,利用地势,材料天然。
布局: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规格的卧房,并与走廊相连。
功能:防风抗震,防御性强,循环利用文化,聚族而居,邻里和睦。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特色民居建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客家土楼有什么特点?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师:你能从结构、功能、布局、文化、艺术等方面去看待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吗?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3、作业布置用课上所学的分析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民居。
(手抄报形式)4、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著名建筑分析福建土楼 ppt课件

PPT课件
11
有的完全隔断,须经楼内庭院入口;各单元楼层 间设梯方便上下。如此设计,是缘于大门万一失 守,各单元便可立即转入各自为战以待援兵。 由此,即使匪盗大规模来袭,土楼也固若金汤。 一座座普普通通的土楼,实际上又是一个个坚固 森严的壁垒,平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和深遂的内
涵。
二奇,枪炮轰不倒,地震震不倒,水浸浸不倒。 客家土楼,大小石块累砌打牢地基;生土掺入红 糖水、石灰夯筑厚土墙,增加土墙的坚硬程度; 墙体从底层往上逐渐减薄,并在土墙内埋入竹木 片,就象现代水泥墙里配置钢筋一样,增加
PPT课件
24
福建龙岩新建博物馆,PP设T课计件 构思来源承启楼
25
PPT课件
26
世界著名指挥家郑晓瑛教授在振成楼内指挥交响乐《土楼回响》
PPT课件
27
振成楼由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 卦 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 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 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 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PPT课件
30
防火墙
内院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7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 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 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 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 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 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 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 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 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 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 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 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课件

意义
永定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建 筑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 ,土楼也是客家人团结协作精神的象征,对于促进民族团结 和地区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
未来展望与建议
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 意识的提高,永定客家土楼的未来将更 加美好。未来,永定客家土楼将继续得 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将有更多的 人参与到土楼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VS
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永定客家土楼保护和传承的 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 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技术,提高永 定客家土楼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地理分布与特点
地理分布
永定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永定区,其中以湖坑镇、高头镇和洪 坑村等地的土楼群最为集中。
特点
永定客家土楼以其规模宏大、造型独特、布局严谨而著称,其中圆形的土楼是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土楼除了具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防御、家族聚居、 教育等功能。
文化背景与意义
文化背景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永定客家土楼简介 • 土楼建筑特色 • 土楼生活文化 • 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与传承 • 参观与旅游信息
01
永定客家土楼简介
起源与历史
起源
永定客家土楼起源于唐宋时期, 是客家人南迁至福建地区后为适 应地理环境而建造的民居建筑。
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定客家土楼 在明朝和清朝时期达到了建设的 鼎盛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和布局。
幼儿园三大游戏《土楼》

二、观看上次搭的图片,分析谁的最有特点。
师:你们看看,谁搭的最有特点,谁搭的最漂亮呢?为什么?
三、强调建构规则与合作意识,幼儿分组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先试试怎么拼建威镇阁。
三、幼儿自己对牛奶罐运用的建议。
四、师提出要求:运用废旧的易拉罐等材料建构出土楼里特有的建筑物;注意作品的稳固,排列的时候要高低错落、颜色搭配要和谐;同伴协商合作完成作品。
五、幼儿分组建构,师观察指导。
六、师重点提醒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同伴合作建构有创意的建筑。 幼儿欣赏同伴作品,说说建得好的作品。
七、师对幼儿的牛奶罐作品和作品摆放进行讲评,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继续丰富主题建构。
第一次:(4月6日)
活动准备:各种拼搭积塑、PPT。
指导要点:
一、师幼谈话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土楼里,看看土楼里是什么样子的?(播放PPT)
师:原来里面的建筑的跟平时我们看的建筑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建筑结构图让幼儿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结构图
2、师幼共同讨论用哪些材料拼搭?
4、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分享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活动由来:
土楼,是客家人与畲族的传统民居,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我们决定本月开展的建构游戏的主题为:《土楼》,调动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感知经验结合,拼搭我们的土楼
(新版第1课到第13课)小学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第1课:宜居土楼列世遗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土楼似明珠、世界罕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读课文。
1.介绍土楼的由来。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
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的、利用生土夯筑成土墙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主要分布地区以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
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2.了解土楼的分布: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
在龙岩的永定、武平、上杭及漳州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
3.了解土楼的构造和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
土楼主要是圆形(少数是方形),土木结构,墙体以生土掺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舂压筑成。
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
4.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008.7.6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阅读加油站,让学生读《神秘的古城堡》、《漳州土楼》。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了解了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了土楼似明珠、世界罕见。
第2课:木拱廊桥跨险谷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由来。
2.木拱廊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
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
先祖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拓展对外的交通大道。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教案资料

永定客家土楼地图
承启楼----土楼之王 振成楼----土楼王子 深远楼----最大圆楼 遗经楼----最大方楼 裕隆楼----仙山楼阁 如升楼----袖珍土楼 五凤楼----展翅欲飞 光裕楼----古朴方楼 振福楼----秀丽端庄 衍香楼----书香门第 环极楼----防震巨堡 奎聚楼----宫殿式土楼 福裕楼----府第式土楼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
突出的防御性
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4层土楼为例, 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 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
独特的艺术性
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在这方面,3种典型均有其特点。
良好的坚固性
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的坚
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 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时 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 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 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 作用或地基不均匀下陷还必 须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 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 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 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 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 无危险。 土楼最大的危
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 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 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 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 个别。Fra bibliotek独特性能
充分的经济性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 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 赣3省交界地区,这2种材料取之 不尽。特别是黄土,它取自山坡, 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 若须拆除重建则墙土可以重复使 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不会产 生象现代转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 量的建筑垃极。一般来说,由于 屋架通风较畅,木构件受白蚁侵 袭或潮湿润糟朽的情形并不严重, 旧料可以2次使用,土楼的施工 技术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 作,无须物殊设备。通常建楼时 间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此时 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 程,大大降低建军筑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客家土楼的由来:
根据大量的调查和史料记载,最早的客家土楼萌芽于唐朝晚期南宋初期,明代中叶以前为初级阶段,明末清初以后为成熟阶段,公元17世纪50年代以后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鼎盛阶段。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
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中,当时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2.现状及特点.:客家土楼分布的主要区域是闽西南几个县市,特别是客家话和闽南话这两大方言交界地区,
特点一:源远流长,最古老土楼1300年以上
特点二:模宏大,一座土楼可住数百人
特点三;齐全,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小王国”
永定客家土楼功能齐全,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等多种功能。
特点四:,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永定客家土楼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客家学、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文学、美学等密切相关。
三、民俗学功能:1.维系:土楼,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又是族群文化的空间展演,体现了一个客家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宇宙观和意识形态等。
在客家文化运动中,作为一种物化的符号标识,客家土楼在客家人的情感认同中逐渐扮演了一个认同符号。
.福建土楼和土楼人家的生活方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独具特色的闽西客家民系文化和闽南福佬民系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
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
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
土楼高大、宏伟、封闭的外观,表现出突出的防卫性能,其对内开敞,向心围合的布局则是宗族内部高度团结和强大凝聚力的体现。
更为可贵的是,时至今日,这种优秀的精神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仍在延续。
2.教化;永定客家土楼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客家人开拓进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崇文重教等等客家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
客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土楼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
3防御:有木结构连成整体,与土墙紧密相连;土墙内埋设大量长木条、长竹片作为墙筋,这是土楼具有很强抗震功能的最关键因素。
圆楼的整体性、向心力更强,抗震功能也更突出。
4审美:姿百态,种类达30多种,规模宏大,与美学密切相关. ,
四、“国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遗产。
加强对土楼的保护,合理发展旅游业。
五、小结:今天我们从客家的土楼的由来,现状及特点,民俗学功能,发展前景分析了客家土楼,主要介绍了土楼的民俗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