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蝴蝶·豌豆花》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绘的生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豌豆花的特点,学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绘的生动。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课文内容、图片、生字词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的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和豌豆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步骤: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3. 讲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修辞手法。
步骤:分析课文,学习生字词;讲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加深理解。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5. 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绘的生动。
步骤: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挑选学生展示朗读。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批改,给予反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一种花。
答案示例:菊花犹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穿着金黄色的裙子,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2.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哪个方面收获最大?哪个方面还需要努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经典阅读———《蝴蝶·豌豆花》教学设计

《蝴蝶·豌豆花》第四课时教案(最终版)张艾琼一、教学内容:《我喜欢你,狐狸》、《小鸟音符》、《花牛歌》、《蝴蝶·豌豆花》、《纸船》二、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通过阅读《我喜欢你,狐狸》等小诗,初步感受这几首儿童诗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尝试着说一说。
三、教学过程: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绘本《蝴蝶·豌豆花》,在前面的阅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本书一共选编了20位诗人的20首儿童诗,还知道了这些诗有写童年趣事的,有描写祖国美丽风光的,那今天我们阅读的这几首诗又是写什么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鸟音符》、《纸船》、《蝴蝶·豌豆花》你能根据题目来猜一猜每一首诗都写的是谁吗?(稍作停顿,留给孩子思考)这五首诗分别写的是:狐狸、花牛、小鸟、纸船,还有蝴蝶和豌豆花,你猜对了吗?是的,这几首诗的题目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诗中写了谁。
孩子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不仅是这几首诗,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根据题目猜到文章的大致内容,你们看题目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呀。
(三)学习五首诗歌1、阅读《我喜欢你,狐狸》(ppt3出示题目以及狐狸图片)那让我们先来读一读《我喜欢你,狐狸》这首诗吧,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稍微停顿)当我读到这个题目时,我就想起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里那只用花言巧语骗走乌鸦嘴里的肉的狡猾的狐狸;还想起《狐假虎威》里那只仗势欺人的狐狸;哦,还有那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
你发现没有,在我们知道的很多童话和寓言故事中,狐狸都是不讨人喜欢的,可是,诗人为什么会喜欢它呢?(ppt4出示诗)老师读诗。
听老师读一遍,你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看看我们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我喜欢你,狐狸文/高红波图/张小莹你是一只小狐狸,聪明有心计。
从乌鸦嘴里骗肉吃,多么可爱的主意!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呱呱呱自我吹嘘!再说肉是他偷的,你吃他吃都可以。
蝴蝶豌豆花教案

蝴蝶豌豆花教案教案标题:蝴蝶豌豆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和特征。
2. 了解豌豆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1. 蝴蝶的生命周期和特征的介绍。
2. 豌豆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介绍。
3. 进行实验观察蝴蝶和豌豆花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蝴蝶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
2. 图片或实物展示豌豆花的不同生长阶段。
3. 豌豆花种子、土壤、花盆等种植工具和材料。
4. 实验记录表格和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入蝴蝶和豌豆花的话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探究:2. 展示蝴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蝴蝶的特征。
3.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蝴蝶的生命周期,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4. 展示豌豆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豌豆花的特点。
5. 解释豌豆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实验观察: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种植豌豆花。
7. 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豌豆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时间、幼苗生长速度、开花时间等。
8.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蝴蝶的生命周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蝴蝶的蛹和成虫阶段。
总结:9.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蝴蝶和豌豆花的生命周期和特点。
10.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昆虫或植物进行观察和实验,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评估:12. 结合实验记录表格和观察记录表格,评估学生对蝴蝶和豌豆花的了解程度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延伸:13. 在其他科目中,如语文或美术,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他们对蝴蝶和豌豆花的理解和观察。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蝴蝶和豌豆花的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儿童诗阅读指导课教案

快乐读书吧——儿童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儿童诗,能够模仿重复的语言初步进行儿童诗创作。
2、激发阅读兴趣,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和朗读,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诗歌语言独特的美感。
教学准备:预习单、课件、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1.分享阅读书籍,开启诗意的读书之旅。
2.反馈阅读预习单。
3.明确文体——儿童诗,指导批注。
4.总结:小小儿童诗,丰富想象满童趣。
5.介绍作者二、朗读指导,体味诗情1.读出诗的节奏2.读出诗的轻重3.活动激趣:成为诗中的小雪花,读出她的快乐!4.朗读诗文,总结:读读儿童诗,变换节奏诵诗情。
5.选择积累背诵。
总结:背背儿童诗,好词佳句记心间。
三、拓展想象,仿编诗歌1.引导想象: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想飘落到什么地方?2.出示示例,完成创作。
3.雪花片展示佳作。
4.拓展想象:假如我是————————5.总结:写写儿童诗,大胆想象我能行。
四、自学诗歌,推荐阅读1.出示新诗,体味想象2.运用方法,诵读感悟3.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教后反思:今天我执教了儿童诗的阅读指导课,对儿童诗集绘本这种类型的书进行了阅读指导。
《蝴蝶豌豆花》是一本童诗绘本,收录了20首经典童诗,每一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这节阅读指导课上我主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这种文学形式,通过读诗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通过书中一首小诗的导读,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蝴蝶豌豆花》的兴趣。
这节课上完,我觉得有这些成功之处:1、本节阅读指导课主要内容是儿童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这种文体独特的美感。
并且通过富有诗意的过渡语串起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书中诗歌的意境。
2、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对于诗境的理解感悟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老师只是起到导读、启思的作用。
3、以点带面,通过一首小诗《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的导读,激发学生对于整本书的兴趣,使学生有继续读这本书的愿望。
《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蝴蝶·豌豆花》。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探讨、想象力激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蝴蝶和豌豆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写,加深印象。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6.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给出示例。
7.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示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蝴蝶·豌豆花》2. 生字词:若干3. 课文大意:描绘蝴蝶与豌豆花的互动,表现大自然的美好。
4. 教学重点:观察、热爱、想象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种身边的动植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自然,多进行类似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组织一次“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课文理解与主题探讨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低段课外阅读课优秀教案

《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设计作品解读《蝴蝶豌豆花》这本童诗集精选了中国二十位诗人的经典童诗,其中包括叶圣陶、冰心、圣野、金波等大家的儿童诗。
这些诗人的诗作,有的并不是专为儿童所作,但能让我们分明感受到诗的美。
这种美天然地呼应着儿童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新鲜感。
细细品味这些小诗,能使读者的灵魂伴随着花朵、白云、小鸟飞入幻境。
书中,还有十位知名儿童文学插画家为诗作画。
画家以鲜活有力的笔触将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以图画的方式诠释,与读者交流。
画面温馨宁静,让诗歌产生了第二次生命,让读者感受到童年纯美的情境和隽永的趣味。
诗情画意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
”在孩子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能说会笑,创造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因而我们引导孩子用读故事、读生活的眼睛来读诗,在感情上引起共鸣,让内心得到抚慰,让心灵得到庇护,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培根说:“记忆力归于历史,想象力归于诗歌,理解力归于哲学。
”那想象力就是诗歌的翅膀。
读诗的人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在诗歌的天空中尽情飞翔。
因而教学中,要从文字、图画间激活儿童的想象,反复诵读,感知想象力的奇妙,诗才有趣。
诗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诗具有它独特的魅力,通过美读、美诵,可以让学生感知儿童诗的节奏之美、语言的精练天真等,激发他们对儿童诗的喜爱。
指导目标1. 引导学生读故事一样读童诗,感受童诗的趣味,培养阅读童诗的兴趣。
2. 通过文字、图画感受儿童诗的丰富想象,通过美读美诵感知儿童生活的情趣、童诗语言的精粹天真。
3.能简单模仿,初步进行儿童诗创作,培养富有创意地表述自己所想所感的能力。
指导过程导读板块一、引导看图,猜一猜1.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好看的图画(出示:《蝴蝶豌豆花》插图),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2. 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请猜一猜。
3. 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豌豆花。
来,跟它找个招呼。
4. 猜猜蝴蝶和豌豆花在干嘛呀二、吟诵诗歌,说一说1.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出示全诗),听老师来读一读。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8 书的世界》《蝴蝶.豌豆花》导读课教学设

第八单元书的世界单元评价建议:1.字评价: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在每课识字教学中完成2.字评价:以写正确为标准3.阅读评价:正确流利有感情4.综合活动评价: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封、录、游”等8个生字掌握音形。
2.规范书写5个一类字3.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小说,并了解一些儿童读物课时安排:3课时课题书的世界【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书的知识。
2.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了解获得书的途径。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激发读书的兴趣。
【重、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购书的途径。
2.认识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和序文。
【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组织交流扩展读书途径1.上周末,老师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外出,购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你们买到了吗?2.你们买了什么书?在哪儿买的?3.观察图画,你发现哪些地方图书很多?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能见到图书?4.老师出示词卡: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览室、文化站、报刊亭,认读词卡。
二、认识图书1.老师出示图书:从封面上你都看到了什么?书的封底有什么?一本书除了封面、封底、正文外,还有什么?2.展示台投示,认识目录3.师:我们拿到一本书要想快速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介绍序文,认识序文及其作用。
三、自主识字、写字1.我们全面认识了图书,这几个词语你能读读吗?2.抽读生字。
3.学生扩词:封、录课型:新授课试验场学校★导学案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第六、七单元(10课时)134.怎么写“录”字才美观呢?5.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书写,学生评价。
【板书设计】世界报刊文化查找杂志工具演义木偶作者目录连环画父与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选择好书做朋友。
2.学会给图书分类。
3.认字6个,写字3个。
【重、难点】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选择好书做朋友。
2.学会给图书分类。
【课内探究】激趣引入:你最喜欢什么书?为什么?二、图书会1.丁丁冬冬也有许多爱看的书,瞧,他们请来了图书朋友,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蝴蝶豌豆花教案幼儿园

蝴蝶豌豆花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蝴蝶和豌豆花来加深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2.培养幼儿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
•蝴蝶和豌豆花的图片
•直径约10厘米的白色圆形卡纸
•彩色毛线、剪刀等手工工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带领幼儿们欣赏蝴蝶的图片,让幼儿们感受蝴蝶美丽多彩的身体、翅膀还有飞翔的美好场面。
(2)再将豌豆花的图片展示给幼儿们,让幼儿们感受豌豆花鲜艳的色彩、香味以及花语。
2. 操作环节
(1)教师示范,将白色圆形卡纸折成蝴蝶的形状,创造互动氛围。
(2)用彩色毛线把蝴蝶翅膀的线条勾勒出来,让蝴蝶更加栩栩如生。
(3)再拿出彩色毛线,通过搭配不同颜色的毛线,打结做成豌豆花,加强豌豆花的视觉效果。
3. 结束环节
在结束环节,教师可以与幼儿分享关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与蝴蝶和豌豆花相关的艺术作品,为幼儿们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
四、教学小结
通过这次教学,幼儿们不仅能够加深对自然和生态的理解,同时也通过手工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实践的推广,从而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爱护自然、关注生态的良好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蝴蝶·豌豆花》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初步感受阅读的快乐。
2、初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方法。
3、初步感知文字的精美。
教学重点:激发孩子对诗歌的喜爱。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配乐诗朗诵。
二、观察封面和封底。
请学生说一说封面上都有什么?并读一读封面上的文字。
然后再观察一下封底,看看封底和封面有什么不同。
三、观察扉页。
读一读扉页上的文字。
四、阅读目录。
1、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本书的目录,看看老师刚才读的是哪一首?
2、请小朋友们通过目录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并说说它的作者是谁?插图
是谁画的?猜一猜你喜欢的这首诗里写了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吧,看跟自己猜的是否一样。
3、老师在这本书里也找到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现在读给大家听一听。
请小朋
友们仔细听,看看老师和小朋友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五、教师讲解朗诵技巧
小朋友们,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语调。
通常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注意语调,语调可以从标点符号入手。
也可以根据当时这句诗的意思入手。
比如:。
(2)注意重音。
我们在朗诵的时候还要注意每句话中的字、词是否需要重读的。
比如:。
(3)注意节奏。
朗诵时我们要看看读的这首诗是属于轻快型的还是缓慢型的,要读出它的节奏感会更美。
六、学生自由阅读绘本。
现在请小朋友自由的阅读绘本,等会儿老师会请几位小朋友起来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再次给大家朗诵你喜欢的诗歌。
七、阅读推荐
小朋友们喜欢读诗歌吗?是呀,诗歌押韵,有意境美,读一读诗歌也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现在老师推荐几本有关诗歌的书籍给大家。
《日有所诵》、《迷路的小孩》、《明天要远足》。
八、作业
请小朋友们回家后选择两篇自己喜欢的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如果读得好请爸爸妈妈在目录处画一颗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