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华信软件学院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专业设计

课程代码:

所在班级:

学号:

姓名:

课题名称:即时通讯系统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3月-2013年6月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消息传递方式从E-Mail到聊天室又到及时通讯软件。如今即时通讯软件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交流方式使其成为了人们最常使用的软件之一。系统使用Silverlight实现B/S与C/S结合的模式,体现了B/S结构方便用户访问的特性的同时也兼顾了C/S结构的强大功能。本文简述实现系统时使用的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的主要概念,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服务器协议的制定,客户端间通信协议的指定,客户端主要功能的实现以及部分网站的设计。最终目的是在已经成熟的即时通讯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即时通讯,微软银光,Windows通讯框架。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update, the Internet between the person and person's message from E-Mail to chat and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Now IM software technology has been very mature, powerful and rich communication make it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oftware. The system uses Silverlight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B/S and C/S mode,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S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access while als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owerful functions of C/S structure. The main concepts in this paper when the system is realized using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including server protocol development, specify the cli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client and website. The ultimate aim i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insta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matur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Silverlight; Instant Messaging;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主要技术介绍 (2)

1.1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2)

1.2 MVC (2)

1.3 Silverlight (3)

第二章系统概述 (4)

1.1 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4)

1.2 开发环境 (4)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5)

2.1 任务概述 (5)

2.2 功能需求 (6)

2.3 性能需求 (7)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8)

3.1 系统总体流程 (8)

3.2 系统功能模块图 (10)

第五章详细设计 (11)

4.1 程序流程图 (11)

4.2 程序详细流程图描述 (12)

4.3 主要功能描述 (13)

4.4 程序接口描述 (15)

4.4.1 服务器端服务接口 (15)

4.4.2 客户端内部接口 (15)

4.5 数据设计 (16)

4.5.1 数据的逻辑设计 (16)

第六章测试分析报告 (18)

6.1 测试计划和要点 (18)

6.1.1 主模块测试要点 (18)

6.1.2 登陆模块测试要点 (18)

6.1.3 聊天服务模块测试要点 (18)

6.1.4 文件服务模块测试要点 (19)

6.1.5 音频服务模块测试要点 (19)

6.2 测试用例 (20)

6.2.1 主模块测试用例 (20)

6.2.2 登陆模块测试用例 (21)

6.2.3 聊天服务模块测试用例 (21)

6.2.4文件服务模块测试用例 (22)

6.2.5 音频服务模块测试用例 (22)

6.3 测试结果 (23)

6.3.1 测试的结果 (23)

第七章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7)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引言

互联网的告诉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他在提供人们快速便捷的体验的同时,慢慢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这其中,互联网人际交往也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时尚、便捷、多元化的方式。IM作为其工具,也变得流行起来。从1996年世界上第一款IM软件ICQ的推出,到2005至2007年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运营商、综合门户网站、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围绕各自核心业务,推出各具特点的IM即时通信工具。如今,即时通信产品功能已经从比较单一的文字聊天、好友查找、好友管理,在向集社会化网络、资讯、娱乐、位置服务、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发展。

1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第一章主要技术介绍

1.1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是由微软发展的一组数据通信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可以翻译为Windows通讯接口。它是.NET框架的一部分,由 .NET Framework3.0 开始引入,与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及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并行为新一代 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 WinFX 的三个重大应用程序开发类库。在 .NET Framework2.0 以及前版本中,微软发展了 Web Service (SOAP with HTTP communication),.NET Remoting (TCP/HTTP/Pipeline communication) 以及基础的 Winsock 等通信支持。由于各个通信方法的设计方法不同,而且彼此之间也有相互的重叠性(例如 .NET Remoting 可以开发 SOAP, HTTP 通信),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程序设计模型,而且必须要重新学习,让开发人员在使用中有许多不便。同时,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也开始盛行于软件工业中,因此微软重新查看了这些通信方法,并设计了一个统一的程序开发模型,对于数据通信提供了最基本最有弹性的支持,这就是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1.2 MVC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

2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1.3 Silverlight

Microsoft Silverlight是一个跨浏览器的、跨平台的插件,为网络带来下一代基于NET Framework的媒体体验和丰富的交互式应用程序。Silverlight提供灵活的编程模型,并可以很方便地集成到现有的网络应用程序中。Silverlight可以对运行在Mac或Windows上的主流浏览器提供高质量视频信息的快速、低成本的传递。Microsoft Silverlight的中文名为“微软银光”,是一种新的Web呈现技术,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借助该技术,您将拥有内容丰富、视觉效果绚丽的交互式体验,而且,无论是在浏览器内、还是在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 和Apple Macintosh)中,您都可以获得这种一致的体验。Microsoft .NET Framework3.0(Windows 编程基础结构)中的呈现技术XAML(可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遵循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它是Silverlight呈现功能的基础。

3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第二章系统概述

1.1 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内部通讯是每一个组织机构必须切实面对的工作,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例如传真和内部电话。这些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且较为繁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这种传统的通信方法必然被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方法所取代。即时通讯系统作为网络应用的一个分支,有着传统通讯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易于管理,可靠性高,部署简单等。

因此,开发一套能够为企业机构提供内部资源信息交换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外的企业级内部通讯软件平台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集成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邮件系统,提供二次开发和与其他系统(例如OA)的集成。典型的项目例如微软的Lync,腾讯的RTX等。

1.2 开发环境

开发环境的选择会影响到数据库的设计,所以在这里给出图书管理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的选择如下:

开发环境:Windows 8.1

开发工具:VisualStudio 20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 2012 Express

数据库服务器: SQL Server 2012 Express

4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5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任务概述

经过对同类软件的研究,发现同类软件之间的基本原理相差不大。主要实现一对一聊天,一对多聊天,广播通知,文件互发,语音聊天等。基于TCP/IP 协议实现。为了减少服务器的负载,客户端也同时集成了服务器的功能,使基本的聊天信息不在经过主服务器发送,而是由客户端之间进行配对发送。

新用户首先对主服务器进行http 请求,服务器返回登陆界面,新用户进行注册并下载客户端程序后便可正常使用客户端进行聊天。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整个系统的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概念构成图

Fig. 2.1 Structure diagram of system concept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2.2 功能需求

经过以上详细的用户调查,在现行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本可以确定系统设计必须达到的目标。

以下是即时通讯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1.后台客户端:处理与网络相关的信息。包括获取当前可用网络的ip,当前网络是否可以连接到服务器,自动绑定至可连接的ip等功能。由于SilverLight功能的局限性,不得不考虑将客户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专门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的可视化接口服务,一部分处理网络通信。

2.网站与服务器:网站提供用户的注册和登陆。用户可通过页面内置的SilverLight 客户端来使用聊天服务,也可以下载SilverLight客户端到本地来使用。下载到本地的SilverLight客户端使用服务器进行登陆,

3.前台客户端模块:向服务器发送登录信息,发送注册信息,呈现用户界面,提供基本服务,向后台客户端提供数据。

4.主要功能模块:主要功能模块分为3个子模块,分别为文字聊天模块,图片/文件传输模块,音频聊天模块。每个模块使用单独的信道通信,并适当使用多线程技术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5.异常处理模块:前后台客户端都应设有异常处理模块。当信道出现异常时尝试自动重置信道以排除异常并重新连接至目标终结点,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6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2.3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即时通讯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传送的需要的同时,尽可能的迅速和准确。

2、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即时通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用户对数据传送的需求会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系统必须尽可能的满足这些需求并且只花费较少的时间和金钱。这就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而要实现这一点,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既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即时通讯系统是直接面对使用人员的,而使用人员往往对计算机并不时非常熟悉。这就要求该系统必须有较为完善的用户帮助信息和友好的系统界面,帮助用户尽快熟悉系统的使用方法,缩短磨合时间。

4、系统的先进性

现代计算机通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如果想要该系统尽可能的延长生命周期,必须在开发时使用相对较新的技术。同时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良好的耦合度,通过快速和廉价的升级方案,防止系统过快淘汰。

5、系统的响应速度

即时通讯系统在日常处理中的响应速度为秒级,达到实时要求,以及时反馈信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根据所需数据量的不同而从秒级到分钟级,原则是保证操作人员不会因为速度问题而影响工作效率。

7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8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流程

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性能和功能要求,得出系统的大致工作流程。程序开始运行后,首先进行用户的登陆验证。之后初始化系统的各项功能所依赖的对象,之后等待用户进行输入,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发送文字聊天信息,图片,文件和发起音频会议。用户使用完毕之后,关闭程序之前进行登出操作。之后关闭程序。

图3.1 即时通讯系统总体流程图

Fig. 3.1 The overall flow chart of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针对这个总体上的业务流程,必须要进行一些合理的改进以适应实际情况。例如初始化失败;连接后台客户端失败;无法连接到登陆服务器等实际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错误和异常。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

网络连接类错误:错误发生后尝试重新连接,在尝试一定次数仍失败后提示用户。 用户输入类错误: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正确的信息。

机会错误和未知错误:提示用户后关闭程序,暂时不进行处理。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9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3.2 系统功能模块图

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功能需求,以及对系统对性能的需求以及系统特点,得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下:

图3.2 即时通讯系统功能模块图

Fig. 3.2 Function models diagram of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10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11

第五章 详细设计

4.1 程序流程图

依据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系统实现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具体来说就是把经过总体设计得到的各个模块详细的加以描述。

根据总体设计中对总体流程图提出的改进要求,画出详细流程图如下图4.2所示。

图4.1 程序详细流程图 Fig. 4.1 Detailed program flowchart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4.2 程序详细流程图描述

程序开始运行后,首先尝试与后台客户端进行连接。如果连接失败则进行重试,如果连接成功则后台客户端进行初始化,之后返回监听地址到SL客户端以便进行用户登录。验证用户登录,如果失败则提示失败,重新获取必要信息后重新验证。如果登陆成功则向服务器获取登陆用户的好友列表。服务器返回列表之后SL客户端进行用户界面的初始化并等待用户进行操作。关闭客户端时自动向服务器发送离线信息。

12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13

4.3 主要功能描述

系统主要功能有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发送不同种类的数据。发送数据的方式有两种,分为缓冲模式和流模式。分别对应简短数据和大型数据。

用户登陆登出功能时序图:

图4.2 登陆登出时序图

Fig. 4.2 Sequence diagram of Login/Logout

用户登陆登出采用BasicHttpBinding 缓冲模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用户在登录时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以及一个代表自身网络地址的终结点Uri 。服务器接收登陆请求后验证用户名密码是否正确并异步送回验证结果。登陆成功后服务器记录登陆者的Uri 并设置登陆状态。

发送消息功能时序图

图4.3 发送消息功能时序图

Fig.4.3 Sequence diagram of sending message

图4.3表示的是一个发送过程。此过程在本系统中是通用的,换句话说,此过程使用在一些实现相似功能的模块中 。发送过程开始前需要进行普通服务客户端的初始化。在此我们认为初始化过程已经完成并且连接正常。之后需要构建一个Communication Data 以表示需要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14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并携带一个消息目的地的Uri ,然后它会通知主服务客户端发送此Request 到目标地址并等待此请求返回。请求返回的结果同样是一个

CommunicationRequest 。不同的是其中的PingPongCount 会加1,普通服务客户端会检测这个值,如果此值小于2就继续发送一个CommunicationRequest 并且PingPongCount 加1。返回的Request 还携带了一个ReplyAddress 。这个地址表明了普通服务客户端需要的目的地址。有了这个地址,普通服务客户端就可以和远程的相应主机进行通信了。

接收消息功能时序图:

图4.4 接收消息功能时序图

Fig.4.4 Sequence diagram of receiving message

图4.4表示的是一个通用接收过程。在主服务主机接收到Communication Request 之后检测普通服务主机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会新建。之后检测Request 中的PingPongCount 并回发携带ReplyAddress 的Request 。

通过使用和重复使用以上三个功能,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客户端。

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

15

4.4 程序接口描述

4.4.1 服务器端服务接口

共三个接口,分为登陆服务接口,好友列表获取接口,登出接口。分别提供登陆, 获取好友列表,登出功能。

图4.5 接口原型

Fig.4.5 Prototype of service interface

具体实现详见附录第一部分。

4.4.2 客户端内部接口

客户端模块间接口采用数据耦合方式,通过参数表传送数据,交换信息。

即时通讯软件QQ和微信的比较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分析 ————QQ与微信的异同与发展趋势 腾讯QQ(简称“QQ”)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1999年0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OICQ”,后改名为腾讯QQ。QQ在线用户由1999年的2人(2人指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中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微信 微信是一款基于移动场景、为手机而设计的社交应用。所以设计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查看附近的人,更适合手机端的输入方式——语音输入,更简便的手势操作——摇一摇,基于手机才能使用的功能——通讯录匹配、二维码名片。这一切都利用了手机的特性,为了更符合移动场景。 QQ与微信的相同点 微信与QQ一样都是即时聊天通讯工具,都可以与好友进行线上聊天发表情与分享心情新闻等等。 QQ与微信的不同点 微信是被设计者重塑了的QQ。QQ刚刚出现的时候,也多存在陌生生交流。长时间沉淀,形成了QQ的特色:熟人即时通讯。而微信借助移动IM刚刚起步的大形势,以移动通讯为切入口,有QQ平台推广直接跳过了熟人或者陌生人的区分。如果说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1、用户人群不同,微信通过智能手机这个媒介过滤了QQ大部分的低端用户; 2、手机QQ是PCQQ在移动端上延伸,而微信是针对智能移动端量身定做,所以智能移动端的属性比较强一些。 因为用户群已经确定,QQ基因难以改变,所以设计者借助大势,通过功能、视觉、交互等等产品的各方面重塑了即时通讯QQ,使微信的定位人群要高端化。分析产品之间的不同,从定位、设计、特色功能着手。 一、定位:人群的定位——QQ是青少年,微信则偏向于白领。这也是腾讯的去年轻化战略的最成功案例。时间定位——QQ是一个即使的通讯工具,直接的说,我们一般聊QQ都是抽出特定的时间,一段时间,而在移动时代,碎片的化时间才是移动的常态,所以,微信比QQ赢在了碎片化。 二、设计:微信区别与手机QQ的也有很多在于设计,①放弃了QQ分组,而直接采用通过拼音索引。其实这符合手机通讯录特点,直接把微信融入到手机中,融入感更强。②微信摒弃了QQ的高度的集成,一个很冗杂的客户端,而以轻便的平台,任凭用户添加,可多可少,符合移动直观的聊天、语音特性。 三、特色功能:QQ作为即时通讯的集大成者,包括在视频聊天、文件传输等扩展上做到了无出其右。微信是社交属性开始融于媒体属性,其公众平台的出现,挤压了不少的微博时间,也为微信做为一个移动端的平台,一个入口做了铺垫,这正式当年QQ走的路,只是,移动端的平台不同,不是简单粗暴的堆叠,而是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及其现状

摘要 近一、两年来,即时通讯软件(InstantMessenger)的发展突飞猛进。在短短的几年内,网络即时通信大有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之势。继电子邮件之后,即时通讯对我们的通信方式又进行了一场革命,这种革命甚至延续到了我们的感情领域,只要双方都在互联网上。即时通讯所拥有的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使之日益受到网民们的喜爱。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e一代”,在交换联系方式时已经习惯了交换QQ号。 本文介绍了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五种最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的最新发展。 关键字:即时通讯;网络发展;软件

目录 摘要 (1) 一、即时通讯 (3) (一)概要 (3) (二)即时通讯软体 (4) 二、国内常用的五种即时通讯软件 (4) (一)QQ (4) (二)MSN (5) (三)阿里旺旺 (6) (四)百度hi (6) (五)POPO (7) 三、即时通信软件的现状 (8) 四、即时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9) 五、总结 (10)

一、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分电话即时通讯手机和网站即时通讯代表百问https://www.360docs.net/doc/4b12781572.html,,手机即时通讯代表是短信,视频即时通讯如QQ,MSN,百度hi等应用形式。 (一) 概要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於e-mail在於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缐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 在早期的即时通讯程式中,使用者输入的每一个字元都会即时显示在双方的萤幕,且每一个字元的删除与修改都会即时的反应在萤幕上。这种模式比起使用e-mail更像是电话交谈。在现在的即时通讯程式中,交谈中的另一方通常只会在本地端按下送出键(Enter或是Ctrl+Enter)後才会看到讯息。 在网际网路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服务包含了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与QQ。这些服务有赖於许多想法更久的(与普遍)的缐上聊天媒介,如Internet Relay Chat一样知名。 1970年代早期,一种更早的即时通讯形式是柏拉图系统(PLATO system)。之後在1980年代,UNIX/Linux的交谈即时讯息被广泛的使用於工程师与学术界,1990年代即时通讯更跨越了网际网路交流。1996年11月,ICQ是首个广泛被非

基于BS方式的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方式的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而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通讯服务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即时通讯的运用将日益广泛,即时通讯软件业方兴未艾。本文首先描述了即时通讯业的发展和现状,然后初步探讨了即时通讯所涉及到的一些技术,最后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并且设计了一个名为web-msn的即时通讯系统。 web-msn是基于B/S的模式的即时通讯系统,通过IE等浏览器直接完成客户端的登录、数据传输,更加便捷了用户之间的通讯和交友;使用最新的Ajax 技术,使其非常快,无需等待页面的刷新,实现了即时通讯的功能。 在系统设计与建模过程中,使用了UML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本系统基于.NET Framework 1.1,使用Visual Studio .NET 2003作为开发工具,将.NET中的一些新技术运用到了系统中;在开发过程中用到了时下流行的重构开发方法,优化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Web-msn;即时通讯;B/S;Ajax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e Based on B/S Abstract Instant message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communicate on the Internet,by the way various instant message softwar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appearing; service provider offers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nowadays.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stant message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than b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stant message. Then it discusses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instant message such a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ervice mode and friend-making mode. It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respect to th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also provides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improvement. At last it designs and develops an instant message system named web-msn. The web-msn system is an instant message system which bases on b/s mode. You can login and interact with it through IE. It makes communication and finding friends more conveniently. It is designed using Ajax, which doesn’t need to wait for refreshing page, so carry out communication instantly.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NET Framework 1.1 and uses Visual Studio .NET 2003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It accumulated some new technology in .NET into our syst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used the popular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ethod, which optimizes the system design. Key words:Web-msn; Instant Message; B/S; Ajax

即时通讯工具的异同

即时通讯工具的异同 不同点 腾讯QQ 腾讯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是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及移动增值服务供应商,并一直致力于即时通信及相关增值业务的服务运营。腾讯QQ已形成为国内用户最多的个人即时通信工具,2004年腾讯QQ推出了2004Beta2新版本,在软件功能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它的发展引导着国内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即时通讯软件的老大,QQ2004 II Beta2版本增加了多项耳目一新的功能,如魔法表情、影片截图(图14)、多人语音、网络记事本等等。 MSN MSN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由于微软产品用户众多,MSN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因此MSN的普及速度非常之快,现在已经是世界主流的聊天工具,并且功能越来越强大,最近推出了7.0版本。 喜欢写文字的朋友如果拥有MSN的.NET PassPort账号可以去申请MSN最新提供的MSN Spaces空间,让自己也成为网络博客。另外MSN7.0还增加了MSN Today的对话框,可以让用户即时看到MSN网站上提供的最新服务。 雅虎通 雅虎通(Yahoo! Messenger)是一种免费的消息服务,它允许用户与朋友、家人、同事及其他人进行即时的交流。使用即时消息可以与朋友交谈,并能发现他们何时在线。雅虎通内置了股票、新闻、和记分板等选项卡,这样不论用户在何处浏览因特网,都可以始终监视用户所有个性化信息。使用最新的雅虎通6.0版本,还可以获得1G大小的雅虎邮箱。 雅虎通推出了免费向使用6.0版本的用户提供1G邮箱的服务,并且全部免费发送手机短信,它在免费功能上打出了一张亮牌!而在功能上内置了一搜网的搜索引擎,便于用户即时查找网络资源。 TOM-Skype TOM-Skype是TOM在线和Skype Technologies- S.A.联合推出的互联网语音沟通工具。Tom-skype采用了最先进的P2P 技术,为您提供超清晰的语音通话效果,使用端对端的加密技术,保证通讯的安全可靠。您无需进行复杂的防火墙或者路由等设置,就可以顺利安装轻松上手。TOM-Skype可以免费的直接呼叫全世界的朋友的软件,服务提供商是互联网上免费的电话公司。用户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下载软件、注册TOM-Skype账户,便可以插好耳机、麦克风、或者与TOM-Skype配套的USB电话,开始像打电话一样呼叫朋友了。TOM-Skype的功能和前面五款软件相比,聊天和多媒体功能没有那么丰富,而在它所特有的通话功能技术开发上独树一帜,具有领先的P2P技术、穿透防火墙、安全加密、跨平台使用的特点。 新浪UC 新浪UC是新一代开放式即时通讯娱乐平台,它采用自由变换场景、个性在线心情等人性化设计,配合视频电话、信息群发、文件互传、在线游戏等使用户在聊天的同时能边说、边看、边玩,从而带给用户前所未有的聊天新感觉。 新浪UC的用户则可以根据自己在线时间的长短获得免费的网络硬盘空间,最大支持120M,每天免费发送15条手机短信,并可直接用该账户享受新浪网的游戏、多媒体同学录、聊天室等服务。只要打开UC咨询通还可以即时获得最新的新闻信息,查看天气预报等。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实现模块 1.1 服务端模块 服务端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1.网络模块,建立TCP服务器,负责监听端口,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并接受和发送数据。 2.应用模块,负责处理从网络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予以分析处理,进行转发或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返回相关信息。 3.数据层,数据层用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应用模块必须通过数据层来进行数据库的操作。 日志记录 图4.1 系统模块图 1.2 客户端模块 用户端包块以下模块: 1.用户界面模块,此模块包括客户端的操作界面,由NetBeans编写的GUI,进行了较多的美化,采用偏向Vista的风格。 2.网络模块,此模块包括两个小模块,TCP模块用于和服务器端通讯,而UDP 模块则负责和客户端进行P2P通讯。 3.聊天模块,此模块负责在用户聊天时候,对聊天的数据进行封装,对聊天的图片也进行压缩,以适用网络传输。在接受到聊天数据之后,又会对聊天数据进行分解操作,最后生成聊天内容。 4.群组模块,此模块包括群组聊天、群组的创建、管理、更新等功能。 5.文件传输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6.视频聊天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客户端之间的视频聊天功能。 7.系统设置记录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保存聊天记录,登录日志,以及保存系统设置信息的功能。 系统记录模块 图4.2 客户端模块图 2 数据库设计 2.1用户表设计 用户表是系统中的基础表,主要用来记录用户注册时的各种信息,此表还有一个从表userlogin表用来记录用户登录和状态信息。[12] Userinfo表

UserLogin表 用户关系表是用来保存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数据表,查询好友列表的时候要从此表中查询与自己ID想关联的好友ID,type字段可以设置两者的关系,其中1为好友关系,0为黑名单。 其他表,如组群表,族群信息表就不在此一一列出。 3 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 此章节将叙述系统部分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 3.1 网络模块的设计实现 本系统采用TCP和UDP混合的网络通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登录验证时采用TCP连接,登录之后,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UDP方式保持通讯,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采用UDP连接,如果无法直接连接,通过服务器申请UDP穿透NAT,如果失败,则消息通过服务器中转传递。

五款主流即时通讯软件分析

纵观近年来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市场,QQ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因贴近国人需求而一枝独秀。与此同时,功能越来越强大的MSN Messenger其市场份额也在扩大,Yahoo Messenger也有一定的用户,而在语音通话和界面简洁方面各有特色的Google Talk和Skype,也牢牢抓住了一些网民的心。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这5款IM软件进行横向评测。所有参评的软件均已更新到最新版。(Yahoo! Messenger 因8.0 beta 多次安装失败,采用了7.x系列的最新版) 图目前国内用户较常见到的五款主流即时通讯软件 ★联系人容量 Windows Live Messenger 联系人数目从75、150升级到300人,目前是600人,与QQ相当。而Yahoo Messenger在8.0中通过插件,已经可以达到1000人。Google Talk联系人数目和Gmail一样,超过5000,上限未知。Skype联系人上限未见报道,小编多方查询也未知道结果。 500-600的联系人容量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已经够用,但这个数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会慢慢耗尽。当然,如果你是IM狂人当然另当别论了。 ★安装程序及安装后文件夹体积 对于功能,当然是强大的好;但是软件体积,还是精简些比较好。QQ和Google Talk在体积方面显然是两个极端:随着QQ功能的逐步增多,比如TM、QQ音乐、3D秀等,腾讯也想把所有的功能都打包进去,自然造成了安装程序和程序文件夹体积的增大。而Google Talk非常简洁,安装文件竟然只有1.3兆,安装后文件夹内居然只有主程序、卸载程序两个文件,可谓精简至极。 图五款IM软件的安装包及安装后体积(单位:兆) 尽管当今宽带普及,用户的硬盘空间也是越来越大,人们大可不必为这几十兆空间太伤头脑;但空间占用超过平均水平太多的IM软件无疑会令相当一批用户感到臃肿。 ★运行内存占用

即时通讯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即时通讯软件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 年8月23 日

一、系统需求分析2 ?项目名称2 ?开发背景2 1、文档说明 3 2、实现功能3 3、功能说明3 二、系统的UML基本模型4 1、用例图4 三、数据库设计4 (1)E-R图4 (2)数据库逻辑结构5 1存储用户信息表Users详细信息 5 2存储QQ消息表Messages详细信息5 3存储QQ消息类型表MessageType详细信息5 4存储好友表Friends详细信息5 5存储好友策略表FriendshipPolicy 详细信息6 6存储血型表bloodType 详细信息6 7存储星座类型表star 详细信息6 8存储密码表SavePwd 详细信息6 三、系统运行结果(截图)6 1、登录界面:6 2、申请QQ界面6 3、忘记密码窗体7 4、主窗体:7 5、修改个人信息8 6、查找好友界面:9 7、聊天界面:9 8、设置字体10 9、有新消息提示12 10、退出 12 四、课程设计总结13 一、系统需求分析 ?项目名称 “MyQQ”聊天系统 ?开发背景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需要简捷快速的方式进行沟通。用手机交流存在费用高,

操作麻烦的问题。因此开发一个基于C/S 架构的QQ,可解决在局域网范围内与好友进行便利交流,无需任何费用。 1、文档说明 改文档描述了MyQQ的功能、数据库、以及ER图、等、让用户可以大体的了解该软件安的功能。 2、实现功能 01 注册QQ号 02 登录到主界面 03 登录后可以显示好友列表、QQ头像、未查看的消息 04 可以通过性别、年龄、QQ号查询好友,并添加好友 05 编辑个人的信息、修改密码、设置添加好友的模式 06 可以与好友进行实时聊天 07 头像列表、可以从100个头像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 08、可以设置聊天字体,颜色。 3、功能说明 1、登录 显示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称和口令后,提交页面。系统验证用户的登录: 若用户名称或口令不正确,系统显示登录失败消息,用户可再次登录;若用户名 称和口令正确,登录成功,系统显示一个登录后的页面,可供用户进行聊天。若 忘记密码,可找回密码。 2、注册、忘记密码 用户必须先申请QQ 号,才能登录MYQQ 系统。用户注册信息的妮称不能相同。 注册信息除包含基本资料外,还包含星座和血型,忘记密码可以找回。 3、登录后主窗体 显示好友信息,扫描未读聊天信息,同时来消息的好友头像闪烁。可添加和删除 好友,并将头像设置为小图标。 4、查找添加好友 查找好友的方法可有精确查找和模糊查找。也可通过年龄和性别进行查找。可将 查到的网友添加为好友。 个人信息管理 可以修改个人信息资料,如头像等。也可进行安全设置。如更改密码。更改完成 显示更改成功 6、聊天 可与好友进行聊天。信息即时更新。 7、头像列表 用列表的方式显示系统提供的头像。供用户选择。 8、系统消息

即时通讯工具与人的自由

Vol.33No.1 Jan.2012 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目前国内即时通讯工具竞争异常激烈,以腾讯、MSN 、飞信、阿里旺旺等为代表,它们拥有大批的使用者。随着使用者各种需求的增加,它们也在不断的更新各自的功能,令众多使用者对其更加信赖。 1.腾讯QQ 随着网络的发展QQ 不仅是一个即时通信工具,它已成一种文化现象,俨然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近90%的QQ 使用者,打开电脑的第一时间就会登陆其QQ 查看每日新的留言及信息。它是国产即时通讯工具的先驱,用户量和技术水平均已相对稳定,集图文消息实时发送和接收功能为一体的IM ,还为使用者提供网络硬盘、离线文件存储、QQ 群、游戏社区、音乐中心等功能,均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2.MSN 国外即时通讯市场中,MSN 则拥有大量的用户。而当 MSN 进入中国以后,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以简约的界面、免 骚扰等优势很快在高端商务人群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微软技术力量的支持与服务体系是毋庸置疑的,从此方面看, MSN 应属于世界范围内最强势的即时通讯软件。 3.飞信 飞信除了具备聊天软件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实现PC 用户与手机用户之间的即时互通,在实质意义上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不受约束与限制、安全沟通与交流的通讯平台。 4.阿里旺旺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阿里巴巴网同淘宝网推出了阿里旺旺商务软件,方便买卖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其独特性是将注册用户与注册账户相互捆绑,从而保证了买卖双方最大的利益,使之成为安全、公平均有保证的交易平台。 一、即时通讯工具对人的自由的影响(一)中西方对自由观的概述 1.历史上西方的自由观 重视个性的观念是西方社会的特点,因此人们对于自由观念的追寻与探讨也从未间断。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自由观是同“原罪”、“救赎”这两个基本的神学教义紧密相连的。基督教的自由观摒弃了古希腊的自主性求善原则,因为 人固有的原罪,所以人不可能主动寻求善,自由应该建立在接受性的拯救概念之上,是一种受宗教信条限制的自由观。到了近代法制社会,自由被理解为自主性。既存在认识层面上意志的自由,又存在实践意义上行为的自由。霍布斯对自由的定义是在最广泛意义上不受阻碍,只要一个人能够不受外界的阻碍,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自由的。 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由的内涵日益丰富,同时也被诸多的条例所限制,自由的行为也越加理性。伯林将自由划分为两种一是消极自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不受外在的干预和制约,它是“免于什么”的自由;二是积极自由,是指要“成为什么”的自由。这一时期对于“自由”的探讨己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的是从自由行为的实际出发。 2.历史上我国的自由观念 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自由”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被提出来。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认为随心所欲是有要求的,自由是需要有条件限制的。从道家看来,现实生活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制约,是不完全自由的,他们注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19世纪中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西方自由观念也 在此时逐渐传入中国,严复指出:“中文自由,常含放诞,态唯,无忌惮诸劣义。然此自是后起附属之话,与初义无涉。初义但云不为外物拘牵而已,无胜义亦无劣义也。”此后我国的自由观在经历了数几千年封建社会约束后,逐渐向注重个性的方向转变,追求个性自由的步伐也开始逐渐加快。 (二)即时通讯工具对人的自由的促进 即时通讯工具的核心是“沟通与交流”,如何为每位使用者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务是众多研发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即时通讯工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从创建到现在的迅猛发展都充分体现出人的自主和自由,当人类不断向自由世界迈进时,即时通讯工具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领域,犹如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之外,寻求到一个世外桃源。它的多功能性可以让我们资源共享,对个人所 即时通讯工具与人的自由 李 旻,李东阳 (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成都 610059) 摘要:即时通信,简称“IM ”是(Instant Messaging )的缩写,它是一种使人们能在网上识别在线用户并与他们进行实时交 换消息的技术。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即时通讯工具的功能也在日益丰富,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对话工具,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即时通讯;人的自由;观念;阻碍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116-02 116--

基于TCP协议的简单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网络通信,由于其具有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使用。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处理多用户进行实时、安全的即时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即时通信的底层通信是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的。当前的主流UNIX系统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都在内核提供了对SOCKET字接口的支持。使用这个统一的接口,可以编写一个可移植的TCP/IP通信程序。使信息能够在INTERNET上可靠的传输。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局域网内的简单即时通信系统,系统采用C/S模式,底层通信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服务器负责客户端的登录验证,好友信息的保存和心跳报文的发送。客户端采用P2P方式实现消息传递,并能实现文件的传输。本文首先讨论了同步套接字,异步套接字,多线程并发执行任务等;然后阐述了客户端、服务器如何使用XML序列化的消息进行通信。 关键词: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套接字;TCP协议 Abstract :Instant messag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real-time, cross-platform, cheap and efficient. To design a Multi-user IM (instant message) architecture is very i mportant in both theory and realism. Instant message based on TCP/IP protocol that is realized by socket interface. Almost all UNIX operation systems and Microsoft's win dows operation systems provide support of socket in the kernel. Using the uniform int erface, we can develop a portable program of TCP/IP, which help us transfer informati on in Internet safely and credibly. The system uses the client/server(C/S) mode. The server 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 e login message of client, the saving of friend message and Message heartbeat. The tra nsmission of the basic messages of the customer end will be designed on P2P architec ture. This thesis explains how the client and server communicate via serializing XML message. Key words: Instant Message; File Transfer; Socket; TCP protocol

“开发聊天软件” 项目计划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开发聊天软件 项目计划书 目录 一、软件设计概要 (1) 1.1设计目的 (1)

1.2性能需求 (2) 二、软件设计分析 (2) 2.1任务概述 (2) 2.2设计的总体结构描述 (2) 2.3文字传输模块 (4) 2.4文件传输模块 (5) 三、项目流程 (6) 四、项目人员设计 (6) 4.1项目小组人员 (6) 4.1项目小组任务分配 (7) 一、软件设计概要 1.1设计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工作中对即时聊天,文件传输的使用和需求越来越多。 现有的商用QQ和MSN等聊天软件娱乐性很强,源代码不明确,信息安全性

无法保障,软件本身作为第三方软件不便管理。 对于企业或组织,使用的聊天软件主要考虑软件稳定性和软件功能的实现,而对美工和软件娱乐性不用过多考虑。 从技术层面上说单纯的即时聊天软件结构简单,功能模块不多,因此很多公司或组织会选择,自行研发此类软件供内部使用。 1.2性能需求 该类软件的使用对象是企业或组织,所以性能需求有以下几点: ◆该软件用户能够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受(包括字符串信息以及文件信 息); ◆该软件可以传送文件,并且有相关权限设置,职员之间只可以向上一级 和同级及下级发送文件,不可越级。 ◆该软件聊天模式分为三种:个人对个人、同部门之间、全公司 ◆该软件用户在使用之前需要先注册,注册之后需验证为本公司人员才能 使用,无需设置昵称作用。 ◆该软件能实现信息管理功能(包括信息接受,信息发送,信息删除以及 信息存储); ◆该软件服务器端可以实现对注册用户信息的查看,删除一些违规用户或 强制使这些用户下线; ◆该团建服务器端可以对部分用户及对全体用户发送系统消息; 二、软件设计分析 2.1任务概述 软件开发主要做的工作有:软件功能分析,各个界面的设计,具体各个功能的实现,测试、实施以及维护软件。 2.2设计的总体结构描述 总体上来看,软件可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两大块。

让即时通讯工具不仅只是聊天

让即时通讯工具不仅只是聊天 十年前,我们的工作沟通方式主要是邮件,通过回复、转发、抄送以及不断的循环进行沟通,留下彼此的交流记录,同时传送重要文档。 后来,我们有了QQ,用上了MSN,SKYPY等聊天工具,可以快速实现点对点的沟通交流,高速传输文件,有些紧急的情况下似乎比邮件更方便更快捷。 再后来,我们有了微信,有了强大的智能手机,无时不刻都在交流都在互动,文件传输更加便捷,因为我们几乎都不用打开电脑就可以实现文档的查阅、修改、传送。 可是,每一个智能手机,也慢慢的成为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如果彼此不添加对方,就无法沟通;大量工作文档,仅仅通过交换后保存在本地,没有版本控制,没有全文检索,更无法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聊天记录只是一条条无生命力的文字,和工作相关的任务、计划、需求都无法转化为可跟踪的事件。。。。。。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既可以让员工之间愉快的聊天,又能实现更科学的日常工作管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借助于泛微所提供的企业级即时聊天工具。 泛微协同管理即时聊天工具(企业内部微信)不仅可以实现市场上聊天工具几乎所有的功能,还能提供更丰富、更人性化、更有价值的各种帮助: 1. 不管企业人数是10人,100人、1000人,还是10000人,都不需要彼此添加好友,而通过与系统组织架构同步的多维通讯录,就可以实现与任何员工实时沟通; 2. 点击每一个你熟悉或陌生的同事名字,就可以实时发送短信、邮件、传文件,甚至安排会议、日程、流程等;

3. 即时聊天工具不仅支持手机移动端,平板电脑端,也支持PC电脑端,并保证所有客户端的信息完全同步,满足企业员工随时随地的沟通需要; 4. 在每个群聊中,都可以把重要事项置顶并成为群公告,重要信息再也不需要考古了;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年论文 题目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崔振伟 指导教师张飚 年级2010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系别光电工程系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年5月

论文提要 目前信息的准确、快速、安全的传递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这间的信息交流都要变得非常重要。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通信系统,从而保证企业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安全地传递到目的地。 本系统为企业内部即时通讯系统,是鉴与员工之间所处地点不同,员工之间交流的重要性的情况下,针对公司不适合让员工连接外网的实际情况下设计构思出来的,该系统设计完成后可用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即时通讯工作,同时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加以适当扩充,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公司。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崔振伟 摘要:伴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准确、快速、安全的传递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这间的信息交流都要变得非常重要。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通信系统,从而保证企业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安全地传递到目的地,能有效的解决员工之通讯交流障碍的问题,并防止员工跟外部联系。 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这一需求,特开发了适应企业局部通信的局域网即时通讯系统。论文介绍了在Microsoft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08下开发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局域网即时通讯系统的整个过程,系统采用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框架开发前台的操作界面,采用多线程和网络技术来实现成员这间的互联。实现了局域网内用户信息的采集与显示,最小化托盘,文字聊天,语音聊天,窗口抖动,字体设置,保存聊天记录的功能。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经过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阶段,最终开发出了可以在单机上运行的试用版局域网即时通讯系统。本系统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加以适当的扩充完善就可正式的投入使用。 关键词:软件工程网络通信线程 一、即时通讯的意义与背景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PC机的普及与深入,互联网的到来,解决PC机之间即时通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通讯软件也应运而生,具有代表性的如下:QQ: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由1999年的2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MSN:由微软开发的1999年7月开发的即时通讯工具,4大顶级个人即时通讯工具之一。 Google Talk:是由Google 开发的的即时通讯方式,简称Gtalk。并宣称该软件“可以让你与朋友随时随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自由的通话,发送即时讯息。并于2008年7月发布了iPhone版的Google Talk和2011年4月在Android版本的Google Talk上启动语音和视频聊天功能。 AIM:是美国在线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类似于MSN,等,在泛北美地区拥有最广泛用户数量(2009.07数据),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Yahoo Messenger和MSN。支持iPhone,Android,iPad,MAC,Windows等平台。 国内的还有新浪UC,YY,百度hi,Lava快信等,国际上的Yahoo!Messenger等。这些软件有一个集中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并且需要服务器的支持。其工作方式如下:登陆即时通讯服务器,获取一个自动建立的以前的即时通讯对象列表,获取自已的在线状态,当好友列表的某个用户在任何时候登录上线并且想跟你进行联系时,即时系统会发一个消息提示你,然后你就可以与目标对象建立一个聊天对话通道进行各种消息如文字、语音、窗口等来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基于Web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滨江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基于Web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计算机系 专业软件工程(动画方向) 学生姓名薛辰燕 学号20092358096 指导教师杨轩 职称讲师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1.引言 (1) 1.1软件开发背景 (1) 1.1.1web的简介 (2) 1.1.2即时通讯系统 (2) 1.1.3即时通讯工具的产品 (3) 1.2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4) 2.系统概述 (5) 2.1系统开发工具和语言 (5) 3.系统开发 (7) 3.1需求分析 (7) 3.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7) 3.3数据库的设计 (9) 3.3.1数据库概念设计 (10) 3.3.2数据库逻辑设计 (12) 4.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基于Web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薛辰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计算机系,南京 210044 摘要:Internet的出现,不但给人们创造了新的信息交流技术、新方法还带动了许多新兴媒体的出现,而且给人们提供了新的开放式的信息交流的平台,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生活,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即时通讯系统兴起并且发展成为人们使用最多,最为方便的交流工具。即时通讯系统工具简称IM是因特网出现后兴起的一种交流沟通的信息传递工具,它能够通过一些语言和符号使人们能够进行沟通交流。即时通讯系统是一种终端服务,它是基于因特网网络协议产生的点对点,面对面的一种软件。它可以提供即时的文字,文件,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的媒体数据方便人们进行交流沟通。 本文从实际的应用角度出发,运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的知识,运用https://www.360docs.net/doc/4b12781572.html,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相结合设计一个简单的基于Web类似QQ的即时通讯系统。保证了系统的简单开发,但是具有强大的功能。本软件主要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搜索添加好友删除好友,双人聊天,群聊等基本功能。 关键字:IM ,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2781572.html,,SQL Server 2005,Web 1.引言 1.1软件开发背景 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并且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了。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已经越来越频繁了。它打破了地域限制,真正使信息得以共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利用网络能够更快的获取最新的信息,能够快速与家人、朋友进行信息交流。即时通讯系统作为互联网的服务器之一,已经被广大网名认可,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即时通讯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发展成集交流、娱乐、资讯、搜索、办公和企业服务为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不再是简单的聊天工具了。随之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工作当中,为大多数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好多公司开始对其进行开发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谋取

即时通信工具教案(1).doc

主题4 即时的信息通信 任务一申请即时通信账号 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主题四任务(一) 教学目标1、了解即时通信工具的功能及特点。 2.让学生熟悉QQ的基本功能并能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 3.正确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知识、促进学习、传递友谊加强自控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QQ账号申请并添加好友进行信息简单的信息交流。 教学难点好友添加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QQ软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以学生撰写稿件需要及时的信息交流为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引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使用电子信箱发送、接收邮件,电子信箱拉近了人与人交流的空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或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取得亲友的及时信息反馈,电子信箱是做不到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讨论,交流想法,师归纳 预设:生回答(打电话、上QQ,直接去同学家找人) 师:大家都有很多的想法,特别是某些同学用到了新知识QQ,这节课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新的通信方式——QQ。 (二)新授 1.概念梳理 即时通信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教师强调“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信息、文件并进行语音和视频交流” 对比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强调关键词“即时”。 ) 学生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即时通信工具的工作方式及流行的即时通信产品 2.实技操作 (1)申请QQ账号 A.师演示申请QQ过程,生跟着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 启动软件,单击“注册”按钮,出现“注册账号”对话框; 按照网页提示填写基本信息,全部完成后单击“立即注册”按钮; 填写密码保护资料; 申请成功,记住申请的QQ号码。 B.讲解如何设置密码 密码很重要,不一定要长,但是要复杂,最好是(大小写字母+数字+符号)混合(2)添加好友 如何添加新朋友呢?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预设: 生1:通过“看谁在线上“查找自己喜欢的网友 生2:通过“高级查找”中“条件查找”添加好友 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