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

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

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教学楼作为一个学校的核心建筑之一,承载着学生们求学的期望和希望,其建筑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需求、舒适性和美观性。

以下是对教学楼建筑方案的详细说明:首先,教学楼的主体结构应该稳定牢固,符合抗震和安全规范标准。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而楼板采用双向板和楼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增加多层楼之间的连接性和稳定性。

其次,教学楼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室空间布局。

教室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的需要,有足够的座位和书写空间。

教室采用铺设防滑地板,配备投影仪、黑板、白板等教学设备,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此外,对于不同年级和科目的教室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如音乐教室要有音响设备,实验室要有专门的设备。

再次,教学楼内部的走廊和楼梯也需要合理规划。

走廊宽敞明亮,方便学生流通和交流。

楼梯应该宽敞平稳,方便学生上下楼,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在楼梯两侧设置无障碍通道。

此外,为了增加楼梯的美观性,可以在楼梯旁边设置景观和绿化带,提高学生的心情和保持环境的舒适性。

最后,教学楼外部的外观和园林景观也需要美化。

教学楼的外立面设计应该大方简洁,符合学校的整体风格。

可以考虑使用幕墙和玻璃幕墙,使教学楼更加具有现代感。

园林景观方面,可以在教学楼周围种植花草和树木,增加绿化率,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总之,教学楼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建筑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需求、舒适性和美观性。

在结构稳固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教室、走廊和楼梯的空间布局,同时注重外部外观和园林景观的美化,以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环境。

希望这些建筑方案能够满足学生们对于教学楼的期望和希望。

大学教学楼设计方案说明

大学教学楼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楼作为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影响着校园的整体风貌。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学教学楼,以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将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教学、科研、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 绿色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开放共享:设计开放式空间,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4. 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教学楼的安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三、设计内容1. 建筑布局教学楼采用长方形布局,南北向为主体轴线,东西向为辅助轴线。

整体建筑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首层主要为入口大厅、接待室、休息区等公共空间;二层至五层为教室、实验室、会议室等功能区;地下一层为停车场、设备间等。

2. 功能分区- 教学区:设置各类教室,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实验室等,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 科研区: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 办公区: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 交流区:设置咖啡厅、休息室等,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3. 智能化系统- 安防系统:采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确保教学楼的安全。

-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

- 照明系统:采用LED照明,节能环保,同时提供舒适的光环境。

4. 环境设计- 绿化景观:在建筑周围和室内设置绿化景观,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环境品质。

- 室内装饰:采用环保材料,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四、预期效果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学教学楼,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通过智能化管理和绿色环保设计,提升教学楼的运营效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一、前言现代中学教学楼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需求,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功能齐全的教学场所。

本文将从建筑布局、教室设计、功能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建筑布局2.教学楼应该充分利用阳光、自然采光和通风,合理安排窗户、天窗等,以提供一个明亮、通风的学习环境。

3.在教学楼设计中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楼与其他辅助设施的关系,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便提供一个便利、高效的学习场所。

三、教室设计1.教室应该设有充足的座位数,以满足每个班级的教学需求。

座位应安排成适当大小,并设有舒适的椅子和桌子,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舒适度。

2.教室应该设有适当的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同时,还应提供充足的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以满足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求。

3.教室应该保持良好的隔音性能,以减少外界噪音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同时,还应考虑到空调和采暖等设备的布置,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4.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选择亮色,以提供一个明亮、宽敞的学习空间。

同时,还应该设有合适的照明设备,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功能区域规划2.教学楼应该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间,以保证学生的卫生需求。

洗手间的设施应合理布置,并设有充足的洗手用具和卫生纸等。

3.图书馆是教学楼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应该设有多个阅览室和借阅区,以方便学生的阅读和学习。

同时,还应提供充足的书籍和电子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实验室是教学楼中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应该设有多个实验室,并满足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学需求。

实验室的设备应该齐全,并设有合适的通风、排水等设施,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5.学生活动区域是提供学生课余活动的场所,应该设有宽敞的活动室和休息区,以提供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休息的场所。

同时,还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和社团活动设施,以丰富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

五、安全设施1.教学楼应该设有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并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进行设置,以保证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范文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范文

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范文一、引言本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书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建筑设计方案,全面阐述教学楼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该建筑设计说明书适用于各种教学楼的设计,旨在为设计师、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理念本教学楼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将功能性与美学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灵活且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环境。

设计师希望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提供一个愉悦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三、功能布局教学楼的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教学需求。

建议将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自习室等功能区域布置得合理且紧密相连,以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此外,还应设置辅助设施,如楼梯、电梯、洗手间、储藏室等。

四、结构设计教学楼的结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确保其稳定性。

此外,还应配备适当的防火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师生的安全。

五、材料选用在教学楼的建筑材料选用上,应考虑到其美观性、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

建议使用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如玻璃幕墙、环保型地板和无毒油漆等,以创建一个舒适且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

六、建筑风格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应与教育的氛围和学校的整体形象相协调。

建议将教学楼设计为现代化的建筑,注重简洁、实用和高效。

同时,可通过色彩搭配和外部装饰等手法,突出学校的个性和独特之处。

七、工程实施在教学楼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教学楼的设施和设备。

八、建筑附属设施教学楼的建筑附属设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日常需求。

建议在楼内外设置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区、图书馆、咖啡厅等便利设施,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九、环境保护在教学楼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议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在增加教学楼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教学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教学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筑设计和功能布局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教学楼,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需求,关注人体工程学,确保教学、办公、休息等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建筑目标。

3. 创新设计:结合现代建筑风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建筑。

4. 功能合理:合理规划教学、办公、休闲等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三、建筑设计1. 外观设计教学楼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线条流畅,造型简洁。

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铝板相结合,既保证了建筑的美观性,又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采用防火、防雷、抗震等设计。

2. 功能布局(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教室采用大空间设计,方便进行互动式教学;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2)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

办公室设计宽敞明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提高工作效率;会议室采用圆桌设计,便于讨论交流;资料室藏书丰富,为师生提供便利。

(3)休闲区:包括走廊、休息室、阅览室等。

走廊设计宽敞明亮,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休息室设置舒适的座椅,供师生休息;阅览室藏书丰富,方便师生阅读。

3. 空间布局教学楼采用中庭式布局,使室内空间更加通透,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同时,中庭设计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更具层次感。

四、绿色建筑设计1. 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如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等,降低建筑能耗。

2. 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减少能源消耗。

3.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节约水资源。

4. 建筑布局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空调、照明等能耗。

教学楼设计方案说明

教学楼设计方案说明

教学楼设计方案说明一、引言在当今教育体系中,教学楼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场所,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套有效的教学楼设计方案,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二、设计目标1. 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教学楼应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以满足不同学科和教学方法的需求。

2. 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良好的教室布局和设备配备,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

3. 强调教育科技应用:教学楼应配备现代化的教育科技设施,包括交互式智能白板、多媒体投影设备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4. 提供便利的交通流线:教学楼的设计应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便利性,提供合理的交通流线,包括楼梯、电梯和无障碍设施。

三、具体设计方案1. 教室设计:1.1 教室面积:每个教室的面积应根据学生数量合理确定,保证学生的舒适学习空间。

1.2 教室布局:教室采用合理的座椅布局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听到老师讲解,并方便教师巡视和管理。

1.3 光照与通风:教室应设计大面积的窗户,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效果。

1.4 声学设计: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设计,减少教室内的噪音干扰,提升课堂听课质量。

2. 实验室设计:2.1 实验室功能区划分: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验要求,合理划分实验室的功能区,包括实验台、实验器材储存区、实验数据分析区等,保证实验室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2 实验室设备配置:根据实验需要,配置适当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完成相关实验,并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和指导。

3. 多功能教室设计:3.1 灵活性:多功能教室应设计为可变形的空间,能够根据不同教学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支持多种教学方式。

3.2 装备设施:多功能教室应配备交互式智能白板、多媒体投影设备等现代化教育科技设施,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

4. 交通流线设计:4.1 楼梯与电梯:教学楼应设计合适数量的楼梯和电梯,方便学生和教师的上下楼。

教学楼设计总说明

教学楼设计总说明

教学楼设计总说明一、引言教学楼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场所。

教学楼的设计应该既满足教学需求,也要兼顾美观和功能性。

本文将对教学楼设计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细节进行说明。

二、总体要求1. 教学楼的设计应符合学校整体建筑风格和环境氛围,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建筑外观应简洁大方,突出功能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2. 教学楼的布局应合理,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要便利。

通道和楼梯的设置应考虑人流量,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流动畅通。

3. 教学楼的建筑结构要稳固可靠,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材料的选用要符合环保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和维护性。

4. 教学楼内部的布局要考虑到不同课程的需求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教室、实验室、讲堂等区域的设置应根据教学需求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个区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 教学楼要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包括投影仪、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等。

同时,应考虑到未来科技的发展,为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预留空间和接口。

三、具体细节1. 教室设计:教室的大小和布局应根据课程和班级规模进行合理规划。

座位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舒适度和视野清晰度,同时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室内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实验室设计:实验室的布局应根据不同学科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各个实验台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室内要有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装置,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安全。

3. 讲堂设计:讲堂的座位布局要保证学生的视线不受阻碍,同时方便教师的授课。

讲堂内应有良好的音响设备和投影设备,以提供良好的听课效果。

4. 办公区设计:办公区要考虑到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工作需求,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空间。

办公区内应有会议室和休息区等功能区域,方便教师和行政人员的交流和休息。

5. 公共区域设计: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梯和休息区等,要保证通风和采光良好,同时配备舒适的座椅和休息设施。

公共区域的设计要注重细节,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日常需求。

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

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

教学楼建筑方案说明教学楼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它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楼建筑方案的设计是从教育理念出发,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同时也考虑到建筑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教学楼的建筑设计要满足教学的需要。

教学楼内部应具备一定数量和大小的教室,以容纳学生的上课需求。

教室的布局应合理,座位宽敞,设备齐全,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教学楼还应设立多功能教室,用于举办各种活动,如演讲、报告、讲座等。

在教学楼内应配置办公室和会议室,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其次,教学楼的建筑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舒适感。

教室的采光、通风等环境因素都要考虑周全,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教室的内部装饰也要简洁大方,给学生一种安静、整洁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学楼还应配置休息室和自习室,供学生进行休息和自习。

再次,教学楼的建筑设计要与校园环境相协调。

教学楼的外观要与周围的建筑相融合,形成完美的校园景观。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外围还应设置休闲区和绿化带,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休闲场所。

最后,教学楼的建筑设计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和改造。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楼可能需要进行增建或改造。

因此,在设计时要预留足够的土地和空间,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此外,建筑结构和设备的选择应灵活可变,以便未来的扩建和改造。

综上所述,教学楼建筑方案的设计要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同时兼顾建筑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它应满足教学的需要,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和改造。

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把设计说明补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都与教育密切相关。

校园则是实施和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氛围与其底蕴。

现代教育理念与城市设计原理相结合的校园规划构思。

现代教育正面临重大挑战与变革。

今天的学校建筑不仅是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学习场所,它更是一个发展知识、塑造人格、充分满足人们理解、认识和发现欲望,承载时代内涵的载体。

在中国当代校园建设中,一些中小学校达到了相当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它们是所在城市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代校园规划要注重整体形态营造,注重人活动流线与建筑观赏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等。

创造出丰富多样而具有复合用途的空间形态,以满足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的特点。

综合以上的指导思想,本规划试图在满足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并通过各种建筑形态,体现校园的场所精神和校园人文精神。

让新育华中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一章建筑设计篇一、项目概述:本工程为xx育华中学的xx工程。

本工程位于邯郸市浇东大街的西侧,油漆厂路的南侧。

东邻50米宽的城巾' 公共绿化景观带。

校区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周边市政设施条件完备。

新建学校规模为60班的高中部非寄宿制中学。

拟建的建筑物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风雨操场及田径运动场等。

二、设计依据:1、邯郸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第二十五中学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xx改社会(2004) 451 号文件。

3、x x育华中学学校设计任务书4、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TJ83-99(3)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 (2006版)(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01(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三、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1、整体性原则校区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等系统统一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布局,充分考虑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

2、空间的整合与配置各种功能空间按照人的行为习惯及工序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建筑形态配合功能要求穿插设置,不单突现群体建筑的有序空间变化,同时也便捷各功能区块间的联系与交流。

3、文化导入原则加强文化设施的合理配置,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并在功能配置,整体环境等方面均体现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文化蕴涵和现代化气息达成有机的统一。

4、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校园人、环境、白然的工序共存和融合,以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四、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局育华中学为中等规模的高中部中学,校区各功能配备完善,教学设施先进,不考虑学生住宿。

整个校区按动静分区,主要功能包括主教学区、办公区、公共服务区、报告厅及风雨操场、主运动区。

整个校区的主体建筑由连廊贯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气势的建筑群。

东西两幢办公楼底层局部架空留为进出校园的主要通道。

办公楼位于场地北侧,沿油漆厂路布置,总共26层,设计除考虑学校行政教学办公用房和图书阅览外,还充分考虑到可独立部分空间对外办公,在流线上均有各白的出入口,避免对校园整体流线的干扰。

主教学区靠近场地中央部位,由两幢教学楼和试验楼组成。

其中普通教室均满足规范规定的距离运动场地不小于25m的标准,并利用教学楼休息厅和连廊的间隔,避免噪声的干扰。

报告厅、风雨操场靠近场地南侧,是校园进行大型会议和表演汇报的开阔会所。

报告厅与试验楼的围合庭院又为缓和人流及日常的课间交流活动提供了舒适的场所。

场地东南角为校区的主运动场地,设计一个300m环形跑道的运动场,运动区内设有100m直线跑道一条,七个室外篮球场,两个室外排球场。

由于用地面积限制,学校风雨操场设在报告厅二层,在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实行了空间的竖向发展,将土地利用最大化。

2、空间组织设计在使用性质上,校园外部空间系统分为总体与各功能区两个层级考虑。

总体层级的外部空间为全校师生服务,包括入口广场、两大主题广场、报告厅与实验楼之间广场以及运动场等,这些空间的串联由景观绿化来完成。

功能区层级的外部空间包括各功能区内不同使用特征和空间性质的庭院空间,如教学楼之间所围合的庭院空间。

这样分级的空间组织结构,使校园空间具有层次性与领域感,有助于环境维护和促进人际交往活动,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舒缓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

3、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城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为校园外部空间环境与景观序列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空间序列是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与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与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与联系。

在育华中学的空间环境设计中,我们注重这种空间序列的体现。

进入主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开阔、雄伟的通道,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又不显丝毫压抑之感。

在实体建筑的变化与联系设计中,教学楼与教学楼,教学楼与实验楼及综合办公楼之间,采用宽敞的连廊连接,实现了空间上的延伸。

4、视觉景观的交通设计除常见的交通功能外,道路空间本身就是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

在整个校区的交通组织设计中,努力创造随着道路动线空间展现有序而又富有视觉悦感的校园景观。

整个校园设主出入口1个,位于油漆厂路中央部位,是学生上下课的主要步行出入口。

靠近油漆厂路的东侧和浇东大街分别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避免了机动车的流线与学生人流的交错干扰,机动车可以由这两个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

靠近油漆厂路西侧设置一个白行车出入口,沿此出入口方向,可直接将白行车停放在设在半地下室的3个非机动车库内。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车分流作用。

沿浇东大街南向位置再设一个次出入口,保证校园内消防车道的畅通便捷,同时也作为后勤生活的出入口,避免了后勤工作与教学工作中交通流线上的交叉打扰。

5、无障碍设计本工程在各建筑入口处均设置可供残疾人通行的缓坡,门采用平开门,楼梯梯段、踏步及扶手的设计为行动不便者考虑。

五、建筑设计1、建筑形态:校园建筑总体以周边式布置占据用地,平面布置尽可能做到紧凑合理,使有限的建筑用地得到最大的使用效益,各功能区建筑以院落式进行组合,建筑形态与建筑风格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体现出新世纪校园特有的育人环境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特色。

2、屋顶形式:校区内教学建筑均为多层建筑,办公楼为高层建筑。

屋顶以轻巧的平顶处理为主,通道局部的楼梯间延伸及屋顶构架修饰,展现一种单元体块的强调节奏和整体的韵律感。

大空间屋顶采用网架结构体系,如风雨操场等。

3、建筑尺度:校园主沿街面注意大尺度城市空间街面的连续性、整体性处理,强调其公共性。

校园内部则注重体形的串联与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强调细部的处理,营造实用美观的校园环境。

六、建筑单体设计(各校舍布置详见设计图纸部分)1、综合办公楼办公楼平面矩形状,地上建筑面积为68234.5平方米,为26层高层建筑,一层层高为5.1米,其它均为3.6米,柱网呈规整的8.4米开间。

两幢办公楼间为一个26.5米宽通道。

办公楼地下层主要为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并与主汽车库相连,形成建筑面积达12559.5平方米的开阔的地下停车空间,停车位达359辆。

综合办公楼,建筑造型稳重大方而又充满现代气息,尤其是实体墙面与玻璃虚体的各种变化关系,展现出强劲的韵律感和层级变换关系。

2、教学楼、实验楼两幢教学楼间以及教学楼与实验楼通过连廊围合形成两个宁静的庭院空间,并利用该空间凹面空间设置两个可容纳150人的合班教室和四个大开间的教师办公室。

教学楼与实验楼地上建筑面积为32731.1平方米,地上为五层建筑,其底下设置成为半地下室白行车库,其建筑面积为4294.6平方米,停车2844辆,解决校园学生白行车的有序停放。

教学楼内普通教室规格为9.6m*7.5m,实验楼教室规格为9.6m*7.5m。

由于用地条件的紧张因素,教室呈南北双向设置,中间设4米宽走道,保证学生课间交往及人流的顺畅通行。

实验楼南北向部分一二层局部设置为教室、上部局部设置作为专用教室使用。

每幢教学楼每层均设有男女卫生间、开水间等。

教学楼、实验楼建筑风格清新白然,造型大方,细部精致,色彩以经典的亚光白为主调,局部予以一些强烈的暖色点缀。

3、报告厅、风雨操场报告厅、风雨操场总建筑面积为2668.9平方米。

一层报告厅设计容纳1020人,报告厅内中间采用12米大跨度,两侧边跨6米,采用阶梯式排位,设入口门厅及男女卫生间。

二层风雨操场为大开间网架屋面体系,同时二层设置男女更衣、淋浴间。

一层报告厅层高9米,二层风雨操场屋面网架采用充满动感流线弧面造型,突现建筑的运动特征,同时也增添校园建筑的现代气息。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结构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设计方案招标文件与本公司各专业的设计资料及条件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D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94)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0003-200D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白然条件:1、基本风压;0.35KN/m2,地面粗糙度;B类。

2、基本雪压;0.35KN/m2。

3、地震烈度;该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为7度抗震设防设计三、设计要求:1、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2、可变荷载标准值;使用功能活荷载标准值KN/m2实验室、会议室、厕所、盥洗室、上人屋面2.0操场、食堂、餐厅、资料挡案室、走廊、门厅、楼梯、办公楼、教室2.5阶梯教室3.5书库、储藏室5.0不上人屋面0.5四、结构选型:1、所有多层建筑单体均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高层为二级,楼、屋面采用现浇梁板体系。

体育馆、报告厅屋面为钢网架结构。

2、计算方法:采用PR PM、TAT SATWEI?计算程序。

五、地基与基础:在进一步深化设计时,根据地质报告和上部结构荷载情况确定和优化基础形式。

六、主要材料:1、碌:现浇碌xx、板、柱:C25-C3Q基础:C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