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资料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范文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2.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二、课程安排高中化学的教学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发展要求进行选择。
必修课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选修课内容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加深和提高,以适应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本大纲分两类课程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化学Ⅰ只含有必修课内容,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上课讲义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一、前言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化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学科、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
2.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三、课程安排化学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
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兴趣特长的不同以及毕业后的不同去向来分类进行教学。
化学必修课内容为一些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选修课内容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和加深。
化学本大纲分两类课程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化学Ⅰ只含有必修课内容,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化学Ⅱ含有必修课加选修课内容,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
高中一年级只安排必修课的教学。
课时安排建议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纲要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纲领◆课程名称:《必修 2》◆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授课资料:人教版 20XX 年第三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授课时间 : 20XX 年 2 月 8 日至 7 月◆授课对象:高中高一年级学生◆设计教师 : 高一化学组◆总课时 :70 课时◆模块总目标经过高中化学必修 2 的学习 , 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发展:1、学习常有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响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术,体验和认识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有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说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责问题,初步成立社会可连续发展的思想。
内容标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址。
②认识 1— 18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基本的要求③以ⅠA 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生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④认识核素、同位素的看法,知道C、 H、O常有的同位素及其应用。
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弹性的要求②认识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第二节元素周期律①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本质。
②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生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基本的要求③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址的关系。
④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拥有指导作用。
①原子半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弹性的要求②认识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发展的要求掌握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不宜拓展第三节化学键①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看法以及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看法,可以说出各种化学键的形成。
②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看法,可以判断常有化合物的种类。
基本的要求③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可以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一、绪论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是指导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要文件,旨在规范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a. 元素与化合物: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b. 反应与平衡: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征,学习平衡反应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c. 化学键:认识化学键的种类与性质,学习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与性质。
d. 化学反应速率: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公式和实验方法。
e.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的理论和性质,学习酸碱滴定与中和反应的原理。
2. 实验技能a. 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处理。
b. 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各类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方案、变量控制和数据分析。
c. 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学习化学品的正确储存和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讨论教师通过讲解基础知识和解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实验操作与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总结规律。
鼓励学生合作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
3. 案例分析教师运用真实案例,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标准1. 知识掌握通过定期考试和作业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化学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原理。
2. 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技巧。
3. 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开放性问题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
五、总结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是化学教学的指导文件,通过规范化学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化学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化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学科、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的1. 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
2. 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二、课程安排化学高中化学的教学容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
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兴趣特长的不同以及毕业后的不同去向来分类进行教学。
化学必修课容为一些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选修课容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和加深。
化学本大纲分两类课程提出教学容和教学要求。
化学Ⅰ只含有必修课容,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化学Ⅱ含有必修课加选修课容,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
高中一年级只安排必修课的教学。
有机化学高中教学大纲(完整版)

有机化学高中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教学大纲高中化学必修教学大纲是中国教育部门为高中学生设计的化学课程大纲,是化学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
该大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大纲内容主要包括:1.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物质结构、化学键等概念。
2.化学基本理论: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理论。
3.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技能。
4.化学应用:包括化学在生活、生产、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大纲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
此外,大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学大纲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教学大纲主要围绕五个主题展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具体内容如下: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这个主题涵盖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能量变化的原因,同时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与电化学的联系。
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个主题涵盖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建立、移动。
3.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个主题涵盖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如溶解度、电离等。
4.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个主题涵盖了金属的通性、金属键、金属晶体结构以及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5.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个主题涵盖了非金属的通性、非金属键、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
此外,大纲还强调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和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并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提倡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学习化学。
达州市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达州市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是由达州市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高中化学教学的文件。
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是中国教育部制订的指导化学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956年制订,1963年和1986年两次修订。
规定:化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和的基础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初步的化学科学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化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制备;化学基本原理,如溶液、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元素化合物知识,如金属、非金属、酸碱盐和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联系等;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学大纲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物质的分类、元素周期律、碱金属、卤素、硫和氮的氧化物、硅酸盐、氧族元素、氨硝酸盐、金属的冶炼、海水中常见元素、化学中常见的量等基础知识。
具体来说,必修一的教学目标包括: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和聚集类型,理解不同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2.通过对碱金属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碱金属的性质,能正确书写其主要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掌握它们的主要性质。
3.让学生通过卤素的学习,了解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卤化银的感光性,掌握卤素单质的性质以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了解硅酸盐的组成和分类,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硅酸盐的化学组成和表示方法。
5.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的非金属性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6.了解氨、硝酸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海水中常见元素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7.了解冶炼金属的方法原理和金属冶炼的方法,理解海水中常见元素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8.了解海水中资源的分类、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法,理解海水制取氢氧化钠的方法原理以及其应用。
9.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化学计量及其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表示方法和计算。
新高一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新高一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新高一化学教学大纲以下是新高一化学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一、课程简介高中化学课程以实验为基础,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以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增进对化学学科特点的理解,形成科学的学科态度和价值观念。
2.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生产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3.形成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处理、结果分析评价等。
4.形成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从问题和假说出发,运用实验来探究和验证假说,并能从科学视角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结论。
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焓变与反应过程的关系-能量变化的原因与过程控制-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控制-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应用2.碱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钾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碱金属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3.卤素-氯气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氟气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溴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碘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砹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4.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原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高考化学教学大纲高考化学教学大纲是中国教育部门根据高考化学科目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以下是高考化学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1.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等。
2.化学实验:包括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知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浅见
----学习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心得
高考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其实是对教师(指导员)和学生(战士)经营一场战争的考验,要有实战的本领,也要有智慧和技巧在内。
只靠武力和人身赢得一场战争,惨烈程度和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因而战前动员和准备以及谋划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靠的是学生的艰苦卓绝,靠的是教师的高瞻远瞩,就像大决战一样,靠的是战士的英勇,也靠小山村里主席的运筹帷幄。
但是我校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加上现时代的大气候影响,好吃懒做、不学习已是这一代学生的基本特征,讲练结合对牛弹琴,预习做题无动于衷,无所事事司空见惯。
因此教师需要充当“保育员”和“政委”的角色。
故在课堂上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成了高考复习的关键。
2014年高考复习按照鄂市精神从2013年7月29日开始上课,其实有的科目早已经开始复习。
但化学因讲授完选修4后又增加选修3,因而备考工作从本学期正式上课开始。
根据学校及相关处室要求结合备课组情况以及化学教育特点,为了深入领会高考备课精神,精确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提高复习的课堂效率,完成相关任务,因有如下陈述:
一、对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进一步认识
1.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我校几乎为零)组成。
必修课是为全体学生开设的,而且是必考内容,高考中占非常大的比重。
其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重要应用,使他们能较自觉地关心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创新
精神,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选修课我校一般是选选修4或选修3,根据上届教师反映情况,即学生一般会选做择选修3,因为耗时少,选修4的有机推断较难。
但作为高中学生,不讲有机化学,会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及将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故而在希望班增加选修3,因为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不仅适当拓宽和加深了有关内容,而且更多地注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进一步认识
必修一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有三块: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说初中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等内容可以说是决定学生是否继续喜好化学的关键,那么以上这三块内容决定学生学好高中化学的分水岭。
如果说质量守恒定律横穿初中化学的始终,那么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是纵贯高中化学的主线。
必修二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有两块: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些内容在选修4中进一步深入和拔高。
因而,只有熟知初、高中化学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首先一轮复习对必修相应知识进行“排雷式”逐一扫荡,步步为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网状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进一步体现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外把握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处理好重点、难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因而在复习中十分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重点性(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即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精确性(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联系性(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和应用性(通
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其次,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
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师生反思,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要善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通过复习,让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三.一轮复习的教学方式:
一轮复习是按照必修一、必修二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复习的。
主要的安排是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讲授一节(精讲20-30分钟,串联知识)、学生领会演练习题一节、教师再讲解、点拨习题并归纳一节,并总结解题技巧,提高应用能力。
按照学校整体要求,早自习要求学生熟读课本,回归教材。
每三周的轮换的晚自习进行阶段性总结,即单元测试。
总之,把握大纲要求,精读教材,系统复习。
以教材为本,时刻掌握考试动态,针对训练,提高能力。
建议到有,估计也是杞人忧天,以上算是对自己、对学校的一份交代。
高三化学组成员:杨长青费舌
201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