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网间结算和省际结算规则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BSS系统架构

中国联通BSS系统架构

中国联通BSS系统架构第1章 BSS规划目标1.1 BSS应用架构中国联通BSS应用架构分为0级视图、1级视图、2级视图及总部省分两级应用部署视图。

1.1.1 BSS应用架构的0级视图BO服务开通管理类系统客户接触类系统(Service Activation (Customer Contact Systems )ManagementSystems)资源管理类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计费结算类系统Management Systems)(Billing & Settlement 服务保障类系统Systems) 分析型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Analytic Systems)图表 1-1 BSS应用架构的0级视图资源管理类系统中号线资源管理属于综合资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由于与前台业务处理耦合度较高,暂纳入到BSS专业规划中,未来OSS域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建成后,仍纳入OSS域,不再包括在BSS专业规划范围内。

0级视图将BSS域划分为客户接触类、客户关系管理类、计费结算类、分析型4大类系统,及OSS域中服务开通管理类系统,共5大类系统。

(1) 客户接触类系统:面向客户、渠道人员,提供丰富营销前端,统一后台业务服务支撑。

包括WEB营业厅(WEB BH)、WAP营业厅(WAP BH)、短信营业厅(SMS BH)、自助终端系统(Self-Service Terminal System)、客服系统(CCS)、渠道支撑平台(CSP)。

(2) 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提升价值链运营能力,为客户(含个人、家庭、集团客户)、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及管理支撑。

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集团客户生产管理系统(GCM)、合作伙伴管理系统(PRM)。

(3) 计费结算类系统:面向全业务提供综合计费帐务、在线计费、综合结算及综合缴费等能力。

包括综合计费帐务系统(Billing)、在线计费系统(OCS)、综合结算系统(ISS)、综合缴费卡系统(IPC)、综合采集系统(Mediation)。

中国移动各类业务网间和省际结算标准

中国移动各类业务网间和省际结算标准

网内彩信省际暂不结算
5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数据流量(GPRS)省际结算标准
用户漫游状态下使用GPRS业务,归属省向漫游省支付0.0005元/KB。 折合结算成M或G单位:0.512元/M,524.288元/G。结算是按KB为单 位进行。
6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WLAN省际结算
客户在外省(区、市)通过WLAN网络上网产生的时长为结算依据。 WLAN业务省际漫游结算标准为0.03元/分钟。由客户归属地省(区、 市)公司结算给漫游地省(区、市)公司。 自2010年8月1日起开始正式结算 。
4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短消息结算标准
网间短信、彩信结算 自2010年1月1日起,短信发送方应向接收方支付结算费0.03元/条。 自2010年1月1日起,彩信发送方向接收方支付结算费0.1元/条。 网内短信省际结算 自2009年 7月1日起,网内短信发送方向接收发支付结算费0.04元/ 条。2内部资ຫໍສະໝຸດ 、注意保密话音业务省际结算标准
省际网间长途结算 • 自2008年 7月1日起,归属省移动用户拨打外省网间电话,归属省移 动结算给落地省移动0.006元/6秒。
3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省际漫游结算标准
• 省际漫游客户产生的省际漫游基本通话费按照主叫0.15元/分钟、被 叫0.05元/分钟的标准由归属地省(区、市)公司结算给漫游地省 (区、市)公司。 • 为支持西藏公司发展,此次漫游结算标准调整后,西藏公司继续享受 省际漫游结算优惠政策,即西藏公司的客户漫游到其他省(区、市) 产生的漫游收入不结算给其他公司,其他省(区、市)公司客户漫游 到西藏产生的漫游收入按照调整后的标准结算给西藏公司。 • 新的省际漫游结算标准自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

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

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正文:---------------------------------------------------------------------------------------------------------------------------------------------------- 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2001年3月14日信息产业部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国电信业务市场的有效竞争,保障电信网间互联,维护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利益和用户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固定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IP电话网、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卫星移动通信网之间的通话费结算,以及互联网骨干网与固定本地电话网、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之间的结算。

第二章本地网范围内通话费结算第三条陆地蜂窝移动网用户(以下简称移动用户)呼叫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以下简称固定用户)主叫用户归属电信业务经营者(以下简称主叫方)应向被叫用户归属电信业务经营者(以下简称被叫方)支付接续费X元/分钟。

第四条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主叫方与被叫方暂不结算。

第五条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固定用户相互呼叫当主、被叫用户在同一营业区内,或主、被叫用户虽不在同一营业区内但不使用被叫方营业区间电路时,主叫方应向被叫方支付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的50%。

当使用被叫方营业区间电路时,主叫方应得到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的10%,被叫方应得到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的90%。

第六条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移动用户相互呼叫当两网直联时,双方可以互不结算,也可以相互结算,具体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三章国内长途电话费结算第七条由固定用户、移动用户发起的国内长途呼叫,当使用非主叫方的国内长途电路(不含使用IP电话网)时,主叫方应得到接续费X元/分钟。

通过国内长途电路(不含使用IP电话网)至固定用户、移动用户的呼叫,当提供国内长途电路的经营者与被叫方不是同一电信业务经营者时,该提供国内长途电路的经营者应向被叫方支付接续费X元/分钟。

电信重组后业务支撑面临的挑战

电信重组后业务支撑面临的挑战

电信重组后业务支撑面临的挑战黎糊裂蹴Y V A L L E JL杨仕荣1:2(1.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帐务中心山东济南250001)瑗论科学[摘要]分析国内各电信运营商在电信行业重组后,业务支撑系统在多业务融合支撑、支撑人才储备、合作伙伴选取、业务支撑网自身压力等方面面l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电信重组业务支撑网挑战融合支撑中图分类号:F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10187--032008年5月23日.中国电信业重组方案正式宣布,近几年来的各种猜测落下帷幕。

按照重组要求,中国联通把C D M A2000网络分拆给中国电信,并把G S M/G P RS业务与中国网通合并。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中国移动收购固网运营商中国铁通,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将并入中国电信。

尽管社会对3G牌照的发放情况有各种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重组之后保存下来的三家运营商新移动、新电信、新联通,将同时提供固定与移动无线服务,固定/移动融合(FM C)服务将成为运营商的最基本的服务形态。

显而易见,重组完成后,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度过基础网络建设期后,各运营商必然把重点从网络建设转移到业务经营上,这就要求运营商具有良好的运营管理能力,将经营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这个转变,将要求业务支撑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业务支撑系统将面临各方面的挑战。

一、综合运蕾与多业务支持要求电信重组后,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拥有移动、固话、宽带业务,三方形成全业务竞争关系。

这就要求业务支撑系统具备提供移动、固话、宽带等的业务受理、计费、帐务处理等能力。

同时,各种业务的使用,很可能是同一个自然用户。

从用户体验角度,用户需要体验的是一个统一的服务,运营商也需要从各种业务使用中,看到一个统一的客户视图。

业务支撑系统需提供多业务支撑以及综合产品营销。

(一)多业务运营支撑重组后全业务竞争形势的形成,要求运营商在考虑市场策略、资费政策时,需要将各种可以提供的业务进行统一考虑和设计,为客户提供整合的业务包,而不是单独的一种业务。

{业务管理}中国联通系统业务管理规范

{业务管理}中国联通系统业务管理规范

{业务管理}中国联通系统业务管理规范中国联通IT系统BSS域经营分析系统业务规范V1.0(征求意见稿)目录前言5引言6修改历史71.总则81.1.编制目的81.2.适用范围81.3.文档结构81.4.缩略语和术语定义82.总体概述102.1.系统定位102.2.建设目标113.两级互访114.报表中心124.1.总部指标上传124.1.1.指标体系134.2.固定类报表194.2.1.市场营销类报表194.2.2.国际业务类报表214.2.3.数据固定类报表224.2.4.集团客户部254.2.5.客服部264.2.6.终端284.2.7.增值业务部294.2.8.互联互通部294.3.临时报表305.信息检索325.1.实现目标325.2.功能描述335.3.检索过程336.OLAP分析336.1.收益情况分析346.1.1.收入总量/收入变化/收入结构346.1.2.ARPU分析346.1.3.网络收益分析356.1.4.成本分析356.1.5.缴费分析366.1.6.欠费分析376.2.业务情况分析376.2.1.业务发展总量分析376.2.2.渠道发展情况分析386.2.3.套餐发展情况分析386.2.4.业务使用情况分析396.3.市场竞争分析406.3.1.市场占有率分析406.3.2.竞争对手客户发展分析406.3.3.竞争对手高端客户分析416.3.4.联通有流失倾向的高端客户分析41 6.4.客户情况分析426.4.1.客户总量分析426.4.2.新增客户分析436.4.3.稳定客户分析446.4.4.流失客户分析446.4.5.客户行为分析456.4.6.大客户分析466.4.7.集团客户分析466.5.合作伙伴分析476.5.1.结算分析476.5.2.省际漫游长途结算分析486.5.3.合作渠道分析486.6.服务质量分析496.6.1.服务质量总体分析496.6.2.投诉焦点分析496.6.3.咨询/查询焦点分析506.7.资源情况分析516.7.1.网络资源分析516.7.2.号码资源分析516.7.3.终端资源分析526.7.4.卡资源分析527.业务专题分析537.1.客户洞察专题537.1.1.概述537.1.2.客户知识库建立557.1.3.全网客户细分657.1.4.客户日常预防817.1.5.客户维系服务887.1.6.客户挽留服务967.1.7.客户营销销售997.2.渠道分析专题1027.2.1.概述1027.2.2.渠道建设分析104 7.2.3.渠道佣金成本分析109 7.2.4.渠道价值分析114 7.2.5.渠道风险分析121 7.2.6.级别评定模型126 7.3.运营监控专题1317.3.1.概述1317.3.2.总体运营监控132 7.3.3.发展日监控1367.3.4.收入日监控1397.3.5.话务日监控1417.3.6.基站日监控1457.3.7.缴费日监控1477.3.8.营业日监控1487.4.经营盘点专题1517.4.1.概述1517.4.2.月末经营述评152 7.4.3.收入变化分析155 7.4.4.用户变化分析155 7.4.5.MOU变化分析156 7.4.6.价格变化分析157前言中国联通在2005年制订了未来三年的IT规划。

中国联通网间结算和省际结算规则

中国联通网间结算和省际结算规则

二、结算规则
2.
2.2省际结算数据来源
一、省际结算收支数据来源 依据省分公司上报的批价话单,集团移动业务计费结算系统每月出具省际结算报表,3日由中国联通集 中收入管理系统上传财务报表,同时由中国联通远程查询系统发布,供省分公司查询核对。 二、用户数、计费时长及结算时长数据来源 省内依据计费话单统计得出相应的用户数、计费时长和结算时长。
一、语音结算规则 长途(对等结算):
1)企业选网(发端入网) 用户未加拨非归属企业CIC进行国内长途、国际及港澳台电话呼叫,主叫用户归属企业在非被叫用户所在地或 归属地将呼叫送入其他运营企业长途网:主叫用户归属运营企业留下(本地网通话费)+0.06元/分钟,将长途 通话费的剩余部分支付给长途网运营企业(长途通话费按长途网运营企业对外公布的资费标准)。(晚上0: 00-早上7:00为0.34元/分钟,其他时间段为0.64元/分钟,请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西宁、海东和格尔木分公司 在日常局数据制作工作中特别关注,杜绝产生该话务) 2)长途、IP落地(远端入网) 从其他企业的国内长途、IP电话网到被叫用户归属地用户(或业务台)的长途落地呼叫:国内长途、IP电话网 运营企业支付被叫用户归属企业0.006元/6秒(特殊情况:中国联通移动网用户长途落地呼叫中国移动移动网 用户(不含TD-SCDMA157、188专用号段用户),中国联通按0.004元/6秒的标准向中国移动支付结算费)。 3)国际来话 从一方国际电话网、IP电话国际网关到另一方电话用户或业务台的国际来话呼叫,当一方在被叫用户所在地 或归属地将呼叫经互联点送入对方电话网时,国际长途来话业务提供方向被叫方支付接续费0.006元/6秒。当 一方在国际局或IP电话国际网关所在地将呼叫经互联点送入另一方电话网,且被叫所在地或归属地与该国际 局或IP电话国际网关不在同一本地电话网时,国际长途来话业务提供方向被叫方支付接续费0.054元/6秒。

1237452571035可视电话产品手册

1237452571035可视电话产品手册

可视电话产品手册一、业务名称可视电话二、业务定义可视电话业务是一种集视频、话音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利用通信网络同时实现用户之间音、视频的通信。

三、用户范围3G用户。

四、开通方式3G用户默认开通。

五、业务功能1.可视电话业务功能(1)可视通话功能通过拨打对方号码,可以实现可视电话的互通,在通话的同时相互看到对方的视频。

(2)视频手动切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置的切换键或切换菜单,在通话过程中在远端图像和本端图像之间进行切换。

(3)视频画中画功能在可视通话过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画中画形式同时显示远端图像和本端图像,并允许用户随时关闭小画面。

(4)通话过程中视频屏蔽功能可视电话通话过程中,主被叫用户可以通过关闭或打开本端摄像头向远端屏蔽或恢复本端的视频图像。

(5)被叫方通话选择当可视电话用户接收到一个可视电话呼叫时,可以有以下三种选择:✓接通可视电话呼叫;选择后双方可视互通,按可视电话收费。

✓选择话音电话方式接听;选择后接听双方话音互通,按话音电话呼叫收费(暂不支持)。

✓拒听可视电话呼叫;选择后即挂断。

(6)多方视频会议功能(暂不支持)移动用户能够以视频方式参加视频会议。

(7)补充业务✓呼叫前转●要求能设置将可视电话呼叫前转到另一个号码。

在设置呼转时只能选择可视呼转。

●呼叫前转后被叫方可以选择接听可视电话呼叫或拒听可视电话呼叫。

●呼叫前转触发条件可以是无条件、遇忙、不可及、无应答,用户●可以随时设定或取消。

✓显示类业务●来电显示业务,即如果被叫用户签约了该业务,那么在可视电话通话过程中,被叫用户的终端上就会显示主叫号码;●主叫禁显业务,即如果主叫用户签约了该业务,在被叫的终端上就不能够显示主叫号码。

●被叫号码强显业务:即如果被叫用户签约了该业务,除了能使用来电显示功能外,在接听使用主叫禁显手机号码打过来的电话时,同样可以显示主叫方号码。

(暂不支持)●上述三项功能同时开放时,优先级为:被叫号码强显>主叫禁显>来电显示。

浅谈改进结算分析的必要性

浅谈改进结算分析的必要性
原 因何 在 ?
二、改进结算分析 的必要性和解 决办法
这些结算工作的实例元一不告诉我们 ,把网间结算误差控制在标准 范围之内 ,或者努力降低 网间结算误差 ,双方能顺利进行网间结算 l I : 作
都只是网间结算工作的一个方面 ,网间结算的产生来源于每个用户的通 信消费行为 ,网问结算 的分析是离不开用户分析 的。网间结算的分析必 须与 计费营帐系统的用户计费分析对接 ,综合结算系统的网问结算分析
则和方式 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网间结算分析手段也有了质的飞跃。
话单和端局的话单不完全相 同, 共 同点是都来源于用户的通信行为。
从业务角度而言 ,一个运营商 A的移动用户拨打异地运营商 B的用
户, 会产生一张计费话单 ,一张网间结算话单 。按电信业务规定 , 如果
少于 3秒的长途话单 , 则不参与计费 ,即这张话单计费为零。按 网问结 算规则 , 为异地落地话单 , A应该结算给 B每分钟六分钱 ( 每六秒 O . 0 0 6
言 ,网间结算分析就是针对运营商而青的,无需巨细到每个用户 。但在 实际生产实践中绝非如此。例如在 2 0 1 0 年的8 月, 虽然我公 司与移动公 司的短信结算非常正常,结算环比和 同比 也在正常范围,但通过短信计 费原始话单 和网间结算短信话单比对抽查 ,我们发现有部分不法用户在
分析每个用户的市场价值净收益,实时发现每天每时每用户的结算问题 ,
我们可以实现综合结算 系统和计费营帐系统之 间的数据无缝连接 , 从而 可以降低计费和结算的风险 ,及时解决问题 , 提高两个系统 的安全性 可
靠性 。
而 目前网问结算分析最大 的缺点正在于此。综合结算系统虽然功能
强大 ,分析项 目众多 ,但唯独缺少了每个用户的结算分析。从理论上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音结算规则 长途(对等结算):
1)企业选网(发端入网) 用户未加拨非归属企业CIC进行国内长途、国际及港澳台电话呼叫,主叫用户归属企业在非被叫用户所在地或 归属地将呼叫送入其他运营企业长途网:主叫用户归属运营企业留下(本地网通话费)+0.06元/分钟,将长途 通话费的剩余部分支付给长途网运营企业(长途通话费按长途网运营企业对外公布的资费标准)。(晚上0: 00-早上7:00为0.34元/分钟,其他时间段为0.64元/分钟,请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西宁、海东和格尔木分公司 在日常局数据制作工作中特别关注,杜绝产生该话务) 2)长途、IP落地(远端入网) 从其他企业的国内长途、IP电话网到被叫用户归属地用户(或业务台)的长途落地呼叫:国内长途、IP电话网 运营企业支付被叫用户归属企业0.006元/6秒(特殊情况:中国联通移动网用户长途落地呼叫中国移动移动网 用户(不含TD-SCDMA157、188专用号段用户),中国联通按0.004元/6秒的标准向中国移动支付结算费)。 3)国际来话 从一方国际电话网、IP电话国际网关到另一方电话用户或业务台的国际来话呼叫,当一方在被叫用户所在地 或归属地将呼叫经互联点送入对方电话网时,国际长途来话业务提供方向被叫方支付接续费0.006元/6秒。当 一方在国际局或IP电话国际网关所在地将呼叫经互联点送入另一方电话网,且被叫所在地或归属地与该国际 局或IP电话国际网关不在同一本地电话网时,国际长途来话业务提供方向被叫方支付接续费0.054元/6秒。
号段数据业务以外的,所有产生流量的国内结算,结算费率:归属地向漫游地支付0.05元/Mb。 4. 省份无线上网卡结算,包括后付费无线上网卡以及基于各省OCS系统无线上网卡预付费业务,结算费率:归
属地向漫游地支付0.05元/Mb; 5. 集团客户3G行业应用专属号段(数据卡14540*—14546*,基于3G手机14548*—14549*)数据业务国内漫游结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网间结算和省际结算规则
信息安全部 2016年3月
1 网间结算定义
基本概念 网间结算 网间结算指不同电信运营企业之间通过互联互通工作,实现
各类电信业务的网间互通,产生过网通信行为而引起的相互结 算关系和费用发生。客观上成为电信运营企业的收入和成本支 出。
2
1.1网间结算规则
一、语音结算规则 本地(不对等结算):
二、短彩信结算规则 短信:
1)短信发出方企业向短信接受方企业支付结算费0.01元/条。 2)超长短信: 短消息长度超过网间规定长度,发送方可将短消息拆分成多条独立的短消息发送给接收方互联网关,双方网间 按照多条独立短消息进行接续处理和结算。如因接收到的网间短消息的长度超过网络或用户终端处理能力,接 收方将短消息拆分成多条短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双方网间仍按照一条短消息进行接续处理和结算。
算,结算费率:归属地向漫游地支付0.02元/Mb; 6. 集团客户3G手机(基于3G手机14548*—14549*)语音业务国内漫游结算,结算标准:只对主叫话单结算,即
7
2.1省际结算规则
一、结算费率 1. 移动网语音业务国内漫游结算:包括2G、3G和4G语音业务国内漫游结算,结算费率:只对主叫话单进行结
算,即归属地向漫游地支付0.05元/分钟; 2. 移动网语音业务落地长途结算:包括2G用户和3G和4G用户落地长途结算,结算费率:主叫省分公司支付给
落地省分公司0.006元/6秒; 3. 移动网GPRS国内结算:指除GSM全国预付费无线上网卡、GSM省份无线上网卡和集团客户3G行业应用专属
彩信:
彩信发出方企业向彩信接受方企业支付结算定义
基本概念 省际结算 反映同一法人主体内省际或省内同一通信专业(移动专业
或固网专业)在各分公司间的漫游结算或其他结算产生的结算 收入和结算支出,包括电话卡漫游结算、800业务结算、长途 语音业务结算、移动业务语音漫游结算、移动业务上网漫游结 算等。
移移 移移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0.012元/分钟
3)固定用户呼叫其他运营企业的本地固定用户, 由主叫用户归属企业支付给被叫用户归属企 业:区内通话->区内通话费的50%(0.045元/ 分钟),区间通话->0.06元/分钟(使用被叫 方区间电路)。
关 关 TD关 关
关关关
关关关
关关关关
3
移移移移移
1)移动用户呼叫其他企业固话用户:主叫用户归 属企业向被叫用户归属企业支付0.06元/分钟。
2)固话用户呼叫归属本地的移动用户:固定用户呼 叫归属本地移动用户时,主叫方归属的基础电 信运营企业向被叫方归属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支付结算费0.001元/分钟。
特殊情况:中国移动TD-SCDMA(157、188)用户呼 叫归属本地的其他企业固定用户:中国移动向被 叫用户归属企业支付0.012元/分钟。(扶持TD优惠 政策)
2.中国移动TD-SCDMA(157、188)用户呼叫归 属本地的其他企业移动用户:中国移动向被叫用
户归属企业支付0.0012元/6秒。
4.中国移动移动网用户(不含TD-SCDMA157、 188专用号段用户)呼叫其他企业移动网用户,中 国移动按0.006元/ 6秒标准向其他企业支付结算费。
4
1.3网间结算规则
1.2网间结算规则
一、语音结算规则 本地(不对等结算):
4)移动用户呼叫归属本地的其他企业移动用户: 1.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用户相互呼叫,主叫用户归 属企业向被叫用户归属企业支付0.006元/6秒。
3.中国联通移动网用户呼叫中国移动移动网用户(不含 TD-SCDMA157、188专用号段用户),中国联通按0.004元 /6秒的标准向中国移动支付结算费。(国家对中国联通和 中国电信优惠政策,窗口期为2年,2015年年底有可能再 次调整)
5
1.4网间结算规则
一、语音结算规则 智能业务的网间结算:
1)400业务(全国主被叫分摊付费智能业务):互不结算 2)800业务(全国被叫集中付费智能业务 ):由800业务经营企业向主叫方归属企业支付0.006元/6秒。 3)CIC智能卡业务:由CIC智能卡业务经营企业向主叫方归属企业支付0.006元/6秒。(如:200卡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