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及价值

合集下载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
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5.7%,喉返神经损伤3.5%
●微灶癌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分化性癌退行分化的几率有待观察 ●是否可以用药物替代全部甲状腺功能尚无结论 ●近全甲状腺切除的概念比较模糊
保留的量及部位没有明确规定 只能视局部情况和个人经验而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小结
对于单侧原发癌的切除范围 ●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三种术式各有利弊,均是可接受的手术
DeLellis RA,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endocrine organs. Lyon: IARC Press,
2004:51
每一种术式均有理论及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支持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公认的最起码的腺体切除范围 ●目前多数人主张: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适用于包膜内或腺体内型低危组患者
.
5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1.术后对侧复发率低
李树玲等1.3%,陈福进等0.8%,马向东等0.75%
2.并发症少 3.大多数残留灶可长年处在隐匿状态,复发再手术率<4% 4.对侧出现癌再手术无困难,并发症不高、预后不受影响 5.远期疗效与更大范围的手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
11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5.可避免再次手术及其弊端
6.可改善病人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
●一组随访30年的病例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与一侧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相比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而甲状腺根治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甲状腺癌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的联合治疗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进行分析。

甲状腺癌根治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切除甲状腺及其周围淋巴结,以达到彻底根治癌细胞的目的。

甲状腺根治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则是为了解决甲状旁腺功能的保留问题。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是指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将甲状旁腺组织取出,分离、处理后再移植至患者体内,从而保留甲状旁腺功能,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不全。

甲状腺癌根治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的联合应用在治疗甲状腺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联合治疗将更好地保留了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联合手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缓解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青睐的治疗方式。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据相关临床数据显示,联合手术治疗后的甲状腺癌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而且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得以有效保留,避免了术后产生的甲状旁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这说明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不仅有效治疗了患者的肿瘤,还充分保护了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操作繁琐,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术中的处理技术及操作经验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团队,医院内的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术后排异反应或再次移植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在应用该联合治疗方式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精细分析,谨慎选择适合的患者进行手术。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84例(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随机分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对照组(42例)与次全切术治疗的观察组(42例),观察治疗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次全切术并发症更少,整体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癌为恶性肿瘤,疾病引发因素较多,常见的有缺碘或高碘意识、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其中乳头状癌为常见病理分型[1]。

该病常采用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在疾病治疗中,完整切除肿瘤为常用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是患者手术切除范围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2]。

本研究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84例,观察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2至65(53.84±3.84)岁,颈部肿块大小3至14(8.16±1.67)mm,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1至66(54.28±3.39)岁,颈部肿块大小3至15(8.29±1.45)mm。

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全身麻醉,患者在仰卧位下接受治疗,做弧形切口,位于颈前胸骨切迹上方2cm,长度为4至5cm,直至颈阔肌,并且游离皮瓣上缘,将颈白线至甲状腺被膜切开,保证患者喉返神经、腺体充分的暴露出来,并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

切除双侧甲状腺且保留3g,对表面血管进行结扎缝合操作,电凝止血,逐层闭合。

观察组:体位、麻醉、切口与对照组相同,游离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上级充分暴露出来,并且紧贴对其血管进行结扎,在甲状腺外侧缘游离甲状腺,并且在距离甲状腺下级较远的位置进行血管结扎操作,在此期间应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并且切除大部分甲状腺,一侧甲状腺组织保留5至7g,并且保留患者甲状旁腺,同时包括喉返神经周围腺组织。

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3D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杜学铅,张森焱,冯跃庆,姜东宝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河南新乡453000【摘要】目的探究3D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治疗的60例DTC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行3D TET 治疗,对照组行常规2D 腔镜TET 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和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N)、半乳糖血凝素-3(GAL -3)、癌胚抗原(CEA)]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短(少),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d ,两组患者的CTC 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为(27.12±5.84)×10个/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6.49)×10个/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TG 、CTN 、GAL -3、CEA 较术前持续下降,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G 、CTN 、GAL -3、CEA 水平分别为(92.86±11.29)μg/L 、(11.35±2.46)ng/L 、(4.61±1.08)ng/mL 、(19.87±3.05)μ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32±12.78)μg/L 、(12.61±2.37)ng/L 、(5.33±1.53)ng/mL 、(21.46±2.96)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略低于对照组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汤天平【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6(011)027【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合理选择。

方法46例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并联合核素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辅助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其中早期低钙血症3例,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麻痹1例,均通过相应治疗后得到缓解。

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外科治疗甲状腺癌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手术适用范围,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value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otal thyroidectomy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46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total thyroidectomy for treatment, with adjuvant therapy by nuclide and thyroid hormones inhibitor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lasted for 6~12 months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25 excellent cases, 18 effective cases and 3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3.5%.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8.7%, along with 3 cases with early hypocalcemia and 1 case with temporary un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 which were all relieved after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Conclusion Total thyroidectomy provide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thyroid cancer. Mastering surgical indications, skill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总页数】2页(P25-26)【作者】汤天平【作者单位】264200 山东威海市立医院两腺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J], 尹路2.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J], 匡红梅3.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J],4.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J], 高健5.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价值与合理选择分析 [J], 王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目的:对比分析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继发性出血、永久性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继发性出血、永久性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00%(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00%(32/50)(P<0.05)。

结论: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甲状腺切除术,临床上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可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标签:全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术;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上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因此,本研究对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4~58岁,平均(42.36±11.45)岁;病程1~15年,平均(8.73±4.32)年;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5例,滤泡状癌15例;单侧癌30例,双侧癌20例;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12例。

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4~58岁,平均(42.58±11.37)岁;病程1~15年,平均(8.46±4.25)年;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4例,滤泡状癌16例;单侧癌31例,双侧癌19例;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16例,Ⅲ期15例;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11例。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本院2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前都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对其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都发现有结节,对所有的病例都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后病理证实滤泡状癌为20%,乳头状癌为85%,双叶癌为35%,微小癌为85%。

并且手术后都没有永久性的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的低钙并发症。

对其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回访,没有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复发的情况。

讨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还兼顾治疗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癌,治疗的结果显示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原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两方面构成[1],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人们早已得知并且得以重视,但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很少合并为甲状腺癌,由于现阶段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步的增加,所以逐步地受人重视,其重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进行。

本院最近几年收治运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共20例,现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8例。

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在43.1岁。

并且所有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心悸、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等,患者两侧的甲状腺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肿大,主要呈现在ⅱ度肿大-ⅲ度肿大,所有的患者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且病程在9个月至9年。

手术前检查的血清t3、t4都高于人体的正常值,促甲状腺腺激素(简称tsh)都低于人体的正常值。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秦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11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8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根据病理不同分为治疗组(4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和参照组(39例,甲状腺恶性肿瘤)。

两组患者均给予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23.08%)(P<0.05)。

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显著,特别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69-69,70)
【作者】秦明
【作者单位】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分析 [J], 张晓东;赵俊;
2.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冯方栋;孙团起
3.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效果 [J], 李晖;梁欢庆;黄春柳;许教远;张强;焦伟华;李永贺
4.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观察 [J], 赵小刚
5.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 [J], 刘高;叶绍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及
价值
甲状腺癌属于近年来临床中高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疾病,在全身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比约为1%,临床中多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且多数患者的癌灶起源自滤泡上皮细胞。

目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外科手术切除,具体术式方面又包括同侧切除术、局部切除术以及全切除术。

本文将着重探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1年4月我院74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病例,以其外科手术方案为标准分组,观察组(甲状腺全切除术组,37例):男10例,女27例;年龄35~86岁,平均(57.6±0.3)岁。

对照组(甲状腺局部切除术组,37例):男11例,女26例;年龄33~87岁,平均(56.8±0.5)岁。

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甲状腺局部切除术治疗,即针对患侧腺叶进行全切除并结合峡部切除术方案治疗,于直视下对静脉进行结扎,并对病变周边组织及血管进行钳夹,针对患侧腺叶以及峡部进行切除;同期观察组则改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方案治疗,术前需全面检查以了解其病变情况,术中保持仰卧位,头部向对侧偏移,实施颈丛麻醉或者高位硬膜外麻醉,于直视下针对患者静脉深侧进行结扎,病变组织及血管利用止血钳夹进行夹注,针对甲状腺病变组织进行完全切除,同时手术操作期间对于疑似病變组织还需要快速行病理检查。

术毕后常规缝合切口,同时结合其病症情况辅助应用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以及核素等药物治
疗。

1.3 评估指标
(1)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显效: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且相关临床症状消退;有效:甲状腺功能明显改善,且相关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即症状及甲状腺功能等均未改善。

(2)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 17.0分析,标准差以(x±s)描述,行x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术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2.78%(1/36),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12.12%(4/33),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低钙血症等,同时还可能诱发手足痉挛等并发症情况。

目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方案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术、局部全切除术等。

本次研究中对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经治疗总体的手术治疗有效率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术后随访期间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同期对照组。

这提示,通过运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更好地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中通过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