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优质课1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一等奖《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一等奖一、教材《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

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两端都不栽树。

本节课教学第106页——107页例1、例2和做一做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如下调整,把原例1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把“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

数据改小有利于学生思考,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但并不影响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将例2分成两道题放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环节,有利于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植树问题教案植树问题教案(精选6篇)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1. 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

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植树问题 市赛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植树问题 市赛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25米
棵数 = 间隔数 1 (两端都栽) 100÷5 = 20 20 1 = 21
六、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 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 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 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
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用 于其他用途时,应获得授权,如发 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
追加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每隔5 m栽一棵,共 对吗?检验一下。 栽100÷5=20(棵)。
我1先0先用0看简m看单太2的0长m数了可试,以试可栽。以几棵。
5m 5m 5m 5m 20 m
再看看25 m可以栽几棵。
5m 5m 5m 5m 5m 25 m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不画图,你知道30m、35m 要栽几棵树吗?
20米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1)
R·五年级上册
一、新课导入
5个手指在有数几学个上空,?我们把像这样的空叫做间隔。
5个手指有4个间隔。 4个手指有几个间隔? 3个手指呢?
二、探索新知
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 带领下,正认真地植树呢。在植树的过程中,大 家遇到了一些问题。
同学们在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 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三、巩固提高
1 在一条全长2 m的街道两旁 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 装),每隔50 m安一盏。 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2000÷50 = 40 40 1 = 41(盏) 41×2 = 82(盏) 答:一共要安装82盏路灯。
2 (1)一段路长720 m,在路的一边每隔3 m栽一 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植树问题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植树问题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教材P108 做一做]
新知探究
第10页
15×3 = 45(m)答:种 15 棵树距离是 45 m。
张伯伯围绕圆形池塘栽树,每两棵树之间距离是3 m,照这么计算,种 15 棵树距离是多少米?
新知探究
第11页
6+4×9=42(人)(38-6)÷4+1=9(张)
一张桌子坐 6 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 10 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 14 人……照这么,10 张桌子并成一排能够坐多少人?假如一共有 38 人,需要并多少张桌子才能坐下?
120÷10=12(棵)答:一共要栽 12 棵树。
新知探究
第8页
我们将封闭图形“化曲为直”后,发觉封闭图形和在不封闭图形“一头种”中棵数和间隔数关系是一样,都是棵数等于间隔数。
小 结:
新知探究
第9页
圆形滑冰场一周全长是 150 m。假如沿着这一圈每隔15 m 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150÷15 = 10(盏)答:一共需要装 10 盏灯。
[教材P110 练习二十四 第11题]
答:10 张桌子并成一排能够坐42人,38人需要并9张桌子才能坐下。
新知探究
第12页
一、有一个圆形花坛,绕着它走一圈是 114 m。假如沿着花坛每隔 6 m 栽一株月季花,共可栽多少株月季花?
114÷6 = 19(株)
答:共可栽19株月季花。
课堂练习
第13页
二、36 个同学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距离都 2 m,这个圆圈周长是多少米?
第15页
四、王叔叔要在墙上钉一张正方形海报,他打算给每条边钉 4 个图钉(每个顶点只钉一个),你能帮他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个图钉吗?
4×4-4 = 12(个)

五年级数学七单元植树问题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五年级数学七单元植树问题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不画图,你知道30 m、35 m要栽几棵树
吗?
距离(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20
4
5
25
5
63067 Nhomakorabea35
7
8
为什么是这样的?
2024/6/4
因为两端都要栽,所以栽 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100 m共有20个间隔, 两端都要栽,所以一 共要栽__2__1_棵树。
棵数 = 间隔数 + 1 (两端都栽) 100÷5 = 20 20 + 1 = 21
2024/6/4
2.沿着一条大路每隔20 m一个路灯,乐乐从第1个路灯开始 跑步,跑到第56个路灯停下,他一共跑了多远?
56-1=55 55×20=1100(米) 答:他一共跑了1100米。
2024/6/4
2024/6/4
1.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 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 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的意识。
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植树问题
2024/6/4
植树问题
7.1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7.2 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 7.3 植树问题(封闭路线)
2024/6/4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2024/6/4
1.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 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2024/6/4
全长÷间距 = 间隔数 间隔数 =棵数
我们将封闭路线 “化曲为直”后,发现封 闭路线和在不封闭路线“一端栽一端不栽” 中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棵 数等于间隔数。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的重要性;2.掌握植树的基本步骤;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植树的重要性;2.植树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植树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准备;2.学生准备:工具(铲子、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或外部的景观,并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树木减少、环境变差?”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重要性和意义。

2.植树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植树的重要性,如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土壤、净化水源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植树的好处。

3.植树的基本步骤(3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植树的基本步骤:选择合适的树种、挖掘树坑、调整苗木的位置、填土、浇水等,并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步骤。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室内模拟植树的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树的基本步骤。

(3)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植树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加强学生对植树基本步骤的实际理解。

4.团队合作(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布置任务:在校园或公园内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植树,通过讨论和决策确定最佳位置。

(2)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分工合作,确保植树的顺利进行。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组合作的经验,包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等。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树的过程并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学到了哪些植树的知识?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的团队是如何合作的?等等。

(2)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植树工程项目,并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植树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植树的理解;2.学校可以组织植树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需要22秒。
在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每 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安装了多少座路灯?
2000÷50=40(个) 40+1=41(座) 41X2=82 (座) 答:一共安装82座路灯.
起点
13.72米
9.14米
• 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为 13.72米,
• 中间共有10个栏,栏间距 离为9.14米,
有一段长20米的小路,现计划在小 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 共需要多少棵树?设计一
5米 20米
5米 20米
两端都栽 只栽一端 两端都不栽
两端都栽
5米
20米 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每5米为一个间隔,20米
里有几个这样的间隔?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20÷5=4(个)
试一试 一根长10米的木头,要把它平 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 完要花多长时间?
10米
2米
10÷2=5(根) 5-1=4 (次) 4×8=32(分钟) 答:锯完要花 32 分钟。
广场上的大钟 5时敲响5下,8秒 敲完。 12时敲12 下,需要多长时间 敲完?
8÷(5-1)=2(秒) 2×(12-1)=22(秒)
走得更远 飞得更高
4个间隔需要几棵树?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4+1=5(棵)
总长 间隔长度 间隔数
棵数
(米) (米)
(个) (棵)
20
5
4
5
两端都栽: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端都栽
间隔数 棵数
1
2
2
3
……
3
4
7
8
……
99 100
……
100棵
两端都栽: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 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米 20米
5米 20米
棵数=间隔数
只栽一端
两端都不栽: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米 20米
两端都不栽
棵数=间隔数-1
例1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装) 。一共需要多少 棵树苗?
100米
5米
100÷5=20(个) (间隔数)
20+1=21(棵) (植树棵数)
• 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是 14.02米
• 你们知道他从起点到终点 跑了多少米吗?
终点
14.02米
小明:10×9.14+13.72+14.02=119.14(米) 小红:(10-1)×9.14+13.72+14.02=110(米)
起点
13.72米
9.14米
终点 14.02米
你有什么收获?
衷心祝愿同学们 在以后的学习中
答:一共需要栽21棵树苗。



60米



3米
60÷3=20 20-1=19(棵) 19×2=38(棵)
答:一共要栽38棵树。
园林工人沿着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栽一棵小树, 一共栽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6-1=35(个) 35×6=210(米) 答: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21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