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研发流程架构说明
全球整车开发流程(GVDP)详细解读!

全球整车开发流程(GVDP)详细解读!整车开发流程是界定一辆汽车从概念设计经过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到制造,最后转化为商品的整个过程中各业务部门责任和活动的描述。
整车产品开发流程也是构建汽车研发体系的核心,直接体现研发模式的思想;然而具体的研发项目操作时,国内厂家经常需要花大量时间和资源构架研发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计划更改频繁,造成管理上有难度。
而国际汽车厂商在国内的合资企业,研发流程已有成熟模板,在成本进度方面估算比较准确,项目执行后期容易控制,项目风险也相对较低。
一、开发流程框架1、架构阶段架构阶段:架构开发是整车开发(GVDP )过程中的先导过程。
全新架构开发过程约为18 个月,由4 个里程碑组成,架构开发启动(A4)、架构策略意图确定(A3)、架构方案批准(A2 )和架构开发完成(A1)。
A4 之前主要识别初始的架构目标,A4-A3 定义架构的性能和带宽,从架构策略意图确定(A3)开始与架构主导的整车项目开发并行开展。
A3-A2 确定架构方案, A2-A1 完成架构开发。
架构策略批准(A3)之后启动整车项目战略立项(G9)、架构方案批准(A2)之后启动项目启动(G8)、架构开发完成(A1)之后启动整车方案批准( G7)。
2、战略阶段产品战略阶段是产品型谱向产品项目的转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公司对原有产品型谱和未来产品战略的再平衡,决定是否启动产品项目的开发工作。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更为深入地分析产品在产品型谱中的定位。
产品项目需要达到的边界条件,比如销量、投资、成本、产品特征、开发周期、赢利能力等。
产品战略阶段从 G10 至 G8,约为 9 个月,分别为战略准备 G10 、战略立项 G9 和项目启动 G8。
业务规划项目管理部业务规划科( BPD )牵头各业务部门为产品项目的批准进行战略准备,包括市场的调研,产品定位、竞争对手的分析及各部门策略研究等。
3、概念阶段概念阶段是在产品战略明确并且可行性得到批准的基础上,完成产品项目方案的开发。
完整的整车开发流程

设计开发
量试与投产 G2 G1 标识 ●
责任部门 项目启动 G8一级交付物 PD-G8-01:《项目综 合可行性研究报告》 PD-G8-02:初始《项 目IT系统分析报告》 S-G8-01:《产业和市 场分析报告》 S-G8-02:《造型分析 和诉求报告》 营销公司 S-G8-03:《造型评审 及造型预认可报告》 S-G8-04:初始《产品 配置表》
设计 发布
工艺验证和 工程签发
控制 目标
发现商业机 会,提出新 产品需求, 提出立项 建议。对立 项建议进行 研究、评审 和筛选,明 确项目定位 并提出项目 构想 。
管理层评审 PreG8定义 的所有初始 目标,评审 并批准更新 的市场分 析、技术方 案(平台架 构方案、单 一造型方 向)、资源 获取方案、 项目综合可 行性分析, 正式启动项 目。
第二部分 CPMP整车开发管理流程
第五阶段:生产准备
预试生产—G3:
• 生产样车整车质量、性能评估; • 生产样车管理层试车; • 工艺验证和工程签发100%签署; • 生产线设备预验收; • 批量状态零部件; • 预试生产Pre-Pilot计划批准; • 项目经济性; • 项目主进度审核。
第二部分 CPMP整车开发管理流程
第六阶段:量试与投产
试生产—G2:
• 预试生产Pre-Pilot造车质量、性能评审; • 预试生产Pre-Pilot车管理层试车; • 生产设备终验收;
• 市场投放计划批准;
• 零部件PPAP 100%批准; • 试生产(Pilot)制造计划批准; • 项目经济性状态评估; • 项目主进度审核。
第二部分 CPMP整车开发管理流程
开始
完整的整车开发流程

完整的整车开发流程整车开发流程是指将整车从概念设计、研发、测试、制造到最终生产的过程。
整车开发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市场调研:在整车开发之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以确定车型定位和市场定位。
2.概念设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概念设计,包括车型的外观设计、功能配置和性能要求等。
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初步的草图设计和概念验证。
3.底盘开发:根据概念设计,开始进行底盘的开发工作。
包括底盘结构设计、悬挂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等。
通常还包括性能优化和安全性评估等工作。
4.车身开发:在底盘开发的基础上,进行车身的开发工作。
包括车身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车身制造工艺等。
还需要进行车身刚度测试、碰撞测试和噪音振动测试等。
5.内饰开发:同时进行车内空间设计和内饰部件的研发。
设计师进行车内空间布局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工程师进行内饰零部件的开发和选择。
6.动力系统开发:根据概念设计,进行动力系统的开发和调试。
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电池等的选择和调试工作。
还需要进行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测试等。
7.车辆集成:在各个子系统开发完成之后,进行整车的集成工作。
将底盘、车身、内饰和动力系统等组装在一起,并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证。
8.整车测试:对整车进行各个方面的测试和验证,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耐久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和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
9.供应商管理:对整车开发中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管理和评估。
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可靠性,以保证整车的品质和性能。
10.制造工艺开发:在整车开发完成之后,进行制造工艺的开发。
包括生产线规划、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等。
确保整车能够在生产线上高效生产。
11.试生产和改进:进行试生产,并在试生产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改进。
通过不断的试生产和改进,确保整车的质量和可靠性。
12.批量生产和交付:当试生产和改进完成之后,进行整车的批量生产,并按计划交付给市场和消费者。
完整的整车开发流程

T-G8-02:《产品技术方案、性能及技术路线分析报告》
技术中心主任
包括竞争车型和开发车型技术分析对比:产品技术前瞻性分析、总布置、动力总成、初始平台架构包括电气架构方案、配置清单可行性验证、人机工程分析、主要性能、主要设计元素、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新技术应用性分析、各对比参数的可行性、风险分析
●
T-G8-03:《技术供应商开发意向书/合同》
第二部分 CPMP整车开发管理流程
项目预研
开始
项目前期研究
批准工程/制造/物流/采购等项目方案
概念批准
项目批准
工程发布
产品&工艺验证
预试生产
试生产
正式投产
评审产品开发状态,冻结造型,根据最新财务状态正式批准整个项目
完成制造可行性分析,进行设计发布
使用100%全工装零件装车,验证工装模具和供应商的制造能力,完成工程的最终验证和制造的早期工艺调试
制订G8到G6的技术中心人员计划和预算的详细预估,估算项目所有的人力需求和工程预算
T-G8-09:《Mule Car试制计划》
技术中心主任
确定Mule Car试制计划,启动Mule Car试制
●
T-G8-10:初始《整车开发项目主进度》
技术中心主任
最详细的整车开发流程精选全文

G7
G6
G3
G1
G4
G2
G5
量试与投产
产品规划
概念开发
生产准备
PreG8
立项研究
责任部门
PreG8一级交付物
签发人
交付标准
标识
营销公司
S-PG8-01:《产业和市场研究报告》
营销公司总经理
宏观形势发展监控,市场环境分析、目标用户群研究、竞争对手分析、法规变化、技术进步、市场定位研究、产品基本需求、宏观目标
第二部分 CPMP整车开发管理流程
第四阶段:试制试验与认证
工艺验证和工程验证—G4: EP车质量、整车性能(VTS)评估; EP车管理层试车; 制造工艺验证(MCB)完成; 供应商批量零部件(PPAP)制造启动; 成立验证阶段质量改进小组; 项目经济性; 生产样车(PPV)制造启动状态评估; 项目主进度审核。
●
T-G8-06:《对标样车参考样车采购合同》
总经理
购买项目开发所需对标样车和参考样车
T-G8-07:初始《EBOM》,初始《SOR》
技术中心主任
包括:零部件设计清单EBOM、架构零部件、Mule Car试制件的TG0初始SOR发布
●
T-G8-08:《产品设计开发人力需求和资金预算计划》
技术中心主任
设计开发
试制试验与认证
G8
G7
G6
G1
项目启动
方案批准
预试生产
正式投产
G4
工艺验证和工程签发
试生产
G5
设计发布
量试与投产
项目批准
产品规划
概念开发
39 M
21M
18M
6M
24 M
整车开发流程节点

整车开发流程节点1.产品规划阶段:在产品规划阶段,制定整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产品定位、市场需求和竞争策略等。
主要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技术路线确定和项目启动等。
2.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是整车开发的关键节点,确定整车的基本技术方案和外观形态。
包括车辆结构、动力总成和底盘等关键技术的确定,以及外观设计和内部空间布局等。
此阶段需要进行设计评审和技术论证,保证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3.详细设计阶段:根据概念设计阶段的基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和分析。
主要包括车身设计、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的设计,以及电气、传动、制动等子系统的设计。
此阶段需要进行多次设计评审和几何验证,确保设计满足性能和制造要求。
4.CAE分析阶段:CAE分析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性能。
包括有限元分析、流体力学分析、热学分析等。
通过CAE分析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减少试制验证的次数和成本。
5.试制样车阶段:在试制样车阶段,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试制样车进行测试和验证。
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试制样车测试的结果会对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直到满足产品需求为止。
6.批量试生产阶段:在批量试生产阶段,制造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试生产产品,并进行验证和评估。
主要包括生产工艺验证、组装工艺优化、零部件供应链建设等。
此阶段的目标是验证生产系统的可行性和产品的稳定性。
7.量产准备阶段:在量产准备阶段,对整车的生产线进行调试和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包括生产工艺验证、员工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
此阶段也需要保证零部件供应链和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8.试产阶段:在试产阶段,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整车,进行市场验证和销售推广。
主要包括整车性能和质量验证、用户体验评估等。
此阶段需要收集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
9.正式量产阶段:正式量产阶段是整车开发流程的最后节点,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整车,实现商业化生产。
整车开发流程节点

整车开发流程节点整车开发流程节点:一、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整车开发的第一步,旨在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这个阶段,需求工程师与客户沟通,收集和整理客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开发任务。
同时,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和技术可行性评估,以确定产品的定位和竞争力。
二、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是整车开发的关键阶段之一,通过对需求的深入分析和创新思维,制定出产品的整体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并进行初步的设计验证和评估。
三、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品的细节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进行更加详尽的设计,包括零部件的选型、结构设计、装配设计等。
同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维修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四、零部件采购阶段在详细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零部件的采购工作。
这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合同的签订、零部件的样品确认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交付时间。
五、整车制造阶段整车制造是整车开发的核心环节,包括零部件的装配、调试和测试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生产线、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零部件的组装和调试。
同时,还需要进行整车的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六、整车试验阶段整车试验是对整车的全面测试和验证。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道路试验、环境试验和性能试验等,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七、市场推广阶段市场推广是整车开发的最后一步,目的是将产品引入市场并推广销售。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渠道建设和销售推广等工作,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同时,还需要进行售后服务和用户反馈,以改进产品和提高用户满意度。
总结:整车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零部件采购、整车制造、整车试验和市场推广等多个阶段。
GVDP详细解读

整车开发流程是界定一辆汽车从概念设计经过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到制造,最后转化为商品的整个过程中各业务部门责任和活动的描述。
整车产品开发流程也是构建汽车研发体系的核心,直接体现研发模式的思想;然而具体的研发项目操作时,国厂家经常需要花大量时间和资源构架研发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计划更改频繁,造成管理上有难度。
而国际汽车厂商在国的合资企业,研发流程已有成熟模板,在成本进度方面估算比较准确,项目执行后期容易控制,项目风险也相对较低。
一、开发流程框架1、架构阶段架构阶段:架构开发是整车开发(GVDP )过程中的先导过程。
全新架构开发过程约为18 个月,由4 个里程碑组成,架构开发启动(A4)、架构策略意图确定(A3)、架构方案批准(A2 )和架构开发完成(A1)。
A4 之前主要识别初始的架构目标,A4-A3 定义架构的性能和带宽,从架构策略意图确定(A3)开始与架构主导的整车项目开发并行开展。
A3-A2 确定架构方案,A2-A1 完成架构开发。
架构策略批准(A3)之后启动整车项目战略立项(G9)、架构方案批准(A2)之后启动项目启动(G8)、架构开发完成(A1)之后启动整车方案批准(G7)。
2、战略阶段产品战略阶段是产品型谱向产品项目的转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公司对原有产品型谱和未来产品战略的再平衡,决定是否启动产品项目的开发工作。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更为深入地分析产品在产品型谱中的定位。
产品项目需要达到的边界条件,比如销量、投资、成本、产品特征、开发周期、赢利能力等。
产品战略阶段从G10至G8,约为9个月,分别为战略准备G10、战略立项G9和项目启动G8。
业务规划项目管理部业务规划科(BPD)牵头各业务部门为产品项目的批准进行战略准备,包括市场的调研,产品定位、竞争对手的分析及各部门策略研究等。
3、概念阶段概念阶段是在产品战略明确并且可行性得到批准的基础上,完成产品项目方案的开发。
这些方案包括动力总成的方案、整车的VTS目标、全尺寸主题模型、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整车的物料成本、制造规划方案、产品质量目标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构说明
1、目的
为说明整车研发流程体系的结构,规范架构的定义。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整车研发流程体系的阶段划分、里程碑定义、关键路径定义及里程碑交付物清单确定。
3、术语解释
无 4、引用文件
无 5、管理职责
无 6、管理规定
6.1 整车研发流程架构简图
6.2整车研发流程共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定义如下:
6.5个月
12个月
13.5个月
4个月
3个月
6个月
节点
节点名称
6
4
4
3.5
8
4
3
3.5
3
产品规划和概念设计
工程设计工程验证生产准备正式投产阶段
市场机会及概念预研
项目市场调研
造型2D 冻结
油泥模型冻结初始A 面油泥模型冻结正式A 面
NC 数模
工程设计(工艺数模)逆向及摸底试验
骡子车改制
标杆车购买
底盘车改制
S1试制
S2试制
价格测试
骡子车试验骡车夏标
底盘可靠性试验
S1样车试验
S2样车试验
骡车冬标
工装车冬标
工装车夏标
公告试验完成及公告证实下达
供应商零件开发
供应商定点完毕
关键供应商确认
设计公司确定SE 工程完成
备料模具厂定点首序模完成
全序模完成
夹检具厂定点夹检具制造
TTO 连线
SOP
PP 阶段试产
产品策划/营销
产品
开发
造型工程开发
法规认证产品验证
样车试验工艺
工程工艺设计工装
开发模具
夹检
具生产制造
采购战略意向
项目启动
方案批准
项目批准
设计发布
工程签发
试生产
投产签发
全序样车完成
项目总结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Pre G8
G0
6.2.1产品规划和概念设计阶段
为产品项目的启动进行战略准备和预研,主要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策划定位、造型方向确定等。
完成平台确定和标杆车选择,完成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并形成初始项目任务书,在决策层批准后发布,项目正式开始启动。
6.2.2工程设计阶段
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细化市场、造型、产品、工艺等方案和指标,识别问题点,最终通过各级产品方案和目标。
冻结产品造型,配置清单,整车技术规范和项目任务书。
进行产品工程开发,完成动力系统数据设计和性能指标确定,发布面向制造的设计数据(NC),开始编制生产目的的整车装配工艺。
6.2.3工程验证阶段
管理层对工程状态、生产线和零部件准备情况进行审核,完成批量生产工装模具的开发和制造;完成工装样车制造和验证,完成设计变更冻结;
6.2.4生产准备阶段
TTO样车制造和验证,进行100%零部件和工艺的验证;确认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检验流程和检验装置的过程能力,使用批量生产的零部件验证确认整车厂的生产线设备、工艺和工装。
PP样车制造和验证,检验生产过程、工艺能力,验证零部件厂商的爬坡能力和整车厂在一定节拍下的制造能力,管理层审核产品、工艺、生产线、物流和IT系统的状态,对大批量投产条件进行的综合性确认。
6.2.5正式投产阶段
实现爬坡上量,完全达到批量生产指标,正式进入批量生产并进行项目总结移交。
6.3 整车研发体系共设定10个里程碑,每个里程碑定义如下:
6.3.1 Pre G8 战略意向
为产品项目的启动进行战略准备和预研,主要完成市场调研,产品方向定位,形成车型初始平台概念。
里程碑批准后启动产品预研,开始项目可行性分析。
6.3.2G8 项目启动
在前期产品战略研究基础上,对公司的资源、目标和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完成产品策划,确定造型方向,确认标杆车和平台,形成整车架构初始方案。
进行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通过初步预算和初始计划,形成初始项目任务书。
里程碑批准后启动项目工程开发工作。
6.3.3G7 方案批准
结合市场、财务等项目要求,制定并评审细化的质量、性能、成本、工艺等设计目标,完成总布置、动力总成及各系统设计方案,确定单一造型主题,批准初始项目任务书。
里程碑批准后启动单一造型优化、工程详细开发等工作,项目进入方案批准后的进一步论证阶段。
6.3.4G6 项目批准
完成造型冻结,零部件级技术方案确定,通过最终产品方案和设计目标。
根据产品目标和项目要求,汇总并评估所有当前的产品开发工作,所有交付计划和项目投资测算,批准整个项目。
里程碑批准后冻结项目任务书,通过后期项目预算,启动工程样车的零部件制造,开始项目的正式实施。
6.3.5G5 设计发布
通过虚拟制造和S0样车试制、试验,确认工程设计符合最终发布要求并全面发布面向制造的设计数据(TG2);里程碑通过后开始设计样车总装和批量零部件及设备制造。
6.3.6G4 全序样车完成
完成批量生产工装模具的开发和制造;完成全序工装工程样车(S2)的制造,识别问题和制定对策,并评估对项目的影响。
里程碑批准后启动最后一轮工程样车(S3)制造,以实现对产品的最终验证,并适时进行制造系统早期验证。
6.3.7G3 工程签发
评审工程样车制造和验证结果,完成工程变更冻结,达到一致认可的工程签发状态,批准项目生产线装车阶段开始。
里程碑批准后启动生产线验证(TTO)造车,验证生产线设备和工装,检验生产过程和工艺。
6.3.8G2 试生产
完成生产线验证(TTO)样车制造和验证,确认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检验流
程和检验装置的过程能力,评审TT0造车结果、产品设计状态评估,批准首次正式车辆试生产。
里程碑批准后启动试生产(PP)造车,验证生产线节拍。
6.3.9G1 投产签发
完成试生产(PP)样车制造和验证,验证零部件厂商的爬坡能力和整车厂在一定节拍下的制造能力。
完成公告试验,项目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量产水平,批准启动正式投产。
里程碑通过后开始销售发运准备,启动产能爬坡。
6.3.10G0 项目总结
实现爬坡上量,完全达到并稳定保持批量生产指标,进行项目总结移交。
6.4 整车研发流程阶段与里程碑对照表:
6.5 各里程碑一级交付物:指为支撑项目定义、产品定义、资金批准等活动的记录、表单、实物或数据;项目定义包含主计划、各项策略、风险、预算、团队、交付物等;产品定义包含市场目标、经济目标、售后目标、产品目标、质量目标、制造目标等。
6.5.1 战略意向--PreG8
6.5.3 方案批准--G7
6.5.4 项目批准--G6
6.5.5 设计发布--G5
6.5.6 全序样车完成——G4
6.5.7工程签发——G3
6.5.8试生产--G2
6.5.9投产签发--G1
6.5.10项目总结—G0
7、流程/制度文档
8、本流程/规范自正式颁布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公司已有标准、有关规定执行,规范所有者和解释权为公司汽研院。
9、变更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