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导写及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导写及4篇范文点评

语文月刊

03-19 17:0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李岚清)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要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人文底蕴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4.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丢掉了人文精神,就会失去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5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报》)

6.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巴斯德)。

当代中国学生需要何等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材料简析】本次作文属于组合材料作文,其中1、6两句是名人名言。2、3句来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5句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名言警句。第1句是李岚清的讲话,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第2句明确了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这两句谈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发展核心素养,都要培养国民应具备的品格;第3句谈“人文底蕴”包括的基本要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第4句用假设复句强调“人文精神”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作用,这两句谈人文素养,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第5句揭示科学精神的内涵,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第6句用巴斯德的名言讲科学的重要作用,这两句主要强调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意义。材料提供的六句话从不同侧面都强调当代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实际上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也是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具体体现。这六句话具体谈到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这就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应该双向并举,齐头共进,二者不可偏废。

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

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弄清这些基本内容,写作的方向就清楚了。

同学在具体作文时要注意,根据题干指向“当代中国学生需要何等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等要求,如果你选2、3、5句,就可谈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底蕴,科学和人文一个都不能少;如果你选2、3、4句,就可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中学生素养的底色,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若选2、5、6句,就谈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科学精神又是学生探索未来、飞向未来的翅膀,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如何选择,人文和科学都可谈论,但一定要选好立足点,要扣住材料,不能脱离“中学生需要何等素养”这个中心。人有素养国威壮

屈正

仍记得梁任公先生“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仍记得毛主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激昂,仍记得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在接受并继承先辈荣光的同时更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当今社会所必需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自我修养与素质,投身到祖国的伟大建设事业中。

仰观历史长河,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优秀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之于当代中国学生,之于泱泱大国,其意义之深远,必使每个人铭记于心。若我们每位学子都有“孩儿立志出乡关,不取功名誓不还”的志气,那么伟大祖国走向复兴的那一天便指日可待。

一个国家的人文底蕴是国家和民族历经千年不衰的支柱,上下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满载着一个又一个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我们经历过开元盛世的荣耀,也蒙受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和日寇铁蹄践踏的屈辱,但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并非意味我们懦弱无能,因为我们明白一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的屈服,五千年流传的民族之魂是我们反抗的信念,中华民族虽暂时沉沦但一定能再次一飞冲天。悠久的人文底蕴是国之脊梁,是当代学子最应拥有的素养。如今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国与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的比拼同样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而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素养关系着国势走向。

古有四大发明流传至今,今有邓稼先、钱学森等众多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在艰苦的岁月中研制出一个个国之重器,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体现出我们的民族智慧,我们以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作为火把,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科学不仅仅是民族的财富,更是人类的财富。若将文化底蕴比作民族软实力,那么科学精神便是国家硬实力,它指导国家和民族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也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为了理想而奋斗终身,尽管困难挫折如同荆棘遍布路上,但终点光芒万丈。领袖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

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肩负着国家与亲人给予的厚望,更应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提高素养,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让中华巨龙再次腾飞!

【点评】本文开篇大气磅礴,引用名人名言表明文化底蕴对历史人物和中华民族的的深远影响,点出“当代中国青年更因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先用“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优秀的核心素养”总领一笔,再从软、硬实力两方面论证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是国家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结尾呼应前文,强调当代青年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提高素养,让中华巨龙再次腾飞。全文立足点高,视野宏大,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阐释道理,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分层论述时若能用一个总领句概括全段则更好。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贾舒涵

水,可刚可柔。刚,则滴水穿石;柔,则回肠百曲。真正的强大不是仅有斯巴达勇士的勇猛,雄鹰一飞冲天的坚毅,还要有细嗅蔷薇的柔情。

当代中国学生所需的正是这二者兼具的高素质;面对科学,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并捍卫真理;而在人文底蕴方面则需一定的积淀,情怀和较高的审美情趣,只有当这二者兼具,立体而有活力的当代中国学生的心灵才能被真正塑造起来。

风华正茂,当心有猛虎。

中学生正处于基本人格性格塑造阶段,在求学问知之路上,坚毅的科学精神必不可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精神能让人类在科学进步之路上走得更远。伽利略勇于挑战存在了几个世纪的所谓真理并当众实验,才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哥白尼勇于挑战当时因神学思想而盛行的地心说并忠于事实才有了日心说的诞生;哥伦布冒死踏上横跨大西洋之旅,只因相信地圆说……巴斯德说: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无数的科学家们焚膏继晷去点亮这火把,才一步步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个小分子,我们当代中国学生更需要向这些前辈科学家们学习,这样才能接手推进科学前进的任务和工作。

心有猛虎,也需细嗅蔷薇。

放大了来说,一个国家需硬实力、软实力兼具,一个民族万不可仅崇尚刚强。放小了来讲,一个个体不可能只有坚硬的一面和机器般的冷酷无情。文化的力量在一个民族中流传、影响。足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才能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