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合集下载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黎族纹样多以植物、动物、自然元素和宗教符号等为素材,通过抽象、夸张、变形等方式进行创意设计,展现出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黎族纹样的设计风格独特,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其纹样设计主要体现在服装、头饰、手饰、房屋建筑等方面。

在服装方面,黎族纹样多以几何图形和动物形象为主,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在头饰方面,黎族纹样多以花卉、动物、人物等为主题,富有装饰性和趣味性;在手饰方面,黎族纹样多以宝石、贝壳、铜钱等为素材,富有富贵感和民族特色。

黎族纹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黎族纹样中常见的葫芦、芭蕉、竹子等元素,都代表着黎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精髓。

同时,黎族纹样还多以生产生活、自然风景、人文历史等为主题,展现出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现代社会,黎族纹样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

黎族纹样以其独特、精美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通过黎族纹样的设计应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近年来,随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在室内设计中使用各种民族文化元素的趋势日益增长。

其中黎族图腾纹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被越来越多的室内设计师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那么,在当代室内设计中,黎族图腾纹样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黎族图腾纹样的特点首先,需要了解黎族图腾纹样的特点。

黎族是海南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图腾纹样是他们非常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黎族图腾纹样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原型,图案以线条、圆点组成,色彩鲜艳。

黎族图腾纹样形态各异,纹饰丰富,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感染力。

1、墙面装饰墙面装饰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可以用黎族图腾纹样进行墙面装饰,从而增强整个空间的艺术感染力。

在色彩上可以选择与整个空间的主色调相搭配,同时注重整个空间的整体感。

2、家具饰品设计黎族图腾纹样也可以应用于家具饰品的设计中。

可以选用以黎族图腾纹样为原型的家具设计,如椅子、柜子等,并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达到装饰的效果。

同时,可以选用以黎族图腾纹样为原型的饰品,如地毯、挂毯等,这样可以让整个空间更具文化气息。

3、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以将黎族图腾纹样应用于照明设计中,如选择以黎族图腾纹样为元素的灯具,搭配合适的灯光,从而营造出空间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总结总的来说,黎族图腾纹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通过黎族图腾纹样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整个空间的艺术感染力,还可以让整个空间更具文化气息。

当然,在应用黎族图腾纹样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与整个空间的整体感相搭配,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黎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统悠久,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黎族的图腾纹样在传统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体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敬,还展现出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

随着当代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黎族图腾纹样的应用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一种新型元素。

本文将从黎族图腾纹样的来源与特点、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黎族图腾纹样的来源与特点黎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其图腾纹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前部落社会。

黎族人民以家族、家庭为单位,对自然界各种现象进行崇拜,将其赋予神秘的意义。

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神明、动物、植物等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在其图腾纹样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黎族图腾纹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图腾黎族人民崇拜自然,将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等元素进行抽象表现,并赋予其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黎族图腾纹样中,常常可以看到鸟、兽、鱼、花草等自然元素的图案,这些图案既具备装饰性,又富有神秘感。

2. 地域特色黎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其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深受岛屿的地理特点影响。

在黎族图腾纹样中,经常可以看到海洋、森林、山川等与海南岛相关的图案,这些图案体现了黎族人民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3. 花纹多样黎族图腾纹样的花纹丰富多样,包括直线、曲线、点状、面状等多种形式,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这些花纹在黎族的传统服饰、建筑以及日常用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当代室内设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将其融入到室内设计中。

黎族图腾纹样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正在逐渐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一种新型元素。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应用黎族图腾纹样:1. 墙面装饰黎族图腾纹样可以作为墙面装饰的元素,通过壁画、壁纸、壁布等形式进行表现。

设计师可以根据黎族图腾纹样的特点,选取其中的一些主题元素进行图案设计,然后将其应用到室内墙面,赋予空间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黎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图腾纹样是他们独特且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当代室内设计中,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空间感觉,还能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黎族图腾纹样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们常以动植物为基础,采用线条和几何图形的方式表现。

图腾纹样具有丰富而多样的形态,如鸟类、鱼类、花朵、树木等等,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室内空间中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黎族图腾纹样具有独特的线条和几何形态,可以通过墙面、天花板、地板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展现。

在墙面上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通过壁画、壁纸或彩绘等方式来展现黎族文化的魅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可以在天花板上运用黎族图腾纹样,通过吊顶、灯饰等元素的设计,将图腾纹样与室内空间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感觉。

除了丰富空间感觉,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还能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腾纹样,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代表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室内设计中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将这些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个性。

在家居设计中,可以通过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打造出独特的客厅、卧室、餐厅等空间,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氛围和文化内涵。

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当代社会,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通过在室内设计中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黎族文化,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这也有助于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民族的团结和进步。

黎族民族纹样设计理念

黎族民族纹样设计理念

黎族民族纹样设计理念黎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黎族传统的纹样设计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这些纹样设计体现了黎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文化内涵。

黎族民族纹样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黎族纹样设计注重自然与生活的融合。

黎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和海岸地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深深融入到纹样设计中。

纹样中常见的图案有山水、鱼虾、花鸟等,这些图案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

同时,黎族纹样还会借鉴大自然中的供养物,如榈树叶、象牙贝、蚌壳等,体现出对大自然的感恩与依赖。

其次,黎族纹样设计强调随意和流动的线条。

黎族的纹样线条流畅曲折,自由而随意。

这种线条设计体现了黎族人民开放自由的性格特征。

同时,流动的线条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的感觉,纹样设计中蕴含了丰富的动感和变化。

再次,黎族纹样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

纹样设计不仅是黎族人民对生活的表达,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黎族人民常使用蛇形纹样来象征繁衍与幸福,使用锯齿形纹样来辟邪和保护。

这些纹样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最后,黎族纹样设计讲究色彩的对比和鲜明。

黎族纹样中所使用的颜色多样丰富,包括红、黄、蓝、绿等多种鲜艳的颜色。

这些鲜明的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和视觉的享受。

同时,纹样设计中颜色的对比也突出了图案的层次和立体感,使整个纹样更加生动鲜明。

总之,黎族民族纹样设计以自然与生活的融合、随意和流动的线条、寓意和象征以及色彩的对比和鲜明为主要理念。

这些设计理念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也展现了黎族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黎族纹样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黎族风俗

黎族风俗

黎族风俗黎族是海南岛原著民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有着特有的原生态文化。

但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黎族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

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

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

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最早记载海南黎族纹身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汉武帝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既指当时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这种习俗,由此推断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有了纹身传统。

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

纹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苗族风俗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与黎家人一样,盛装欢庆节日。

各家还制作五色饭,(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纪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

五色饭是苗族人将山兰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叶浸染成黑,红、绿、黄四色米,与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动物资源: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

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

水鹿、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

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中间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琼中县的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

海南岛上还有不少水库,特别是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水库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胜似湖泊。

【传统文化】黎族人纹身时有何习俗黎族纹身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黎族人纹身时有何习俗黎族纹身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黎族人纹身时有何习俗?黎族纹身发展现状
文身古老习俗正逐渐消失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介绍,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文身是黎
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个程序,黎族妇女文身的历史,至今已延续
了3000多年。

但是,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黎族妇
女文身的古老习俗逐渐消失。

2021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国家文化部门申请将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化宣传处处长王建成告诉记者,今天,黎族妇女文身的文化
价值已经得到重新认识,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正在采取行动保护黎族文身文化。

海南
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伟民和唐玲玲,用了多年时间,拍摄了2000多张黎族妇女文身照片,对黎族文身图案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

3000多年来,黎族文身的方式和图案基本没有变化。

因此,黎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文身图案记录了黎族远古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人类
史和民族史上较为罕见的文化遗传现象。

最年轻文身女约有70岁
黎族目前总人口约为124万,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有5个支系,各
个支系妇女文身按照祖先遗传的图案,互不相同,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
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说,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
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约70岁,她们去世后,黎族妇女文身
历史
也将划上句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黎族纹面纹身

黎族纹面纹身

纹面、纹身黎族妇女有纹面、纹身的习俗。

自汉代开始,已有3000多年历史,为什么纹面纹身,说法不一。

其中有一个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海南岛昌化江下游的江岸东寨,有一对恋人,男的叫亚贵,女的叫亚贝。

亚贝生得标致,能歌善舞,和亚贵相亲相爱。

对岸西村恶霸老夹家,看见亚贝非常美丽,起了歹心,强抢亚贝为妻,她被关进老夹家,啼哭了三年,终无笑声。

三月三那天,亚贵骑飞鹿搭救亚贝逃走,逃到昌化江源头,悬崖峭壁断了去路,而后面老夹家丁又紧追过来,就在这危急关头,亚贝用红藤刺往自己脸上乱刺,毁了自己美丽容貌。

当家丁抓回亚贝时,老夹一看已是一个全身疤痕的女人,就把她放走了。

从此,亚贝和亚贵住在五指山下,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生活。

后来,黎族妇女为了长期的纹面、纹身习俗,使黎家妇女形成了一种思想观念,传统文化。

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树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芳结晶。

认为妇女在世不纹面、纹身,死后就得不到祖宗的相认,成为无家可归的鬼妇。

她们普遍认为,纹面、纹身既是女人的美容,也是宗族的美德。

妇女不纹面、纹身,会被视为男女不分,容貌不全,叛逆祖宗。

不纹身的女人,终身受歧视,甚至迫害致死。

尚未纹面、纹身的女性死后,必须在尸体上用木炭划出纹身的图案,才能入棺送葬。

否则,不得葬于本家族的墓山。

女子长到12—16岁时,必须进行纹面、纹身。

纹面、纹身对于被施纹者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

没有进行皮肤消毒,没有止痛剂,局部的发炎红肿,甚至溃烂,刺伤的痛苦,还有精神的压力,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在纹面、纹身前,由母亲或纹婆对少女进行纹面、纹身风俗的传统说教,使其心甘情愿接受。

有不愿接受者,就将实行强制手段,使其纹面、纹身。

新中国成立后,黎族妇女不再治袭文身习俗了。

由于黎族不同支系,所以纹面、纹身的部位图案各有区别。

有在面部、手腕上端和小腿下端的,以点线纹构成平行形纹或其它几何图的。

有的除脸或上下肢的点线纹和铜线纹外,颈部上有垂直的双线条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发展史《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摘要:黎族文身,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本文从纹身的工具和方法、图案和部位、时间差异和纹身的禁忌几个方面分析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关键字:黎族纹身现代纹身发展
一、黎族纹身简介
黎族,源于中国骆越人。

中国早期典籍所记载的骆越族习俗,涵盖了黎族;或者说,这些记载,至今还能看到残留历史印痕的,也只有黎族。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

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

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纹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是黎族历史上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的标志。

今天,黎族少数老年妇女身上还保留着文身的历史印痕,这些用血肉彩绘出的斑斓图画,为黎族的历史增添了璀璨的色彩。

纹身对于黎族来说,是一项神圣的人生生活内容,所以,纹身的仪式与过程自然也深受黎族人的重视。

可以说,纹身过去是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因此,文身的礼俗、仪式与禁忌也十分复杂。

黎族妇女文身是从6~20岁开始的,多数是由10~15岁开始的。

据不完全统计,40%的妇女是从13或14岁开始文身的,近20%的妇女是16~18岁开始文身。

20岁以后开始文身的比例很小。

但无论是哪个年龄开始文身的妇女,几乎是结婚之前文完。

文身在黎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内容的丰富多采,历史的悠久漫长,使古老的民族文化意蕴更加深厚。

二、现代纹身简介
现代纹身这一文化现象融合了时尚和流行,随着身体展现的文化兴起,让大家逐渐能接受身体的表现型式,纹身图案已经成为社会艺术品,而闻名的纹身师傅也被视为艺术家,社会学或人类学者也会以流行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流行文化。

现代人对纹身的理解又是包罗万象,极具个性化的。

这种有稍
微痛楚的永久性图案将伴随着人的一生。

这种身体语言的纪念性,激励性,解脱性,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尽相同。

黎族纹身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特色,在纹身的工具、方法、年龄、时间、纹案和部位等方面和现代纹身有着不同之处。

一、纹身的工具和方法
黎族文身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植物枝干上生长的刺,如黄藤刺、柚子刺等,并非用刀作文身划痕的工具。

所用的颜料主要是锅烟、墨汁。

在具体的文身方法上,海南黎族文身所用的黄藤要作精心的挑选,“文身者截取排列整齐的刺茎一段,去其歪斜余刺,选择距离相去数寸之刺3、4组,削去外皮,仅留骨干,以为刺面之用。

以针形扁阔,尖端甚锐,每组2枚并生,针身等长,针间相等为最好。

施术时,2针者用刺平行之双线,单针者用刺于单线。

现代人对纹身的理解又是包罗万象,极具个性化的。

方法也有几种,第一种是毛利人流传下来的,用鲨鱼牙齿及动物骨刺捆上木棒蘸上墨水,用小锤敲击入肤。

第二种是用数根针绑在一起捆在木棒上,手工点刺入肤。

第三种是用电机带动针刺入皮肤,此种方法是当今纹身师常用的方法。


二、纹身的图案和部位
黎族文身的部位分为:一、刺于面颊两侧的颊纹;二、刺于颈部两侧的颈纹;
三、刺于胸部的胸纹;四、刺于手上的手纹;五、刺于腿上的腿纹;六、刺于背部的背纹。

其中黎族却特别讲究文面,其它部位则不太注重。

因为他们认为文面是本族同胞的标志,都必须文面作标志。

不仅如此,即使是本民族内部,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支系之间,甚至是男女之间,文身的部位也有很大的差异。

从文献上看,海南的黎族主要是女子文身,男子文身者绝少,即便有也“只文四肢,个别的文腹背,且没有完整的图案,以简单的文字或符号为饰。

黎族女子文身,以绣面为饰,黎妇文胸者实例较少;至于背部、腹部、股部、或其他部位,未见有涅刺者。

黎族文身的图案大体可以分为斜线、直线、圆圈和点等几大类。

文身的时候就是巧妙的运用这几种基本的线条组合成各种涵义深刻的文身图案。

这些图案有的是简捷明了的线条组合,有的是圆形图案,有的是动物的图案、有的是几何图形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黎族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汉族文字在文身图案上也有所表现。

虽然文身作为一种标志,但是文身图案却不能随意更改,每个部族支系都拥有其传统的文身图案。

现代纹身的图案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改变和流行元素的变化,纹身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可纹绘的复杂图案也大量增加,使得纹身艺术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和风格。

而纹身的位置也是根据个人喜好不同纹在不同的位置。

除一些特别敏感的部位如大腿内侧,侧肋,掖下等。

其他地方都会有纹身的出现。

三、文身的时间差异
海南的黎族不同支系,时间不同。

最早的有六岁就开始文身的,大多数是十至十五岁才开始。

尽管文身的年龄各不相同,但在文身的时间或者说季节上,海南的各支黎族却是大致相同的,即都在秋冬季进行。

因为秋冬季气温较低,气候相对凉爽,施行文身手术时不容易感染发炎,较其它季节要安全得多。

这是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摸索总结得出的经验。

现代纹身基本上没有时间上的束缚。

只要人们想纹身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纹身。

但在秋季纹身的人还是占多数的。

原因和黎族纹身有一定的相同点。

四、纹身的禁忌
在黎族人们心中文身是一件很纯洁的事,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

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文,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

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

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

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

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刺上的文身会终生保留下来。

文身刺好后,主文婆还会用龙眼树叶煮成的水为女孩擦洗身体,以防感染。

和现代纹身的时间一样,现代纹身没有什么禁忌,它都是根据个人的喜欢纹的,如果要说禁忌也是个人的禁忌,纹身本身是没有禁忌的。

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

文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存在。

从寒冷的北极新西兰的毛利人到南半球西萨摩亚的萨摩亚人;从非洲苏丹的贾阿林亚人,夏伊基亚人,利比里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玛孔德人到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从亚洲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族人到大洋洲马绍尔群岛上的土著人;从平原、山地到海洋、岛屿;从白种人、黑种人到黄种人、红种人,都把文身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不断传承,不断完美。

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在身体上雕刻的艺术。

结语:
文身作为习俗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意识形态、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并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地烙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一种自成风格的造型艺术,在黎族文化体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身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

无论文身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选择以身体为载体;无论把文身看成原始的神秘,还是看成当今“另类”的时尚,我们不可否认,对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人类对生命奇迹的礼赞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参考文献:
【1】冼周;《从冼夫人族性谈俚人与黎族的相关性及黎族的起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万自成;《纹身现象的发展与发展后的纹身现象》【J】;吉林省长春市;1996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