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辅导:捕捉动情点 抒写真性情

合集下载

捕捉“动情点” “句式”抒真情--情感类作文写作突破指导(共24

捕捉“动情点” “句式”抒真情--情感类作文写作突破指导(共24

捕捉“动情点”“句式”抒真情--情感类作文写作突破指
导(共24
---情感类作文写作突破指导捕捉“动情点”
“句式”抒真情
考试作文基础等级说明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作者在情感表达、展示的过程中做到:具体而不空泛,
真实而不虚假,
自然而不做作。

所谓“动情点”就是指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触动你心灵深处的情感,牵动了你深刻情思的人、事、景、物。

动情点要捕捉到“动情点”,就是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

你会发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就是你身边!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真情的眼睛,一颗感受爱的心,那幺一定能捕捉到“动情点”,请将这化为动情的文字吧!
正如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背影”上。

通过对翻越月台时“蹒跚”“探身”“攀”“缩”“微倾”这几个细致动作的刻画,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情深。

抓住感情聚焦点构思作文程翔

抓住感情聚焦点构思作文程翔

抓住感情聚焦点构思作文程翔《抓住感情聚焦点构思作文程翔》篇一在作文的世界里,就像在一片茫茫的大森林里探险,要找到那个独特的感情聚焦点可不容易,就像程翔老师说的那样,这是作文的灵魂所在。

我记得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关于友情的。

我当时就懵了,友情?这可咋写呢?我脑海里就像一锅乱炖的粥,啥想法都有,可就是抓不住重点。

我想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又想写闹别扭的时候那种难受劲儿。

这就好比我手里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拼图碎片,不知道哪块该放在哪儿。

这时候,我就想起程翔老师讲的,要抓住感情聚焦点。

我就静下心来想,在我和朋友的关系里,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呢?嘿,我突然想到有一次我生病在家,好几天没去上学。

我那朋友,就像个小天使似的,每天放学后都跑来我家,给我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还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给我抄在小本子上。

当时我那个感动啊,就像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一束光。

我就决定把这个当成感情聚焦点来写。

我开始写的时候,就像在给别人讲述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

我把我当时生病时那种虚弱的感觉描写得可细致了,什么“我整个人就像被抽了筋的面条,软趴趴地躺在床上,脑袋里像是有一群小蜜蜂在嗡嗡叫”。

然后再写朋友来的时候,我那惊喜的心情,“我一看到他,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眼睛里都放光了呢。

”可是写着写着,我又开始犹豫了。

我这样写会不会太夸张了呢?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瞎编呢。

但是我又想,这就是我当时真实的感受啊,那种友情带来的力量,真的就像给我注入了超强能量。

于是我就不管那么多了,继续按照自己的感觉写下去。

在作文里,我还加入了我们之间的对话,就像在演一场小话剧似的。

“他一进门就说:‘兄弟,我来给你讲八卦啦!’我就笑着回他:‘你可真是我的救星啊。

’”通过这些对话,感觉整个故事更生动了。

最后,我把这篇作文交上去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小忐忑呢。

不过后来老师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分数,还说我把友情写得很真挚。

我想,这就是抓住感情聚焦点的魔力吧。

就像找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一下子就能让作文变得闪闪发光。

抓住细节描写情感的作文

抓住细节描写情感的作文

抓住细节描写情感的作文生活就像一场精彩的电影,而情感则是其中最动人的旋律。

要想把这旋律演奏得扣人心弦,关键就在于抓住那些细微的瞬间,就像在沙滩上捡到最闪亮的贝壳。

咱就说,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心情那叫一个低落。

回到家,我像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倒在沙发上。

我妈走过来,她没有大声训斥我,只是轻轻坐在我旁边,用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我却感觉到她的心疼和鼓励。

她的眼神里没有责备,而是满满的关心,那一瞬间,我心里的阴霾好像都被驱散了一些。

还有一回,我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

在冲刺的那一刻,我看到我的好朋友在跑道边,拼命地为我喊着加油,他的脸涨得通红,双手挥舞得像个小疯子。

当我冲过终点线,他一下子冲过来,紧紧地抱住了我,兴奋得又蹦又跳,嘴里还不停地说:“太棒啦!你太棒啦!”他那激动的样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真正的友谊,那种纯粹的快乐和支持。

再有次我生病发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我爸半夜起来,给我倒了杯水,又拿湿毛巾轻轻放在我的额头上。

他的动作那么轻柔,生怕吵醒了我,可我还是感觉到了。

那一刻,我心里特别踏实,知道有他在,我什么都不用怕。

这些小小的细节,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美丽的情感项链。

它们或许不起眼,但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
我们感受到爱、温暖、友情和亲情的力量。

所以啊,咱们可得擦亮眼睛,用心去捕捉这些珍贵的瞬间,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捕捉动情点 演绎好文章

捕捉动情点 演绎好文章

了。你 快吃 吧 。 ” 我 便 心 安 理 得 地 吃 光 了所 有
的西瓜 。
微笑 ……只要 我 们 的心 灵 不 麻 木 , 就 会 激 起 涟
漪 。这 些能 激起 心 中涟 漪 的东 西 , 就 是 生 活 中 的“ 动情 点 ” , 捕 捉 住 了这些 “ 动情点” , 将 之 演 化成 篇 , 往往 就 是 一 篇 好 文 章 。以 下 是 一 篇 高
我 回房 间整 理 回 学校 要 带 的 东西 , 妈 妈 收
拾 了碗 筷。后 来 . 忽 然 想 到 告 诉 妈 妈 要 体 检 了, 于是 就 去灶房 找 她 。 可是 , 我 分 明看 到 , 母
亲正 背 对 着 我 , 啃 我 吃 剩 的 西瓜 皮 … … 那 一
考高分作文。
下辈子 还做 你 的女 儿 ( 节选 )
红 的 西瓜 。妈 说 : “ 娃要 高考, 给你加 些菜, 快
吃吧 。 ”
究其 原 因 , 是 缺乏对生 活的敏感。事实上 , 人
们 的生 活并没 有 多 大差 别 , 即使 是 那 些 著 名作 家, 也都 没 有 不 同于 常 人 的 特 殊 生 活 , 只是 他 们 的心灵 比常人 敏 感 , 能 够从 生 活 中感 受 到 那 些令 人 心动 的 东 西 。叱咤 风 云 的伟 人 、 惊 天 动 地 的大事 , 固然 能 打 动 人 心 , 日常 生 活 中那 些
可是 第 二 天 , 起 床 的 时 候 看 到 您 赶 集 回
动 隋点 则需 要作 者用 一颗 敏感 的心去捕 捉 。 请 看 作家 黄方 国的《 父 亲》 片段 ) : 父 亲最后 从 贴 身衣 兜 里 拿 出一 个 塑料 袋 ,
来, 肩上背着个小西瓜 , 篮 子 里 还 有 些 刚 下地

捕捉散文写作的动情点 报告文学写作要发现典型,捕捉形象

捕捉散文写作的动情点 报告文学写作要发现典型,捕捉形象

捕捉散文写作的动情点报告文学写作要发现典型,捕捉形象真情是作文的生命。

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是能够引起人们种种情思的人、事与物象。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说的是,如果写作者捕捉到了动情点,才能写出好文章;看到好的文章,就会生出无限的情思。

白居易也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有了动情点,文章才能风云聚会,草木含意,鸟雀有情。

近年来,涌现出了不少高考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这些作文中散文占有很大比例。

不管是写人的散文,还是叙事写景的散文,既然能够得到高分,肯定有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地方。

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忧与爱》,文章一开头便捕捉到了动情点: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地一阵栀子花的幽香扑入鼻中。

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照在一片栀子花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知不觉中,已步入深深庭院了。

一只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

生命如它,那样渺小且脆弱,让人在为它担忧之际多了一丝捉弄的念头。

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着笔,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

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方向,静静地呆在书上。

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

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因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

是啊,人不也是一样吗?宇宙之大,观人亦如观虫,渺小而可卑。

人们面对着大自然的捉弄,灰心丧气,坐以待毙,自缚牢笼,与这只虫子又有何不同?如此丧失了理想与方向,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这种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文章第一段写“我”于斗室掩卷遐思,从视觉、嗅觉、感觉来写,营造背景,美妙动人;第二段写“我”用笔尖拨弄扉页上的虫子,写得细腻感人;第三段写“我”生发联想与思索,联想到宇宙人生,思索生命,给人以震撼。

作者娴熟地捕捉到写作的动情点,因而在众多的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那么,考生如何捕捉散文写作的动情点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平凡见真情,浓墨重彩动人心郑板桥说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浅谈高中学生作文如何捕捉“动情点”

浅谈高中学生作文如何捕捉“动情点”

浅谈高中学生作文如何捕捉“动情点”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文章,要做到以情动人,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就有“感情真挚”这一点。

要想做到以情动人,高中学生需要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一颗善于体悟生活的心,善于捕捉“动情点”。

【关键词】作文;捕捉;动情点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117-01“动情点”指文章要表达的能够引发读者某种情绪的情感;“捕捉”指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挖掘出来。

那么,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如何“捕捉‘动情点’”呢?一、观察生活,汲取营养。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没有生活感悟,就没有情真意切。

要捕捉“动情点”就要时时刻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比如通过观察“花”,体验“花”在季节中的表现以及这种表现体现的情感、意义等:春来,百花盛开、蜂飞蝶舞,人们满面欢喜;春去,百花凋零、花瓣横飞,人们内心忧伤。

春有迎春花,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等。

我们回忆一下古典诗歌中的一些内容,可以看出“花”在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

如“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描写了早春梅花盛开的场景,“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描写了百花盛开的春天景色,“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描写了微雨中的海棠花,“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描写了湖光山色中的白莲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描写了秋季菊花盛开的场景……比如广东满分作文《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相片上》: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

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

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

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

爷爷已经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

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

抓住动情点,抒写真性情

抓住动情点,抒写真性情

抓住动情点,抒写真性情作者:李伯恩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9期摘 ; ;要:如何着力抓住动情点,培养学生抒写真性情?本文认为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观察分析的意识,明确主体;二是重视词汇语句的积累,多样式训练;三是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记录点评习惯;四是交流整理文字资料,抒写真性情。

关键词:观察 ; ;积累 ; ;激发 ; ;抒写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难以专心听你说话;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难以关注你的要求;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读书、积累、写作。

面对农村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后,我很困惑。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理出了头绪,要让孩子有内容可写,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观察分析的意识,明确主体观察对于写好作文尤为重要。

对于初学习作者,一定要注重对其观察能力的培养。

孩子天性好动,精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不强,教师要悉心培养。

在生活中,日常人们的饮食起居、花鸟草虫等都会成为作文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细节,让孩子多看、多想、多听、多问,获取宝贵的实感材料。

根据心理学原理,我总结了一些观察要点。

1.教学生定向明确观察对象的特征。

确定观察对象之后,要鼓励孩子细心观察,花上一点时间,不要轻易转移目标,直到观察得很详细。

比如当孩子看小狗时,他可能起初仅仅对它的叫声和动作感兴趣,也许听到“汪汪”声,他会回头看狗跑来跑去,但是看上一会注意力分散以后,就看其他东西了。

教师应提供观察要素,按照线索引导他继续观察狗的其他特征(颜色、形状、嘴巴、腿、尾巴的状态等)。

问问他,狗的颜色像不像自己家里的沙发色?它和奶奶家的“贝贝”相比,谁更好看,为什么?引导初中学生写作,要不断将问题设置层次化,有梯度地引入作文对象,可以使记忆变深刻。

2.教学生转换多种角度观察事物构造。

如写《我们的学校》,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楼时,首先观察它的外部构造、颜色,将它和周围的建筑物比较;其次观察内部楼层设置及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房间的结构;最后画出平面图。

名校作文备考辅导:捕捉“动情点”写准,抒写真性情写妙,打动阅卷者写绝

名校作文备考辅导:捕捉“动情点”写准,抒写真性情写妙,打动阅卷者写绝

名校作文备考辅导:捕捉“动情点”写准,抒写真性情写妙,打动阅卷者写绝高中名校作文备考辅导:捕捉“动情点”写准,抒写真性情写妙,打动阅卷者写绝“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曲《琵琶行》,让诗人白居易产生了无边的幽愁暗恨,泣下沾襟,而触发了天涯沦落的伤感。

何以如此?竟一个“情”字使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就是诗人白居易根据自身的体验得出的最真实的感悟。

音乐如此,写文章更是这样!一篇《背影》不知令天下多少父子柔情百结,令多少读者掩卷沉思,朱自清先生真不愧为写情的高手。

所以说,“欲筑室者先建基”,写作之“基”就是情感,在我们的写作训练中必须充分挖掘这一丰富的写作资源。

无论感知体验,还是写作动机,都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述就是忌讳平铺直叙,只有有了足够的起伏才能有效的吸引他人的注意,才能让读你文章的人随着篇中的文字同进同退。

那么,怎样才能为你的文章注入真挚的感情,让它达到“感人”的效果?我觉得,“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并传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能捕捉到那些发自内心深处的能够让自己“动情”的点,只要能捕捉“动情点”,就能创作出让人感动的好文章,因为其有情所以能与之交流,因为其写情明确所以容易交流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那么,什么是“动情点”呢?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

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古人见柳思离别、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

总之,它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写作)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

具体说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事要真,情要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辅导:捕捉动情点抒写真性情
2017-03-09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的、自觉的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

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

怎样才能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动情点”的慧眼呢?首先可以通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景。

所谓范文,可以是课内的经典名篇,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美文。

通过研读范文,可以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情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借鉴。

其次要勤于用思,注意提升自己的敏锐意识。

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自己心灵震动的瞬间,并及时将这种情感的火花记录下来。

很多人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

比如一次温馨的晚餐,你还能描述当时的氛围吗?和父母的一次冲突,你还记得起原因吗?有心人应该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

另外,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动情点”不只是一些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

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1。

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

例如《父亲的布底鞋》讲述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

作者在安排全文结构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围绕布底鞋”这一线索,采取倒叙思路,先交代父亲是大人物”,却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
眼,格外落伍”,然后再追述原因,讲明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很穷,虽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学校,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是全村人凑出学费帮他完成的学业,而当时家里同样困难的四奶奶送来的就是这样一双布底鞋,把村里人在生活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帮助父亲完成学业这一动情点”,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最后才点出人不能光活自己”的主题。

这样处理,不仅在文章开头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脉络清晰,主旨明确,饱含深意。

2。

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

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

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

例如施冠祯同学的《瞬间》一文:那年的腊八,老天隐隐地皱着眉,没有留给太阳一点空隙。

饭后,母亲去盛腊八粥,她端了一碗走到已经拿起包要去上班的父亲面前,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父亲的眼。

父亲放下包,会意地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露出孩子般甜甜的
笑。

母亲拿起父亲的包送父亲出了门。

雪花悠悠地降下来,停在父亲已经开始苍白的发梢上。

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快步回来,拿起放在门厅的伞又急步追了过去。

母亲赶上了父亲,撑起伞遮住了父亲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父亲停下步子回过头,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幻化成双眼清澈的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深邃的湖,浸过千年岁月久久地沉淀成柔和的凝视。

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被轻轻揉过的软纸,留下一片片细小的褶皱。

这篇文章以瞬间”为题,仿佛只是抓住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然而所写的内容却突破时间阈限,刻画出两人深沉而默契的感情世界。

3。

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景的真实情感。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

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
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仍以上文为例,作者在渲染动情点”时,穿插了关于我”的内心描写,这样既可以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弥补直接描写的不足,细化了故事发生的情景,而且虚实相生,彰显了父母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浪漫而真实的情感,为文章增添了一层浓重的底色与生活气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动情点”就蕴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你能够捕捉到它,用心去写,自然就可以抒写出人生的真性情。

文章动人,亦有路可依。

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