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性能-高温及低温性能资料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1>基层1、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新建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选用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式、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柔性基层;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基层;以及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混合式基层。

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与沥青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减少路面开裂。

4、以旧沥青路面作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修补、铣刨、加铺罩面层。

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基层要求后,方能加铺沥青层。

6、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结构层。

<2>材料<2.1>一般规定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2、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2.2>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性能-高温及低温性能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性能-高温及低温性能


T800要求值
50 (2.9031 log P25) (PI 20 PI
10)
25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单
性 注意事项:

当量软化点取决于沥青的针入度值,它的本质仍然是指

数。

提出当量软化点并不等于将环球法测定的软化点全盘否

定。

实测软化点在沥青生产和质量检验上仍然是重要而方便

确定高温粘度
指 标
逆流式毛细管法 赛波特粘度计法 RAV
乳化沥青和煤沥青
恩格拉粘度计法
标准粘度计法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温
粘度
性 60℃粘度

60℃恰好处在夏季路面的高温条件,反映路面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流动变形能力,希望沥青

在此温度下有较高的粘度。

攻关专题的研究,提出了采用修正软化点代替实测的环球

法软化点,称为当量软化点。

当量软化点根据“等粘温度”原理提出,表达沥青粘度所
能承受的极限,大体相当于针入度达到800时的温度,遂
定义此温度为当量软化点,T800.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点
性 确定方法(一)

根据温度敏感性系数得到:

我国采用的试验方法为真空减压毛细管法。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温
粘度

60℃粘度

理论公式的推导:

S pR4
关 指
D 8QL S r 2P P r
2rL 2L

浅谈沥青性能分级体系

浅谈沥青性能分级体系

浅谈沥青性能分级体系路面等级也应当与交通特点结合考虑,对于高等级道路,考虑充分的安全储备和路面维护等因素,选择合理等级的沥青,对于SUPerPaVe分级体系中,随着标号增加,其高温、低温和常温性能逐渐改善。

沥青分级体系质量评价1.绪言沥青作为一种非晶体高分子混合物,应用于路面胶结料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

沥青的分类可以按来源、加工方法、用途和形态划分。

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和焦油沥青三大类,按形态分为黏稠沥青和液体沥青。

一般石油沥青分为四大类:道路沥青类、建筑沥青类、专用沥青类和乳化沥青类。

改性沥青作为改良的胶结料应用于道路建设、建筑防水等方面。

PG分级体系要求沥青路面在最高设计温度时能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不产生过量的车辙;在路面最低设计温度时能满足低温性能的要求,避免或减少低温开裂;在常温范围内控制疲劳开裂,考虑了沥青材料在使用期全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对于沥青材料的质量评价和选择,较针入度分级和黏度分级有了很大改进。

2.沥青性能分级方法针入度分级体系和黏度分级体系的分级方法主要是依据25C针入度和60℃黏度指标,这两种分级方法参考的指标也不相同,而第三种按路用性能分级的出发点是根据沥青表现出的路用性能划定适用温度,与前两种都不一样。

针入度分级体系历史最长,使用的国家也最多。

我国道路沥青基本按针入度分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中按连续针入度(40〜140)分为5个标号;《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修订了沥青等级划分方法,沥青基本按连续20(0.0Imm)针入度梯度进行划分,分为7种,在这个标准中,沥青等级划分是以沥青路面的气候条件为依据,同一个气候分区内,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特点再将沥青分为1~3个不同的针入度等级。

技术指标中增加了针入度指60℃动力黏度以及IOe延度指标评价沥青的感温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根据沥青中的蜡含量分为A、B、C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技术指标要求逐级降低。

黏度分级体系是按连续黏度进行分级,以美国AASHTO以黏度分级的黏稠沥青技术标准为例,沥青的标号为连续60℃黏度区间的中值,区间大小递增,分为5个等级,135C的黏度不作为划分等级的依据。

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

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

备DSR列入Superpave的沥青路用性能规范
整理ppt
4
沥青结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 Superpave沥青胶结料
性能规范要求
τmax
施 加 的 剪 应 力
时间t
τmin
γmax Δt





时间t

γmin
整理ppt
5
沥青结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SHRP相关指标
2T r3
虚 轴
•r h
G max min max min
过滤洗涤
35
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性能的关系
➢ 沥青组分分析概述
在我国,广泛使用四组分析法(SARA分析法)
• 饱和分(S)
• 芳香分(Ar

• 胶质(R)
• 沥青质(A)
五组分分析(化学沉淀法)
• 沥青质(At)
• 氮基(N)
• 第一酸性成分(A1)
• 第二酸性成分(A2)
• 链烷分(P)
整理ppt
➢ 对指标的评价
G*·sinδ值越小,表示疲劳性能越 好。
G*·sinδ实际上包括了复数剪切劲 1
度模量及相位角两个因素。
总之,对检验沥青样品,低温下 2
其G*越小,δ越大的样品,其耐 疲劳性能越好。
G
* 1
G
* 2
1 2 E1 E2
整理ppt
8
沥青结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试验要求
试验温度
• 中等路面温度,大体相当于最高设计温度计最低设计温度平 均值以上4℃,在年最不利季节时期的路面温度状态下,相 当于纯融时期的温度条件。
整理ppt
32
沥青中蜡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性能-高温及低温性能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性能-高温及低温性能

K 0.95 R 10

美国:立体法(Cube Method)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性 能 相 关 指 标
软化点


影响因素

沥青质的含量

根据J.R. Dickie的研究,沥青的软化点由沥青的组分决定。以x、y、 z、w分别表示沥青质、树脂、芳香烃、饱和烃的含量,则软化点可 由下式表示,其误差的标准差为3℃。
高 温 性 能 相 关 指 标
软化点


试验方法

中国:采用环与球法,TR&B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性 能 相 关 指 标
软化点


环与球法

钢球质量3.5g
升温速率5℃/min 起始温度5℃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性 能 相 关 指 标
软化点


其他国家

德国:克-沙氏法(Kramer Sarnow test),测定值K(℃)与环 球法软化点之间的关系:
高 温 性 能 相 关 指 标

当量软化点

确定方法(二)

较之方法一、 更为准确!
根据三个及三个以上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PI值,确定A、K
由PI回归公式进行反算:
T800
lg 800 K 2.9031 K A A

以针入度为基础,容易掌握;实验设备,推广应用不存在任何困 难!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确定高温粘度

赛波特粘度计法
RAV 恩格拉粘度计法

乳化沥青和煤沥青

标准粘度计法

SBS改性道路沥青的性能概述 2014

SBS改性道路沥青的性能概述 2014

SBS 改性道路沥青的性能概述于进军 王燕飞(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橡胶事业部,102503)综述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情况及路用性能,并从流变性的角度介绍了S BS 改性沥青的性能,同时提出了SBS 改性沥青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热储稳定性。

关键词: S BS 聚合物改性沥青 流变性 热储稳定性 粘弹性作 者 简 介于进军 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加,车辆大型化、渠道化、超载严重,沥青混凝土路面面临严峻考验。

使用普通沥青铺设的路面易产生严重车辙、开裂、坑槽等早期破坏。

路面使用某些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薄层罩面后,可大大延长养护周期,降低养护费用。

高等级公路的路面尤其需要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罩面次数,保证公路畅通。

1 沥青及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1.1 沥青路面应具有的性能为使气候和交通量对沥青路面破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沥青路面应具有如下性能[1]:(1)高温抗车辙性能,即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拥包等主要发生在夏季高温情况下,是一种混合料各种成分位置的变化,这时沥青的粘度较低,粘结集料抵抗变形的能力有限。

(2)低温抗裂性能,即抵抗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

沥青路面的温缩裂缝表现为寒冷季节混合料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然后再导致集料的破裂。

主要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

(3)水稳定性,即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水的浸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

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是由于沥青结合料与集料表面的粘结力丧失而导致剥离。

(4)耐疲劳性能,即抵抗路面沥青混合料在反复载荷(包括交通和温度载荷)作用下破坏的能力。

(5)抗老化性能,即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气候影响发脆逐渐丧失粘结力等各种良好性能的能力。

(6)表面服务功能,包括低噪音及潮湿情况下的抗湿滑性能、防止雨天溅水及在车后产生水雾等性能,这些性能直接影响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70号沥青

70号沥青

1、沥青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沥青采用A 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是在A 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的基础上,掺加SBS 改性剂,改性剂剂量应由试验确定,建议用量4%~5%。

透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注:1、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

2、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

3、储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 ,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 的稳定性。

4、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储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5、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2、集料本路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由片块石、卵石及砾石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制成,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施工时宜先在料场开采符合要求的石料,不宜采用酸性材料(如花岗岩),经验收合格后,再加工成路面用集料。

所加工成的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碎石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用于轧制破碎的砾石必须采用粒径大于100mm 的颗粒,用于加工碎石的材料必须做压碎值等试验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为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本设计要求上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6mm,下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9mm。

粗集料是指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粒径大于2.36mm 的碎石或破碎砾石;细集料是指天然砂或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矿料,粒径为2.36mm~0.075mm。

细集料如采用天然砂,砂应洁净、坚硬,砂的细度模数宜为3.0~2.3,杂质含量不大于3%。

填料是指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

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

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

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石油沥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停车场和人行道等建设中。

作为一种复杂的材料,石油沥青具有多个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对于确定沥青的质量和适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包括粘度、软化点、针入度和残留物含量。

石油沥青的粘度是指其在规定温度下的黏稠程度。

粘度越高,代表沥青的黏稠度越大,对于道路建设而言,可以提供更好的粘附力和耐久性。

然而,粘度过高会影响施工性能,因此,粘度的控制是石油沥青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软化点是指石油沥青在受热作用下开始软化的温度。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沥青的变形特性和承载能力。

较高的软化点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耐高温性和更好的抗车辙性能。

针入度是用来确定石油沥青的硬度和稳定性的指标。

它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一个标准试验针在一定时间内穿透沥青的深度。

针入度越小,表示沥青的硬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这对于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最后一个指标是残留物含量,它是石油沥青中未挥发部分的含量。

残留物含量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质量指标,可以预测沥青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较低的残留物含量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沥青品质。

综上所述,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包括粘度、软化点、针入度和残留物含量。

这些指标不仅对于沥青的质量评估和品控至关重要,也对于确保建设工程的平稳进行和长期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技术指标的意义、测试方法以及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成部分进行说明。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对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将对石油沥青及其技术指标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1在这一部分,将介绍第一个技术指标,并说明其定义、重要性以及所涉及的相关领域。

技术指标2在这一部分,将介绍第二个技术指标,并说明其定义、重要性以及所涉及的相关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800

lg
800 A
lg
P25

25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性 能
当量软化点
确定方法(二)
较之方法一、 更为准确!
根据三个及三个以上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PI值,确定A、K
由PI回归公式进行反算:


指 标
T800

lg 800 K A

2.9031 K A

T800要求值

50
(2.9031 log P25) 20 PI
(PI
10)

25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单
性 注意事项:

当量软化点取决于沥青的针入度值,它的本质仍然是指

数。

提出当量软化点并不等于将环球法测定的软化点全盘否

定。

实测软化点在沥青生产和质量检验上仍然是重要而方便
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及 低温性能
路用性能结构示意图
低温劲度模量

感温性
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

低温针入度

高温性能


脆粘点与度当量脆点
料 的
路 沥
低低温温性性能能
DSR(延SHRP)度
高 温
青 路
抗疲劳性




老化性


低温收缩 DTT(SHRP) BBR(SHRP)

粘附性
低温粘度
以针入度为基础,容易掌握;实验设备,推广应用不存在任何困 难!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点

优点:

当量软化点发挥了软化点的功能,具有软化点的所有优点,又 克服了多蜡沥青的影响。
相 关
“八五”专题要求:

“八五”根据各地区所要求的PI值,提出T800的最低值。

我国采用的试验方法为真空减压毛细管法。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温

粘度

60℃粘度

理论公式的推导:

S pR4
关 指
D 8QL S r 2P P r
2rL 2L

D

4Q r 3

r 2tg


8

L22 L12 2( hd Z
)

L32 L13 3( hd Z

确定高温粘度
指 标
逆流式毛细管法 赛波特粘度计法 RAV
乳化沥青和煤沥青
恩格拉粘度计法
标准粘度计法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温
粘度
性 60℃粘度

60℃恰好处在夏季路面的高温条件,反映路面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流动变形能力,希望沥青

在此温度下有较高的粘度。

标 TR&B 1.19 x 6.7110 1 y 6.82 10 1 z 8.38 10 2 w 83.6
蜡含量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软化点

主要应用

与针入度一样,常常作为控制制造工艺、检验产品质量、

评定沥青性质及选择使用条件等。

的指标。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温
粘度

定义:

沥青式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所产生

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
关 常用试验方法
指 标
普通道路石油沥青:
真空减压毛细管法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粘度

常用试验方法

聚合物改性沥青

孔径较粗的毛细管法

布洛克菲尔德(Brookfield)粘度计法(旋转粘度计法,RAV)
能承受的极限,大体相当于针入度达到800时的温度,遂
定义此温度为当量软化点,T800.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点
性 确定方法(一)

根据温度敏感性系数得到:


A lg 800 lg P25 lg 800 lg P25

TR&B 25
T800 25
性 基本意义:

在特定条件下,表示沥青软硬程度的条件温度。

沥青的最基本性质指标,我国三大常用沥青指标之一,也

是大多数国家用来表征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

数字表达形式直观,直接与路面软化变形程度相关联。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软化点

试验方法

中国:采用环与球法,TR&B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软化点

环与球法

钢球质量3.5g

升温速率5℃/min

起始温度5℃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国家

德国:克-沙氏法(Kramer Sarnow test),测定值K(℃)与环 球法软化点之间的关系:
与针入度一起求解PI值,表征沥青的感温性。

与弗拉斯脆点一起评价沥青的使用性能。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点
性 软化点指标的弊端

W型沥青中的蜡成分对软化点造成假象

软化点结果受试验操作影响大

试件预处理方法、时间、水浴的搅拌、加热速率、测温方法

及升温速率



K 0.95R 10

美国:立体法(Cube Method)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软化点

影响因素

沥青质的含量

根据J.R. Dickie的研究,沥青的软化点由沥青的组分决定。以x、y、 z、w分别表示沥青质、树脂、芳香烃、饱和烃的含量,则软化点可

由下式表示,其误差的标准差为3℃。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当量软化点
性 概念的提出

在我国,多蜡沥青的问题比其他国家都突出,为了解决软

化点的问题,我们经过“七五”、“八五”两个国家科技

攻关专题的研究,提出了采用修正软化点代替实测的环球

法软化点,称为当量软化点。

当量软化点根据“等粘温度”原理提出,表达沥青粘度所
)






水银密度d 13.5339g / cm3


6.7312104 r 2 h2t 20.301h(L22 L12 ) (L32
L13 )
tk
二、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高 温
粘度
性 60℃粘度

试验注意事项:

其他性能指标
玻璃化温度
高温性能问题的提出
高 沥青路面的高温流动变形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的路面损坏形式之一。
性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沥青路面温度最高达
能 相
70℃,沥青材料接近塑性流动状态,抗变形能力差。
关 与沥青高温下劲度息息相关。


一、沥青的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高 温
软化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