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学期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作战方式:偷袭 (5)结果: 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6)重要影响: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
硝烟中的珍珠港
珍珠港-西弗吉尼亚号 和田纳西号
珍珠港-被炸基地
日本联合舰队司 令山本五十六
10点10分,海面上美军 舰队被轰炸的情景
正在熊熊燃烧的珍珠港船 坞,近处已翻沉的是“奥 格拉拉”号(Oglala, CM-4)扫雷舰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 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1)突袭时间:1941年6月22日
(2)作战方式:“闪电战”
(3)重要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 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 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 互不侵犯条约,出动 190个师、3500辆坦 克、5000多架飞机, 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 的2500千米战线上, 分3路对苏联发动突 然袭击,使苏联国土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欧洲主战场。
结合课本p87图3-42 及右图资料,苏德上 方力量差距并不大, 为什么战争初期苏联 军队节节败退呢?
德军准备充分,现代化作战经验,闪电战; 苏军判断失误,战略战术、武器性能不利等等。
1941年秋季9月底。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 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开始 全面进攻莫斯科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法西斯闪击苏联
的军事行动作战计划,代 号为“巴巴罗萨计划”。 希特勒于1940年12月发布 。
德军的战略企图是:集 中大量兵力,以“闪击战 ”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实 施迅猛突击,消灭西部前 苏军主力,尔后向前苏联 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斯 科、列宁格勒、顿巴斯等 地,迅速击败前苏联,于 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浙江初中新人教九年级社会,上课用,精心制作

1940年 确 立
这一地区的利益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日美矛盾的激化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 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 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 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戴高乐
戴高乐将军知道此事后高兴 地说:“现在,战争肯定无 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 成粉末。”
中国蒋介石抑制不住心间的 喜悦,口里哼起了一段京剧 的唱腔。
蒋介石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 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山本五十六忧虑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 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美国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锅炉。一经在它下面生起火 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当我去睡觉的时候心中 充满了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 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 -----丘吉尔
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闪电战”的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
②苏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 能等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
③苏联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清洗运动)
5.结果:
德军迅速推进,逼近莫斯科; 苏军则节节败退。
苏德战争——莫斯科保卫战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 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 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讨论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教材课件PPT

结合课本p87图3-42 及右图资料,苏德上 方力量差距并不大, 为什么战争初期苏联 军队节节败退呢?
德军准备充分,现代化作战经验,闪电战; 苏军判断失误,战略战术、武器性能不利等等。
1941年秋季9月底。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 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开始 全面进攻莫斯科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主要内容: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
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1)突袭时间:1941年6月22日
(2)作战方式:“闪电战”
(3)重要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 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 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 互不侵犯条约,出动 190个师、3500辆坦 克、5000多架飞机, 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 的2500千米战线上, 分3路对苏联发动突 然袭击,使苏联国土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欧洲主战场。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
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
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
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了解《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以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运用有关苏联卫国战争和亚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形势图,讨论“苏联为什么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给二战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提高学生识读地图、运用地图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苏联卫国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苏联卫国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联合国家宣言》给二战和以后的世界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进一步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况做比较,引导学生从苏联(俄国)卷入战争前的态度、与德作战的目的、两次战争的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两者的不同,使学生学会运用对照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讲授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使学生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凶残本质。
树立学生不畏强暴、勇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团结的结果,教师要从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主义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德国突袭苏联2、日本偷袭珍珠港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教学难点1、苏联红军为什么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3. 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4。
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语](复习导入)多媒体出示《二战初期的欧洲示意图》,指名学生复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过程,进而导入新课(教师操作课件演示其爆发过程).[板书]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德国突袭苏联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西边的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德军没有优势。
3.2.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 课件

3、美国反应
罗斯福发表对日宣战演说
美国媒体对珍珠港事件的报道
罗斯福在对日宣战文件上签字
联系美国的地理位置,分析一下第二次世界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产生 战初期美国为什么奉行孤立主义。 了什么样的影响? ①美国本土远离战争中心,不愿卷入欧洲和国际 迫使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对日宣战,标志着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联合,形 纠纷,避免社会动荡,维护美国在欧洲各国的投 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资利益。 ②受经济危机打击,美国将重心放在了国内经济 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的复兴上
5.苏德战争的结果以及影响
结果: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影响: (1)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 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2)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 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
1、背景
亚 洲 各 国
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闪电战”的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 ②苏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缺乏有能力的指挥 员(大肃反运动),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也 处于不利地位。
4.苏德战争的过程二——莫斯科保卫战
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 战争,正义战争。彻底 粉碎德国侵略者!
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 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 斯科!
资料3:德军闪电出击,苏军猝不及防。德军出动182个师(含19 个装甲师、13个摩托化师)与20个旅,坦克和强击火炮约4 400辆, 火炮和迫击炮4. 7万余门;空军作战飞机4 400架;海军作战舰艇 192艘,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虽然苏联意识到德国迟 德军闪电战术 早要进攻苏联(二战初期瓜分波兰就是为了建立缓冲地带),但 是没想到德军会在这时进攻。 资料4:为了隐蔽地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玩弄“海狮骗 局”,以假乱真,声东击西,千方百计采取伪装和欺骗的手法,迷 惑苏联。希特勒曾说:“要把进攻苏联造成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3.2.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认识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不同态度以及珍珠港事件对日本、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了解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基本史实;收集并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不同态度以及珍珠港事件对日本、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带来的灾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正确认识战争带来的危害,树立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2.难点: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不同态度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2.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到苏德战争爆发前(1941、6)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一)战争伊始(1)思考:德国为什么要突袭苏联?示三个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德国法西斯闪击苏联的军事行动作战计资料2:德军闪电出击,苏军猝不及防。
德军出动182个师(含19个装甲师、化师)与20个旅,坦克和强击火炮约辆,火炮和迫击炮4. 7万余门;空军作战五、板书设计概况: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结果探因苏联获胜:苏联军民同仇敌忾;借助天时地利,防御得当,保障有力德国战败:侵略战争,引发对方顽强抵抗;决策上过于乐观,战略准备不足。
第3课时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__________”的破产。 闪电战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三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背景:正推行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已经开始将扩张的步 伐迈向英、美控制下的东南亚地区。为了排除美国在太平洋 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可能性,日本决定除掉美国的太 平洋舰队。
第二课
宣布对日本宣战,__________ 战争爆发。其他国家纷纷对 太平洋
日宣战,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则向美、英宣战。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3.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开始扑向南太平洋上的各国。不
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三百多万平
方千米的他国领土。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③德军对苏联打的是闪电战,被苏军打成持久战,战争拖延 到了冬天,远远超出德军战争计划,没有给士兵配发冬装。 11月份后,气温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莫斯科地面的积雪
近1米厚。德军对莫斯科的寒冷环境适应能力差,冻伤的士兵
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等装备的防冻措施没有做好, 难以发动,德军战斗力锐减。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2)原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闪电战”的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而苏联对德国发动战 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也都处于不利地 位。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9 月下旬,德军逼近苏联首都 2.开始时间:________ 1941 年______ __________ 莫斯科 ,发动强大攻势,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 3.经过 (1)为了振奋士气,1941年11月7日,苏联照常庆祝十月革命 并在红场举行传统的阅兵式。__________ 斯大林 亲自检阅了队伍并发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认识了解四个重要历史事件(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渡江战役(3)政治协商会议(4)开国大典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预习课文5分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填空题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四个重要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时学习中怀念先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前的史实有一定的认识
3重点难点
四个重要历史事件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渡江战役
3.政治协商会议
4.开国大典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中国的诞生》
一、《开国大典》图片导入
1.讨论问答图片
2.开题: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新中国的诞生》
二、上新课
第一篇自主学习
预习课文5分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填空题)
第二篇合作学习
1.生生互动。
小组交流,完成以上填空题的批改。
2.师生互动(梳理知识和相关问答)第三篇探究学习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2.渡江战役为新中国成立作了什么准备?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4.听国歌,完成书本109页阅读卡和资料的阅读,完成110页的两个问题
5.想一想,开国大典时,54们礼炮齐鸣28响有什么寓意?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课件投影
四、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陈建双张乐爱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知道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探究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军迅速推进的原因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
(三)感受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苏联军民与美国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莫斯科保卫战
(二)难点: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迅速推进的原因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一)采用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地图等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料,了解历史,分析历史现象。
(四)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珍珠港事件的资料,准备上课时讲述。
五、板书设计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六、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通过布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通过让学生填填空题,背口诀等方式,落实好教材的基本知识点。
3.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思维能力和知识的概括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讲述历史事件,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等能力。
4.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本节课教师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非常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播放视频,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情况;给学生提供探究资料,一方面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从探究中找到原因,避免了给学生现成答案的错误做法。
(二)不足之处和改进思考
课堂导入和结尾的呼应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感觉有点多余,花的时间也稍多了些。
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一个更直接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附:“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学习任务单
一、德国进攻苏联
1.填空
战争名称:_________爆发时间:____________
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
2.探究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
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资料三:苏军在研究战略问题时,忽视了对战略防御尤其是在强敌突击下的战略退却、反合围和遭遇战的研究,因而苏军在辽阔平坦的西部边境地区没有采取必要的战略防御部署。
在国家腹地亦未建立起纵深梯次配置的战略防御体系,而是脱离客观实际地偏重于奉行后发制人的反攻战略,致使战争爆发当天苏联领导人两次命令苏军转入反攻,打出国境去,把战争引向敌方,从而造成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资料四:“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资料五: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
请结合上述资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德军在苏德战争初期为什么能迅速推进?
3.归纳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
1.填空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爆发时间:_______战争双方: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2.分析讨论
(1)联系美国的地理位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什么奉行孤立主义。
(2)结合资料2,分析日本海军军官为什么认为日本“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