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体重儿护理常规

极低体重儿护理常规
极低体重儿护理常规

极低体重儿护理常规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综合性护理干预

现代医学中将出生时体重小于1500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其初期容易出现低体温症状,这也是造成婴儿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因此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11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

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

25例(占49.02%)。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

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目前医院的供暖系统基本为中央空调,环境温度较难控制。为此,我院产房内另独立安装了分体式的空调,有利于控制产房内的温度。提高辐射床温度设置在36.8~37 ℃[4]。早产儿所使用的物品均提早置于辐射床上预热,包括婴儿被、婴儿帽、无菌布料、复苏器械等,避免接触使用尚未预热的物品而带走其身上的热量。

1.2.2.2 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对于体重较低的早产儿,一位助产士协助娩出胎儿后,另一位助产士给予配合,立即使用已预热

的无菌巾包裹早产儿的身体,并立即断脐,将早产儿转置辐射床上,减少产床上的暴露时间。研究表明在22~24 ℃室温条件下,刚娩出的新生儿深部体温平均下降0.1 ℃/min ,体表温度下降可达0.3 ℃/min。出生后0.5 h深部体温平均下降2~3 ℃,皮肤温度下降4~

6 ℃。因此,尽可能缩短新生儿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及时转移至辐射床上,避免体温下降过快。

1.2.2.3 出生后的保暖处理:国外有学者认为,将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放置在塑料袋中有利于保护其体温。我院采取塑料保鲜膜包裹法,即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戴上已预热的婴儿帽,减少体表热量散失及不显性失水。

1.2.2.4 转运时的保暖:尽可能使用转运暖箱,提早半小时开启,调节箱温至35 ℃,将预热的治疗巾适当遮盖新生儿置入暖箱中。如果转运时使用暖箱有困难,就用预热的婴儿被尽可能将其包裹严密,避免透风,尽快将早产儿转往新生儿科。

1.2.2.5 对产房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早产儿出生时的保暖意识:首先让其了解环境温度对早产儿体温产生的影响以及低体温对早产儿造成的严重危害,使产房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暖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暖措施。其次,对每个环节的保暖措施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其操作,使

其能够按照科室制定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1.3 评价指标所有极低体重儿转入新生儿科常规测量肛温,体温低于36 ℃为低体温。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计数资料用x2,计量资料用t检验。

1.5 结果两组患儿入科时的体温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 讨论

2.1 极低体重儿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极不成熟,棕色脂肪少,皮肤薄,体表面积大,导致产热少,散热快,尽管使用传统的保暖措施来减少热量的丢失,仍容易发生低体温。同时对673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常规的保暖措施采用腋温测定法发现: 早产儿和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均<35 ℃,低体温发生率为100%。我院在采取干预措施前,极低体重儿在冬春季节低体温发生率为84.31%,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9-30T16:04:35.90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隋美波 [导读] 我院于2012年共收治18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10例女8例,早产儿11例,出生体重1200—2250g。 烟台市福山区妇幼保健院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身长不足45cm,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或孕期38—42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较差,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较高,所以要给予相应的特别护理以提高其存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16-01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共收治18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10例女8例,早产儿11例,出生体重1200—2250g,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成活出院13例。 2护理体会 2.1保暖 2.1.1设专室 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以防失水过多。 2.1.2暖箱保暖 箱温随体重决定。一般来说,体重越轻,胎龄越小,箱温越高。体重1501—2500g箱温30—32℃;体重1000—1500g箱温32—34℃;体重1000g以下箱温34—36℃。 2.1.3开放式辐射新生儿抢救台保暖 适用于气管插管随时进行抢救的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在35℃以下,重度硬肿症,体温不升的低出生体重儿等。可先调温到32℃,开始打开患儿外包被,辐射台的体重探头必须紧贴新生儿的腹部皮肤,使传感器上不能有布类等任何物品遮盖,否则会出现超温报警,这样患儿可直接大面积接受辐射保暖便于治疗[1]。 2.2呼吸管理 2.2.1针对呼吸暂停,可给予轻弹足底和抚摸脊背的良性刺激,有缺氧症状者,可采用低流量间断给氧,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养病并发症。 2.2.2易患吸入性肺炎或反流引起窒息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偏向一侧,适当垫高肩部,严密观察,以防呕吐物抢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3合理喂养 低体重儿的基础代谢率高,热量需要的多,早期喂养可预防低血糖。喂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2.3.1母乳喂养 有觅食反应,吸吮能力强的婴儿可让其直接吸食母乳。护理人员帮助母亲取坐位或侧卧位,婴儿面向母亲,并且身体呈一条直线,在婴儿张开嘴的瞬间,把乳头塞入婴儿的嘴中,吸入大部分乳晕,进行有效的吸吮,按需哺乳,时间不定。 2.3.2鼻饲管或滴管喂养 一般情况差,没有吸吮能力的低体重儿可上鼻饲管喂养;吸吮能力较差,可用滴管喂养,把母亲的乳汁挤到小杯内,用滴管吸入后一滴一滴缓慢滴入低体重儿口内,儿头稍抬高,偏向一侧,防止将奶吸入气管。出生体重<1000g,婴儿每小时喂1次,出生体重1000—1500g,婴儿每1.5小时喂1次,体重1501—2500g婴儿每2小时喂1次,稳定在每天增长20—30g为宜,对24h摄入热量、水分及大小便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分析调整。 2.4预防出血 低体重儿维生素K储备不足,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已引起出血,所以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注射维生素K15mg,每日1次,连用3天。 2.5预防感染及合并症 因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十分重要。低出生体重儿室内一切用物需与普通新生儿分开,如体重低于1000g所用物如布类,需高压消毒。操作前护士泡手并换隔离服入室。护理人员要定期做鼻咽液培养,感染及带菌者应调离岗位。 2.6病情观察 低出生体重儿病情变化快,患儿的生命体征、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小便情况。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及时报告医生。在输液过程中,使用推注式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观察并记录,防止医源性高血糖、低血糖的发生[2]。 2.7低出生体重儿出箱条件 待体重增至2500g以上,室温维持在24℃时,于不加热的暖箱中,亦能维持体温正常,并吃奶良好,体重维持上升者可出箱。但出箱后仍应密切注意体温、体重、吃奶等情况。 3小结 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稍有不慎即可导致喂养失败,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精神,要有耐心、细心、爱心、关心,通过护理人员从喂养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注重喂养期间病情观察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及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20210118145140)

41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结果研究 张娟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 是指出生体重在 1000-1499g的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黄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硬肿症等。随着医疗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而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发达国家存活率已达90%-95%,但10%一15%存活的极低体重儿可发生脑瘫、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等后遗症。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对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的最优化。 一、临床资料 我科NICI于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41例超低出生和VLBWJ 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6例、VLBWI3例。41例VLBW中30例为我院出生,11例外院转入;男性21例、女性20例;农村15例、城市26例 ;体重均在1500g 以下,最低体重为685g,最高体1430g,685-950g6 例,1000?1200g12例,1201 ?1300g15例,1301?1400g5例,1401?1499g3例;平均体重为1333 g,出院平均体重为1618g, 增加% 胎龄在28+2周-35+6周,平均胎龄为32.周,28W?30W例, 30+1?32W例, 32+1?36W例;初生Apgar评分3-10分,其中10例为3-8分,其余27例8-10分;4 例6-8分。治愈、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7例(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治愈好转率%,死亡率%,放弃治疗率%。 二、护理措施 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 分娩时由一名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新生儿监护,做好窒息复苏准备。NICU准备暖箱,箱温预设35C,湿度80%胎儿娩出后,经产房处理后即由内通道送入NICU, 置于预热暖箱予24小时监护。 维持体温稳定 VLBWI 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快,皮肤薄,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张娟主任护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低,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结果研究 张娟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的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黄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硬肿症等。随着医疗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而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发达国家存活率已达90%-95%,但10%一15%存活的极低体重儿可发生脑瘫、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等后遗症。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对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的最优化。 一、临床资料 我科NICU于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41例超低出生和VLBWI,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6例、VLBWI35例。41例VLBWI中30例为我院出生,11例外院转入;男性21例、女性20例;农村15例、城市26例;体重均在1500g以下,最低体重为685g,最高体1430g,685-950g6例,1000~1200g12例,1201~1300g15例,1301~1400g5例,1401~1499g3例;平均体重为1333 g,出院平均体重为1618g,增加21.38%。胎龄在28+2周-35+6周,平均胎龄为32.周,28W~30W3例,30+1~32W6例,32+1~36W2例;初生Apgar评分3-10分,其中10例为3-8分,其余27例8-10分;4例6-8分。治愈、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7例(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好转率63.41%,死亡率17.01%,放弃治疗率19.51%。 二、护理措施 3.1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 分娩时由一名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新生儿监护,做好窒息复苏准备。NICU准备暖箱,箱温预设35℃,湿度80%。胎儿娩出后,经产房处理后即由内通道送入NICU,置于预热暖箱予24小时监护。 3.2维持体温稳定 VLBWI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快,皮肤薄,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热张娟主任护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的高风险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基本概念 1早产儿校正年龄 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40W)-出生胎龄。 举例如下:某胎龄32周早产儿,如果实际年龄为生后3月龄;早产周数=足月胎龄-出生胎龄,即:40周-32周=8周(2个月);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即:3个月(12周)-2个月(8周) =1个月(4周)。该早产儿校正月龄为1个月,评价该3月龄的早产儿时应与1月龄正常婴儿的生长标准来进行比较。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2早产儿追赶生长

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儿脑发育的关键期,追赶生长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如出院后喂养得当、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无严重疾病因素影响,大多数适于胎龄的早产儿能在1~2年内追赶上同年龄的婴幼儿。 3早产儿出院时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略)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图1) 图1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指导流程图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服务全过程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服务全过程 1、做好入院患者的护理。 ①接电话后准备床单位,根据患儿情况妥善安排床位,一般患者准备温箱区。 ②做好入院患儿的护理,为患儿做好生命体征的测量及完成入院首次评估; ③介绍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做好入院宣教,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及时通知管床医师初步诊治。 2、协助医生检查。 ①安排患者各种实验检查标本采集(血常规、CRP、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护士帮新生儿留取大、小便常规标本(贴尿袋),大便培养标本,合理安排检查,联系预约特殊检查。 ②跟进检查、检验、影像学结果,及时报告医生,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处理。 3、严密观察病情。 1、监测并记录T、R、P、病重者测Bp、记24小时出入量。 2、保暖:生后应立即做好各种保暖,根据体重选择中性环境温度,出生体重小于2000g或低体温者,应置于温箱中。无条件者可转院治疗或采取其他保暖措施,如用热水袋(应注意避免烫伤),因新生儿头部面积大,散热量多,寒冷季节应戴帽子。 3.喂养: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即可母乳喂养,以促进乳汁分泌,提倡按需喂养。无母乳者可给配方乳。 4.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温箱抬高床头30度。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呼吸暂停者可轻弹,拍打足部或托背等恢复呼吸,可同时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入,负荷量为4~6mg/kg,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4mg/kg,分2~4次给药。 5.预防感染新生儿室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护理和操作时应注意无菌,工作人员或新生儿如感染性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避免过分拥挤,防止空气污染和杜绝乳制品污染。 6.皮肤黏膜护理每天帮新生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湿纸巾擦拭臀部,勤换尿片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和干燥,一般生后3到7天残端脱落,脱落后如有化脓感染,用过氧化氢或碘酒消毒。 7.预防接种卡介苗,生后3天接种,有皮肤病变或发热等其他疾病者应暂缓接种,对疑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儿,绝对禁忌接种卡介苗,以免发生全身感染及生命危险。乙肝疫苗,生后第一天,一个月,6个月时应各注射重组乙肝病毒疫苗一次。如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新生儿生后应立即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0.5ml ,同时换部位注射重组乙肝病毒疫苗。 8.出生后应肌注维生素k10.5到1mg.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556921.html,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策略 作者:杨秀丽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低出生体重儿(LBWI)指的是出生时体重 1 临床资料 回顾我院体重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2011年6月-2012年6月成功救治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30例,VLBWI有20例,ELBWI有10例,综上,其中剖腹产者25例 (83.3%),顺产5例(16.7%),羊水污染者10例(33.3%),量少5例(16.7%),胎膜早破者15例(50%),胎盘早剥3例(10%),脐绕颈12例(40%),母亲有基础性疾病者20例(66.7%),糖尿病母亲者15例(50%),妊娠高血压18例(60%),子痫有2例 (6.7%),多胎妊娠有3例(10%),阿氏评分在1-3分有25例(83.3%),4-7分者有5例(16.7%)。需给予气管插管者11例(36.7%),给予NCPAP有18例(60%),给予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1例(3.3%)。 2 护理策略 2.1 维持体温稳定,预防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在患儿娩出时,儿科医生到场,随时做好复苏等抢救准备,娩出后及时给予保暖,同时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预热好暖箱,根据胎龄、体重调节暖箱温度为适中温度。具体措施为,(1)娩出时,立即用备好的温暖、干燥、柔软的毛巾迅速吸干患儿体表的水分,裹上备好的保鲜膜,将患儿放置在提前预热好的开放辐射台上,同时密切配合医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重度窒息需要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时积极抢救,争分夺秒,30秒评估一次病情,阿氏评分10分钟评分到4分以上时,迅速转移至暖箱内,复苏过程中动作要求轻柔快速,动作熟练准确。设定暖箱温度在36°左右,同时调整好箱内湿度,防治体表水分散发,迅速复温。接上监护仪探头,检测生命体征。患儿胎脂暂不拭去,因为胎脂对患儿有保护作用,防治水分丢失。等患儿体温升至36°以上时,及时调整箱内温度为适中温度。 2.2 预防和控制感染:护理操作时遵循消毒隔离制度,在各项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正确穿脱和悬挂隔离衣,暖箱隔日更换并消毒,做空气细菌培养,暖箱水槽每日更换新的灭菌注射用水,勤更换患儿身上的检测探头。认真护理静脉留置的静脉针,特别是发现发红处要及时消毒,必要时给予“百多邦”适量外涂预防皮肤局部感染。注意消毒脐部,防治感染,检测感染指标,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生素,同时注意微生态疗法,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真菌感染。暖箱外悬挂专用听诊器,要求每日消毒,呼吸机管道和密闭式吸痰管要每日更换,为预防患儿长期卧床发生坠积性肺炎,尤其在使用呼吸机期间,要求给予患儿做实时的翻身拍背,痰多及时抽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