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第2讲 投资银行的历史演进和发展

1929年到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纽约证券交易 年到1933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 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 所的股票市值下跌了82.5%, 892亿美元下跌到 亿美元下跌到156亿美元 亿美元。 所的股票市值下跌了82.5%,从892亿美元下跌到156亿美元。美国的 银行界也受到了巨大冲击,1930—1933年美国共有 年美国共有7763家银行倒闭 家银行倒闭。 银行界也受到了巨大冲击,1930—1933年美国共有7763家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 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金融业分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 业经营模式被用法律条文加以规范, 业经营模式被用法律条文加以规范,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开始分业经 许多大银行将两种业务分离开来, 营。许多大银行将两种业务分离开来,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和商业 银行。例如,摩根银行便分裂为摩根·斯坦利( Stanley) 银行。例如,摩根银行便分裂为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和 J.P摩根。有些银行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经营方向。例如,花旗银 J.P摩根 有些银行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经营方向。例如, 摩根。 行和美洲银行成为专门的商业银行,而所罗门兄弟公司( 行和美洲银行成为专门的商业银行,而所罗门兄弟公司(Solomon Brother)、美里尔·林奇( Brother)、美里尔·林奇(Merrill Lynch)和高盛(Gold-man )、美里尔 Lynch)和高盛(GoldSachs)等则选择了投资银行业务。 Sachs)等则选择了投资银行业务。
Investment Banking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中国墙”(Chinese Wall) 中国墙” Wall)
简析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走向中央银行的历程

简析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走向中央银行的历程作者:李学勇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3期一、博弈之间幸存1.垄断发行权1694年为了解决战争资金的问题财政大臣蒙古泰重新建议成立贷款组织规定凡是给政府贷款120万英镑的人就有权联合成立一个特许公司,且拥有发行纸币的垄断权。
经议会同意后,议会将成立银行看作是筹集资金的最后资源及方法,结果在12天内的时间里所有股本被伦敦的富商王公贵族认购一空英格兰银行就此成立。
作为英格兰地区唯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经营金银买卖与商业期票贴现及货物抵押贷款等普通业务,但是银行券发行权的垄断打破了原有的利益的均衡,合股制银行开始反击。
以张伯伦为代表开始筹建地产银行,答应向政府提供贷款来获得银行券的发行权。
尽管政府以盐税担保,地产银行虽然最终因承购量太少而导致计划失败。
然而,却成功挑战了英格兰银行的特权地位,垄断发行权也仅仅是政府视利益而给予的不确定的权利。
2.挤兑风波1696年威廉三世下令“货币重铸”,合股制银行开始大量收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要求其兑换硬币,由此引发挤兑风潮。
幸得当时行长的大力宣传和政府的支持,以及股东大会宣布放弃当年股息的决定,使得英格兰银行从将要破产的边缘存活下来。
1707年,东印度公司集中大量货物在大不列颠岛本土大量换取英国铸币和英格兰银行银行券。
当年8月东印度公司持30万英镑银行券要求英格兰银行兑换铸币,由此,一场大型的挤兑开始发生,又一次,濒临破产。
然而,其中来自于英国皇室的股东挽救了这一切——英国女王等集齐所有资金帮助应付挤兑,同时严令东印度公司不得提取30万铸币。
如此,英格兰银行又躲过一劫。
3.南海泡沫在南海泡沫之前,英格兰银行在王室贷款特许权的竞争中败北,输给当时银行业的魁首——剑刃银行,这原本注定英格兰银行将从此沦落为二流银行,甚至被剑刃银行兼并或者自生自灭。
然而,历史永远是一场巧合。
1711年,哈利.耶尔成立了南海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取得了西班牙王室南大西洋领域贸易专营权,随后又承担了王室60万英镑的债务,获得南海贸易垄断权和政府赋予的酒,醋,烟草等项目的免税权。
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

三、刀具半径补偿
1.刀位点 在数控编程过程中,为了编程人员编程方便,通常将数控刀具假
想成一个点,该点称为刀位点或刀尖点。因此,刀位点既是用于表示 刀具特征的点,也是对刀和加工的基准点。
数控刀具的刀位点
35
2.刀具补偿功能的概念 数控铣床的刀具补偿功能分成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和刀具长度补偿功
能两种。 (1)刀具半径补偿定义
(二)企业债券的发行
2.发行资格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要求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必须 符合下列条件:
(1)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
(3)具有偿债能力;
(4)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3年盈利;
(5)所筹资金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4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有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后,与企业签订承销 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
(2)主承销商与分承销商签订分销协议,协议中应对承 销团成员在承销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等作出详细规定;
16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商业债券的发行
(二)企业债券的发行 4.发行方式和程序 (3)主承销商与其他证券经营机构签订代销协议,未销出的
部分可退还给主承销商; (4)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 (5)承销团各成员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向金融机构、企事
业单位及个人投资者销售; (6)在规定时间内,承销商将所筹款项转到企业的账户上。
17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商业债券的发行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 1.发行人 2.发行资格 3.发行审核 4.发行方式及程序
42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巴林银行倒闭的案例分析

析
目录
1 巴林银行简介 2 破产的背景 3 倒闭过程
4 倒闭的可能原因 5 带给中国的启示
巴林银行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 人银行”。
既为客户提供有关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他们也要像其 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或土地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 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818989838年”7账月户,保“留88了88敞8口”头账寸户。 居然由于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
里森接到了一笔买入6000 口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 于价格低而无法成交。为 了做成这笔业务,里森又 按惯例用“88888”账户 卖出部分期权。后来,他 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他 差错。
倒闭过程
1994年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 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告。 “88888”差错账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留存在电脑之中。
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
倒闭过程
1992年7月17日
1993年1月
1993年7月
里由森此手,下一一笔名代王理姓业交务易便员衍手生头出出了了一笔 一自笔营差业错务,,损并失形为成2了万空英头镑敞,口并头应寸。 报数告天巴以林后总,部日。经但指在数种上种升考了虑20之0下点,这 里笔森空决头定头利寸用的错损误失账也户由“2万88英88镑8增”加到 承6万接英了镑40。口里卖森出当合时约的,年以薪使还账不面足平5万 衡英。镑,且先前已有隐瞒不报的违规之 举,因而此时他更不敢向总部报告了。
1995年1月26日,里森竟用了270亿美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投机。
英国巴克莱银行

英国巴克莱银行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巴克莱银行网站:/英文英国巴克莱银行简介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英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1862年成立,叫Barclay & Co. Ltd,1917年改用现名,总行设在伦敦。
1998年总资产为3652亿美元。
巴克莱银行是位于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后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公司。
巴克莱银行在全球约60个国家经营业务,在英国设有2100多家分行。
巴克莱银行经营消费及公司银行、信用卡、抵押贷款、代管、及租赁业务,此外还提供私人银行业务。
公司业绩:1999年营业收入21,573.0百万美元。
2000年前半年,巴克莱银行的税前营业收入达到了八亿四百二十万英镑,股票总价值是二十亿英镑,一层资本率是8.0%。
公司业务:巴克莱银行通过银行网点、自动取款机、电话、互联网向英国的个人客户和小型商业部门、非洲的一些集团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除此之外,巴克莱银行还为全世界富裕的人们提供财产管理服务,特别是投资、资产评估、长期金融计划等业务。
公司规模:巴克莱银行以英国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主要业务是银行业及投资业。
如果以资产来衡量,巴克莱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金融银行之一。
巴克莱银行在其他的许多国家设有分行,是一家影响巨大的跨国银行。
巴克莱银行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业务范围覆盖到了60多个国家,包括所有的金融中心。
到2000年6 月,巴克莱银行在全世界的雇员大约有70300名,其中的52300名在英国工作。
巴克莱银行发展历程The Barclays Group is based in One Churchill Place, Canary Wharf十七世纪晚期,尽管伦敦的街道上没有铺设黄金,但是伦敦城中满是银行家,为皇家和商人提供资金。
其中的一家这样的企业是John Freame和他的合作者Thomas Gould创立的,位置在伦敦的Lombard大街。
英格兰银行大事记1826-1913

英格兰银行大事年表一、英格兰银行建立1694年:伦敦城1268家商人以私人合股公司方式组建,目的是按年息8%贷款万英镑给英王威廉三世,以作为其在欧洲大陆军事活动的资金。
同时,政府授权给该银行发行纸币。
其成立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有三点:第一,是合股公司第二,是被赋予有限责任的特权第三,拥有政府的户头。
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空前团结,繁荣强大。
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工业经济开始转型所引起的。
连同海军的力量,这使英国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世界霸主的权力。
二、垄断货币发行权1826年:英国政府核准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城外65英里之内独占钞票发行权。
1826—1828年:英格兰银行为处理各地区发钞银行无法顺利发送钞票的问题,开始设立第一家分行。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为全国唯一的法偿货币。
1844年:《比尔条例》(银行法)出台,英格兰银行正式成为国家的发行银行。
该法案规定:第一,其他银行不得增发钞票。
第二,英格兰银行内部,划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
第三,钞票流通数量有最高限额,即当时英格兰银行只能发1400万英镑,仅对政府借款作保证。
此外,当时的英国政府对英格兰银行的经营也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态度,管制较少。
这样,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他银行的发行额度就会转移到英格兰银行。
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三、清算银行由于英格兰银行对银行券的日益独占,作为政府银行的代理职能日益加强,再加上其银行券信用稳固,流通的范围日益扩大。
从18世纪起,许多商业银行为了业务上的方便,纷纷在英格兰银行开立往来账户。
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的交换中心,即清算中心。
四、最后贷款人——危机中的角色转变1825年:南海泡沫危机爆发,英格兰银行虽然行动比较缓慢,但是最终恐慌还是被制止了。
由于当时高利贷法仍在适用,因此,英格兰银行的作用空间比较有限。
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
1836-1839年:欧洲处于繁荣阶段。
巴林银行案例,金融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一.事件介绍(一)巴林银行巴林银行1763年创建于伦敦,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又像一个“商人”一样自己做买卖,也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风险。
由于善于变通,富于创新,业务范围广泛,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亿美元。
然而,这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
(二)里森其人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
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许多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
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许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
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
这原是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于是里森又建立了名为“88888”的错误账户。
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用原来的99905的帐户来与伦敦总部联系,但这个已经建立的88888错误帐户,却没有被销掉。
开户表格上注明此账户是"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误差账户,只能用于冲销错帐,但这个账户却被用来进行交易,甚至成了里森赔钱的"隐藏所"。
英国商人银行

商人银行业务的多样化
• • • • 租赁和代理业务 保险业务 运输业务 房地产业务
一、租赁和代理业务
• 英国几乎所有的商人银行都从事租赁业务 。在开展租赁业务的同时,商人银行也进 入代理业务领域,代理业务一般为短期性 的。
二、保险业务
商人银行进入保险业务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特 别是那些在投资领域最活跃的公司。1967 年,S.G.沃伯格公司就开始涉足保险业。到 20世纪70年代中期,商人银行开始直接以 保险经纪人身份进入保险业。商业银行一 般以收购兼并某个保险公司为手段进入保 险业。
具体而言
70年代末80年代初 英国政府掀起了“民营化”的浪潮。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英国陷入萧条,国家财政部为 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竞争和提高效率,开始进行国 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民营化采用公开上市、私募、出售 国有资产、重组或分割、注入新的私人资本等形式进行。 在民营化过程中,私人银行可以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帮 助制定国有企业出售方案、为股票上市提供咨询服务或代 理发行等。在英国铁路公司、国家货运公司、电信公司等 诸多行业的民营化过程中,许多商业银行,如巴林、华宝、 施罗德等都有过出色表现。民营化使商人银行和企业建立 了密切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扩展投资银行业务打下了基 础。
• 分散化的组织结构:是指商人银行按业务 市场的界限来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每个部 门都专门从事一项业务,部门经理对部门 及日常业务活动负责,银行总部只负责制 定业务发展方向和协调工作。
• 商业银行内部四个部门:基金管理部,银 行业务部,投资银行部,金融服务部。
分散化的商人银行组织结构
董事会
投资银行部
商人银行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最早的商人银行是以商人身份存在的当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伦敦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最早出现的商人银行是巴林兄弟公司它从事商人银行业务可追溯到1717年它最开始是从事木材生意的由于与荷兰商业公司有密切关系做起了商人银行业务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商人银行在英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期间欧洲大批商人为寻求政治避难迁入伦敦事后创建了大批公司其中最著名的如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还有成立于1839年的长期充当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在伦敦的代表汗布罗斯公司1877年成立的拉扎德兄弟公司摩根格伦费尔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英国是当今世界投资银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英国,投资银行叫商人银行。
从职能上看,这种商人银行又与美国的投资银行不完全相同,英国的投资银行不仅从事证券业务,还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与美国投资银行相比,英国的商人银行历史更悠久。
16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始,英国的各种贸易公司开始通过创建股份公司和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大量资金,以分担海外贸易中的高风险。
英国的商人银行也从为国际贸易提供承兑便利的业务中发展起来。
此后,随着大量的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证券交易的日益活跃,英国的商人银行逐步壮大起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如巴林银行在证券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一战以后,随着英国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下降,英国的商人银行也发展缓慢。
直到70年代,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商人银行开始重振雄风。
这一改观主要得益于70年代以后英国国民经济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民营化、企业并购浪潮和证券市场变革。
首先,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政府掀起了“民营化”的浪潮。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英国陷入萧条,国家财政部为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竞争和提高效率,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
民营化采用公开上市、私募、出售国有资产、重组或分割、注入新的私人资本等形式进行。
在民营化过程中,私人银行可以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帮助制定国有企业出售方案、为股票上市提供咨询服务或代理发
行等。
在英国铁路公司、国家货运公司、电信公司等诸多行业的民营化过程中,许多商业银行,如巴林、华宝、施罗德等都有过出色表现。
民营化使商人银行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扩展投资银行业务打下了基穿
其次,80年代的兼并收购风潮推动商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
许多商人银行利用自有资本或代为管理的共同基金积极参与企业的收购和合并。
1987年,英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资产总值达317亿美元,基本上是依靠英国商人银行的协助与筹划才得以完成。
1994年底对全球跨境并购业务统计表明:当前全球前十大跨境并购业务中6桩有英国商人银行的参与。
英国商人银行在并购风潮中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在全球投资银行业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后,1986年英国证券市场的重大改革为商人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二战以后,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伦敦证券交易所先后落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之后,迫使其加强自身管理,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重新恢复其在世界证券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利益驱动的本能和来自世界证券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英国感到自身以中小投资银行为主的证券交易所难以与美、日以大投资银行为支柱的证券交易所和西欧大陆以大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证券交易相匹敌,因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于1986年10月通过了《金融服务法案》,冲破了英国商人银行和商业银行严格的业务界限,允许英国的商业银行直接进入投资银行领域。
此举标志着英国商
人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开始。
一方面,这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投资途径;另一方面,在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取得了同等的竞争地位之后,商人银行面临生存威胁,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剩下的商人银行规模增大,业务重心也从“全能战略”转向“主攻优势战略”,发挥各自的专长,主要致力于专业化的服务,如公司财务咨询和投资管理业务。
在经历了民营化、企业并购浪潮以及证券市场的变革以后,英国的商人银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与商业银行共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格局。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