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
项目一1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径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三、实验步骤 1、按被测孔的基本尺寸选取量块,并放入量块
夹内夹紧(做基准) 。
2、将内径百分表测头放入量块夹内,摆动百 分表,此时百分表示值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记住示值的最小值作为基准值,并反复核对几次。
3、再将百分表测头插入被测孔内,在零件a,b 两截面处测量且每一截面垂直测量两次。
活动测量头的移动可通过杠杆系统传给指示表。内径指
示表的两测头放入被测孔径内,位于被测孔径的直径方向
上,这可由定位装置来保证。定位装置借助弹簧力始终与 被测孔径接触,其接触点的连线和直径是根据不同的孔径可 选用不同的可换测量头,故其测量范围可达6~1000mm。内
4、将每次测量结果与基准值比较,计算出偏差值
(此值有正负之分)并根据偏差值计算出被测孔的尺
寸。
5、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孔公差要求,判断被 测孔是否合格。
项目一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项目一· 1
内径百分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1、掌握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认识。
二、仪器介绍
内径百分表是生产中测量孔径常用的测量 仪,它是由指示表和装有杠杆系统的测量装置 所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内径百分表 1-可换测量头;2-测量套;3-杆;4-传动杆;5、10-弹簧; 6-指示表; 7-杠杆; 8-活动测量头; 9-定位装置
任务一-用内径百分表测量轴套的孔径

《机械测量技术》教案
图2.15基轴制配合选择示例
与标准件配合
当设计的零件需要与标准件配合时,应根据标准件来确定基准制配合。
例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选用基孔制;而滚动轴承外圈与基座孔的配合应选用基轴制。
图2.17圆锥齿轮减诉箱
《机械测量技术》教案
图3-4 内径百分表图3-5 用外径千分尺调整尺寸
二、测量训练原理、方法、步骤和要求
测量原理:内径百分表是以同轴线的固定测头和活动测头与被测孔壁相接触进行测量的。
它备有一套长短不同的固定测头,可根据被测孔径大小选择更换。
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取决于固定测头的尺寸范围。
测量时,活动测头受到孔壁的压力而产生位移,该位移经杠杆系统传递给百分表,并由百分表进行读数。
为了保证两侧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
图3-6 测量示意图
)调整好的内径百分表,在测量孔径时,先定心,
与孔壁垂直,在孔的轴线方向微微摆动,找出最小的读数值(即为尺寸。
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未达到零点的读数是正值,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超过零点的读数是测量负值。
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法

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法一、前言内径百分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孔径或管道等内径尺寸。
它由测量臂、刻度盘、固定螺钉、主尺、副尺等部分组成。
本文将介绍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法,以便更好地使用该工具进行测量。
二、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内径百分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百分表的测量臂、刻度盘、固定螺钉等部分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主尺和副尺之间的间隙处于正常状态。
其次,清洁被测物体的内壁,确保没有杂质和污垢的存在。
2. 测量操作(1)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臂轻轻插入被测物体的内径中,确保测量臂与被测物体的内壁紧密接触。
(2)旋转刻度盘,使其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注意,刻度盘顺时针旋转时,指针应该向左移动,逆时针旋转时,指针应该向右移动。
(3)使用固定螺钉固定刻度盘,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读取测量结果。
在读取结果时,应注意刻度盘上的主尺和副尺之间的位置关系,通常情况下,主尺的刻度间隔为0.01毫米,副尺的刻度间隔为0.001毫米。
根据主尺和副尺上指针所指的刻度线,可以得到测量结果。
3. 测量注意事项(1)在进行测量之前,应确保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能够覆盖被测物体的内径尺寸。
(2)在插入测量臂时,应注意避免过大的力量,以免损坏被测物体或测量工具。
(3)在读取测量结果时,应注意刻度盘上的主尺和副尺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读取错误。
三、内径百分表的读法内径百分表的读法相对比较简单,根据主尺和副尺上指针所指的刻度线,可以得到测量结果。
主尺上的刻度间隔通常为0.01毫米,副尺上的刻度间隔通常为0.001毫米。
主尺和副尺上的刻度线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进行刻画的。
例如,在读取内径为10.523毫米的被测物体时,可以通过主尺上指针所指的刻度线来确定整数部分,再通过副尺上指针所指的刻度线来确定小数部分。
假设主尺上指针所指的刻度线为10,副尺上指针所指的刻度线为523,则被测物体的内径为10.523毫米。
实验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

实验1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
1. 实验目的
熟悉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尺寸误差的方法和特点。
认真体会“局部实际尺寸(实际误差)”概念。
2. 设备与器材
百分表测量杆1支和0.01mm百分表1个。
3. 实验原理与方法
内径百分表是由百分表测量杆和百分表组成,是用相对测量法测量孔径和形状误差。
它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内径百分表结构图
测量时,内径百分表头先压进入被测孔中,活动测头1的微小位移通过杠杆按1:1传递给传动杆6,而百分表测头与传动杆6是始终接触的,因此活动测头移动0.01毫米,使传动杆也移动0.01毫米,百分表指针转动1格。
故测头移动量可在百分表上读的。
定位桥10起找正径向直径位置的作用,它保证了活动测头1和可换测头2的轴线位于被测孔的直径位置中间。
4. 实验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
4.1 内径百分表在每次使用前,首先要用标准环规或量块夹持的量块对零,环
规或量块夹的尺寸与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相同。
如图1-2所示。
4.2 内径百分表在校零时应注意手握直管上的隔热手柄,使测头进入测量面
内,摆动直管4测头在X方向和y方向(仅在量块夹中使用)上下摆动。
观察百分表的示值变化,反复几次;当百分表指针在最小值处转折摆向时,
用手旋转百分表盘,使指针对零位。
多摆动几次观察指针是否在同一零点
转折。
4.3用内径量表测量工件孔,摆动量表,观察指针转折点的位置,记录相对零
点的差值,即工件误差。
5.测量与处理数据
6.思考题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实际偏差时,属于何种测量方法?测量误差有哪些?。
实验一套筒孔径测量及误差分析

实验一套筒孔径测量及误差分析一、实验名称轴径、孔径的测量及误差分析二、实验目的1.掌握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2.熟悉等精度测量列随机误差及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内径百分表、表架、缸套等。
1.百分表:外形图和传动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百分表外形图和传动原理图1.表盘2.大指针3.小指针4.套筒5.测量杆6.测量头1、齿侧间隙的消除:通过游丝消除齿偶间隙,提高测量精度。
2、测量力的控制:弹簧是控制百分表的测量力的。
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表面刻度盘上共有100条等分刻线。
因此,百分表齿轮传动机构,应使量杆移动1mm时,指针回转一圈。
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有0-3、0-5、0-10mm三种。
b5E2RGbCAP2.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由百分表和表架组成,用于测量孔的形状和孔径,内径百分表的构造如图2-2所示。
图2-2内径百分表1.活动量杆 2.等臂杠杆 3.固定量杆 4.壳体 5.长管 6.推杆7.9.弹簧 8.百分表 10.定位护桥内径百分表的活动测头,其移动量很小,它的测量范围是由更换或调整可换测头的长度达到的。
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有以下几种:10-18、18-35、35-50、50-100、100-160、160-250、250-450mm。
p1EanqFDPw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是一种相对量法,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孔径的大小,在千分尺或其他量具上调整好尺寸后才能使用。
DXDiTa9E3d四、实验步骤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1).预调整①将百分表装入量杆内,预压缩 1毫M左右<百分表的小指针指在1的附近)后锁紧。
②根据被测零件基本尺寸选择适当的可换测头装入量杆的头部,用专用扳手扳紧锁紧螺母。
此时应特别注意可换测量头与活动测量头之间的长度须大于被测尺寸0.8~1毫M左右,以便测量时活动测量头能在基本尺寸的正、负一定范围内自由运动。
RTCrpUDGiT 2)、对零位:因内径百分表是相对法测量的器具,故在使用前必须用其它量具根据被测件的基本尺寸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
实验一 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孔

实验一 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孔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
2、 学会根据测量结果判定零件尺寸的合格性。
二、实验仪器1、 内径百分表2、 千分尺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内径百分表是生产中测量孔径的常用量具,特别适宜测量深孔。
其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它是由百分表和一套传动系统组成。
图1-1 内径百分表1—指示表 2—固定测头 3—活动测头 4—弦板 5—工件 内径百分表是用它的固定测头2和活动测头3与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根据被测孔径的基本尺寸大小,选择仪器上附有的不同长度的固定测头。
仪器的测量范围即由固定测头的尺寸决定。
用标准的已知长度(孔径的基本尺寸)调整仪器零点。
测量时,活动测头的移动量经过直角杠杆传递给指示表,则可从指示表上读得零件实际尺寸对标准长度的偏差(测量时应注意正确判别指示表读数相对于零点的正负号)。
543 2为保证测量位置的正确性,应在调零和测量时将仪器作左右摇动,当指示表上示出最小读数时,即为正确的位置,如图1-2所示。
图1-2 正确的测量方法四、实验步骤1、 将百分表调整小表盘指针压入1到2圈,然后固定。
首先消除千分尺的误差,然后用千分尺量出35mm ,用千分尺作为标准已知长度调整百分表零点。
2、 进行测量。
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杆放入被测工件孔中,在图1-3所示的相互垂直的Ⅰ-Ⅰ与Ⅱ-Ⅱ与两方向上,依次测量1,2,3三个横截面的尺寸。
测量时应左右摆动百分表,找出最小读数,并填入实验报告表中。
3、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被测零件尺寸的大小,作出工件合格性与否的结论。
4、 整理仪器。
图1-3 测量位置 1 2 3Ⅱ ⅠⅠ Ⅱ五、实验数据指示表的分度值:0.01mm指示表的示值范围:0~10mm千分尺的分度数值:0.001mm六、实验误差及分析经测量,我们得到千分尺的误差为-0.0011mm,即-1.1μm。
故在数据处理时,我们应减去系统误差。
误差分析:1.由仪器带来的系统误差。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目的: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内径百分表、螺栓、螺帽、孔径样本。
实验步骤:1. 确定要测量的孔径大小,选择适当的内径百分表测量范围并调整两个测量枝之间的距离,以使其略大于孔径。
2. 把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枝垂直于测量表面,并轻轻压在孔部位,使两个测量枝正好压住材料表面的两端,注意不要偏斜和变形。
3. 使用眼睛或放大镜观察内径百分表的刻度值,读取测量值。
4. 移动内径百分表到下一个测量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全部测量完成。
5.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1. 内径百分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精度。
2. 在测量过程中,要稳定心态,避免手部颤动和握持力度过大。
3. 在选择内径百分表测量范围时,应尽量选择跨度较小的范围,以提高测量精度。
4. 在将内径百分表压在孔部位时,需要注意其位置和角度,避免偏斜和变形导致误差。
5. 在进行多点测量时,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测量,并在记录测量值时清晰、准确地标注每个测量位置。
实验结果:通过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不同孔径样本,成功获得了多组精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经过统计和分析处理,得出了各个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论:内径百分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各种孔径和内径。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校准、稳定、准确和规范化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该实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相关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长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量内径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方法。
2. 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 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内径。
2. 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但对深孔或公差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作比较测量。
1. 内径千分表国产的内径千分表,常由活动测头工作行程不同的七种规格组成一套,用以测量10—450mm的内径,特别适用测量深孔,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内径千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跟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千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
装上测头2后,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在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2. 卧式测长仪卧式测长仪是以精密刻度尺为基准,利用平面螺旋式读数装置的精密长度计量器具。
该仪器带有多种专用附件,可用于测量外尺寸、内尺寸和内、外螺纹中径。
根据测量需要,既可用于绝对测量,又可用于相对(比较)测量,故常称为万能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的外观如图2所示。
在测量过程中,镶有一条精密毫米刻度尺(图3a中的6)的测量轴3随着被测尺寸的大小在测量轴承座内作相应的滑动。
当测头接触被测部分后,测量轴就停止滑动。
图3a是测微目镜1的光学系统。
在目镜1中可以观察到毫米数值,但还需细分读数,以满足精密测量的要求。
测微目镜中有一个固定分划板4,它的上面刻有10个相等的刻度间距,毫米刻度尺的一个间距成象在它上面时恰与这10个间距总长相等,故其分度值为0.1毫米。
在它的附近,还有一块通过手轮3可以旋转的平面螺旋线分划板2,其上刻有十圈平面螺旋双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
1.了解内径百分表的结构。
2.学会内径百分表的读数方法。
3.掌握用外径千分尺校对内径百分表零位的方法。
4.掌握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方法,用内径百分表检 测轴套的孔径。
1.安装和调整内径百分表。
2.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径 。
任务实施提示:
一、准备工具和量具 1.认识百分表
百分表分度值0.01㎜。
大指针转一圈,小指针转一格(mm )。
毫米数值小指针转过格数读得,毫米小数值大指针指示位置读得,指针停在两条刻线之间时,进行估读,读出小数第三位,即微米(um )。
2.认识内径百分表
3.选择内径百分表规格
测量范围18~35㎜,精度为0.01㎜。
4.安装与调整内径百分表
+50
.000
内部φ32
050.00
+孔的尺寸能否用游
标卡尺或内径千分尺测量?为什么?
百分表
锁紧装置 手柄
测量杆 定位护桥 活动测头
可换测头
内径百分表
5.安装可换测头
6.校正内径百分表的零位
(1)外径千分尺调到32mm ,调整时,应从31mm 加到32mm ,并用手推着测微螺杆。
(2)内径百分表两测头放在外径千分尺两测砧间,使其表盘上的零刻线与指针重合,即
二、测量孔径 1.压入测头
2.测量数值,判断是否合格
当表针指在“零”位时,被测内径恰好为32㎜;当表针未达到“零”位时,被测尺寸大于32㎜,百分表读数为正;当表针超过“零”位时,被测尺寸小于32㎜,百分表的读数应为负。
32+(-0.27)=31.73㎜
使用内径百分表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是否有缺陷,尤其可换测头和固定测头的球面部分
2.装百分表时,夹紧力不宜过大,且有一定预压缩量(1mm )
3.校对零位时,选取一个相应尺寸的可换测头,并使活动测头在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校对好后,检查零位稳定性
4.装卸时,先松开锁紧装置,不允许硬性插入或拔出 5.使用完毕,百分表和可换测头取下擦净,并涂油防锈,放入专用盒内保存
6.如果使用中发现问题,不允许继续使用、拆卸修理,应送计量部门检修
锁紧
预压
插装 百分表
可换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