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三、四联作工艺介绍

表套
测 试 三 联 作 管 柱 结 构 示 意 图
定位短节 Φ73mm油管 油管 滑套水力泵 托砂皮碗
泵 排
球座 监测压力计 MFE/APR测试 测试 器 机械/电子压力计 机械 电子压力计 传压孔 封隔器 筛管接头 轴、径向减震器 Φ73mm油管 油管 点火头 射孔井段 枪身 人工井底 油层套管
主要测试设备
公司有各类生产设备、工具、仪器、仪表共 台套 台套, 公司有各类生产设备、工具、仪器、仪表共34台套, 其中国内外先进设备占70%以上, 其中国内外先进设备占 %以上,由于公司近几年加大 了设备投资力度,主要设备新度系数已大于75%。 了设备投资力度,主要设备新度系数已大于 。 • • • • • 哈里伯顿选择性测试阀5套 哈里伯顿选择性测试阀 套, 宝鸡元亨选择性测试阀4套 宝鸡元亨选择性测试阀 套, EXPRO三相分离器 套, 三相分离器2套 三相分离器 常规测试工具6套 常规测试工具 套, 加拿大DDI电子压力计 支。 电子压力计15支 加拿大 电子压力计
12.5
8.7 1010-11
786
470 900 ﹥1000
360
255 450 /
13
/ / /
0.218
/ / /
增效弹具有造缝功能, 注:89增效弹具有造缝功能,所造缝长大于 增效弹具有造缝功能 所造缝长大于1.5m。 。
2、地层测试技术 、 三 联 作 的 地 层 测 试
地层测试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实践证明,地层 地层测试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实践证明, 测试是及时准确评价油气层的有效方法和最直接的手 段。可以尽可能地获得动态条件下的各种地质资料和 可以尽可能地获得动态条件下的各种地质资料和 地层参数。与常规试油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地层参数。与常规试油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①减少排液时间,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试油速度; 减少排液时间,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试油速度; ②取资料全,对地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堵作用。 取资料全,对地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堵作用。
射流泵排液—STV地层测试—射孔—措施改造四联作工艺技术

射流泵排液—STV地层测试—射孔—措施改造四联作工艺技术摘要:海上试油作业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成本较高,又因为气象因素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海上试油作业施工周期较长。
因此,寻找一套成功率高、施工周期短、取得资料全的试油工艺技术,对于海上试油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射孔(-地层测试)-射流泵排液联作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射流泵排液与地层测试技术的完美结合,既能实现负压射孔、测试求取地层参数,又能在测试时实现连续排液、强排施工,对地层具有一定的解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试油(测试)期间的地层防污染问题。
该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试油进度,缩短了试油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射流泵原理联作一、工艺简介射流泵排液-STV地层测试-射孔-措施改造四联作工艺就是将射流泵、STV 选择性测试阀、射孔枪(127或140枪弹)及措施改造工具一次下入井内,采用环空打压点火射孔后,可直接进行开关井测试,测试过程中,若地层能量充足,可直接放喷求产;若地层能量不足,可憋压打开滑套,投泵芯进行射流泵排液求产、压力回放、取样落实地层液性等工作。
当地层产液量较低时,还可以直接采用该套管柱进行酸化等增产措施,实现缩短周期,取得合格试油资料的目的。
该工艺核心部件为一个STV选择性测试阀,在打起套压至14MPa迅速放压至0MPa 后,压力波通过STV选择性测试阀上的传压孔打开,测试阀开启,地层流体进入井筒;如果再次打起套压至14MPa迅速放压至0MPa,则传压孔关闭,实现地下关井。
如此打压放压,达到多次开关井测试的目的。
二、管柱结构该工艺管柱结构主要由射流泵(带球座)、滑套、托砂皮碗、全通径压控选择测试阀、压力计托筒、震击器+安全接头、P-T封隔器、筛管、减震器压力释放装置及射孔枪组成。
三、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射流泵排液的工作原理:油管泵注的高压动力液通过射流泵喷嘴、喉管及扩散管,在喷嘴出口以高速射出,在喷嘴与喉管处(混合室)造成较强的真空,形成一个负压区,使被抽吸介质与工作介质在喉管处进行充分的能量转换,从而吸入并携带地层液体,与动力液一起经油套环空返出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
试油测试与措施联作工艺技术PPT课件

施工井段
最大井 封隔器 措施
斜
类型 改造
3175.8-3188.0 3135.8-3153.8 3192.4-3202.4 3137.6-3148.4 2595.0-2599.0 2286.2-2290.8 1955.8-1963.0 2304.2-2338.0 2898.8-2904.6 2674.0-2678.0 3453.6-3460.8 3078.4-3089.2 3037.0-3039.6 2299.2-2322.2 3639.2-3701.2① 3639.2-3701.2 3574.4-3618.6 3511.8-3546.2 3361.4-3411.8 2800.0-2921.8
泵筒上部 高压腔室 泵体 混合腔室
密封机构 低压腔室
3、投捞式测压装置
为了在水力泵排液过程中阻止井筒液体进入地层, 在水力泵底部一般设计球座,但在联作工艺管柱中, 若进行酸化施工则球又无法取出,这样有必要设计一 种可取式单向流动装置。可捞式测压装置是射孔结束 后从井口投入的,具有单向流动和自动关井作用,当 排液或测压结束后可以用试井钢丝捞出也可以用水力 泵芯捞出,然后进行酸化施工作业。酸后排液时可以 再次投入。
2009年压裂排液联作施工部分井参数统计
序 号
井号
1
GS 3-25
2 QS1
3 Z28×2
施工日期
压裂 层位
压裂井段(m)
08.02.15 08.03.6 08.01.16
沙三
沙一 沙一
3909.4-3945.0 3906.7-3951.7 3982.3-4021.0
压裂厚 度(m)
总用 液量 (m3 )
密封机构 低压腔室
2、内滑套水力泵
深水浮式平台试油测试技术

系泊 方式 采用锚 泊或 动力 定位 。 目前 , 已有 6 全球 o多个 国家进行 深水 油气勘 探 , 其勘探领域 已从 水深 301的陆 坡 区扩 展 到 30 3 0 3 1 001 1 的深海 区 , 已发 现石 油储 量 60×1 , 然 气 储 量 0 0t天
成沉船 事故 ; 三是上 窜气体导致 的火 灾和爆炸事 故 。
高效 、 先进 、 用 的技术 选择原 则是 针对 深水 测 适
试 的高成本 而定 的 , 目前 在 高油价 条件 下 , 水试 油 深 测试 的综 合 日费 以数 百万 元 计 ( 民币 ) 任何 先 进 人 ,
成熟 的工 艺技术 , 只要适 用 于 目标 探 区 , 安全 的前 在 提下 , 能够 提高 工作 效率 和资 料质 量 , 么这 些工 艺 那
员、 设备 、 及 油 井 的安 全 。深 水试 油 测试 另 一 安 环境
为深 水 ; 超过 10 3 501 为超 深 水 。在 深水 条 件 下 , 1 钻
井平 台采 用 的是 浮式 平 台 , 即半 潜式 平 台或钻 井船 ,
全风 险是海 底 的浅 层 气 和可燃 冰 。随着 井筒 流 动 的
致作业 的半 潜式 平 台 或钻 井船失 去应 有 的浮 力 而造
上。在 国际油 价居 高不下 的刺 激下 , 水油 气勘探 达 深 到高峰 , 深水勘 探 设备 供 不应 求 。 目前 , 中国 的三 大
石油公 司( 中石 油 、 中海 油 、 中石 化 ) 相继 进 入 深 水 也 油气勘探领域 , 寻找油气勘探新 领域 。
海上平 台的空 间有 限 、 备 和人 员 密集 、 设 自然条
试油测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试油测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目前,油测试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快速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快速分析技
术得以普及,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油样分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油样分析的成本。
二是电子谱分析技术的研发和完善。
现代油测分析技术广泛使用电子
谱仪器,如ICP-MS、GC-MS、FT-IR等,进行有机分子结构分析,精确控
制分析参数,精确获取油样分析结果。
三是分析设备的多样性。
传统油样分析使用的技术装置较少,分析结
果不够准确,而现代设备,如光谱仪、质谱仪、电感耦合等,能够实现质
量多样性的分析,提高分析精度和准确度。
四是远程分析技术的应用。
试油工程技术服务方案及技术措施

试油工程技术服务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引言试油工程是指在石油勘探开辟过程中,为了评估油田的可采储量和开辟效果,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进行试验和测试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试油工程技术服务方案及技术措施,以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
二、技术服务方案1. 试油目标确定根据油田的地质条件和勘探开辟目标,确定试油的具体目标,如评估储量、确定油藏特征等。
2. 试油方案设计根据试油目标,制定试油方案,包括试油区块划分、试油井的选择、试油参数的确定等。
3. 试油设备选型根据试油方案,选择适合的试油设备,包括试油井钻探设备、试油仪器设备等。
4. 试油人员培训组织试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试油工程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确保试油工作的顺利进行。
5. 试油现场布置根据试油方案,对试油现场进行合理布置,包括试油设备的安装、试油井的布置等。
三、技术措施1. 试油井钻探根据试油方案,进行试油井的钻探工作。
采用先进的钻探技术,确保试油井的质量和完整性。
2. 试油参数测试在试油井完成钻探后,进行试油参数的测试,包括油藏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的测定。
3. 试油井完井根据试油方案,对试油井进行完井操作,包括套管固井、封隔水层等工作,确保试油井的安全和稳定。
4. 试油井测试进行试油井的测试工作,包括产能测试、注水测试等,获取试油井的产能和压力等数据。
5. 试油数据分析对试油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产能分析、油藏特征分析等,为后续的油田开辟提供参考。
6. 试油报告撰写根据试油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试油报告,包括试油工程的整体评估、油藏特征描述、开辟建议等内容。
四、结论试油工程技术服务方案及技术措施是评估油田可采储量和开辟效果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试油方案设计和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获取准确的试油数据,并为油田的开辟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所提供的试油工程技术服务方案及技术措施,可作为参考,以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
分析试油测试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分析试油测试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石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油田生产与实践过程也发明了各种新型工艺技术,试油技术不断成熟。
传统试油技术应用简单,而且测试效率低,随着现代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试油测试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试油测试应用试油勘探过程,测试技术是主要探测手段,在油田开发使用中也需要进行试油技术的应用。
我国油田开发不断深入,试油测试技术也随之提高,下面介绍四种较为成熟的试油测试技术:1.1 地层测试地层测试在我国应用范围最广,适用性极强,在陆地、海中等不同类型的油井都可以使用,地层测试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地层测试分为中途与完井两种测试方法,测试的主要优点在于动态环境中也可以获得相关地质资料与参数。
地层测试具有缩短工期、减少排液时长、试油效率高等优点,并且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使用跨隔技术进行测试,测试程序要优于传统测试程序,减少注灰填沙的投资,有效缩短施工时间。
并且在收集测试数据时更加准确,相关资料全面有效,帮助下一步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1.2 电子压力计传统试油技术使用机械压力计,测量结果存在精准度差、分辨率低、时间短、资料处理复杂等问题。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电子压力计逐渐在试油测试中得到普及,通过电子压力计可以准确勘探油气资源相关参数,并且明确油井产能,对油井周边自然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在地质特征判定与油田开发中较为常见,而且可以帮助油田开发提供准确的依据,目前常用的电子压力计为GRC与PANEX。
1.3 液氮与泵组合液氮与泵合理搭配组合具有提高强度、加快速度、增强效率的优点,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选择排液技术,这种组合主要适应以下几点:液氮排液在深井与压裂环境中可以起到助排作用,有效提高酸液、压裂液、地面水返排率。
在使用长筒泵的情况下,具有冲程大、效率高的优点,可以实现海上油井与边远油井排液工作,对于高稠度普通油井有着非常好的排液效果。
在使用螺杆泵的情况下,可以在稠油油井中发挥效果,液氮配合性能较强,而且组合方式较多,适用于多种油井排液工作。
海上石油勘探测试作业的安全规范.doc

海上石油勘探测试作业的安全规范摘要:海上石油勘探测试作业在海上钻井平台上进行,作业环境局限性大,作业项目及设备种类多、交叉作业频繁、产出地层流体为易燃易爆的油气,因此该项作业属于具有高风险的特殊作业,所以在海上石油勘探测试作业过程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对海上石油勘探测试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对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的探讨,以此保证海上测试作业的安全,避免海上测试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海上勘探测试;保障措施;安全管理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海上勘探测试作业属于高风险特殊作业,可以研究和排除的安全隐患多,因此重视测试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排除安全隐患,非常必要。
虽然目前海上油田的相关管理机构都对于测试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但是这并不表示可以放慢测试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步伐,因为随着海上勘探作业难度的增加、重难点井数量的增多、测试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出现,这也对海上石油勘探测试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考验。
相关研究表示,影响测试作业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1海上勘探测试安全作业的影响因素1.1海洋环境对测试作业的影响海洋环境变化多端,大风和雨雪天气直接影响现场作业的开展。
测试作业人员和设备多,在现场吊装人员和设备上平台期间,恶劣天气极易造成拖轮撞平台、水手碰伤或者挤伤等安全事故;平台甲板和钻台露天作业期间,恶劣天气极容易导致作业人员疲劳等身体不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1.2海上勘探测试作业因其特殊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首先,海上勘探测试作业需要的工具和设备种类多、体积大,因此平台甲板上设备摆放相对拥挤;第二,测试作业人员多,为了保证现场作业的有效衔接,因此交叉作业频繁;第三,测试存在射孔、地层油气放喷燃烧等高风险作业,同时平台也存在多种特殊工种,例如电气、维修、易燃易爆品搬运和安装等工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面计及其管路凝固堵 塞
1.气出口阀门关闭 2.气出口冰堵 3.油嘴刺坏 4.井筒段塞流
4
压力突然上升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一地面设备
二、 装备配套
三相分离器的压力调节:故障排除一览表
序 号
现象
可能原因 1.井口/井下安全阀关闭 2.油嘴堵塞 3.井筒段塞流 1.油(水)管路摩阻大 2.分离压力过低 液体产量过低 1.井内段塞流/液性不稳定 2.压力/液面控制仪表调节 不灵敏
地面流程
测试树 计量罐 试井设备 数据头 输油泵 油嘴管汇 储液罐 蒸气换热器 三相分离器
橇装式整体双滚筒试井绞车
地层测试工具 MFE测试工具、APR测试工具等 现场解释设备
高精度电子压力温度计
先进的Saphir解释软件,无线传感设备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最大拉力:400000lbs
通径:3-1/16 " 测试端带有ESD自动控制系统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一地面设备
二、 装备配套
3. 地面安全阀及自动控制系统 地面ESD系统是海上测试必须的安全 系统。在开关操作时人员可以远离高压 危险区,遇有紧急情况,可以自动或手
动迅速关闭紧急关断阀,保证试油测试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一地面设备
二、 装备配套
6.三相分离器 目前国内用于海上试油测试的三相分离器有Expro公司、Smith公司、法国 Geoservice公司,均能满足海上平台试油作业的需要。
Expro分离器
参数指标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一地面设备 三相分离器的压力调节:故障排除一览表
也在海上。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海上试油测试
目前,海上试油测试技术先进的有贝克休斯、哈里伯顿、斯伦贝谢等公司。国内
海上试油测试服务的主要有中海油的中海油服;中石油的大港、辽河、冀东油田, 渤海钻探、长城钻探、中油海;中石化的胜利油田等单位。 海上试油测试因其特殊的作业环境,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及工艺。
配套流程:
——之一地面设备
二、 装备配套
测试树→高压管线→全自动地面紧急关断系统→上游数据头→油嘴管汇→下游 数据头→蒸气换热器→三相分离器
气体 计 量 后 燃 烧
原油 计 量 后 进 船 运 输
水
计 量 后 燃 烧
计 量 后 运 输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一地面设备
二、 装备配套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二、 装备配套
MFE(Multi Flow Evaluator)地层测试器是一种常规测试器,整套测试工具均借 助于上提、下放测试管柱来操作和控制井下工具的各种阀,具有操作方便、动作灵活 可靠、地面显示清晰的特点。测试时,在地面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和判断井下工具所 处的工作状态,并能获得任意次开井流动和关井测压期。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二井下设备
二、 装备配套
一般有MFE系列测试工具,全套哈里伯顿APR系列井下测试工具、国产APR系列测试 工具,满足不同井身结构的PT、RTTS封隔器、 压力计托筒、电子压力计等测试工具。
MFE系列测试工具 哈里伯顿APR系列测试工具 测 试 工 具 LPR-N阀 STV阀 RD取样器 RDS阀 RD循环阀
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
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我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3%,远远低于 世界平均73%的探明率;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0.9%,而世界平均探明 率在60.5%左右。
结论:地质储量丰富,资源基础雄厚,但勘探程度低!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二、 装备配套
序 号 1 2 3
现象 分离效果差,气带油 油带气 液面计液面不波动
可能原因 分离压力过低 1.液面过低 2.温度低、黏度大 3.分离压力过高
对策 适当提高分离压力 1.适当提高液面 2.加热降低黏度 3.适当降低分离压力 进行清堵。局部加热可预防 1.检查压力控制系统 2.关井清除,加热或提高加热温度 / 打防冻液可缓解 3.关井更换油嘴 4.观察
结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处于早中期。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调查研究起步较晚,海洋油气勘探程度和油气资 源探明程度较低,尚有许多新的领域没有突破,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目前,我国近海大陆架有渤海、北部湾、珠江口、莺琼、南黄海、
东海等六大沉积盆地,这些盆地大都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根据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结果,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1.MFE测试阀特点 测试阀的开关安全可靠,能保证测试成功。 仅仅依靠管柱上下运动来控制测试器的工作。
——之一地面设备
二、 装备配套
地面测试数据管理系统。 (1)数据采集软件及计算机、打印机、8小时不间断电源; (2)采集接口箱:带有16个模拟信号通道和8个数字信号通道; (3)采集探头包括: 2个上游压力探头,0-10k psi 1个上游温度探头,-30-350℉ 2个下游压力探头,35mpa 1个分离器压力探头,0-2k psi 1个下游温度探头,-30-350℉ 2个套管压力探头,0-10k psi 1个油温度探头,0-250℉ 1个加热炉下游温度探头,0300℉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海上试油测试特点
海上试油测试可利用的空间狭小,有限空间作业繁多。如我们参与作业
的港海1号钻井平台,有效面积只有 16m x 19m(包括钻井滑道、工具设备
保养区、运输油罐区等),因平台空间小,设备布局受限,不能摆放更多 的设备。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海上试油测试特点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海上试油测试特点
平台吊机载荷有限,一般为25吨,所以要求作业设备需要轻便并且具有快 速安装和拆卸的能力,所以一般主要为橇装设备。 交叉作业多,多工种配合作业,平台作业人员高峰时多达120人。需要各岗
位统一指挥,各工种密切配合,衔接得当。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对策 1.检查落实,重新打开 2.检查清除 3.观察 1.缩短/加粗油(水)管路;提高 温度降粘 2.适当提高分离压力 采用断续/定时排液法 1.适当提高分离压力 2.调整仪表
5
压力突然下降
液面上升难以控 制 液面下降难以控 制 压力/产量波动大
6 7 8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7. 全自动数据采集设备
中海油为主, 其2012年产量增加到3.424亿桶油当量。 在过去10年间,我国新增原油产量有53%来自海洋,2010年这一比例接 近85%,海上油气产量增长的潜力还很大。在陆上油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 我国海上油气产量增速较快,同时石油公司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上的资本投 入也逐渐加大,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越发受到重视。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三月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二、装备配套 三、工艺技术及应用 四、海上作业过程的主要风险 五、海上试油测试面临的难题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世界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上石油的延续,经历了从浅水到深海、从 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 海上探井,拉开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的序幕。 目前海洋油气的储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占60%, 深水和超深水占30%。国际上流行的浅海和深海的划分标准,水深小于500米为 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目前从全球来看,形成的是 “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海洋油气产量,海洋油气产量在迅速增长,发达国 家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的范 围和水深不断扩大,墨西哥湾、西非、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 探开发的潮流。
程智能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操作自动化、安全环保化的综合技术!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二、 装备配套 三、工艺技术及应用 四、海上作业过程的主要风险 五、海上试油测试面临的难题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二、 装备配套
海上试油测试常规装备有地面计量、地层测试、试井、现场资料解释等设 备,可以实现在各种钻井、试油平台上的试油测试作业和资料的现场解释。
石油合同和协议, 直接吸收外国公司投入勘探风险。
结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起步晚。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截至2010年底,我国海上已经崛起了80余个油气田, 海洋油气产量首次 突破5000万吨油当量,已经建成了“海上大庆”。其中,海洋原油产量超过
4700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我国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以
LPR-N阀 STV阀 OMNI阀
RDS阀
RD取样器 伸缩短节 放样阀 RD循环阀
RTTS封隔器、安全接头
国产APR系列测试工具
配套井下测试工具
PT封隔器 压力托筒
DDI压力计 旁通阀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之二井下设备
二、 装备配套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常规装备
1.MFE测试阀
——之二井下设备
结论: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成熟。
海上试油测试技术
一、 概述
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但开发不理想,未有重大突破。 20 世纪70 年代末,引进外资,有了新进展。在南海、南黄海、渤海42 万
平方公里海域,发现各类地质构造474 个, 为在我国海洋划分区块提供了依据。
20 世纪80 年代初( 1982 年2 月)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经过多 次招标,截止1998 年底, 已与18 个国家和地区的68 家外国公司签订了137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