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诊治指南
乳腺诊疗指南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一.概述:由于这类疾病的表现形态复杂多样,未找到一个合适的、能全面正确地反映该病变本质的命名,目前多认为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较为适宜。
本病本质是乳腺实质的各种形态不一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良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
病因:本病系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平衡所致1.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
2.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的增生程度不一致。
二.诊断要点:突出的临床表现是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和肿块,月经前加重,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疼痛性质为胀痛、刺痛、隐痛或钝痛,部位常较弥散,痛点不明确,可放射至同侧腋、肩背部甚至上臂。
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尤其是育龄期妇女。
体检可发现乳腺组织的增厚成块伴压痛,增厚的组织质实、韧,表面为结节状,大小不一。
病变可局限于一个部分也可弥散分布。
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解不明显,偶可见浆液性或浑浊的乳头溢液。
彩超多显示腺体增厚、回声杂乱,可见无回声占位(囊肿)或/和扩张导管。
钼靶X线摄片多显示腺体密度增高。
三.主要辅助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排除多数肿瘤性占位,为必查项目。
2.乳腺钼靶摄片:40岁以上的患者应该给予。
3.穿刺活检:较明显的局限性腺体增厚,应予活检排除肿瘤。
四.主要鉴别诊断:局限性的乳腺增生易与不典型的乳腺癌混淆。
1、不典型乳腺癌:增厚块一般持续存在、无周期性疼痛和压痛,彩超可见回声紊乱、减弱或点状强回声,钼靶摄片可见局部结构紊乱、密度增高、细小成簇钙化等,药物治疗一般无效。
穿刺或切除活检可确诊。
2、处于发育期和孕期的乳房: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妊娠实验。
五.治疗指南: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可试用中药调理,调整卵巢功能、疏肝理气。
症状体征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竞争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10mg bid。
认识乳腺增生早期发现与治疗

认识乳腺增生早期发现与治疗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它主要是指乳腺内正常细胞增生异常,导致乳腺增大、结节形成等症状。
乳腺增生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增生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方法。
一、早期发现乳腺增生的方法乳腺增生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及早发现乳腺增生需要进行定期的自我检查和专业检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早期发现乳腺增生的方法:1. 自我检查:定期自我检查乳房是非常重要的,女性可以通过触摸乳房,察觉是否有乳腺增大、结节等异常情况。
自我检查应在月经结束后的一周内进行,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2. 临床检查:如果自我检查中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包括乳房X线摄影、超声波检查、乳腺磁共振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增生的类型、程度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3. 乳腺钼靶检查:乳腺钼靶检查是一种常用检查乳腺问题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这种检查方法简单、快捷,对于早期发现乳腺增生非常有效。
二、早期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早期发现乳腺增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早期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1. 药物治疗:轻度的乳腺增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
常用药物包括中药补气养血药、促进乳腺发育的激素类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及时调整剂量和疗程。
2. 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对于乳腺增生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摄入咖啡因和过多的动物脂肪等。
3. 跨季节治疗:乳腺增生的发病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因此,跨季节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女性可以选择在季节交替时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治疗,既可以预防乳腺增生的发生,也可以帮助症状得到缓解。
4. 外科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或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无效,且乳腺增生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外科治疗可以考虑。
乳腺增生的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肿块切除、乳房部分切除等,通过切除异常区域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乳腺增生症诊疗常规

乳腺增生症诊疗常规1、概念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本质上是由于乳腺上皮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
2、危险因素乳腺增生症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
致病原因主要内分泌功能紊乱。
1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
2 .乳腺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参差不齐。
3.催乳素升高,影响乳腺生长、发育和泌乳功能,同时影响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功能。
因此,任何导致性激素或其受体改变的因素均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症的患病风险,如年龄、月经史、孕育史、哺乳史、服避孕药史及饮食结构,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
3、临床表现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
疾病早期病人主诉的疼痛可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而乳腺囊性增生病者常为定位明确的非周期性疼痛。
乳腺结节状态包括颗粒状结节、条索状结节以及局限性或弥漫性腺体增厚等,结节常为多个,可累及双侧乳腺,亦可单发。
肿块一般较小,形状不一,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而增大、缩小或变硬、变软。
伴乳头溢液者占3.6%〜20.0%,常为淡黄色、无色或乳白色浆液,血性溢液少见。
4、辅助检查(1)乳腺超声检查:对腺体丰富且年龄<35岁的病人,首选彩超检查。
超声检查对致密腺体中的结节和囊、实性肿物的分辨率远优于乳腺X线检查。
(2)乳腺X线检查: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比拟的。
(3)乳管镜、乳管造影检查:针对乳头溢液的病人,可行乳管镜或乳管造影并结合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4)乳腺磁共振(MRI)可作为对乳腺增生症进行定性并分型的辅助检查。
(5)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
5、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尤其是病理学检查,并除外相关疾病后才能做出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乳腺增生的症状和治疗建议

乳腺增生的症状和治疗建议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它是指乳腺组织的增生导致乳房出现不适症状。
乳腺增生病人没有明显的恶性乳腺肿瘤倾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乳癌的发生率增加。
因此,了解乳腺增生的症状和治疗建议对于女性的健康非常重要。
乳腺增生的症状包括:1.胀痛感:乳房会出现胸闷、胀痛的感觉,尤其在经前期会加重。
2.乳房肿块:乳腺增生患者常触摸到乳房中有一些异常肿块,通常是多发性、边界不清晰,质地结实而有弹性。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能在乳头处有溢液,溢液的颜色通常是黄色或褐色。
4.月经异常:乳腺增生也可能引发月经异常,例如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
5.其它症状:还可能伴有乳房局部的皮肤凹陷、乳头内陷、乳头乳晕皮肤的颜色改变等。
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建议如下:1. 饮食调整:科学合理的饮食是预防乳腺增生的关键。
建议减少或避免摄入脂肪过多和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豆及其制品等。
2.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口服或外用的激素类药物治疗,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但是,需要遵循医生的嘱托,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时间进行使用。
3. 中药调理: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与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尝试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川穹、红花等。
4. 心理调节: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瑜伽、太极拳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5. 定期检查:乳腺增生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乳腺彩超、乳腺X线摄影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
6.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症状或乳腺增生伴随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乳房肿块的切除等。
总之,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中药调理等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定期检查和心理调节同样重要。
在面对乳腺增生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手段,早日摆脱乳腺增生的困扰,重获健康。
乳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乳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组织的增生和结节形成。
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为了提高乳腺增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近年来针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较大的进展。
一、乳腺增生的诊断方法1. 客观检查:医生通过对乳房的外观、大小、形态等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乳腺增生。
在客观检查时,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症状,以及患者的月经周期情况等。
2. 影像学检查:乳腺增生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乳腺增生的程度和是否合并有其他乳腺疾病。
3. 细针穿刺活检:如果影像学检查有异常发现或疑似恶性病变,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该方法通过抽取少许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从而准确诊断乳腺增生。
二、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根据乳腺增生的病情和患者的需求,医生通常会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对于乳腺增生不严重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推荐保守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乳房卫生,避免刺激乳房的因素,如穿戴合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到挤压等。
其次,适量运动和按摩乳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排卵药、益母草、丹参等,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轻乳腺增生的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乳腺增生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疑似恶性病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常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除异常组织或整形手术来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乳腺肿块切除术、乳房整形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但也伴随着手术创伤和一定的风险,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出选择。
三、乳腺增生的预防措施乳腺增生的发病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因此,一些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患病风险,包括以下方面。
安徽省乳腺增生病分级诊疗指南

!
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 ." 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 !" 周 岁
*+重点人群筛查 建议对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 岁前 筛查间期推荐每半年 # 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 床体检/超乳房 -线检查之外可以应用 012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高危人群 #月经初潮早#! 岁前来月经 停经较晚'' 岁以后绝经 !未育未孕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 *' 周岁 *虽生育但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家族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 '妇女停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 $中年以后尤其是绝经后体重持续上升或肥胖 &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 3精神抑郁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 )嗜食肉类煎蛋黄油奶酪动物脂肪等高脂饮食 #"儿童时期曾接受过放射线治疗 二 乳腺增生病的诊断 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断包括完整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病理学检查 采集病史主
疾病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乳腺增生分类 #+乳痛症 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 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
造成乳腺组织充血水肿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 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 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 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影像学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乳腺彩超乳腺钼靶胸部 56乳腺导管超声造影乳腺导管镜乳腺 012等 其中乳腺彩超 乳腺钼靶检查项目可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若无条件可转至上级医院进行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乳房组织的增生和增厚。
该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治疗乳腺增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乳腺增生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止痛药和激素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同时减少乳腺组织的增生。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乳腺增生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异常组织或者乳腺囊肿来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要进行术后的恢复和护理。
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治疗通常包括中药治疗、穴位按摩和针灸等。
这些方法可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疼痛和消除乳腺增生。
4. 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生活习惯也是乳腺增生治疗的重要一环。
建议患者避免饮食过于油腻和辛辣,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此外,加强运动,改善睡眠和减少压力也有助于乳腺增生的治疗。
5. 心理支持:乳腺增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接受心理支持也是治疗乳腺增生不可缺少的步骤。
患者可以通
过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心理咨询和参加支持小组等方式来减轻焦虑和压力。
总的来说,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发现乳腺增生的症状,建议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乳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指南

乳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指南1.乳腺增生怎么治?有什么效果好的药?2.乳腺增生怎么治疗?3.什么是乳腺增生?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好?4.乳腺增生针灸治疗乳腺增生怎么治?有什么效果好的药?乳腺增生症是由于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乳房疼痛轻者,可调节心理,缓冲压力,疼痛重者推荐中医中药治疗,定期复查。
1.心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往往与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有关。
治疗乳腺增生症首先就是要舒缓生活和工作压力,消除烦恼,心情舒畅,心态平和,症状就可以缓解。
2.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始于肝郁,而后血瘀痰凝成块,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柴胡、白芍、香附、橘叶、丹参、地龙为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
有些患者还可服用中成药,如:散结灵、乳块消、乳宁、乳康片、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
在除外乳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还可试用中医外治疗法,如:中药乳罩、针灸、按摩等。
3.西药治疗可采用激素类药物、碘制剂及三苯氧胺,可以缓解疼痛,因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做首选。
维生素A、B6、E也有调节性激素的作用,可作为乳腺增生症的辅助用药。
4.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症因内分泌代谢失衡所致,本身没有手术适应证,临床上遇到个别与乳腺癌不易鉴别的乳腺结节,亦可采用手术切除,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乳腺增生一般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
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
月经前乳腺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并伴有触痛。
乳房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结节的有无及范围无相关性,疼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散。
少数患者可伴发乳头溢液。
由于病因来自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故除乳房方面的症状外同时还可出现月经不规律,脾气不好,爱着急爱生气、爱出汗等症状。
乳腺增生患者一般会选择以下四种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往往与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增生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乳腺增生(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
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
发病原因
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Endocrine disorders)。
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
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3.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
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
4. 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
此外,现在人们的饮食好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
5.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
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疾病症状
1、乳房疼痛(Breast pain):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可向同侧腋窝或肩背部放射;部分可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
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而波动。
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breast lump):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一般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其中以片状为多见。
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
大部分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Nipple discharge):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出溢液。
如果出现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谨慎。
疾病体征
1、自我检查:
通过自我检查对乳腺疾病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房自我检查的知识尤为重要。
自我检查时间应在月经之后的一周~两周进行。
乳腺增生自我检查方法如下:
视: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突起等。
触: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
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如发现乳腺内肿物或出现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2、专业乳腺检查:应每年定期做检查。
请乳腺专科医生进行检查。
检查时间也尽可能避开月经前期和月经期。
疾病预防
1、保持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
2、改变饮食结构,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
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和谐的性生活。
调节内分泌可以对乳腺增生的预防起到一定作用。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品。
6、避免人流,坚持哺乳,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8、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9、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的心情,促进乳腺增生缓解或消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