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报告作业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范文实验名称:计算机硬件组装与基础设置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计算机基础设置方法;3.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电源、机箱、数据线、螺丝刀等;2. 实验软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系统设置软件等;3. 实验环境:干净的系统盘、稳定的电源和良好的实验台等。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1. 硬件组装:按照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顺序将硬件安装到机箱中;2. 数据线连接:将各个硬件之间的数据线连接好;3. 螺丝固定:用螺丝刀将各硬件固定在机箱上;4. 基础设置:通过BIOS和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进行基本设置和启动测试。
四、实验结果及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硬件的安装、连接和固定等实际操作技能。
在基础设置过程中,我熟悉了BIOS的设置、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设置等步骤。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硬件的损坏,因此,实际操作中需要格外小心。
实验名称:计算机系统优化与调整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系统优化与调整的方法;2. 掌握使用工具软件进行系统优化与调整的操作;3.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及常用工具软件;2. 实验环境:稳定的网络环境、干净的操作系统盘。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1. 系统优化: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如关闭不必要的启动项、优化系统配置文件等;2. 系统调整:对计算机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如内存分配、磁盘缓存大小等;3. 操作测试:对优化和调整后的系统进行操作测试,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及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操作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谨慎操作。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 培养计算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① 开启电源,等待计算机自检。
② 进入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关闭计算机① 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② 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
③ 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使用鼠标① 按下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拖动等操作。
②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③ 滚动鼠标滚轮,实现页面滚动。
(4)使用键盘① 按下字母键,输入文字。
② 使用功能键,如Ctrl、Alt、Shift等,实现特殊功能。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①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② 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③ 保存、打开、关闭文档。
(2)电子表格①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② 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等。
③ 绘制图表,分析数据。
(3)演示文稿① 打开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② 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切换效果等。
③ 播放演示文稿,进行演示。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打开电源,进入操作系统。
(2)使用鼠标:选中文件,拖动到指定位置。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格式。
(4)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点击“关机”。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置格式。
(2)电子表格:打开Excel,输入数据,设置公式。
(3)演示文稿:打开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同时,我们还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 实验分析(1)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计算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原理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熟悉计算机指令系统和工作流程。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内容:一、计算机硬件组成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实验步骤:(1)观察计算机主机,识别各硬件部件,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了解各硬件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拆装计算机,练习硬件组装和维修。
二、计算机指令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熟悉计算机指令系统,掌握指令的格式和功能。
2. 实验步骤:(1)学习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指令的分类和功能。
(2)分析指令的格式,掌握指令的编码方式。
(3)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指令的功能。
三、计算机工作流程实验1. 实验目的: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掌握程序执行的过程。
2. 实验步骤:(1)学习计算机工作流程的基本知识,了解程序的加载、执行和存储过程。
(2)观察计算机运行程序的过程,分析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指令执行顺序。
(3)编写程序,验证程序执行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计算机硬件组成实验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拆装计算机,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熟悉了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分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了解硬件组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指令系统实验实验结果:学习了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指令的格式和功能,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指令的功能。
分析:计算机指令系统是计算机执行程序的基础,熟悉指令系统对于程序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计算机工作流程实验实验结果: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掌握了程序执行的过程,能够分析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指令执行顺序。
分析:计算机工作流程是计算机执行程序的关键,了解工作流程有助于优化程序设计和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实验总结:本次计算机原理实验使我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常用软件使用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2. 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
3.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机操作(1)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
(3)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 关机操作(1)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2)点击任务栏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确认关机操作,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1)鼠标操作:移动鼠标,点击、双击、右键点击等。
(2)键盘操作:熟悉键盘布局,掌握字母、数字、符号的输入,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二、常用软件操作1. 文字处理软件Word(1)新建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Word文档”。
(2)输入文字:使用键盘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调整文字格式。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2. 表格处理软件Excel(1)新建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Excel工作簿”。
(2)输入数据: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3)保存工作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新建演示文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创建幻灯片:使用“新建幻灯片”功能创建新幻灯片,添加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
(3)保存演示文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计算机实验报告_范文

实验题目:Python编程基础实践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Python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 熟悉Python中的控制流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3. 学习Python中的函数定义和调用。
4. 了解Python中的文件操作和异常处理。
实验内容:一、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二、实验步骤1. Python基础语法(1)创建一个Python文件,命名为“实验1.py”。
(2)编写Python代码,实现以下功能:- 输出“Hello, World!”;- 定义变量并赋值;- 输出变量的值;- 使用print()函数输出多个字符串,并使用占位符。
代码如下:```python# 输出Hello, World!print("Hello, World!")# 定义变量并赋值a = 10b = "Python"c = a + b# 输出变量的值print(a)print(b)print(c)# 使用print()函数输出多个字符串,并使用占位符print("My name is %s, I am %d years old." % (b, a)) ```2. 控制流语句(1)编写Python代码,实现以下功能:- 输出1到10的整数;-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输出1到100之间的偶数。
代码如下:```python# 输出1到10的整数for i in range(1, 11):print(i)#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num = 12if num % 2 == 0:print("%d is an even number." % num)else:print("%d is an odd number." % num)# 输出1到100之间的偶数for i in range(1, 101):if i % 2 == 0:print(i)```3. 函数定义和调用(1)编写Python代码,定义一个函数,实现以下功能:- 计算两个数的和;- 计算两个数的乘积;- 计算两个数的差;- 计算两个数的商。
计算机实训报告10篇

计算机实训报告10篇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
报告是对实际工作再认识的过程,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
报告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实训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计算机实训报告篇1实习时间20__年_月_日到_月_日实习地点__1、实习目的和意义:实习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除了有一定的课本知识外,还需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为了将大学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加深对其认识和总结.将专业与实际接轨,逐步认识,体会,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的运用到工作中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团结协作。
使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在毕业实习与设计中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对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提高自学、独立开发和协作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及实习要求: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我实习是在学院校内进行的,除了提高计算机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学习有关工作的知识和参观学习其他工厂等。
实习要求:科学性:毕业设计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班同学设计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毕业设计不是“作秀”,亦不是“走过场”,毕业设计的过程必须严格遵照科学性原则。
这里的科学性是指在设计活动中将感性与理性思维高度和谐统一,充分考虑人、社会与环境等各种因素,融艺术与技术、文化与经济、生产与实践于一体,用正确的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控制设计过程,重视设计方法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协调、组织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而且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因此,进行毕业设计时,应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遵循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来进行,不论是实际性课题还是虚拟性课题,都要做到完整而规范,确保在生产、施工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应用性:除了学习有关专业的知识外,还学习对以后工作有关的能力,作为一个公司的员工要注意的问题,解决困能的方法,以及作为员工必须具备的意识和素质等的知识。
大一计算机实训报告(共5篇)

篇一:大一计算机实践报告计算机实践报告主题:指导教师:年级:姓名:学号:主题选择及内容:本次计算机实践网页制作,我制作的网页是“我的家乡汉中”。
我的家乡在汉中,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也是一个历史名城。
余秋雨说“汉人,汉水,汉文化。
”可见,能以“汉”字命名,足以见其历史底蕴。
刚刚进入大学,离家千里,难免对家和家乡生出眷恋和私念。
所以,以此为题,在怀念家乡的同时,也把家乡介绍给大家,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欢迎大家能够去领略她的风采。
虽然我做出来的作品,由于时间和条件以及能力的不足会有所欠缺,但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
本网站分为4个栏目(分别是:【主页-我的家乡汉中】,【汉中市的自然资源】,【汉中市的民俗民风】,【汉中市的风景名胜ppt】。
内容以汉中市历史,文化,风景各方面的介绍为主。
实验步骤:一.前期准备在动手制作之前,先从网上搜集有关家乡的一些资料,然后浏览一些排版精美的网站,并用frontpage2003版软件查看网站排版方式,从中汲取些经验。
二.幻灯片的制作首先打开演示文稿,建立一个空演示文稿,在空白幻灯片上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然后设置为最底层作为背景,再对每一个幻灯片进行编辑。
右击设置各个组件的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切换形式。
再将幻灯片保存于网页内并在首页制作超链接。
我所做的幻灯片的内容是关于我的家乡的风景名胜,包含一些名人故里以及国家级景区和生态自然保护区。
三.flash动画的制作首先打开flash动画制作软件,新建一个flash文档。
然后从网上找来制作flash的资料图片,参照课本以及网上介绍的步骤制作。
四.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时,在主页面上插入一些图片,添加对家乡的介绍,做网页的同时,设置网页的背景图片以增强视觉效果,做完网页的表面内容后,将前面做的幻灯片,flash动画,以及编辑的子网页都超链接到主页上来。
做完这些后,在通过自己制作的图片,图像,动画来修饰网页,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INTERNET的基本操作及WWW的基本应用;2、网络资源的获取;3、E-mail的申请及应用;4、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局域网的组建。
5、简单的网络基本命令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实验报告2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中****-*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实验报告专业班级:英语15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库结构设计的过程与方法(2)体验表间关系和数据完整性二实验环境:word文档三、实验内容:见附文件夹四、实验步骤:(1)打开字处理软件:①以实验图1-1等为模板,插入需要的图形,并复制出需要的个数。
②适当排列,填入信息③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需要的实体属性图数量④以实验图1-5等为模板,插入需要的图形,并在画出需要的个数。
⑤适当排列,填入信息,连线。
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需要的实体联系图数量。
(2)打开电子表格软件Excel:①新建空白表格。
②输入书中“读者信息”的数据。
③修改表名为“读者信息”,保存。
④重复以上步骤,新建“图书档案”、“书目编码”、“借阅信息”这三个表,输入书中数据,重命名,保存。
五、实验心得:基础知识还是有用,就是打字。
实验二创建Access 数据库和数据表一、实验题目:创建Access数据库和数据表二、实验目的(1)熟悉Access2010的工作环境,掌握启动和关闭Access的方法(2)掌握创建和打开数据库的方法(3)掌握使用“表设计”按钮创建表,以及通过“表”按钮输入数据创建表的操作。
(4)掌握表结构的修改方法、表记录的输入和编辑方法。
(5)掌握字段属性的设置。
三、实验内容:见附文件夹四、实验步骤:(1)创建“书目编码”表,然后输入数据:①启动Access2010。
②打开数据库“图书借阅”③在“图书借阅”数据库窗口,选择“表设计”方式创建新表,打开表设计视图④在表设计视图中依次输入:实验表中的“书目编码”表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和字段大小。
⑤定义字段“图书条码”为该表的主键。
⑥保存数据表,取名为“书目编码”;关闭表设计视图。
⑦打开已创建的“书目编码”表,按照实验图中所显示的数据,在数据表示图中逐一输入。
(2)在创建“借阅信息”表的同时输入数据:①在“借阅信息”数据库窗口,选择“表”方式创建新表,打开表设计视图。
②依照实验表或实验图中“借阅信息”表的字段名称,在表设计视图中依次单击“单击以添加”,选择数据类型;依次双击“字段1”、“字段2”等,输入其字段名称。
③按照实验图中显示的记录,输入数据,Access会自动确定字段大小。
④定义主键为“图书证号”和“借阅时间”字段的组合,即按住Shift或Ctrl键,单击“图书证号”和“借阅时间”,然后单击,选择“主键”命令。
⑤依照实验表中“图书证号字段大小,改变系统的默认值。
”⑥保存数据表,取名为“借阅信息;关闭设计视图。
”(3)设置“借阅信息”表的“借阅时间”字段的显示格式为“长日期”,输入掩码属性为“短日期”,且年、月、日间的占位符用“-”符号表示。
(4)设置“书目编码”表的“在库否”字段的“格式”属性,使用数据表视图中的“在库否”字段值显示为“是”或“否”。
(5)设置“书目编码”表的“图书条码”字段值必须为9个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字符,否则显示错误提示信息:“图书条码必须用9位表示”。
五、实验心得: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需要细心。
实验三数据表的常用操作一、实验题目:数据表的常用操作二、实验目的:(1)熟悉数据表外观定制的方法。
(2)掌握表文件的复制、删除等操作。
(3)理解数据的导入和导出的功能。
(4)熟练掌握数据的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5)熟练掌握记录筛选和排序操作。
三、实验内容:见附文件夹四、实验步骤:(1)打开借阅信息表。
①打开“图书档案表”,在数据表视图中,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文本格式”组的按钮,调整数据表设置,选择楷体,五号字,黄色。
②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文本格式”组右下角箭头图标,即弹出“设置数据表格式”对话框,在单元格效果选项区选择“平面”,背景色为“蓝色”,网格线为“银白色”,数据表边框为“双实线”。
③单击右键数据表中某一条记录左端的“记录选定器”,会弹出快捷菜单,单击“行高”命令,在打开的“行高”对话框中输入“16”,单击确定。
选中所有字段列,单击右键,单击“字段宽度”命令,弹出“列宽”对话框,逐个操作以致所有列的宽与“借阅时间的宽度相同”。
④选择“书目条码”列,释放鼠标,再按住鼠标左键,拖到“图书证号”位置,再重复之前操作,将“图书证号”列移动至“书目条码”列原位置。
(2)方法一:①打开“图书借阅库”②选择“表”对象下的“读者信息”表,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单击“复制”命令。
③关闭该数据库窗口,打开另一数据库。
④在任何“表”对象上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单击“粘贴”命令,出现“粘贴表方式”对话框。
⑤选择“结构和数据”,单击“确定”按钮。
方法二:①打开“图书借阅库”。
②选择“表”对象下的“读者信息”表,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单击“导出”命令列表中的“Access”,选择另一数据库的路径和库名,单击保存按钮。
③弹出“导出”对话框,单击确定。
方法三:①打开另一数据库。
②单击“外部数据”选项卡,单击“Access”按钮,选择“图书借阅库”数据库的路径和库名“图书借阅库”,单击“打开”、“确定”按钮。
③弹出“导入对象”对话框,在“表”选项卡下选择“图书信息”,单击确定。
(3)打开“读者信息”表,选择“姓名”字段值“玉”,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排序和筛选”组的“选择”按钮,或者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单击“等于”玉。
(4)打开“读者信息”表,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排序和筛选”组的“高级筛选选项”命令,弹出高级筛选窗口,在“字段”行选择“院系”,在下方条件框中输入“计算机学院”、“遥感与测绘学院”,然后选择“性别”,条件框输入“男”;选择图书证号,下方排序选择“降序”五、实验心得:掌握数据库常用操作。
实验四创建表间关系一、实验题目:创建表间关系二、实验目的:(1)掌握创建两个表之间关系的方法,学会编辑表间关系。
(2)理解参照完整性的含义。
(3)了解级联更新数据和级联删除数据的功能与作用。
三、实验环境:Access数据库2010四、实验内容和过程内容(1)在“图书借阅库”下,创建“图书档案”表和“书目编码”表之间的一对多关系;设置两表之间的实施参照完整性。
(2)创建“书目编码”表和“借阅信息”表之间的一对多关系;设置两表之间的实施参照完整性和级联更新(3)修改“图书档案”表主键值,从“2900001”改为“9900001”,测试参照完整性的功能。
(4)修改“书目编码”表的外键“书目编号”字段值,从7300001改为7400001,再比较,从“7300001”修改为“7300002”,测试参照完整性的功能。
(5)定义“图书档案”表和“书目编码”表间关系为级联删除。
(6)更新图书档案表主键值为7300003的记录,测试级联删除的功能。
(7)删除图书档案表主键值为7300003的记录,测试级联删除功能(8)与(7)比较:删除书目编码表主键值为TM1230001的记录,测试未设置级联删除的效果。
过程(1)打开“图书借阅库”:①单击“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单击“关系”按钮,打开“关系”窗口,并出现“显示表”对话框。
②在“显示表” 对话框中添加需要建立关系的表:“图书档案”和“书目编码”;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返回到“关系”窗口,③在“关系”对话框中,右键单击表间的连线,选择“编辑关系”。
④在“关系”对话框中,右键单击表间连线,选择编辑关系。
(2)①如(1)所示,建立“书目条码”和“借阅信息”表之间一对多关系。
②勾选“级联更新”相关字段和“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保存。
(3)打开“图书档案”表,修改主键值为9900001,显示违反参照完整性。
(4)打开“书目编码”表,更改字段值,成功。
(5)操作同(2)。
(6)打开“图书档案”表,更新主键值为9900001(7)打开“图书档案”表①选择主键值为7300003的记录,单击右键,执行删除命令。
②出现级联删除的消息框,单击“是”五、实验心得:表间关系很重要。
实验五选择查询一、实验目的:掌握查找重复项和不匹配项的查询方法。
(1)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查询的方法。
(2)掌握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的方法(3)熟练运行已创建的查询。
(4)掌握条件查询的创建方法。
(5)掌握查询中的数据统计方法(6)掌握查找重复项和不匹配项的查询方法二、实验环境:Access数据库2010三、实验内容和过程。
内容(1)分别使用查询向导和查询设计视图两种方法实现单表查询:查询读者的基本信息,并显示读者的姓名、性别、院系。
(2)分别使用查询向导和查询设计视图两种方法实现多表查询:查询图书的在库情况,并显示图书的名称、作者、出版社和在库否字段。
(3)单表条件查询:查询单价在30元以下的图书名称、出版社及单价。
(4)多表条件查询:查询2012年5月1日以后入库的图书情况,并显示图书的名称、出版时间和在库否字段。
(5)数据统计:统计各类别图书的平均单价。
(6)查找重复项:查询入库时间相同的所有图书的基本信息,并显示图书的名称、作者和出版社和入库时间。
(7)查找不匹配项:查询没有被借阅过的图书的基本信息,并显示图书的名称、作者和出版社。
(1)方法一:单击“创建”选项卡中“查询”组的“查询向导”按钮,屏幕显示“新建”对话框,选择“简单查询向导”,单击确定,出现“简单查询向导”对话框。
单击“表/查询”下拉列表框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表:读者信息”,然后分别双击姓名、性别、院系。
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查询名称,单击“完成”。
方法二:单击“查询设计”,弹出“显示表”对话框。
单击“表”选项卡,双击“读者信息”,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
双击“读者信息”表中的姓名、性别、院系。
单击保存,输入查询名称,单击确定,单击“视图”按钮。
(2)仿照(1)实行多表查询。
(3)单击“查询设计”按钮,显示查询设计视图,并弹出“显示表”对话框,双击“图书档案”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
将“图书档案”表中的图书名称、出版社、和单价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下半部分窗口的“字段”行上,在“单价”字段列的“条件”行单元格中输入条件表达式:<30。
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在“查询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名称,单击“确定”。
(4)参考(3)(5)单击“查询设计视图”,双击“图书档案”。
将表中的类别和“单价”添加到查询设计网格的“字段”行,求平均值。
(6)单击“查询向导”,选择“查询重复查询向导”,单击确定。
弹出对话框,选择“图书档案”表,单击下一步。
弹出对话框,在“可用字段”列表中选择包含重复值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这里选择“入库时间”。
在“另外的查询字段”中选择图书名称、出版时间和在库否字段,单击下一步。
输入查询名称,单击确定。
(7)单击“查询向导”,选择“查找不匹配项”,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