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生命科学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论文“ 生命有形,梦想无限”

《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论文生命有形,梦想无限——赵玉著20092609 生命虽有形,梦想实无限!梦想精彩,人生才能精彩。
一株草,一棵树,一只鸟,一条鱼,再到一个人,都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的细胞集合体。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却都是大自然的一个个奇迹。
然而在每一个生命诞生前,都已经被大自然赋予了特殊了形。
鸟儿在天上飞,鱼儿生活在水中,猎豹天生就拥有神速,蝙蝠天生就是昼伏夜出,狮子天生就注定是万兽之王……他们都是可贵的生命,都被打自然赋予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性,无法改变,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每个生命的形。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类尤其如此,可人类天生就只有两只胳膊两条腿,无法用四肢行走,只有五官而不会有六官。
人类虽然会说话,会思考,懂得运用智慧去创造生活,可是人类没有腮,不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在;没有翅膀,无法像雄鹰一般在空中翱翔;没有强健的四肢,跑起来又不堪猎豹的神速……尽管人类受到生命本身的诸多限制,可是人类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奇的生命。
因为人类会思考,会用大脑,人类有梦想。
没有千里眼,人类发明望远镜,一样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东西立刻近在眼前;没有顺风耳,人类发明电话,大洋彼岸的声音依然可以清晰可闻;没有天生神力,人类发明机械,顶上十个大力士……纪伯伦说,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梦想。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梦想,或大或小,有了梦想,人的生命也就有了追逐的目标,人生就也就不再拘泥于昏昏噩噩的活着。
追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倘若人生少了梦想,那人类和飞禽走兽又有何分别呢?还不如做一颗小草,永远只做装点大地的那一抹绿,或是做一束花,去点缀大自然的缤纷。
有梦想的生命是多彩的,绚丽的,神奇的。
人生的旅程有限,可是人类的梦想却是无限的。
不能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游,可我们发明了轮船,一样可以漂洋过海;不能在天空翱翔,我们发明了飞机,照样可以直击长空;没有猎豹的神速,我们发明汽车,依旧日行千里……生命之形,在于躯壳,可生命的价值,却在于对梦想的追逐。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慎重看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摘要:近几年来,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 同时, 由于对这种新技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伴随着转基因食品所产生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普通大众到各路学者再到某些政府机构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
随着参与面的越来越广, 争论焦点也从转基因技术本身是否安全的技术层面, 逐步发展到产业控制权问题, 最终提高到了国家粮食安全与战略的高度。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转基因大豆遗传资源基因多样性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正文:2011年初,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对立法涉及的粮食转基因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争取 2011年将粮食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因此, 2011年极可能成为转基因立法元年, 如此这般,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各种讨论势必会从民间自发性研讨提升到政府工作层面,并且必将向深度发展,对各个方面、层级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
也许我们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就把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所有问题都探讨清楚, 但是通过立法来推动相关工作, 促进产业布局指引, 最终形成国家战略或许是可期的。
争议下的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否安全? 转基因技术大面积应用是最近十余年的事情,目前掌握相关技术最多, 应用面最为广泛的是美国, 但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 由于该技术属于新技术, 并且应用时间相对而言并不算长, 对其风险评估很难说十分充分, 因此从审慎和保守的角度出发, 在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应用转基因技术所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否安全,依旧是一个争议性极大的话题。
2010年 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通过网络媒体发布了名为《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的报告。
该报告通过美国推广转基因作物 16年来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 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给当地环境和农业带来的积极因素较多, 并且尚未发现有特别明显的负面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 减少了对于常规农药的使用, 降低了常规农药在环境中残留、沉积所形成的毒素。
生命科学论文

⽣命科学论⽂现代⽣命科学的运⽤摘要: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基因技术的实际应⽤也备受关注,⽬前,基因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可以检测未来疾病的阶段,技术的应⽤也有着⼴阔的前景。
运⽤基因技术对疾病的预测可以在完全没有疾病征兆的情况下进⾏。
预报性基因检测,作为遗传知识实际运⽤的⼀种⽅式,是通过检测取样的遗传物质来确定某些⼈或者某些群体在未来某时某刻患某种特定的遗传疾病的风险,或者确定他们对未来可能患某种疾病的易感程度。
如今预报性基因检测的应⽤在逐渐兴起并被⼈们所熟知。
关键词:基因检测现状疾病应⽤意义编辑本段主要课题主要课题⽣命科学研究或正在研究着的主要课题是:⽣物物质的化学本质是什么?这些化学物质在体内是如何互转化并表现出⽣命特征的?⽣物⼤分⼦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细胞是怎样⼯作的?形形⾊⾊的细胞怎样完成多种多样的功能?基因作为遗传物质是怎样起作⽤的?什么机制促使细胞复制?⼀个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成由许多极其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度分化的多细胞⽣物的奇异过程中使⽤其遗传信息?多种类型细胞是怎样结合起来形成器官和组织?物种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因素引起进化?⼈类现在仍在进化吗?在⼀特定的⽣态⼩⽣境中物种之间的关系怎样?何种因素⽀配着此⼀⽣境中每⼀物种的数量?动物⾏为的⽣理学基础是什么?记忆是怎样形成的?记忆存贮在什么地⽅?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学习和记忆?智⼒由何⽽来?除了在地球上,宇宙空间还有其它有智慧的⽣物吗?⽣命是怎样起源的?等等。
主要学习内容⽣命科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学:⽣命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命科学研究简史、⽣命科学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命伦理学)、⽣命科学基础(⽣命的物质基础、⽣命的基本现象、⽣物的遗传与变异、⽣命的起源与进化、⽣物的多样性、⽣物与环境)和现代⽣命科学(⽣命科学与现代⽣物技术、⽣命科学与农业科学、⽣命科学与环境科学、⽣命科学与⽣物能源、⽣命科学与现代医学、⽣命科学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命科学与海洋⽣物资源、⽣命科学与军事⽣物技术、⽣物信息学与⽣物芯⽚、⽣命组学与系统⽣物学⼆、什么是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从⼈体的⾎液、唾液或组织中提取DNA,检测个⼈基因上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差异的技术。
大学课程生命科学论文

大学课程生命科学论文XX大学选修课论文题目: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技术进步改变未来前言:你瞧,那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你瞧,那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你再瞧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
但是透过这些千变万化的表象,生命是什么?掌握生命的密码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问号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
现在,问题有了答案:基因。
回答这个问题的正是生命科学这一学科,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回答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正文: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
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
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
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
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
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
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
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摘要】在人类的历史上,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机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会带给社会巨大的推动。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强,但是现在的计算机的一些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提高了。
所以,寻找另一个提高的方向已十分必要。
现在,生物计算机理论的提出和诞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的希望。
如果有朝一日生物计算机能够普及,那这将会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关键词】生物计算机DNA神经元芯片【正文】一、计算机的发展自冯·诺依曼设计的EDVAC计算机始,直到今天我们用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电脑一代又一代,都没能够跳出“诺依曼机”的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随着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诺依曼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2】二、生物计算机的诞生1994年,一位加州科学家首次使用试管中的DNA来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从而产生了利用DNA来储存和处理信息的创意。
这一创意也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课题与发展方向。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仿生学同样可以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中。
通过对生物组织体的研究,发现组织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细胞由水、盐、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组成。
而有些有机物中的蛋白质分子像开关一样,具有开与关的功能。
因此,人类可以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仿制出这种蛋白质分子,用来作为元件制成计算机,科学家把这种计算机叫做生物计算机。
【3】计算机工业在近几十年内飞速发展,然而目前,晶体管的密度已经达到当前所用技术的理论极限。
所以,人们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计算机结构。
另外,人们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同时,借鉴生物界的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了一些生物计算机的模型,部分模型已经解决了一些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
【4】三、生物计算机的优良特性生物计算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生物分子或超分子芯片;自动机模型;仿生算法;生物化学反应算法。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摘要:经过半个学期的对学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的学习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掌握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解开人们一直关注、观察、研究的奇妙生命现象。
生命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又复杂烦琐的学科, 从对生命科学的学科分类就可以见得, 但它学习过程却非常有趣。
在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分别对基因工程、克隆、免疫、神经系统、蛋白质、核酸、生态环境、进化论等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进行初步的学习。
其中我对克隆技术,试管婴儿技术以及艾滋病方面的相关学习映像最深。
关键词:克隆技术、试管婴儿技术、艾滋病、伦理、道德、危害正文:一、克隆技术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
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扦插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其次,克隆技术有其相应的发展过程和多方面的发展方向。
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1952年,科学家首先用青蛙开展克隆实验,之后不断有人利用各种动物进行克隆技术研究。
由于该项技术几乎没有取得进展,研究工作在80年代初期一度进入低谷。
后来,有人用哺乳动物胚胎细胞进行克隆取得成功。
1996年7月5日,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用成年羊体细胞克隆出一只活产羊,给克隆技术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它突破了以往只能用胚胎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了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目标,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动物复制。
研究克隆技术的目标是找到更好的办法改变家畜的基因构成,培育出成群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可能需要的更好的食品或任何化学物质的动物。
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精选9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精选9篇)生命科学的论文篇一一、迷你实验,—简易探究,训练科学技能迷你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中译本中均置于旁栏,每个迷你实验仅由实验过程和分析两部分组成,展现了实验的核心内容,可在实验室或者家庭中完成,简单易行,侧重于从训练学生的科学技能角度强化补充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对导航实验而言,迷你实验的实验过程和分析更加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很明显,迷你实验也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线索来体现的。
迷你实验大多以模拟动手操作的实验为主。
迷你实验在全套5本教材中共有52个,是几类实验设置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大致可分为模型建构型、技能探究型、知识运用型。
例如,在《生命科学人体》这一册中共有迷你实验14个,涵盖了上述3种不同的类型。
在模型建构型迷你实验中,有图表绘制类(如绘制激素水平图,将一段时间内的激素水平数据转变为曲线图);有模拟类(如模拟小肠内的吸收过程、模拟疤的形成、模拟肾的功能)。
在“确定繁殖速度”这一迷你实验中,利用硬币来模拟细菌的分裂,并且要求将数据绘制成图表。
这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这一探究实验的模拟版本,但操作更简单,结论更直观。
在技能探究型迷你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体验等得出有关结论,从而训练并提高学生相关的探究技能,特别是训练学生与整个探究过程相关的其中一技能,如“比较食物的脂肪含量”这一迷你实验,将3份不同的食物依次放在牛皮纸包装袋上,放置30min后移走食物,观察牛皮纸上的油腻印迹和湿的印迹来比较不同食物中脂肪的含量。
二、实验室,—完整实验,强调科学方法运用相比于导航实验设计和迷你实验而言,“实验室”在教材目录中已经呈现,这充分显示了“实验室”在美国生物教材中的重要性,同样,“实验室”在实验整个的设计流程上显得正规而完整,一般有“现实世界的问题”、“实验过程”、“结论和运用”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有的实验还有“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分析数据”等实验过程。
探究生命科学(精选5篇)

探究生命科学(精选5篇)探究生命科学范文第1篇药物化学需重点设计以确立前期所涉及的概念,使学生对相关应用产生兴趣,知道科学的跨学科性,完成对药物如何工作的基本理解。
生物模型被用来体现一般的化学概念,且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加以进行:1)了解药物作用分子基础的普通化学核心知识为基本主题。
2)用于强调普通化学基本原理如何掌控药物作用机理的炎症医疗方法。
3)以神经科学连接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包含各种药物如何扰乱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等神经递质作用的分子基础。
上述主题的相互依存性需要以一种简化的螺旋式方法在整个学期反复重新审视相同的原理,以便学生将掌握的有限料子了解得更为认真。
相应地,这种主题模块使学生明白想了解生化药物的作用需要掌握那些基本概念,而后续教学单元便强化这些概念。
这一创新型课程设计还为学生有效学习后续课程(物理、有机化学等)带来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有效的学习习惯。
通过将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医学相关模型中,强调解决问题的学习。
学生需完成两或三次课堂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简短的回答问题,强调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应用。
基本原理本课程的前三分之全都力于学生需要知道如何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包含化学键、分子间的作用力、平衡和溶解度等。
虽然普通化学基础内容在原则上与背景料子相关,但整合原理及强调应用的案例料子却大受限制。
为此,学生们需要增补药物化学教材,而老师需要为课程撰写相应的问题集,以应用型方式综合各种概念,加强这些化学知识基本原理的运用。
整个教学过程,以缩合反应为同学们介绍化学反应时极性的应用(例如肽的合成、信号转导途径的磷酸化等)。
这一阶段的课程也可用来介绍下面课程中重要大分子的结构元素。
重点放在磷脂,这是分子进入细胞必需穿透的重要障碍。
学生在了解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分子间力和脂化学的同时,再次回到缩合反应。
有关氨基酸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教学可以有效地用于演示酸碱平衡最基本和最多而杂的方面。
结果让学生对各种氨基酸的结构有一程度的了解,知道侧链化学性质如何影响相关分子间力,使蛋白维持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课程论文学校:甘肃农业大学学院:工学院专业:11土木姓名:金惠斌学号:2011098026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技术进步改变未来正文:你瞧,那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你瞧,那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你再瞧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
但是透过这些千变万化的表象,生命是什么?掌握生命的密码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问号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
现在,问题有了答案:基因。
回答这个问题的正是生命科学这一学科,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回答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
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
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
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
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
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
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
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
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
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是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起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怎样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
1840年,英国的虎克首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此后,荷兰的列文胡克清晰地观察了活动的细胞,证实了细胞是所有生命的的结构基础;1865年奥地利的传教士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阐明了生物遗传最基本最经典的规律,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纪元。
1953年,Watson 和Crick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前后,生物学家们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始了深入分子层面的研究。
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使得生物这一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了青春。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当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
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总不会离开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但生命科学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科学家的解释也许太过复杂。
那么请听听以下的新闻吧!在山东,医学专家为60岁的刘为荣换了心脏。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做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刘为荣是年龄最大的“换心人”,现在他像正常人一样安排起居。
在上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高质量的新流感裂解疫苗。
流感裂解疫苗不仅接种保护效果好,而且临床副反应极少,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最受市场青睐。
在日本,东京齿科医科大学和大日本印刷公司借助特殊的印刷技术,成功培育出与人体血管原来形状相同的毛细血管,有望用于治疗心肌梗塞。
在美国,其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宣布,他们已绘制成功首张狗基因测序草图,显示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致相同。
这一成果有助于人类对与基因相关的疑难病症的研究。
在新加坡,科研人员发现经高温和超声波加工处理后的动物骨骼植入人体后,可能不会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这为异体骨骼移植带来了新希望。
在韩国,研究人员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荧光鸡,使转基因鸡蛋在食品、制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进了一步。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生命科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它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过去的哲学只关注人的社会或文化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这就把人只看成是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没注意人因为有了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
生命科学启示我们,投有自然生命就投有一切,对人来说,第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自然生命,因此人应该认真思考,人怎样活着才符合生命的本性,才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生命科学又启示我们,人的自然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自然生命的能量即生命力存在,因此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活得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所以人应该激发、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这种从生命科学引发而成的生命哲学,促使现代人辩证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历程,既克服消极的悲观主义,又消除盲目的乐观主义;既怀有积极人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又不乏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态度;既洋溢对生命限度的超越性,又充满对生命价值的创造性。
生命哲学之所以能够从生命科学获得启示,原因盖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态度和质量的忧虑。
人们看到现实社会中,固然有不少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甚至为他人生命的存在而奉献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最为辉煌的生命价值取向,但也有不少人为了满足声色犬马的生理刺激,追求灯红酒绿的官能满足,不暗浪费生命,甚至为吸毒而摧残自己的生命,为贪财而毁灭他人的生命。
人们还看到现代文明固然为现代人带来了福祉,但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使不少人产生了一种源于自然生命深层的忧患意识。
此外,过于理性的社会和富裕的物质生活,又使不少人缘于自然生命底蕴的欲望和血性之气消弭,失去了个性的鲜亮的原生色泽,递减了生命力的自然形态的强度。
因此,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的切关怀,生命科学也就以唤醒生命、指导生命、强化生命为己任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首先它对于农业将是一个飞跃性的作用。
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有力的解决了中国这个只有世界上7%的土地却生存这13%的人口的国家的吃饭问题,这在人类农业史上也是一个跨越性的发展。
而近些年来大张旗鼓的转基因食物,有隐隐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一个档次。
听说过金色大米吗?金色大米是一种富含茁-胡萝卜素的转基因水稻,因其成熟后的稻米呈黄色,故称为金色水稻。
这种稻米中富含的茁-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为什么要食用这种富含茁-胡萝卜素的稻米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在欧洲和亚洲,每年有100多万儿童因缺乏维生素A而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临床和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危险的儿童有听说过金色大米吗?二亿三千万之多。
人们期盼金色水稻可以满足全世界亿万儿童每年对维生素A的需要,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最近几年中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科学家把航天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使我国的蔬菜产量成倍地提高,而且增加了许多品种和口味不同的蔬菜。
这在以前技术不怎么发达的中国,人们的生活一穷二白,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3.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说,这个世纪注定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不错,自从20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以来,揭开人类身体的奥秘这部天书已不再遥远。
我们知道,一切生命都是由基因构成,人的生老病死皆由其控制,假如这个密码一旦被解开,可以想象,人类的一切都将在掌握之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家族遗传病一直是难以治疗的顽疾,而这其实也是由基因控制的。
我们只要掌握了遗传病基因的排序,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因此而使这种疾病从此消失,许多患者就可以看见曙光。
4.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大问题。
荒漠化,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减少,还有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每一给都能让人们头疼一阵子。
而这,最终还要靠生命科学来解决。
例如为了给沙漠披上绿装,人们一直在寻找绿化沙漠树种。
白杨树能在干旱和盐碱化土壤等劣势条件下生存,人们根据白杨树的这一特性,不断研究,逐步解开了植物抗旱的面纱。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研究者在白杨树细胞内分离出能保证它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特殊蛋白质,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进一步提高白杨树中这种蛋白质的含量,这样,可因地制宜地培育出抗逆性更强的沙漠绿化树种。
转基因沙漠绿化树种的培育,无疑将为沙漠地带生态环境的综合改造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诸如此类,生命科学可以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是生活中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能见到生命科学的踪影。
也许会有人问,生命科学现在的作用已经真么大了,那未来呢?未来又会怎样?我们可以尽情展开我们的想象。
也许所有以前神话里的事情,将来都会发生,也许我们会生出一双翅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也许我们能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呼吸;也许我们都能长生不老,永远保持年轻;也许……总之,这一切都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生命科学导论》(宋思扬)《新华日报》(2009-7-23)生命科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