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6100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轻型电动客车的总布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轻型电动客车的总布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轻型电动客车的总布置设计摘要: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电动汽车,本设计主要是将电动汽车的知识与客车的总布置结合起来,采用了混联式混合动力性系统,同时引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对于客车总布置,本设计从车身设计、车内乘客区的布置、驾驶员和乘客的座椅的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车身设计采用流线型的外形,力求降低风阻系数,节省燃料,提高利用率。

对车内布置,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运用,因此设计中本着让司机,乘客舒适第一的原则来设计。

关键词:混联式,混合动力,人体工程学Electric light the overall layout design of passenger cars Abstract:As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design is the knowledge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passenger car combined with the overall layout of a hybrid system hybrid,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solar cell components; general arrangement for passenger cars, the design from the body design, the layout area of passengers in the car, driver and passenger seats tha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sign are discussed. Streamlined body shape designed to reduce the drag coefficient, save fuel,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Layout of the car, taking fully into account the application of ergonomics, so the spirit of the design so that drivers, passengers and comfortable design of the first principle.Key words: hybrid-type, mixed-motive force, the human body engineering目录1. 引言 (1)2. 设计方案的确定 (1)2.1 动力系统的选择 (1)2.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2)2.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 (3)2.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 (4)2.2 驱动系统的选择 (5)2.3 小结 (5)3. 整车布置设计的说明 (6)3.1 客车的相关知识的介绍 (6)3.1.1 客车的分类 (6)3.1.2 客车车厢造型和内饰造型 (6)3.1.3 客车车身结构 (7)3.1.4 客车的布置形式 (9)3.1.5 车内密封问题 (11)3.1.6 车内噪声问题 (12)3.2 车身总体布置设计 (13)3.2.1设计中的人机工程问题 (13)3.2.2 车身空间设计 (15)3.3 客车内装饰 (18)3.4 轴距的选择与设计 (19)3.5 车厢空间设计 (20)3.5.1 驾驶区设计 (20)3.5.2 仪表台的设计 (23)3.5.3 乘客座椅设计 (23)3.6 整车的动力系统与底盘的说明 (26)4 车辆主要性能的的计算 (29)4.1 动力性的计算 (29)4.2 制动性的计算 (32)4.3 稳定性的计算 (36)4.4 视野的校核 (37)5 结论 (39)参考文献 (40)鸣谢 (41)1. 引言现在石油危机促使了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其中在车辆领域,人们努力在非石油消耗用品上的探索,以至于出现很多电动汽车的产品,并且越来越成熟,这个电动客车总体布置的毕业设计将促成我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刻。

大型城市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精品

大型城市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精品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本科毕业设计大型城市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The packaging of large-scale city bus学院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13班学生姓名:张振华指导教师姓名:张敏中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05年6月大型城市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13班学生姓名:张振华指导教师:张敏中职称:副教授摘要汽车车身总布置是汽车概念设计阶段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方案设计工作。

在车身总布置过程中,需要确定的特征参数繁多,空间关系和约束条件复杂,设计方案具有多解性、经验性和综合性。

如何高效的进行汽车车身总布置,应当是整个汽车设计周期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环节。

本文介绍了某大型低地板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详细叙述了总布置方案设计的全过程,特别是利用人体工程学进行了驾驶员和乘客的位置确定。

关键词城市客车、车身总布置、人体工程学The packaging of large-scale city busAbstract Auto-body packaging is a very important scheme design task during the automobile conceptual design phase. There are so many feature parameters to be determined in the process of auto-body packaging; while spatial relations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are complex,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ices are fuzzy. It results in the design scheme being multiresolution, experiential and compromising. So how to process the auto-body packaging highly efficiently is a big problem to be solved immediately in the automobile overall design cycle.This paper has referred the packaging design of the large-scale, low floor city bus, and introduced the whole process of packaging scheme design in detail, especially utilizing the Ergonomics to design the position of the drivers and passengers.Keywords City bus,Auto-body Packaging,Ergonomics目录第一章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 (1)第二章设计简介 (2)第三章车身总布置的设计、计算及绘图 (2)3.1 车身坐标系的确定 (2)3.2确定地板高度 (3)3.3确定驾驶员座椅位置 (3)3.4眼椭圆(Eyellipse) (6)3.5 布置各种操纵杆件、踏板的位置 (8)3.6仪表板的布置 (10)3.7 前轮罩的设计 (11)3.8乘客区座椅的布置 (11)3.9乘客门的布置设计 (13)3.10 踏步的设计 (13)总结和体会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表 (17)第一章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在扩大汽车的服务领域和满足各方面多样化要求的前提下,作为汽车三大总成之一的车身,已经后来居上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

最新 大型城市客车驱动桥设计开题报告-精品

最新 大型城市客车驱动桥设计开题报告-精品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特别是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拥挤不堪的现象非常明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型城市客车驱动桥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设计题目:大型城市客车驱动桥设计专业班级:05车辆工程2班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20xx24280指导教师:开题日期:20xx.3.28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一).我国城市客车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集,老龄化比例迅速加大,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收入相对较低,道路面积率也很低,城市污染严重,所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提高和发展势在必行,并因与国外背景条件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近几年,虽然我国城市公共汽车的技术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沿用货车底盘到开发客车专用底盘,发动机功率由小到大,油耗由大到小,噪声由高到低,排放不断改善,出现了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公共汽车,地板高度也开始从800~900m m 降到500~600m m ,车厢的居住性、舒适性也日臻完善。

但是与国外产品相比,无论从技术水平、性能和人均占有数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国外同类产品20 世纪xx年代末的水平,超低地板(地板高度在340m m 以下) 客车基本上还是空白。

目前在国内,l0~12m大型客车中采用的车桥产品主要来自于重型车桥生产厂家。

其中后桥大量采用的是焊接式桥壳,铸造桥只占有较少的份额。

(二).大型城市公交客车的发展趋势1.车辆大型化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特别是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拥挤不堪的现象非常明显。

据有关资料记载,高峰期,车内每平方米站立人数可达11 人之多,使人感到很不舒适。

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加大车身长度,使车身长度加大到11~12m(包括双层客车和全铰接式客车) 。

增加客容量,即是大型化。

国外大城市早已有11~12m 公交大客车。

2.车辆低地板化低地板公交车有很多好处。

前苏联汽车科学研究部门得出一个结论:对公交客车运营指标影响最大的是地板高度,地板高度降低57 % ,可使乘客上下车的时间节省50 % ,从而可提高定线平均运输速度7. 5 %。

大型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

大型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

一、课程的意义:以“公交优先在中国, 让我们做的更好”为主题的《郑州宣言》在郑州会议上的发布, 是对国务院制定的“公交优先”战略的全面动员。

首次提出的“公交优先”理念, 是政府、企业、社团和民众对“公交优先”、“公交优秀”形成的共识和互动, 对我国公交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出现, 绿色出行已经在民众当中成为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话题。

而绿色出行就包括乘用公共交通设施。

近几年,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进而衍生了城市客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对于目前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要求城市客车向多品种、高档次、更加舒适性、环保型方向发展。

目前, 中国客车行业已进入到第70个年头, 正在由客车大国向客车强国方向迈进。

因此, 通过选择本课题, 对客车相应的布置以及性能可以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为以后从事相关行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 通过亲自布置设计可以学习一系列相关的软件, 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①、目前国外客车, 尤其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客车技术仍然占据世界在重要地位。

以欧洲为例, 目前, 欧洲的客车技术和科研能力居世界首位。

全球比较著名的客车生产厂大部分集聚欧洲, 如法国的雷诺、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意大利的依维柯、德国的奔驰、曼、尼奥普兰匈牙利的伊卡路斯等。

欧洲的大型城市客车的主要技术特点是: 发动机扭矩高、功率大, 且发动机的转速向低方向发展, 使客车的行驶速度更快、加速度增加、爬坡性能和可靠性能更强, 对于减少燃油消耗及经济性有显著的作用。

此外, 国外客车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已达到顶尖水平。

节能方面: 发动机采用电子控制技术, 使得燃油得到充分燃烧;CAD/CAE/CAM技术以及采用镁铝等轻质材料被应用, 使得客车自重得到充分减少;国外客车的风洞试验使得客车的风阻系数达到0.4, 有的甚至达到0.3, 使得燃油经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环保方面: 国外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 如欧洲的ECE指令和EEC法规、美国的FMVSS对噪声和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如在客车上安装尾气处理装置, 减少废气的排放;使用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等;使用可回收材料以增加客车的回收率。

RL6100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

RL6100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

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是目前缓解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城市客车在各个城市中承担着人口流动的任务,应用广泛,数量众多.同时城市客车的运行工况特殊,城市中信号灯多,站点之间距离短,运行路线固定,城市客车频繁的起步,加速,制动,怠速时间长,平均运行速度低。

由于汽车设计时需要满足最高行驶车速和最大爬坡度等动力性要求,需要装备大功率发动机,使得城市客车经常处于功率过剩状态,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以运用于城市公交系统的传统客车6100为研究对象,将其改装为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本文首先分析并比较了串联式、并联式以及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驱动结构、类型和使用范围,确定了混合动力客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型式;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工况的分析,制定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性能指标,并对所研究的混合动力客车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据此对发动机、电机、传动系的参数进行了匹配,初步确定了各部件的参数。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融合了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具有传统内燃机车动力性好和电动汽车清洁环保的特点,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关键词: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人机工程学ABSTRACT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are two serious problems that can prevent the world from developing forward rapidly.In this case HEV’S(hybrid electric vehicle)are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s.It has advantages in many fields,such as technolo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City bus is bearing the task of the movement of the population。

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答辩稿

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答辩稿

经验算法,实际需要已知成型顶尺 寸
945
侧窗上缘高 通道宽
通道地板坡度 高地板高
一级踏步高 一级踏步深
踏步高 踏步深
≥1650 ≥450 ≤3 ° ≥250 ≤400 ≥300 ≤300 ≥200
1970 550 0° 640 370 638.4 270 400
乘客区造型效果图
乘客在车内坐姿和站姿
返回
确定车身坐标平面
前围布置
前围造型设计
左侧围布置
左侧围造型设计
右侧围布置
右侧围造型设计
后围布置
后围造型设计
顶盖布置
顶盖造型设计(返回)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 13094-1997
项目 乘客门最少数量 安全顶窗最少数量
国标要求
2 2
本设计尺寸
2 2
说明 车长10~12m
85 °~95 ° ≥100 ≥80 ≥80 ≥80 80~200 70~180
110~160 ≥60
本设计尺寸 说明 90 213 87 130 233 192 150 130 130
驾驶区造型效果图
驾驶员手伸及界面
踩离合器踏板姿势
踩制动器踏板姿势
踩加速踏板姿势
驾驶员视野初步校核
驾驶员低头看仪表时的驾驶员视野
感谢扬州大学汽车教研室李红老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李老师多次 打电话给我,教了我很多东西,包括软件使用、造型方法、图纸内容和说 明书的写法等。特别是我回校后,李老师对我的说明书做了很多合理修改, 使得说明书逐渐完善。
在设计期间还得到机械学院周骥平院长的关心和督促。在次一并表示 衷心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谢谢!
的底盘基础上,进行车身造型及总布置等设计。 任务:

RL6460混合动力微型客车总布置设计

RL6460混合动力微型客车总布置设计
由于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比差上百倍远未达到人们要求的数值专家估计10年内电动汽车还无法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除非燃料电池技术有重大突因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电动汽车所面临的实用化与商品化的现实问题一种兼具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优点的混合动力汽车应运而生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发动机和电机两套动力驱动系统既继承了纯电动车辆作为绿色汽车节约能源和超低排放的优点又弥补了纯电动车辆续驶里程不足的缺点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1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1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2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4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4 1.4.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

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中文摘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居住郊区化,使得交通需求量剧增。

根据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途径和出路之一。

为了加快城市公交的发展,本课题结合KLQ6100G城市公交车的开发项目,在已有底盘的基础上,对该车的车身造型与总布置、驾驶区各部件造型与总布置、乘客区各部件造型与总布置在三维设计软件CATIA环境下进行总体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经验、标准,对各部件的布置形式及尺寸做理论分析,然后根据该理论分析进行造型设计。

在理论分析和造型过程中,学习最新车身设计资料,对设计反复修改,尽量使整车外形美观、大方,在车内布置中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载客量,提高乘坐舒适性,尽量使车内布置更具人性化,更加合理。

关键词:城市客车,CATIA,车身造型,总布置AbstractContent :In recent years ,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towards city industrialization , the expand of city population and the trand of living in the suburban areas make the transportation demand increasing .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 developing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the main method to solving the crowd of the city transportation . In order to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ublic transportation , this thesis combined the KLQ6100G city bus exploration project , on the foundation of chassis that has already existed , make the shape design and total arrange of the body , accessory shape design and total arrange of the driver compartment , accessory shape design and total arrange of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and design in three-dimensional with the software CATIA . During design process , first made an analysis to the form of arrangement and sizes of each part to make the theories analysis to each part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and standards for there has been , then carry on the shap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During the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shape design , this thesis used the latest body design information , modified to the design again and again , made the whole car shape beautiful and generous as far as possible . In the process of inside arrangement , the thesis made the best use of the limited space to carry more passengers , made more comfort , made the bus inside arrange to be more humanity and more reasonable as far as possible .Keywords : City bus, CATIA, Body shape design, Total arrangement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1)1.1 我国城市公交需求市场分析 (1)1.2 我国城市公交车发展方向 (1)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依据及意义 (3)1.4 本章小结 (4)第二章 KLQ6100G车身外部造型与外部总布置设计 (5)2.1 空气动力学特性在车身造型中的应用 (5)2.2 汽车车身制图 (5)2.3 KLQ6100G公交车车身外部总布置设计 (7)2.3.1前围布置 (7)2.3.2左侧围布置 (7)2.3.3右侧围布置 (8)2.3.4后围布置 (8)2.3.5顶盖布置 (9)2.4 KLQ6100G公交车车身三维造型设计 (10)2.4.1 前围造型 (10)2.4.2 侧围造型 (13)2.4.3 后围造型 (14)2.4.4 顶盖造型 (16)2.4.5 后视镜及灯具的造型 (16)2.4.6 外部各形面装配 (17)2.5 本章小结 (18)第三章 KLQ6100G车身内部总布置设计 (19)3.1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总布置中的应用 (19)3.2 确定驾驶员座椅H点位置 (22)3.3仪表板设计 (25)3.4 确定各操纵件的位置 (28)3.5 乘客区座椅布置 (29)3.6 本章小结 (32)第四章 KLQ6100G驾驶区三维造型设计 (35)4.1 仪表台造型设计 (35)4.2 驾驶员座椅造型设计 (37)4.3 变速器操纵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投币器造型设计.. 384.4 驾驶区各主要部件装配 (42)4.5 本章小结 (44)第五章 KLQ6100G乘客区三维造型设计 (45)5.1 地板设计 (45)5.2 乘客座椅及座椅支架造型设计 (47)5.3 乘客区座椅装配 (49)5.4 本章小结 (50)第六章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51)致谢 (53)参考文献 (54)第一章引言1.1 我国城市公交需求市场分析2002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总里程112239km,运送旅客372亿人次,公交客车保有量24.6万多辆,每万人拥有6.7标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样车的开发、 “海威”混合动力轿车样车及其他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制工作。现在上汽集 也正在积极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与大客车的研发。相对国内其他地方,上海的混合动力汽车 的发展起步虽晚,但起点高,现已进入第 2 轮开发阶段,在轿车和客车领域都有样车面世,相关 技术和车辆还有待通过一定数量的示范运营,在科学评判各类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劣势后,最终 选择比较适合城市运营和技术发展的路线,为加速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奠定基础。目前国 内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经逐渐走向示范运营和市场推广,但是其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还 有待提高。且混合动力车相对于原型内燃机车成本还较高,将成为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市场化的一 大障碍。此外,当前混合动力汽车方案较多,但是测试手段短缺,尚不能通过试验评估与优化, 因此测试基地建设也需加强。 4. 发展混合动力大客车的优势发展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不仅有助于实现环境与交通的 健康发展,构建一流的城市交通环境,更可能实现重点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在制定电动汽车技 术标准等方面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同时, 混合动力车要想在我国真正实现产业化,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也许就是这个产业的突破点。混合动 力公交客车必须以传统汽车产业为依托,不能脱离传统整车单独发展。我国客车工业的基础较为 雄厚,无论是车身、底盘等关键总成还是零部件配套体系,都有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优势。因而 集成现有客车工业的优势资源,有利于迅速打造我国混合动力客车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具有先天 优势,目前我国城市中行驶的燃油公交客车和城市团体旅游客车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污染源,极大 地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建设,因此,更新城市公交客车成为打造“绿色城市”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 我国各大中城市公交客车年更换数量在 4 700 辆至 6 200 辆左右, 并且以每年 17%一 23% 的幅度增长。2008 年前后由于中小城市的跟进,公交客车的需求有望达到每年 3 万辆,其中一部 分装备混合动力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要大力发展混合动力,降低成本是首要问题。对于混合 动力客车,进行推广的最大障碍是高昂的成本,包括一次性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目前,我国城 市公交大部分还是由政府进行补贴运营,这也相对减轻了混合动力客车的商业化难度,有利于示 范和推广应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气候逐步恶 化、城市大气污染加剧和石油资源过度消耗,环保与节能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发展节能型、环 保型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和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发和推 出一系列有商业应用价值的环保、节能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世界汽车工业 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混合动力汽车是新一轮竞争的切人点,也是民族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为我国汽车工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虽然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 世界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 阶段,与传统的燃料汽车技术相比,我国在混动技术领域差距相对较小,这为我们赶超国际先进 水平提供了一个平台,为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提供了一个良机。 选题目的和意义 电动汽车的研究是从单独依靠蓄电池供电的纯电动汽车开始的,纯电动汽车或零排放新燃料 汽车无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目前纯电动汽车初始成本高,行驶里程较短。由于高效能蓄电池、 燃料电泡及其系统均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而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混 合驱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在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有利于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车型。它 将现有内燃机与一定容量的储能器件 (主要是高性能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组 合,可以大幅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内外普遍认为它是投资少、选择余地大、易于满 足未来排放标准和节能目标、市场接受度高的主流清洁车型,从而引起各大汽车公司的关注,得 到商业市场的响应并迅速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能、燃料经济性以及废气排放效果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驱动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各部件的协调控制。传 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使用工况多数是偏离其最佳工作区域,未能实现动力传动系统的最佳匹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系部 职称 汽车工程学院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 否
题目名称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RL6100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布置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着新能源公交客车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新能源公交客车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 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作为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着力发展的新能源车型,其技术成熟度和实际经验 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下面就目前的发展状况作简要阐述。 1.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简介及技术特点 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传统内燃机客车的基础上增加电机驱动系统,通过发动机与电机有效合 来实现车辆的驱动,达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混合动力公交客车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有效地协调发 动机、电机的工作,使发动机工作始终处于经济油耗区域,从而使燃油经济性得到明显改善。根 据电机的辅助驱动和调节,发动机工况能力可分为弱混、中混和强混,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一般采 用中强混方案,节油率可超过 30%。电子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运行状况决定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工 作模式,主要工作有快速起动发动机、发动机单独驱动、电机单独驱动、发动机与电机共同驱动、 行车发电、停车怠速发电、制动能量回收等。 2.国际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开发和运营。 美国纽约在 1998 年提供首批 10 辆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示范运营,目前有超过 500 辆此类客车在纽约、多伦多和旧金山等 城市应用。在西雅图通用公司首先推出了并行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进行运营,目前《城市公用事 业》共有 400 余辆车在包括休斯顿、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等超过 28 个北美城市运行,今年该公 司已获得美国境内各城市超过 1 500 台订单。在日本,丰田、本田等汽车业巨头都投入巨大的人 力和财力发展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并已经推出数款车型。 3.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目前十分重视混合动力车的研制和开发,国家召开的 863 电动汽车会议上,混合动力汽 车在中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发展中,被确定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大会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明确把新能源汽车列为 68 项优先主题之一。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 “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 一项技术,是符合“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 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的。国内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州客车厂、深圳 五洲龙、长沙联合公司、宇通、金龙、福田、申龙等已成功开发出产品或样车。其中,2003 年 12 月东风公司率先投入 10 辆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武汉 510 路上进行示范运行。在成功示范 运行两年后,2005 年 12 月,首批下线的 15 台东风 EQ6100HEV 混合动力电动公交客车交付武汉市 公交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昆合动力电动汽车商业化销售,开通了国内首条混合动力绿色公交专 线。2005 年 12 月,一汽集团首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无锡客车厂驶下装配线。在深圳和株洲,串 联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也已经进入了示范运营阶段。在关键零部件方面,研制了 3 个系列的混合 动力客车用主电机产品,多能源控制系统研发单位与整车企业联合开发整车多能源控制器,配置 16 种不同的整车。在标准和测试方面,我国已颁布混合动力汽车国家标准 6 项,混合动力汽车测 试方法、试验规程报告 2 项。上海经过“十五”期间,已完成“申新动 1 号”混合动力大客车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