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相关高考题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5生态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5生态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专题15 生态平安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选题(2024·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

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

完成下面1-2题。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削减土地占用面积C.不受季节改变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2.在湿地爱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答案】1.A 2.B【解析】1.据材料可知,该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和处理,相对污水处理厂,不须要建设厂房设施和运用药物,污水处理成本较低,A正确;图中人工湿地系统须要大量的土地,并没有削减土地占用面积,B错误;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污水处理实力也有季节差异,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工湿地系统靠微生物、植物自然净化,速度较慢,D错误。

故选A。

2.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常因缺少自然天敌而快速繁殖,抢夺其他生物生长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或其他物种灭亡,A错误;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可提高湿地涵养水源实力和自净实力,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爱护,B正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导致水污染加剧,C错误;清除全部河滩,河床袒露,侵蚀加剧,进而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B。

(2024·山东·高考真题)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

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

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探讨(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3.B 4.A【解析】3.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A错误;雨林景观变得破裂,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B错误,C错误;雨林遭遇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 错误。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生态与环境一直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历年真题中关于生态与环境专题的题目进行全面解析。

通过对真题的剖析和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题目1】某地方的一片森林被山火烧毁,为了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这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当森林被山火烧毁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

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灭火救援: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组织灭火救援行动,控制火势的扩大,减少破坏。

这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种植植被:在森林烧毁后,可以采取种植植被的措施,例如人工种植树木、草地等,以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重建森林生态系统。

这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3. 控制人类活动:为了保护恢复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应该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如控制砍伐、放牧等,避免对新生植被的破坏。

这有助于新的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和发展。

综合来看,上述措施采取的作用和意义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并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促进新的生态系统的发展。

【题目2】某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结合生态学的理论,分析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和策略。

解析:在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时,恢复生态系统的措施和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管理:针对干旱情况,可以进行水资源管理,包括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

例如,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灌溉系统、蓄水池等来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从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植被恢复:草原的植被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维持和恢复作用。

在干旱后,可以通过种植抗旱植物、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等措施来恢复草原植被。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57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57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57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2022·辽宁海城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 B解析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病毒是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物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错误。

2.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B.食物链、食物网及其作用的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C.若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则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就不会发生变化D.生物的数量越多,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就越复杂答案 A3.(2022·天津滨海新区高三模拟)某研究小组最初在垃圾堆中发现了某种放射性元素,后来先在周围的植物体内发现了该元素,接着在附近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该元素,放射性强度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蚱蜢、蜘蛛和蚯蚓可构成食物链B.该放射性元素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蜘蛛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三营养级D.蚯蚓体内最迟出现放射性元素的原因是蚯蚓所处的营养级较高答案 C解析蚱蜢和蜘蛛均属于消费者,蚯蚓属于分解者,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故蚱蜢、蜘蛛和蚯蚓不能构成食物链,A、D错误;该放射性元素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包括乔木、草本植物和大型真菌B.图中食物网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C.图中草本植物、乔木、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形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无机盐、CO2、H2O等供生产者利用,符合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答案 A解析图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包括乔木、草本植物,大型真菌是分解者,A错误。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7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提分秘籍】1.生态系统的组成(1)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如下:2.各种成分相互关系【高考警示】(1)生产者≠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和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动物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举一反三】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 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 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B题型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 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生态系统中种群A的生物体型一定是最大的B. 种群A个体数大增,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这是种群B在甲→丙段时间内个体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C. 种群B在丙处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在该生态系统中,C的有机物总量一般比B多但肯定比A少答案:B【提分秘籍】1.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食物链(网)结构分析(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生态系统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人工生态系统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

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旨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人类活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良性循环。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C.人工生态系统只通过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即可实现生态平衡D.增大人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可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服务,且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较快地恢复到平衡状态。

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平衡具有结构、功能和收支平衡三个特征B.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C.物种间信息传递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少,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3.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丰富。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虫为寄生于体内的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也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关系有利于群落资源充分利用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C.珊瑚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不同个体长相各异体现物种多样性D.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CO2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B.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没有来自系统外的太阳能或化学能的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C.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有害昆虫的雌雄交配,使其繁殖力下降,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化学防治的过程D.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达到环境浓度的现象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B.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属于生物防治C.生态系统信息通过食物链(网)传递,具有循环的特点D.信息传递可以维持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就是自养生物,多数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分解者就是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细菌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1.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下图所示,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

高考生物大题(生态系统)专题

高考生物大题(生态系统)专题

高考生物大题(生态系统)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 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2、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

研究表明林窗会影响森林群落的演替,回答下列问题:(1)群落演替指的是的过程。

(2)林窗形成后,林窗下的生态环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了的增加,从而促进了林窗区草本和灌木植株的生长,森林中不同部位形成不同大小的林窗会一定程度的改变群落的(填:垂直/水平)结构。

(3)林窗的形成同时还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一般来说,林窗的形成会导致林窗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填:增多/减少),为了判断土壤营养物质的变化,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时所釆用的方法是。

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 1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注:表中数据表示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

(1)根据如图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该群落发展至第3 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关系。

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具有明显的现象。

(2)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提高,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根据如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有一种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4、重庆长寿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武汉高三模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C.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于北方针叶林D.沼泽淤泥因缺氧导致分解作用弱,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2.(2024·重庆高三冲刺)泥浆生物反应器可用来处理被污染的土壤,原理是将被污染的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并向其中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搅拌使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加速污染物的分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小型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泥浆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物质循环C.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属于分解者D.泥浆生物反应器属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3.(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期中)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仅要分析其组成成分,还要理清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不都是植物B.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食物链和食物网都以生产者为起点,分解者为终点D.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因素是包括能源、气候、水等5.布氏菌从蚜虫体内获取全部营养元素,且为其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蚜虫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蚜虫是消费者,布氏菌是分解者B.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实线单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D.图中植物、蚜虫、瓢虫和草蛉之间构成了两条食物链6.(2024·西安高三模拟)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会下行传递,直接或间接影响更低营养级生物,称为营养级联。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分类1(2018海南卷.19题,2分)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 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 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2(2018海南卷.20题,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 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 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3(2018海南卷.21题,2分)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4(浙江2018年11月选考1,2分)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大气中C0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5(浙江2018年11月选考27,2分)【加试题】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B.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擞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C.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D. 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 6(2018年4月浙江卷,第2题,2分)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 •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 •增加化肥的使用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 .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蚤—鱼 水—M7(2017年海南卷,18题,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通过分析高考题目,详细阐述了生态系统结构的各个考点。首先,通过家畜种群增长曲线题,考查了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次,通过林场山鼠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种群特征、生态系统演替及种间关系等知识点;再者,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题目,进一步强化了对种群特征的应用能力。此外,还通过生态工程评价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食物网与种间关系的题目则要求学生分析生物间的复杂关系,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同时,通过冻原生态系统和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题目,拓展了学生对物种丰富度和遗传多样性的认识。最后,丝瓜地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把握。这些考点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结构在高考中的全面考查体系,旨在检验学生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