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共19张PPT)

历史学科素养
• [唯物史观] • 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说明历史问题及由现象到 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线能力。 • [时空观念] • 通过《鸦片战争》教科书和配地图册、课件,认识 到鸦片战争情发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工业 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时控背景。
1830年
1835年
年
1838年
•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二 、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虎门销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不 会爆发?
•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目虎门 销烟,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前夕 的中国和英国的形势对比,引导学 生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综 合国力等方面得出认识。
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谢谢观看
• 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 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 这一部分我将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采用创设 问题情景的方法进行禁毒教育。
• 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 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一 、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对比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耻 辱中感悟国力衰徽,落后专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 生的计生音识和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重兴而努力的 历史使站感。
说重点
• 鸦片战争发生的 历史背景和起因
说难点
• 鸦片战争中国战 败的原因
第二部分:说学情
说学情
•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具体情况,高中学生的抽象能 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 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 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不断启发,点拨和 矫正。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 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探讨4、把中国打败后,英国最迫切的需求什么? 由此导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探讨5: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分析鸦片战争对 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探讨 的基础上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继续
根本原因和目的
战争性质
扩 大 战争过程
侵略力量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
地Leabharlann 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改变第二次鸦片战 争
探讨7: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都犯下哪些罪行? 引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利用图片再现火烧圆 明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阅读课本,从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 因、经过、结果,教师进行补充) 探讨8:课中思考题,读图,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3、三维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 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②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 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③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进 行讨论、探究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讨7: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都犯下哪些罪行? 引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利用图片再现火烧圆 明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知识点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鸦片战争知识点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根本原因:19 世纪30 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二)重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国力衰弱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可能。
(三)导火线:中国正义的禁烟运动被英国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
二、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一)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二)具体原因:1.清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2.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一)社会性质的变化:1.政治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遭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帝反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五)阶级关系的变化:1.外资入侵激化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
这种观点()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 指出了战争的实质③ 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④ 混淆了现象与本质⑤ 未能全面概括战争性质A.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⑤ 2. 在18 世纪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A.处于出超地位B处于入超地位C. 出口与进口基本持平D.从出超逐渐转为入超3•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消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令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4•鸦片战争后,美法两国也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了()A《望厦条约》《虎门条约》B.《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北京条约》5.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A.长江沿岸地区B.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C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D. 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6.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4.10鸦片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第1课鸦片战争【思维导图】【微试题】1.(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答案:C3.“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
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
”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答案:B4. 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
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材料二年份1843~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总输入棉织品 1 671 4 255 3 080] 3 311 1 836 3 052] 2 618 毛织物557 804 623 782 327 809 501 砂糖 2 43 170 82 147 杂物292 136 186 176 200 470 643 合计 2 522 2 195 3 889 4 312 2 533 4 413 3 909总输出茶322 2 221 2 027 1 834 1 654 2 019 2 427 生丝 2 003 3 806 4 430 4 819 3 331 4 417 5 529 杂货35 19 35 73 96 78 65合计 2 360 6 046 6 492 6 726 5 081 6 514 8 021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1)评述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4.针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结合当今中国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观点独到、论述合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家庭作业:观看一部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或纪录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观后感,字数在600字左右。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了解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对鸦片战争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的社会背景、原因和影响。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案例分析:选取鸦片战争中的典型事件或人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讲解英国工业革命后,英国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以及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3.详细介绍林则徐禁烟运动,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
4.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强调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鸦片战争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鸦片战争”,这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的内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学习这节课,他们可以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主题,进行合作探究。
2.讨论问题:每组讨论鸦片战争中的关键问题,如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成果展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概括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概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视频和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鸦片战争的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代入感。
3.创设辩论赛情境,让学生就鸦片战争的某个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图片、视频和地图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情境。
3.运用比较法,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变化,认识近代化的起步。
4.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深入剖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严孟达 《甲午再现风云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上谕档”是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 廷寄谕旨的薄册,以备随时查考。
但是有关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 却不见于“上谕档”。军机章京将之誊 录于另一种军机处档册——“剿捕档”。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1.传统中国的文化心理:华夷观
贵 华 夏 , 贱 夷 狄
中国人的“天下体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这种文化心理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是什么?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 《乾隆御制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梦 境
鸦片战争
——从文化心理角度的解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世界潮流:近代化
经济Leabharlann 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文化
科学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2.官员无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思考战争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实施课堂问答,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检验自己对鸦片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作业,如研究报告、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
2.作业反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表达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课后跟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研究鸦片战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视频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氛课题,让学生深入研究鸦片战争,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如《南京条约》的签订,提问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程度。
2.视频导入:播放鸦片战争的资料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故事导入: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的起因:讲解鸦片贸易的背景,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中英贸易失衡、鸦片问题等。
2.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描述战争的重要战役,如广州之战、南京之战等,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
3.鸦片战争的后果:讲解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领土割让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严重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地 香港岛
破坏领土主权; 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赔款 开埠
商定 关税
2100万银元
开勒索赔款的恶例; 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五口通商 (反映了英国发 打开东南沿海门户; 动鸦片战争的根 便利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本目的)
• 英国的劣势:
• 1、兵力不足。当时英国分布在本国极其殖民地上 的军队总共10万人,而投入对华作战的兵力最初只 有4000人,最多时也只有15000人
• 2、远离本土作战,补给线过长。当时从英国航行 到中国至少要四个月,从印度航行到中国至少要一 个月
• 3、战争是侵略战争
• 中国的优势
• 1、本土作战 • 2、广大人民和爱国官兵的支持 • 3、战争是正义战争
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主题? 求民主,反侵略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第一讲
鸦片战争
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苟利国家死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二、过程
第一阶段:开始 1840年6月,广东——厦门
——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
——议和 第二阶段:扩大
1841年初,占香港岛——威逼 广东(三元里抗英)——攻占 东南沿海
第三阶段:结束 1842年8月,南京下关
——求和,签约
•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 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 洲好望角, 需要3、 4个月, 相距 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 发战争呢?
探究
英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 英国为什么能发动战争?
鸦片战争 一、背景 1、战前中与英
政治 中 国
英国
经济 中 国
英国
军事 中国
英国
外交 中国
英国
既然如此,为何中国还战败?
• 战争过程中道光皇帝战和不定 • 直隶总督琦善“英人船坚炮利是无法战胜的,即
使今年打胜了,明年还回来” • 奕山在广州屈辱求和签《广州合约》 • 镇海战役中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逃跑 • 英军侵入浙江时,扬威将军奕经前往前线,一路
关税要与英
国商定(反映 了英国发动鸦片 丧失关税自主权 战争的根本目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南京条约》及附件
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破坏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利于列强共同侵略中国
在通商口岸租赁 土地、房屋和永 久居住权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 提供借口
归纳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
2、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
3、思想: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向西方学习。 4、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5、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
导致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变化 中国近代史开端。
在鸦片战争中,有不少爱国官兵为了国 家和民族的利益,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 略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发地进行抗英斗争。 清政府在2年多的战争中,为了应付战争, 也动员了十几个省的军队,耗费了7000万 两白银的军费,而英国侵略者只有48艘舰 船(后增至百艘),仅4000人(后增至 15000人)组成的一支东方远征军,又远离 本土作战,可是诺大的中国竟被打败了。 这是为什么?
英国最初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但是: 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19世纪30年代中 国吸食鸦片的总 人数已达到1千2 百万
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 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 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 吗?为什么?
急需市场和原料 中国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必然)
中国出口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3)道光帝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领事裁判权: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 地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称治外法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在国家交往和贸易中, 正常的最惠国待遇是双方平等互惠。附件 《虎门条约》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 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就是 说中国给英国以最惠国待遇,而英国不以 最惠国待遇来对待中国。所以是“片面最 惠国待遇”。
美艳的罂粟花, 罪恶的鸦片之母! 二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欧洲。
罂粟,又名阿芙蓉,以其果实的汁液进行提炼, 即为鸦片,又名“大烟”,具有强烈的麻醉性, 是一种残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品。人们要是吸 食这种毒品,很容易上瘾,慢慢中毒,不用多 久,一个身体强壮、精神饱满的人,就变成形 容枯槁、萎靡不振的鸦片鬼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 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主权。国家形式上有
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 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
形态。即不能完全自主。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 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 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阅读材料,说出 鸦片对中国的危 害有哪些?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
危害: (1)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2)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 (3)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总之:银荒兵弱。
姓名:___林__则___徐____ 职务:_钦__差___大__臣____ 主张: _严__禁__鸦___片____ 最大贡献:_虎__门___销__烟______ 意义: _鼓___舞__中__国__人___民__斗__志___ 个人结局:被__道___光__革__职___查__办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