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

合集下载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1研究与推广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1.1低蛋白质日粮与环境保护在中国,猪禽年产粪5-8亿t,粪水60亿t。

每头成年猪的生化需氧量(BOD)是人的13倍。

如此大量需氧腐败有机物不经处理进入水体,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水中氧含量下降,硝酸根离子增加,并随畜禽粪便排出大量金属元素、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甲烷、硫化氢、甲醇等)。

表1 猪氮、磷的摄入量、排出风和存留量*猪摄入氮和磷的60%~80%由粪尿中排出(表1)。

粪氮主要来源为未消化氮、微生物氮和内源氮(脱落上皮,消化道分泌物),饲用消化性低的饲料和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会增加粪氮的排出量。

已消化而未被利用的氨基酸氮则以尿素/尿酸形式排出,随尿排出的还有尿囊素、马尿酸和肌酐。

排出的粪尿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对环境之污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粪尿中的含氮物质大量降解,约有60%-70%氮转化为氨。

除氨外,粪尿中还发现80多种含氮物质,其中有10种为产生恶臭的主要成分(表2)。

减少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基质——粪氮,可降低有害气体化合物的产生,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的食入量,是从源头上减少氮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低蛋白日粮能降低粪尿氮,特别是尿氮含量。

据称(Kerr,1995),日粮蛋白水平每降低1%,尿素和氨气的排放量可降低1 0%左右。

表2动物排泄物中产生恶臭的主要成分注:引自Tamminga等(1992)的资料。

1.2低蛋白日粮与饲料成本在低蛋白日粮中,价格昂贵的蛋白质饲料减少,价格低廉的能量饲料增加。

假设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相当减少豆粕用量 23kg/t(=10kg/t÷0.43),按常规价格计,直接成本降低50.6元/t。

以单体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为原料,补充降低1%粗蛋白质带来的上述3种必需氨基酸的不足,按常规价格计需要28.9元/t。

结果: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饲料原料成本可降低21.7元/t(=50.6-28.9)。

猪、鸡低蛋白配合饲料团体标准发布

猪、鸡低蛋白配合饲料团体标准发布

监督所报备。

二是加强疫情排查。

各地加强疫情排查工作,排除非洲猪瘟疫情风险后,方可通知无害化处理企业进行收运。

三是加强监管。

病死畜禽所在地动物卫生机构要加强病死畜禽收集、运输的监管,特别是畜禽种类、数量、大小填报要准确。

四是严格清洗消毒。

病死畜禽所在地动物卫生机构要督促无害化处理企业对车辆、工具及病死畜禽收集场地的清洁消毒。

五是禁止成都无害化处理企业到发生非洲猪瘟疑似疫情、确诊疫情和检测阳性生猪产品的地区开展无害化处理服务。

动物卫生监督所、省疫控中心相关领导、各市(州)兽医分管局长、疫控中心主任和技术骨干、内江市各区县农牧局相关人员及部分生猪养殖、屠宰重点企业代表共计180余人参加活动。

应急演练首次采用理论考试、知识抢答、桌面推演相结合的新模式。

21个市(州)参与其中,共展风采,经过激烈角逐,达州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整个应急演练竞赛,组织严密、过程紧凑、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全面检阅了我省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水平。

同时,演练也为全省防疫队伍搭建了一个学知识、夯基础、展技能、提能力的竞技平台,营造了“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能、以能促干”的全省大练兵、大检阅的良好氛围,并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切实提升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

成都、德阳等六市开展非洲猪瘟联防联控2018年11月1日,成都邀请乐山、雅安、德阳、达州、眉山五市来蓉参加非洲猪瘟联防联控会商会。

会议就病死畜禽收集、运输、消毒、处置、监管等工作进行了会商,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一是实行报备管理。

有关市、州需要成都无害化处理企业到该地进行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服务的须向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备,成都的无害化处理企业应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和成都市动物卫生青川“唐家河蜂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验收10月18~19日,受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由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副站长王顺海等5人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到青川,开展“唐家河蜂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验收工作。

低蛋白日粮 团体标准

低蛋白日粮 团体标准

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低蛋白日粮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标准,主要用于处理一些慢性肾脏疾病、肝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患者的膳食建议。

这种饮食标准的特点是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旨在减轻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的负担,从而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和疾病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控蛋白量一般是0.6-0.8g/kg/d,即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0.6-0.8克/每公斤体重的范围内。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70公斤的患者来说,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超过42-56克。

相比之下,正常成人每天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0.8-1克,也就是对于一个70公斤的成人来说,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在56-70克之间。

由此可见,低蛋白日粮对蛋白质的限制较为严格。

为了确保患者从低蛋白日粮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其它营养素的摄入也需要合理调整。

首先,碳水化合物是低蛋白日粮中的主要能量来源,建议占总热量的50-60%。

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以满足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

其次,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5-35%。

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含有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而避免高脂肪食物、动物油和糕点、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的脂肪来源。

此外,低蛋白日粮中还需要适量的蛋白质补充。

传统的蛋白质摄入主要通过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获得,而这类食品通常蛋白质含量较高。

对于低蛋白日粮患者来说,肉类的摄入需要减少,并通过一些优质的植物蛋白质来进行替代。

比如大豆及其制品、豆类、藻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氨基酸,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合理搭配蔬菜、水果等食物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低蛋白日粮不仅对于患者的饮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进日常饮食健康的一种方式。

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减少一些与高蛋白饮食相关的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此外,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其他营养素,可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8-03-13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朱金清(北京市昌平区种猪场,北京102212)摘要:本饲养试验选取64头体况健康、日龄接近、体重(52.18±1)kg 左右的育肥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个重复,每个栏内饲养8头猪为1个重复。

两组大白母猪和去势公猪分别为19头和13头。

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蛋白质水平为17.42%的日粮和蛋白质水平为14.39%的氨基酸平衡日粮。

饲养员每天往料箱里加料,猪自由采食和饮水,负压机械通风,饲养和防疫等条件相同。

预试期7天,正试期30天。

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结束体重分别为72.78kg 和73.38kg ,差异不显著(>0.05);头均日采食量分别为2252.08g 和2130.21g ,差异极显著(<0.01),降低了5.41%;头均增重分别为20.66kg 和21.16kg ,差异不显著(>0.05);料重比分别为3.27和3.01,差异不显著(>0.05),但降低了7.95%;日增重分别为689.25g 和705.25g ,差异不显著(>0.05),但提高了2.32%。

试验组每kg 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减少0.16元。

综上所述,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育肥猪;生长性能;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8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45(2018)04-0045-04猪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各种氨基酸的需求。

低蛋白质日粮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英国ARC (1981年)首次将理想蛋白质的理念用于猪的实践。

现在理想蛋白质的定义是指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1]。

低蛋白日粮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

低蛋白日粮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

3应用展望
我国是蛋白质资源匮乏的国家,据估算,到2010
提示在不同的低蛋白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顺 序尚待进一步研究。 2.3苏氨酸
苏氨酸是由W.C.Rose 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
年我国每年饼粕类蛋白质资源缺口将达2000万t。研 究推广低蛋白日粮,对于有效缓解我国蛋白质原料的 紧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与常规日粮相 比,具有以下优点: 3.1节约饲料资源
o @ o o
在酲粮中添魏游离氨蒸酸并无嶷物学上的限制。另一 方面,长期以来,氨基酸单体难以大量获得且价格昂贵, 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随蓑氨基酸单俸的工韭化 生产和成本下降,辍爱白质更接近于理想鬻白质的低 蛋白日粮在饲料业和养殖业中开始得到应用。
B2哺叫em 8wi怕l喇u劬吖
E—mail;盟dm008@163.com
尽管掇懑了限制瞧氯基酸的概念,但不阕氨基酸在不 同粗蛋囱水平的日粮中的限制性顺序尚存在争议。 2。1赖氮酸 赖氨酸是猪静第一限箭l性氨基酸,在低蛋自日粮 中必须酋先满足。研究发现,仔猪日粮蛋白水平降低 2个吾分点隧,添加0。2%赖氯酸可降l聚约17。7%粪
氮以及20.9%的磷排泄量。当降低3个西分点时,补 充赖氨酸,蛋氨酸平均减少了磷的排泄约7%,‘但增加
最常添加。研究发现,在粗蛋白为15%且满足了赖氮
日增重最大(5949/d),饲料转化率最高(1.55)。研究
表明,当日粮中色氨酸与赖氨酸(以赖氨酸为100)的 比例在18%~22%时为猪的最适需要量。
酸的猪F1粮中添加蛋氨酸,可以减少磷的排泄,但增 加了氮的排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粗蛋白15%的日
粮中,平衡了赖氨酸后,蛋氨酸不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2设计要点
蘧怒蛋白震要求氨基酸缎成与跑移||与动物的需要 量恰好一致,常觅氟基酸至少20余种,天然饲料为动 物提供理想蛋白质是不现实的。低蛋白日粮所要实现 麓是透过添热王受氨基酸霞其零可麓地接近理想蛋|冬 质。目前。已有5种工业合成氦基酸用于猪的日粮配

养猪实践中低蛋白日粮配制的若干技术问题

养猪实践中低蛋白日粮配制的若干技术问题
成功的猪低蛋白日粮,它的粗蛋白水平降低,但它的赖 氨酸水平不降低,而且其他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的比例需要
1 以“理想蛋白”模式为基础优化氨基酸供给
低蛋白日粮的配制的理论依据是理想蛋白比例。配制科
学的低蛋白日粮应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可消化氨基酸含量
为基础,以添加合成氨基酸为主来保持日粮中主要必需氨基
酸的平衡,这样才能使氨基酸的供给与猪氨基酸需要之间达
NE=0.168×DE+0.378×EE+1.12×ST-2.32×CP-2.34×CF 0.97
苏氨酸
65
67
70
NE=0.167×DE+3.85×EE+1.15×ST-2.18×CP-2.08×ADF 0.97
色氨酸
17
18
19
NE=0.175×ME+3.13×EE+0.885×ST-1.60×
36
组氨酸
32
32
30
能量及蛋白质保持合理比例。由于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
酸。因此,可以用赖氨酸 / 能量比(Lys/E)来定义能量蛋
32 白比。猪日粮中能量蛋白比(或赖氨酸 / 能量比)的选择要
资料来源 :Baker(1997)[3]
考虑猪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环境条件以及饲料原料和经济
保持在理想蛋白的水平,这是降低粗蛋白水平但不影响动物 效益等。一般情况下,生长肥育猪取得适宜生产性能的能量
到精确的统一。
1.1 应以可消化氨基酸为指标确定必需氨基酸品种和
顺次 最初,理想蛋白质模式是以日粮总氨基酸浓度表示,然
而基于日粮蛋白质单个氨基酸的可利用率不同(一般认为消
化率是衡量可利用率的最佳指标),并且为了消除饲料或内

猪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_尹慧红

猪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_尹慧红

猪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_尹慧红NEW FEED新进展猪低蛋白日粮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尹慧红张石蕊唐燕军摘要:低蛋白日粮具有节省成本,低氮污染等经济的和环境的优势。

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模式,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体系等技术配制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猪日粮时,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水平(2%~4%)能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且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猪;生长性能;理想蛋白模型低蛋白日粮是指将日粮蛋白水平按NRC 推荐标准降低2%~4%,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用量来满足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即保持氨基酸的平衡),使在生产中配制低蛋白日粮成为现实。

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就是将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的理论应用于实际。

近年来,畜禽(特别是养猪业)排泄的大量含氮物质是造成畜牧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这些含氮物质主要来自于饲料中未吸收利用氨基酸的降解(郑春田等,1999;方热军等,2002)。

采用低蛋白日粮,可减少蛋白水平和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目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蛋白含量从16%降至14%,同时向低蛋白日粮中补充赖氨酸和色氨酸可获得与16%蛋白含量的日粮同样的生产性能。

如果日粮蛋白水平比NRC (1988)推荐水平低4个百分点,则必须同时添加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才能保证猪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Cromwell等,1983;Russel 等,1983)。

Bellegon和Noblet(2002)采用比较屠宰法研究了仔猪时期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对12kg ~27kg 中的仔猪组织构成的影响时发现,减少饲料蛋白质水平但保证足够的氨基酸供给不影响沉积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质量;同时脂质的沉积速度也没改变(见表1)。

但也有报道指出,补充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脂肪含量表现出负面影响,使胴体脂肪增加而影响胴体品质(Han等,1995;Jin等,1998;Gatel等,1992)。

畜禽低蛋白日粮

畜禽低蛋白日粮

畜禽低蛋白日粮长期以来,饲料配制及各种饲养方式所追求的目标,均是为了使畜禽的生产性能达到最高水平,以生产出更多的肉、禽蛋、鱼等畜禽产品来满足我们还在不断增长的、众多的人口的食用需求,其中,尤以在饲料中使用超量营养物质为主要技术手段。

随着大众健康及环保意识的加强,饲养中超量使用营养物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高营养给饲养动物带来的疾病以及采用高营养策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等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全球性饲料蛋白资源的匮乏,在饲养中使用高蛋白日粮的传统技术方法也开始被动物营养界及饲养界进行重新审视。

从重视环保、控制疾病、节约饲料蛋白资源且又能保证动物正常生产性能的角度出发,畜禽低蛋白日粮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

1 日粮富营养的危害1.1 高蛋白与环境压力姚军虎(2000)研究认为,猪只能利用日粮中30%~55%的氮,而60%~80%的氮随粪便排出;而猪禽摄入的磷中,也只能吸收利用约30%左右,有70%随粪便排出体外。

目前我国光猪禽两项养殖,1年的产粪量就高达5~8亿t、粪水60亿t,据估计,在目前的饲养水平下,国内1个万头猪场(以中猪计)每年至少向周围排污3万t,粪约1.26万t 、尿约1.74万t,其中约含有107 t氮和31 t的磷。

这些氮和磷进入土壤,将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一旦富积过量将使土地失去价值;直接或渗透进入河流湖泊,将引起水体加富,造成藻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水质和水产养殖业。

进入环境的含氮物质还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大量降解,产生大量挥发性的脂肪酸和氨,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氮的含量,严重时可构成酸雨,危害农作物。

畜禽粪便和污水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许多畜牧发达国家已立法对畜牧养殖的粪污中氮、磷的排放加以限制,我国也已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对此做出了相关规定。

造成畜禽对氮转换吸收利用率低、粪便氮残留高的原因除了原料因素制约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我们长期沿用的营养模式和饲料配制思路,既为追求饲料的氨基酸平衡,刻意加大饲料蛋白的用量,以保证畜禽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而很少或根本不考虑由于过量使用营养物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
摘要:
1.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定义和意义
2.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
3.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实施及其影响
正文:
【1.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定义和意义】
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是指对猪、禽、反刍动物等畜禽养殖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进行限制的标准。

这一标准旨在减少养殖业对蛋白质资源的过度消耗,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保障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2.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
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畜禽养殖阶段日粮蛋白质含量的推荐标准;
(2)不同畜禽养殖阶段日粮氨基酸需求的推荐标准;
(3)日粮蛋白质来源及其氨基酸组成的推荐标准;
(4)日粮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3.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实施及其影响】
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的实施,对我国养殖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降低了养殖成本。

通过减少蛋白质的添加,降低了饲料成本,从而使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提高了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

合适的蛋白质水平有利于养殖动物的生
长发育和健康,减少了疫病的发生;
(3)保护了环境。

降低了氮的排放,减轻了养殖业对环境的压力。

然而,实施低蛋白日粮团体标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如何确保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如何合理调配饲料资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