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低蛋白日粮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中,酿酒酵母的繁殖增加了物料中单细胞蛋白的含量,且盐杆菌产生的蛋白质水解酶将基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了小分子多肽,大大提高了产品蛋白质的消化率,且纤维的降低,也提高了产品的适口性,为该发酵产品在仔猪前期料中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吴良柱等(2009)利用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和黑曲霉为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棕榈仁粕,结果发现,棕榈仁粕经二次发酵后生产的产品,粗蛋白相对原料有较大的提高,且产品具有特殊的香味,提高了棕榈粕的营养价值。
5小结棕榈粕的产量丰富,价格相对低廉,是畜禽饲料中一种较为优良的原料。
尽管其高含量的非淀粉多糖(主要是甘露聚糖)限制了棕榈粕在保育猪饲料中的使用,但随着酶制剂产品效果的提升和发酵工艺的改进,棕榈粕联合酶制剂并发酵后,营养价值及风味均有较大改善,使其饲用价值提高,棕榈粕在保育猪饲料中的使用成为可能。
但目前关于发酵棕榈粕在保育猪饲料中的研究还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作者简介]陈辉(1995-),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饲料成本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约占70%,而日粮中的蛋白水平在饲粮成本中占据很大比例。
在传统的饲养观念中,认为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越高越好,但许多研究表明并非如此,因为畜禽机体并不能对日粮中的蛋白质进行完全吸收,并且未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经肠道排出后会产生污染环境(如氮排放增加等)、资源浪费等负作用。
因此许多动物营养学家开展了对低蛋白日粮技术的研究,低蛋白日粮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氨基酸模式,该技术是在NRC 的推荐水平上将日粮中的粗蛋白(CP )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但同时补充适宜比例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等)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的一种技术(Le Bellego and van Milgen 等,2001)。
大量研究表明,降低适宜比例的CP 水平对猪群的生产性能并无负面作用,反而可以改善猪群的生长等,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日粮CP 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现阶段,我国畜牧业领域正面临着饲养成本过高、蛋白质饲料缺乏、粪污排放致使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低蛋白日粮及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技术。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补充氨基酸的基础上,将蛋白质的含量减低2%-3%,可以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解决蛋白饲料、增加日粮氮的沉积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与疾病风险。
低蛋白日粮技术在养猪生产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篇文章论述了低蛋白日粮技术的作用,以期为低蛋白日粮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精准饲养。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养猪生产;精准饲养引言随着我国养殖业领域的蓬勃发展,畜禽粪污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猪排泄物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磷与氮微量元素,而上述微生物元素如果排入土壤环境以及水体环境中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和环境污染。
通过对生猪粪污进行合理的处置和重复使用,还能够处理小部分的生态环境问题。
但只有从根本上对猪采食中“氮”的浓度加以有效控制,才可以合理调控生猪粪污中磷肥和氮肥等元素对周围环境所产生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降低养猪产品中猪粪污磷与硫元素排放量的主要方法,包括采用“理想蛋白”模式与组合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搭配日粮等方法,即低蛋白日粮技术。
一、低蛋白日粮技术的作用(一)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养猪生产中过高的氮排放量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使用低蛋白日粮技术能够控制猪体内中对氮、磷元素的利用率和吸收率,能够将日粮蛋白质有效降低,从而大大减少了猪粪污水中氮的排放量,从根本上可以遏制因猪排泄中氮肥太多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国内外在低蛋白日粮技术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经研究发现,日粮蛋白水平每减少1%,就能够降低猪排泄物中10%-12%的氮,进而减少了猪舍中氨气的含量,从而减少了因氨气的含量过高而对猪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与此同时,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损失和饮水量,并会适当的降低大便的体积。
低蛋白质日粮在降低猪场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2008,No.2 41 收稿日期5;修回日期8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3)项目(N B 55)作者简介张苏江(68),男,副教授,博士生,从事动物营养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单安山,博导,教授,从事动物营养教学科研工作。
低蛋白质日粮在降低猪场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张苏江,单安山,彭济昌(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 要:猪排泄物中残余的大量营养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猪粪、尿中含氮营养素的损失是猪排泄物最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营养素的损失是难以避免的;但营养调控可能是减少这种营养素损失的一种关键性措施。
在降低猪排泄物中氮和氨气排放量方面,最主要的营养策略是在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的同时减少猪的蛋白质采食量。
此外,降低猪粪、尿的pH 值,促使尿氮向粪氮转化的营养措施也有助于减少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关键词:猪;蛋白质;污染;猪场;猪粪尿中图分类号:X50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202(2008)02-0041-02 在集约化、现代化、专业化的养猪生产活动中,猪粪、尿中未被消化利用的营养素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粪、尿的理化特性会直接影响粪、尿的污染程度;而粪、尿的理化特性与日粮成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减少猪粪、尿的环境污染一方面可以采取降低猪养殖密度,减少土壤粪、尿施肥量等措施;另一方面,营养调控措施可能是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则是营养调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1]。
1 氮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对生长育肥猪的研究证实,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降4个百分点,在补充必需氨基酸,保证日粮代谢能的条件下,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未受影响,而氮的排泄量有明显降低(最低下降了37%)[2]。
近年研究显示,生长猪(36kg)使用蛋白质含量为16.5%和13.5%的日粮,在补充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条件下,与蛋白质含量为18.2%的日粮比较,粪氮、尿氮和总氮均明显降低,而氮的表观消化率未受影响[3]。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饲料 营养
低 蛋 白 日粮在 养猪 生产 上 的应 用
翟 华 绪 杨 顺 风 (云 南 省 镇 雄 县 畜 牧 兽 医 站 657200)
随 着 越 来 越 多 的 丁 业 氨 基 酸 (赖 氨 酸 、 苏 氨 酸 、 蛋 氨 酸 和 色 氨 酸 等 ) 的 大 量 上 市 和 价 格 的逐 渐 降 低 ,通 过 工 业 氨 基 酸 ,降 低 蛋 F1原 料 的 用 量 来 满 足 动 物 对 氨 基 酸 的 需 求 , 即 在 生 产 中 使 用 低 蛋 白 质 日粮 成 为 一 种 现 实 。 所 谓 的低 蛋 白 日粮 (LPD) 是 指 将 日粮 蛋 白水 平 降 低 2~4个 百 分 点 . 同 时 满 足 畜 禽 1 3粮 巾 氨 基 酸 的 种 类 、 比例 和 数 量 的 需 要 ,但 畜 禽 生 产 性 能 不 变 , 饲 料 转 化 率 、 畜 禽 氮 沉 积 和 氮 排 放 、 热 应 激 能 力 均 有 所 改 善 。 低 蛋 白 日粮 在 生猪 养 殖 上 具 有 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
3 应 用低 蛋 白 日粮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3.1 能 量 蛋 白 要 适 宜 当 饲 粮 中 能 量 蛋 向 比 的选 择 不 恰 当 , 即 蛋 白 质 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 能 量 水 平 不 平 衡 时 ,机 体 的 正 常 代 谢 将 受 阻 ,从 而 影 响 动 物 生 长 、饲 料 转 化 率 。肥 育 猪 饲
低蛋白日粮下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小肠消化酶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低蛋白日粮下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小肠消化酶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5)2.2 日粮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统计学处理 (7)三、结果 (8)3.1 仔猪生长性能 (9)3.2 小肠消化酶活性 (10)3.3 肠道菌群数量与多样性 (10)四、讨论 (12)4.1 低蛋白日粮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3)4.2 低蛋白日粮对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4)4.3 低蛋白日粮对肠道菌群数量与多样性的影响 (15)五、结论 (15)5.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17)5.2 对畜牧业的启示 (18)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探讨在低蛋白日粮下,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小肠消化酶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饲料营养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特别是在低蛋白日粮条件下,如何优化饲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来源,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保证其肠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的背景在于随着蛋白质资源的紧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低蛋白日粮已成为养殖业的一种趋势。
低蛋白日粮可能会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因此需要通过研究来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淀粉和蛋白质来源的优化上,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小肠消化酶以及肠道菌群。
生长性能:研究不同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对仔猪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小肠消化酶:分析不同饲料配方对仔猪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了解其对营养吸收的影响。
肠道菌群:研究不同饲料来源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包括菌群数量、种类和分布等。
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仔猪饲养成本逐渐成为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为了降低仔猪饲养成本,许多养殖户开始采用低蛋白日粮喂养。
低蛋白日粮的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仔猪生长性能下降,肠道消化酶活性减弱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问题。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生长肥育猪阶段的应用效果报告

价格持续上涨 ,使养殖者们更加迫切 的希望降低饲料蛋
试验猪要求全部在同一栋猪舍 内, 自由饮水 , 饲喂时
白原料 的用量。在低蛋 白日粮中 , 价格相对 昂贵的蛋 白原 间和喂料量 以及免疫程序都按猪场原有程序进行 。饲喂 料 的用量得以减少 ,而价格便 宜的谷物原料 的用量得以 相应 的 A 正常对照组) ( ( 、 低蛋 白组) ( B 、 低蛋 白低能量组) c 增加 。因此 , 低蛋 白日粮普遍具有低饲料成本 的特点 。
结束时总重 。下面为猪基础饲粮组成和营养 成分分析值
( 1。 表 )
1 . 测指 标 5检
1 材料与方法
11 验 动物 的选 择 .实
选择体重差异不显著 、 饲养条件基本 一致 的 5 g 0k 左
通 讯作 者 : 邹君 彪(91 , , 士 , 国艾 格 菲动 物 营养 17一)男 硕 美
B组 的造 肉成本较 A组低 。因此 适 当程度降低 日粮粗蛋 白含 量 , 能大幅度 降低饲 料成本 , 而创 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 从 关键词 : 低蛋 白; 生长猪 ; 氨基酸 ; 生长性能 ;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88 ¥ 2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0 1 7 92 1)20 4 . 10 . 6 (020 .0 33 0
公 司 ; 箱 : ub  ̄ e i . m. 邮 z i o @a e d c o nc
_
记 录试验开始时每头猪 的空腹初始体重 ,实验完成 后终末体重 , 日耗料量 , 每 试验猪 的实 际头 数 ; 计算试验
低蛋白日粮对苏淮保育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低蛋白日粮对苏淮保育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牛培培王文强杜新平李炜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年第12期摘要:研究在氨基酸平衡模式下,含不同浓度蛋白质的日粮对苏淮保育猪生产性能、腹泻率、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苏淮保育猪腹泻率呈线性和二次方极显著降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和总蛋白的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方降低,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呈线性和二次方升高,尿素氮的水平呈线性和二次方极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方极显著升高。
因此,降低苏淮保育猪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可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对磷和氮的吸收,促进血脂代谢及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仔猪腹泻发生。
关键词:低蛋白;苏淮保育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12-0033-05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80%,而蛋白质饲料成本约占饲料成本的35%。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优质蛋白质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涨。
而畜禽粪尿中大量的有机氮未被充分利用,被降解成挥发性氨和胺类化合物,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根据猪的生长特点,在保证饲料中氨基酸平衡状态下,适度降低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对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按体重相近、胎次接近的原则选择体重约16.0 kg苏淮保育猪(阉割公猪)40头,随机分为17%粗蛋白组、16%粗蛋白组、15%粗蛋白组和14%粗蛋白组4个试验组(每组保育猪饲养在同一猪栏中),每个试验组(或栏)10头,试验期35 d。
1.2 试验日粮采用氨基酸平衡模式,参考苏淮猪经验配方及我国的《猪饲养标准》(NY/T65-2004),设计出4种苏淮保育猪日粮配方(表1)。
1.3 饲养管理各组保育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饲喂3次,保证每次采食后料槽内略有剩余的饲料。
低蛋白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5期低蛋白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张波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110003摘要猪低蛋白饲料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猪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配置而成的饲料。
该饲料能降低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有效降低仔猪饲料成本,保证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减少仔猪氮和粪便排放量,缓解粪污处理压力。
关键词饲料;低蛋白;仔猪;生产性能收稿日期:2019-11-19张波,男,1977年生,畜牧师。
我国在颁布的《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中,对仔猪配合饲料蛋白含量设定的上限值,平均下调了1.5个百分点,这标志着仔猪低蛋白饲粮体系应用推广已变为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仔猪低蛋白日粮体系从理论研究到商业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并随着合成氨基酸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日益成熟。
下面笔者就低蛋白饲料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肠道免疫和氮排放的影响进行介绍,为低蛋白猪饲粮在饲料企业和养猪场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1低蛋白饲料低蛋白饲料并不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达标的日粮,相反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同时,还平衡了其他过量的非必需氨基酸。
利用合成氨基酸配制低蛋白饲粮是相当经济的。
目前,晶体合成的氨基酸中,仅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价格还算合理。
因此,配方师们还是需要继续添加一定过量的蛋白质来满足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如缬氨酸、异亮氨酸。
在一般情况下,猪饲粮蛋白质降低2个百分点,如由18%降低为16%,这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毫无影响。
2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在高蛋白饲料中,高蛋白满足了仔猪对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需要,但同时,部分其他必需氨基酸却高于猪本身的需要,等同于浪费。
低蛋白饲料是指将饲料蛋白质水平按NRC 推荐标准降低2%~4%,再添加工业合成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用量的同时也满足仔猪对氨基酸需求的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低蛋白日粮,是在科学认知动物氨基酸需求和饲料原料氨基酸供给的
基础上,通过添加晶体合成氨基酸,达到精准满足动物氨基酸的需求。
应用低蛋
白概念配制的日粮与按NRC推荐的日粮蛋白质水平相比,可以降低粗蛋白水平
2%~4%,不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同时,降低蛋白原料的添加量,提高
动物对蛋白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动物代谢负担,减少了粪污排放。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养猪生产;应用
引言
在不影响生猪生产性能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有效提高猪肉
肌内脂肪含量,减少滴水损失,增加肉品嫩度,并保持较好的肉色和风味,一定
程度上对改善猪肉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低蛋白日粮可通过平衡氨基酸配比
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对优化饲料蛋白使用比例、降低饲养成本、节约蛋白质资源、减少氮排放、促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低蛋白日粮
低蛋白日粮是指家畜日粮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合成氨基酸在满足动物
对氨基酸的需求(即维持氨基酸的平衡)的基础上,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的一种日粮。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将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日粮中氨基酸能满足动物需要,不影响家畜生产性能,但对饲料转化率、家畜氮
沉积和氮排放、饲养成本等方面均有改善趋势。
市面上L-赖氨酸、L-苏氨酸等人
工合成氨基酸越来越多,价格也在逐步降低,通过使用合成氨基酸来满足动物的
氨基酸需求,减少蛋白质原料的用量,在家畜生产中应用也就成为了可能,既能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粪便和氮排出量、减轻污染环境的压力,又
能使生产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低蛋白日粮不降低猪肉品质,
同时对猪肌内脂肪、嫩度、系水力、鲜味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2.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2.1低蛋白日粮在母猪方面的应用
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在母猪方面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母猪热应激、降
低氨氮排放、提高生产性能。
各种营养成分在采食消化和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的热增耗最为显著,可达30%,持续时间达6~7h。
我
国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一
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加强舍内环境控制,做好通风降温是主要应对措施。
现阶段
低蛋白日粮在母猪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母猪作为生产场中饲养周期最长的
动物,通过营养调控等相关手段,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氨氮排放,
缓解热应激将会成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2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应用
生长肥育猪肠道发育相对完善,对日粮营养成分的改变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在猪生长阶段(50~80kg)降低日粮粗蛋白3~4个百分点,对生产性能影响不显
著(P>0.05),能显著降低血浆尿素氮,显著降低猪舍氨气浓度(P<0.05)。
在三元杂交猪60~100kg肥育阶段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并补充适量
的必需氨基酸,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且对胴体品质无不良影响。
降低日粮蛋
白水平,同时补充赖氨酸可以增加育肥猪肌内脂肪含量且不影响生产性能。
在室
温条件下(23℃)亦或是热应激条件下(33℃),饲喂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12%CP+AA)与高蛋白质日粮(16%CP)组对生长猪蛋白质、脂质和灰分的沉积
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减少猪的总产热量,以缓解热应激。
所以适当降低生长肥
育阶段饲料粗蛋白含量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同时对于
降低氨氮排放具有积极作用。
2.3低蛋白日粮在仔猪方面的应用
仔猪很多肠道健康问题源于回肠末端和结肠中的微生物生长,限制这些微生
物的氮供应将抑制其生长,给仔猪饲喂较少的粗蛋白日粮有益于仔猪的肠道健康。
其原因如下:1)蛋白质成分具有比谷物更高的酸缓冲能力,减少蛋白质含量更
容易保持胃内较低的pH,以提升胃蛋白酶功效,胃蛋白酶是消化道中的第一种蛋
白质降解酶。
2)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越少,进入结肠的未消化蛋白质就越少。
当进入消化道的蛋白质减少时,从回肠进入结肠的未消化蛋白质自然也会减少。
3)蛋白质成分通常是抗营养因子的主要载体。
日粮粗蛋白含量越高,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加的可能性也越大。
当胰蛋白酶抑制剂阻断肠道中的蛋白酶时,蛋白质未被消化。
更多的蛋白质会被输送到结肠,从而促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腹泻。
日粮中豆粕的β-伴大豆球蛋白(SBM)会破坏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减少对氨基酸吸收,也会为微生物留下更多的氮。
日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也会降低来自SBM的β-伴大豆球蛋白的水平。
3.豆粕减量替代技术
通过连续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确定了生长育肥猪最佳阶段划分、各阶段饲料蛋白水平限值和适宜净能值等参数,形成了适应自身养殖生产特点的生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技术体系。
通过合理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等合成氨基酸,在保证生猪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将养殖全程饲料蛋白水平降至14%。
对小麦、大麦、高粱等谷物类原料进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氨基酸、钠、钾等重要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预测模型,结合养殖试验场生产数据和内外部产品信息反馈,持续修正更新自有饲料原料数据库的营养参数,精准评估原料的可消化氨基酸及净能值等营养价值参数。
公司自有生猪养殖用料和外销饲料产品全部采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技术。
2021年,公司生猪配合饲料产量200万吨,豆粕平均用量占比为12.1%,比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平均含量低3.1%,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6万吨。
4.低蛋白日粮对氮、磷代谢指标的影响
有研究结果表明:家畜日粮中氮的吸收率仅有30%~50%,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性可增加机体对氮的利用率;在日粮氨基酸平衡的情况下,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可使氮的排泄量显著下降,而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同样地,在本试验中,试验日粮参照可消化氨基酸营养需要配制,粗蛋白水平降低2%,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氮利用率有所提高,尿氮和总排氮量显著降低,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植物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及其盐的形式存在,而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缺少
能降解植酸磷的酶,故植物来源的磷大多不能被消化吸收,最终随粪排出体外。
有
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增加磷的消化率,从而减少磷的排泄量。
本试
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是因为在低磷条件下,植酸酶的作用效果更佳。
高浓度
的磷酸盐会增加日粮的酸结合力,进而降低肠道pH值,直接影响植酸酶的活性。
结束语
现阶段低蛋白日粮在断奶猪、生长肥育猪中应用较为广泛,也取得了较好的
应用效果,在节约蛋白质资源、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氨氮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目前在母猪方面低蛋白日粮相关研究相对较少,通过营养调控相关手段,降低
氨氮排放,缓解热应激将会成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巨大,种质资源丰富,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猪对低蛋白氨基酸平
衡日粮的耐受还需要更深入细致的探究。
参考文献
[1]陈辉.低蛋白日粮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饲
料,2020,29(01):45-48.
[2]徐菊美,范觉鑫,张颖,江书忠,肖淑华.低蛋白日粮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J].猪业科学,2019,36(05):86-88.
[3]王友明,周永学,黄明,吴旧生.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上海
畜牧兽医通讯,2013(01):54-55.
[4]苏海龙,字正浩,李昌辉,陈妍,金方园.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养猪生产
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02):71-74.
[5]翟华绪,杨顺凤.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J].中国家畜种
业,2010,6(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