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物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

(完整word版)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
D.增加200V
【答案】D
【解析】
U1
n1
n2
U1,即副线圈两端电压
【详解】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即
,得:U2
n1
U2
n2
n2
与原线圈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有:U2U1,当输入电压增加20V时,输出电压增大200V,故n1
D正确。
1
2.以下列图,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
无量远处(电势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再将Q1从C点沿CB移到B点并固定.最
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量远处移到C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W
A. Q1移入从前,C点的电势为
q
B. 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
0
C. Q2
从无量远处移到
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
【解析】
【详解】(1)在测量时,为了不损坏被测物体,最后也改用微调方旋钮即C,直到听见“喀喀”的响声;
(2)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采纳电阻丝不相同地址进行多次测量;
(3)依照原理图,将实物图连线如图:

(4)将表格中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再连成一条直线,如图:

当电压表按甲图连接时,
电压表测的电压为
U2/V
0.50
1.02
1.54
2.05
2.55
I2/mA
20.0
40.0
60.0
80.0
100.0
请依照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
U2 2
图象.___
–I
(5)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Rx=______Ω.依照电阻定律可获得电阻丝的电阻率.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A) (B) (C) (D)
(2)100年前,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α粒子轰击 核也打出了质子: ;该反应中的X是(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
(3)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6.4×107m,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1.5×10-2J.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l0-34J·s,光速c=3×108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选做题】
13.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1)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该气体.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下来(B)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
(C)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D)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时,输出电压
(A)降低2 V(B)增加2 V(C)降低200 V(D)增加200 V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
9.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再将Q1从C点沿CB移到B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V时,输出电压()A.降低2V B.增加2V C.降低200V D.增加200V 2.(3分)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B.C.TsinαD.Tcosα3.(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则电源的内阻r为()A.1ΩB.2ΩC.3ΩD.4Ω4.(3分)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A.v1>v2,v1=B.v1>v2,v1>C.v1<v2,v1=D.v1<v2,v1>5.(3分)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

t=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不计粒子重力,则P﹣t关系图象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座舱的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则座舱()A.运动周期为B.线速度的大小为ωRC.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D.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ω2R7.(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和b是两条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相等。

矩形线框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V 时,输出电压 A. 降低2V B. 增加2VC. 降低200VD. 增加200V【答案】D 【解析】【详解】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即1122U n U n =,得:2211nU U n =,即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原线圈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有:2211n U U n ∆=⋅∆,当输入电压增加20V 时,输出电压增大200V ,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 ,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sin TαB.cos TαC. T sin αD. T cos α【答案】C 【解析】【详解】对气球受力分析,由水平方向平衡条件可得:sin F T 风α=,故C 正确。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Ω.断开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 ;闭合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 ,则电源的内阻r 为A. 1ΩB. 2ΩC. 3ΩD. 4Ω【答案】A 【解析】【详解】开关s 断开时有:3V E =,开s 闭合时有:2ER R r=+,其中2R =Ω,解得:1r =Ω, 故A 正确。

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9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9高考物理考纲解析:
2019年的高考,江苏省将告别实施了多年的江苏卷,使用全国统一卷。

不论是内容与范围,还是试卷结构,全国卷与江苏卷都有一些差异。

昨日(11月30日),省教育厅发布了《2019~2019年度高三语文等九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类似于以往的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对九个学科的变化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给出指导意见。

物理:选择题增加了一题
不变:总分依然是110分,分为I卷和II卷两部分。

考试内容依然集中在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变化:第I卷中选择题增加一题变为8题,其中单项选择题5题,多项选择题3题,每题6分,共48分。

第II卷中,必考题47分,其中,实验题2题15分,计算题2题32分;选考题15分(三题选一题),分为2小题,第1小题5分,题型为填空题和多项选择题,第2小题为计算题,10分。

必考模块为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选考模块为从选修3-3、选修3-4、选修3-5三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

对于考生如何选择选考模块学习,有老师建议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学生选择3-3模块进行学习;一般中等水平及偏下的学生选择3-5模块;优异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3-4模块自。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江苏卷)的命題,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组织实施、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命题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物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一)能力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高考物理学科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的解决中,2推理能力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作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

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

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同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具体何题中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

江苏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选择电阻丝的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 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
(3)2 图甲中 Rx,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 2 图乙实物电路中 正确位置 ____
(4)为测量 R,利用 2 图甲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 5 组电压 U1 和电流 I1 的值,作出的 U1–I1 关 系图象如图图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 a、b 两端,测得 5 组电压 U2 和电流 I2 的值,数据见下表:
D. 物块在 A 点的初速度为 2gs
【答案】BC
【详解】小物块压缩弹簧最短时有 F弹 mg ,故 A 错误;全过程小物块的路程为 2s ,所以全过程中克服
摩擦力做的功为:mg 2s ,故 B 正确;小物块从弹簧压缩最短处到 A 点由能量守恒得:EPmax mgs ,

C
正确;小物块从
A.
运动周期为 2πR
B. 线速度的大小为 ωR
C. 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 mg
D. 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 mω2R
【答案】BD
【详解】由于座舱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公式 2π ,解得:T 2π ,故 A 错误;由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
T

角速度的关系可知,v R ,故 B 正确;由于座舱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座舱受到摩天轮的作用力是变力,
α
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
α
粒子轰击
60 28
Ni
核也打出了质子:
42He+6208Ni 6229Cu+11H X ;该反应中的 X 是______(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 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 变”). 【答案】 (1). 中子 (2). 核裂变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V时,输出电压()A.降低2V B.增加2V C.降低200V D.增加200V 2.(3分)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B.C.TsinαD.Tcosα3.(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则电源的内阻r为()A.1ΩB.2ΩC.3ΩD.4Ω4.(3分)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A.v1>v2,v1=B.v1>v2,v1>C.v1<v2,v1=D.v1<v2,v1>5.(3分)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

t=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不计粒子重力,则P﹣t关系图象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座舱的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则座舱()A.运动周期为B.线速度的大小为ωRC.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D.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ω2R7.(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和b是两条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相等。

矩形线框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物理1
运动的描述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物理2
机械能和能源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选修3-1
电场
电路
磁场
选修3-2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选修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3-4
I
55.原子核的组成
I
56.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I
57.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I
58.核力与结合能 质量亏损
I
59.核反应方程
I
60.裂变反应 聚变反应 链式反应
I
6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黑体和黑体辐射
I
62.光电效应
I
63.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I
选修3-3
内 容
要求
说 明
6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3、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表不作要求。
实验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三: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四: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五: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六: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实验七: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八: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九: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仅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种能力进行考在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离不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在具体何题中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
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能够通过分析所给图像明确其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用于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5.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独立完成表3中“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 .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I
46.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
I
47.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I
48. 理想变压器

限于单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
49.远距离输电
I
50.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I
选修3-5
内 容
要求
说 明
51.动量 动量定理
I
52.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I
53.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I
只限于一维
54.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探究
必考内容
实验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等。选修3-3包括温度计。
2、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能在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I
31.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I
32.电流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I
33.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4.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I
35.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磁通量
I
36.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I
37.安培力

计算限于直导线跟匀强磁场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
38.洛仑兹力

3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 在表2中用I、II标出,I、II的含义如下:
I.基本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内容及含义,井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II.较高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表1必考内容及选考内容
模块
选考内容
实验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选修3-5)
实验十一: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选修3-3)
实验十二: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选修3-4)
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选修3-4)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江苏卷)的命題,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组织实施、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命题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物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7.共点力的平衡
I
只要求解决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8.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
物理2
内 容
要求
说 明
9.功和功率

10.动能 动能定理

11.重力势能

12.弹1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4.能量守恒
I
1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I
24.点电荷 库仑定律
I
25.静电场 电场线 电势能 电势 等势面
I
26.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 电势差

电场强度的计算最多考虑两个电场的叠加
2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I
28.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计算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29.电容 电容器
I
30.电阻定律
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作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
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同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高考物理学科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的解决中,
2推理能力
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
(二)内容和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我省2019届高中毕业学生的教学实际,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以块,考生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考试的内容范围及要求见表2,单位制及实验.探究见表3.
I
85.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
I
86.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I
87.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I
88.同时的相对性 长度的相对性 质能关系
I
计算不作要求
表3单位制及实验、探究
主题
内容
说明
单位制
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等。选修3-3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

16.抛体运动

斜抛运动的计算不作要求
17.圆周运动的描述
I
18.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9.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I
20.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1.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I
计算只限第一宇宙速度
选修3-1
内 容
要求
说 明
22.静电现象
I
23.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I
7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I
选修3-4
内 容
要求
说 明
77.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
I
78.受迫振动和共振
I
79.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
I
80.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I
仅限于解决单一方向传播的问题
81.波的干射和衍射
I
82.多普勒效应
I
83.电磁波谱 电磁波及其应用
I
84.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