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最新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其它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其它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其他类链阳霉素、恶唑烷酮、多粘菌素E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二、适应症头孢克洛:[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以及其他类别的抗生素。
正确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并避免抗生素滥用引起的副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它们可以进一步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卡那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和泌尿系统感染。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应注意个体过敏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菌株引起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卡那霉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肠道和泌尿系感染,以及对其它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
由于其对肾功能的损害,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肾脏功能及监测药物浓度,避免声波超剂量,导致肾毒性作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这类药物与乳制品和钙补充剂有相互作用,请勿同时服用,以免降低药效。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广谱的抗生素,适用于多种感染的治疗,如呼吸道、泌尿系、肠道等感染。
它们的特点是方便口服和高效治疗,但由于对耐药性的易产生性,不能滥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治疗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这类药物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
使用时应留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注意副作用如肝脏损害、胃肠道不适等。
磺胺类抗生素作为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等。
磺胺类药物常与联合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以增强疗效。
在使用抗生素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应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类型和敏感性,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其次,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注意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用药,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不要自行停药或过量用药,同时注意开药时间和疗程,以保证疗效。
抗生素的简单分类及使用

抗生素的简单分类及使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根据其化学结构、杀菌作用和药理特性,抗生素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多粘菌素类等。
下面将对这些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进行详细解释。
1. 青霉素类(Penicillins):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谱效,青霉素分为普通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不同类型,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
2.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3.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效。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四环素类包括土霉素、多西环素、甲氧西林等。
4.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这类药物应用范围广泛,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但因其潜在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使用时需要谨慎。
5. 磺胺类(Sulfonamides):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经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过敏反应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6. 喹诺酮类(Quinolones):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很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都有效。
常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等疾病。
8. 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多粘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强大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抗生素分类及用药建议

支原体:儿科的支原体 肺炎 常用:阿奇霉素
立克次体:内科的恙虫 病 必用多西环素(强力霉 素)
其他杂菌:可考虑喹诺 酮或阿奇霉素
临床常用抗生素
磺胺类 喹诺酮类 β内酰胺类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磺胺甲噁唑 磺胺嘧啶
甲氧苄氨嘧啶
苄啶酮酸 依诺沙星
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多西环素 其它
红霉素 阿奇霉素
链霉素 新霉素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头孢菌素 其它ຫໍສະໝຸດ 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其它
其它
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感染,而对病毒无效 以下是一些需要区别的常见疾病:
细菌感染
严重鼻窦炎 某些耳部感染 链球菌性咽喉炎
病毒感染
大多数支气管炎 普通感冒 病毒性流感
皮肤伤口感染
某些泌尿系统感染
大多数咳嗽
大多数咽喉不适 病毒性肠胃炎
细菌分类及用药大原则
G+菌:例如上感、青 壮年肺炎 常用:头孢一代二代、 阿奇霉素
抗生素分类与运用PPT课件

大环内酯类
代表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 素 主要用于G+菌 G-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不良反应较小,轻、中度肝、肾 功能不浪 者可用应用
林可霉素类
代表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对厌氧菌作用强大,对需氧G+菌也有显著 活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代表药物 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洛环素 氯霉素:氯霉素
两类药物对G+、G-菌具有快速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有抑制作 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作用,影响骨骼发育 牙齿黄染。
作用于细菌染色体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 氟沙星 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对G-菌有良好的杀 菌作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的作 用强 不良反应大,不常规用于儿童,不宜用于 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注 意事项
• (1)必须重视无菌技术,不能期望以预防使 用抗菌药物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做好消 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
• (2)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术前预防用药 原则上仅适用于术前有感染病灶的手术病 人及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 应选择口服吸收少、肠道内药物浓度高、 受肠内容物影响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有较强 杀菌作用,同时对肠道微生态影响较小的 药物,如新霉素、红霉素和制霉菌素等。
• (5) 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 肠道准备。
• (6) 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 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 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 症的发生。 (7) 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 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门诊) (8) 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 染。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专家讲座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
第17页
革兰氏染色反应
•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不一样反应,是因为它们细胞壁成份 和结构不一样而造成。
•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20~80nm)主要是由肽聚 糖和磷壁酸组成,仅有一层结构,主要成份为肽聚糖,占 细胞壁干重50%~90%。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 因为脱水而引发网状结构中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 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所以,展现 蓝紫色。
• 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球菌。 •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除
大肠杆菌以外,临床较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还有变形杆菌、沙门氏菌、 克雷白杆菌)。
• 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是 临床常见较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
第15页
革兰阳(阴)性菌
• 常见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 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抗生素
•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 活过程中所产生物质,含有抑制或杀灭细 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致 病微生物作用。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
第1页
抗生素分类**
• 依据抗生素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 生素分为:
•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 它主要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 肿瘤抗生素、含有免疫抑制作用抗生素十 大类。
• 绿脓杆菌、肠球菌和阴沟杆菌多数菌株对 本品不敏感。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
第20页
作用机制
• 头孢西丁经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 白(PBPs)结合,抑制细菌分裂活跃细胞细 胞壁生物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
• 各菌种有其独特青霉素结合蛋白,头孢西 丁与各菌种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影响着 该药品抗菌谱。
抗生素的分类及应用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被誉为20世纪医学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控 制细菌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同时,抗生素也是畜牧业中不可 或缺的药物之一,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和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抗生素分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01
02
03
青霉素类
包括天然青霉素、半合成 青霉素等,主要用于治疗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其他大环内酯类
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具有不同的抗菌谱和临 床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类
主要用于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庆大霉素类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 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良好效果 。
其他氨基糖苷类
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具有不 同的抗菌谱和临床应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
主要用于治疗立克次体、支原体 、衣原体等感染。
特点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这类抗生素具 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等优点。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如支原 体肺炎、军团菌病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点及适应症
特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 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这类抗生 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性质稳定等优点 ,但肾毒性和耳毒性较大。
完整疗程
即使症状有所改善,也应完成整个疗 程的抗生素使用,以免病情反复。
定时服药
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服药,以维 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副作用识别与处理措施
常见副作用
01
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抗生素知识点

抗生素知识点
抗生素,即抗菌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它们在医
学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以下是关
于抗生素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特
定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2.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
同时,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细
菌耐药性的增加。
3.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疾病时,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
有效的抗生素失去了疗效。
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滥用。
5. 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患者的年龄、病情
的轻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确保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总之,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耐药
性问题的发生,对于维护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希
望大家在使用抗生素时能够谨慎对待,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其它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其它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其他类链阳霉素、恶唑烷酮、多粘菌素E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二、适应症头孢克洛:[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中耳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由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曾有报道。
阿奇霉素:[适应症]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阿莫西林:[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注: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虽然青霉素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
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
但是阿莫西林耐酸,在胃肠道吸收好,且不受食物影响。
三、副作用阿奇霉素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以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为主,占60%以上,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较短,2 h内出现者占一半以上,类型及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除一般的消化道不适和轻微的皮肤过敏外,阿奇霉素在儿童及青少年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疹、中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肾损害等,其中以变态(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阿奇霉素引起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和抢救后致死率较低,但2岁以下婴幼儿静脉给药时潜在危险较大,临床给药时应慎重选择给药方法,并需密切观察。
从网上看:阿奇霉素有耳毒性,肝毒性,肾脏毒性的例子。
所以要特别注意服用时间和剂量,剂量不大,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应该还是安全的。
阿莫西林的副作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
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
头孢克洛的副作用:只查到说明书上的:①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感、食欲不振、软便、腹泻等。
②过敏反应:皮疹、皮痒。
③过性SGPT升高及可逆性间质性肾炎。
④Coomb's试验可为阳性。
个人认为:头孢克洛是有非常轻微的肾毒性的。
另外头孢过敏的人也是有一部分的(比如我自己),所以也要注意过敏反应。
四、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定时用药:完成整给疗程,确保药效。
病人或须在疗程的3天后,再做评估,以了解服用的抗生素是否有效,如果病情无起色,应以其他合适药物替代。
·分量准确:药物剂量不能随意增删,以免影响疗程。
·不要自行停药:别以为病情好转而停药,因体内的病菌仍未彻底消灭。
这会造成病菌伺机发作或影响病情,更可能因此产生抗药性。
·不要吃旧药:每次病情或成因也可能由不同病菌引发,胡乱服用旧药,会耽误病情,或带来不良后果。
不要在没有医生的指示下,自行服用抗生素。
·重服药物:服用抗生素一小时后呕吐,必须重新服药,避免病菌有机会再肆虐。
·副作用:服抗生素产生副作用,如作闷、皮肤出疹等,应通知医生,不要自行停药。
·服药须知:一些抗生素须空腹服用,一些须饱腹服用,以配合不同药物的吸收。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
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
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
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
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