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操规范要求
学校关于学生课间操跑步的基本要求

学校关于学生课间操跑步的基本要求
为贯彻上级关于“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要求,学校决定课间操全校学生统一跑步。
为使跑步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跑出声势、跑出气势,跑成习惯、跑成亮点,学校特对课间操跑步作如下规范要求:
1、集合。
要求各班跑步入场,做到快、静、齐。
2、队列。
每个班一个方队,每个方队成6列纵队,队与队之间相距5—8米;体育委员须戴班级标牌,内外道各一名领跑,并喊口令。
3、跑步。
跑步前先由体育老师统一整队,待《运动进行曲》一响,各队同时起跑,跑步要求:
①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双手握拳,两臂伸直前后摆动。
②步伐整齐有力,口号整齐响亮,精神饱满;体育委员自始至终喊口令(1.2.1,1.2.3.4等)做到准确响亮。
③队列做到整齐划一,横平、竖直(横看成行,竖看成线),学生前后左右之间要保持紧凑。
④步速:要求匀速小步慢跑,切忌忽快忽慢;转弯时,内道学生要适当减慢速度,待外道学生平齐后,步调一致前进。
4、纪律。
跑步过程中要听从体育老师、体育委员口令指挥,不喧闹,不做小动作,不掉队;
5、人数。
要求每次出操人数不得少于本班人数的95%;禁止任何人呆在教室或厕所内,因病等不能上操的须持有班主任开具的请假条。
6、班主任跟班。
中学课间操管理制度模版

中学课间操管理制度模版一、背景和目的中学课间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为了保证课间操的有序进行,规范学生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校中学生,包括所有年级、班级。
三、管理内容1. 时间安排(1) 早操:在上午第一节课结束后,课间休息前,每天进行10分钟早操。
(2) 午操:在午餐后,课间休息前,每天进行10分钟午操。
2. 行为准则(1) 准时参加:学生应在操场上按时参加早操和午操。
(2) 尊重教师:学生应遵守教师的指挥,听从安排,不得擅自离开操场。
(3) 着装整齐:学生应穿着整洁、统一的校服参加操练,不得穿着奇装异服。
(4) 保持安静:学生应在操场上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5) 不得携带贵重物品:学生在操场上不得携带贵重物品,如手机、珠宝等。
3. 健康保障(1) 适度锻炼:学生在课间操中应适度锻炼身体,不得过度运动或有意损害身体健康。
(2) 安全标准:学生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不得做危险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3) 心理健康:学校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管理措施1. 教师责任(1) 监督学生:教师在操场上应严格监督学生的行为,确保课间操的秩序。
(2) 示范操姿:教师应示范正确的操姿,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操练。
(3) 纠正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操练错误,帮助他们进行改正。
2. 学生义务(1) 遵守规定:学生应遵守课间操管理制度的规定,保持良好的操练秩序。
(2) 互相协助:学生应互相协助,共同营造良好的操练氛围。
(3) 参与秩序:学生应配合教师的指挥,按时参加操练,保持整洁、安静的操场环境。
3. 管理机制(1) 考核评价:学校将定期对学生的操练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
(2) 表彰奖励:学校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3) 纪律处分:对于违反课间操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关于规范课间操的要求

关于规范课间操的要求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安全、整齐、有序,充分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现将出操规范如下:
1、入场要求:第二节课下课后,听到大课间集合哨声,请任课老师及时下课,必要时请班长举手提醒老师下课。
所有学生必须在9:47到达操场(按紧急疏散路线有序下楼,出完教学楼以小跑形式跑入操场),不得出现迟到等现象。
到达操场后,听从体育委员指挥站队。
2、整队要求:待广播停止后,全体师生必须保持安静,听从体育老师口令调整好队形队列(不得出现拥挤、追赶、讲小话等现象),静待活动开始的信号。
3、韵律操要求: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听好音乐节奏,精神饱满,认真完成韵律操。
(该击掌时,必须击出声音,该跳起时,脚必须离地;各班选出1—2名领操员在各班前面领操)
4、跑步要求:开始后,跑步的班级按规定路线跑进,队形始终保持前后对齐,能很好地调整速度,掌握与前面班级的距离,排头与排尾能够控制好班级队形;在跑至主席台前,能大声的喊出本班的口号;初一年级的班级按规定队形进行,不散不乱,积极参与,秩序良好。
活动停止后,能自行调整好队形队列,静听大课间小节。
5、退场要求:体育老师发出退场指令,各班以两路纵队按指定路线跑步退场(初三年级学生按跑步要求跑至商店前坪才能解散)。
6、以上要求从12月7号开始执行。
对于完成好的班级进行班级量化加分。
对于不规范的班级,除扣班级量化外,还将罚跑。
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

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11、学校规定时间,认真上好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做到常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2、全校学生要乐观参加课间操和体育活动,每天由学校领导或体育老师加强巡查。
3、切实有效搞好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老师要做好体育活动计划,布置好场合、器材,深入班级检查引导并做好记录,班主任必需到位组织领导本班学生参加体育磨练。
4、要保证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任意占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磨练时间。
5、加强组织纪律管理,严禁放羊式,注意安全。
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2一、早读课(10分)要求:秩序井然,书声琅琅,最好有领读。
1、早读正式铃声后,整班未进入早读状态,一次扣2分。
2、早读开始后,有人随便走动、谈笑、吃东西、做作业等每人次扣0.5分。
二、升旗广播操(10分)1、出勤:不无故缺席。
每缺1人扣0.5分。
2、升旗:升旗时须穿校服,未穿校服每人扣0.5分;升旗时有人说话,每人扣0.5分。
3、入退场:快拖拖拉拉扣1分。
静喧闹扣1分。
齐队伍凌乱扣1分。
4、做操:要求正确规范、协调有序、动作划一、保持安静。
有人说话或态度极不认真每人次扣0.5分。
三、教室卫生(10分)1、走廊(1分):走道清洁,无灰尘,无碎片,无斑迹。
2、门窗(1分):门上无脚印,无封条痕迹;窗明无灰尘;窗台干净。
3、栏杆(1分):栏杆(不锈钢管)上无灰尘,栏杆下瓷砖无灰尘。
4、墙壁(1分):瓷砖墙上无脚印、球印及污迹。
5、地面(1分):无纸屑杂物。
6、黑板(0.5分):版面干净无乱涂乱画。
7、讲台(1分):乾净,台面无灰尘、无杂物。
8、窗台(0.5分):无灰尘。
9、清洁工具存放(1分):排放整齐(存放在纸箱内或后墙根)。
10、桌凳(1分):排放整齐。
11、垃圾(1分):纸篓内无垃圾。
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3为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活动得到保证,确保学生身体素养提高,学校特订立以下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
以下是一般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1. 中学早操和课间操要求:
- 动作规范: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体操动作和技巧,如伸展、弯曲、转体、跳跃等动作,动作要规范准确。
- 平衡和协调:学生需要保持平衡和协调,如站稳、踮起脚尖、坐姿平衡等动作,能够控制身体的平衡。
- 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学生需要通过体操动作,提升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如腿部的拉伸、臂部的活动等。
- 跳绳: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跳绳动作,如单脚跳、交叉跳等。
2. 跑操要求:
- 跑姿正确: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跑姿,如利用脚掌迅速推进、臂部摆动、身体保持直立等。
- 持久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持久力,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跑步运动。
- 速度与耐力: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短跑或长跑,考核速度和耐力的兼顾。
评分标准将根据不同学校和教师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评分标准参考:
- 动作规范与技巧:10分制,根据动作的准确程度评分。
- 平衡和协调:10分制,根据学生保持平衡和协调动作的表现评分。
- 柔韧性:10分制,根据学生展示的柔韧性程度评分。
- 跳绳:10分制,根据学生跳绳的技巧和连续性评分。
- 跑姿:10分制,根据学生跑姿的正确性评分。
- 持久力:10分制,根据学生跑步的时间和距离评分。
- 速度与耐力:10分制,根据学生短跑或长跑的表现评分。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年级、体能水平和课程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大课间跑操的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

关于跑操的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切实凝聚各班的向心力,进一步规范大课间跑操的活动,特制订以下跑操的要求及检查评分细则。
一、课间操跑操要求:1、周二至周五: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各班按体育组要求,及时迅速地进场;到至善楼指定区域集合整队;进场后听从体育老师指挥,按指定线路从跑操;结束后,按指定线路退场。
2、跑操过程中各班整体保持队形整齐,中速行进,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行进途中原则上不准停顿,若前面没有行进空间,相应班级也务必原地跑步;行进途中要求统一喊口号,口号内容各班自定;跑操结束时,要踏步调整呼吸和队形,然后有序退场。
团委、少先队将安排检查两操、纪律的学干对各班的跑操情况进行检查评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周量化考核。
3、跑操前,班主任要跟班进场;跑操时,班主任要随班跑操督促;跑操后,班主任要组织有序退场。
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动员教育,规范要求,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
二、课间操跑操检查评分细则:1、学生出勤情况(1分):不缺学生得1分,每缺一人次扣0.5分,可以出现负分。
确有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跑操的,情况特殊的学生须写个人请假申请,经本班班主任签字后方可生效。
2、队伍集合情况(1分):主要包括按规定要求集合,及时迅速,队伍整齐,按规定要求有秩序地进退场。
集合不及时、不整齐的酌情扣0.5—1分。
3、跑操整齐情况(4分):班与班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体育组统一。
(1分)所有同学必须跑步前进,不得走走跑跑,行进过程中一律跟着音乐节奏做匀速跑步。
学生跑步时双手握拳,两臂曲臂随音乐前后摆动,步幅不宜过大,频幅不宜过快。
由班级安排专人带队,各班步伐整齐,同学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每名同学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方阵中横看成行,竖看成排。
(3分)若中途退下、掉队的(系鞋带、拔鞋除外)等情况,每出现一人次扣0.5分。
跑操过程中跑操队形混乱,动作不规范,节奏感不强,精神面貌不好,酌情扣0.5—3分。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引言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是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的一种身体锻炼方法。
它们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本文档将介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要求眼保健操是针对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过度用眼等因素造成的眼部疲劳和视力下降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体操方法。
以下是眼保健操的要求:1.时间安排: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眼保健操,每次持续10-15分钟。
2.姿势正确:学生应坐直或站立,并保持舒适的姿势,不要低头或弯腰。
3.注重眼部运动:眼保健操应包括眼部运动,如上下左右转动眼球、眼球旋转等。
4.注意眼睛保护:在进行眼部运动时,学生应专注于眼睛的自我感受,不要用力过度或猛烈运动。
5.配合呼吸:眼保健操可以配合自然呼吸进行,保持轻松和平稳的呼吸。
课间操要求课间操是学生在上课间隙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身体活动和血液循环,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课间操的要求:1.定时进行:每天至少进行2次课间操,每次持续10-15分钟。
2.组织有序:课间操应由学校或班级组织,确保学生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避免混乱。
3.全身运动:课间操应包括全身的运动,如跑步、跳跃、拉伸等,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效果。
4.提倡合作:课间操可以设计为集体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5.安全第一:在进行课间操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避免出现跌倒、撞击等意外事故。
考核细则为了确保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细则。
以下是可能的考核细则:1.出勤率:学生参与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出勤率将会记录,并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2.动作规范:学生进行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时,应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任何不规范的动作可能会影响考核成绩。
3.表现评价: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合作等。
4.健康效果:学校可以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有无眼部问题改善、身体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课间操安全操作规范

课间操安全操作规范课间操是学校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让学生活动筋骨、放松身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由于课间操场上学生较多,活动比较激烈,安全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那么,如何在课间操中确保安全操作呢?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展开回答。
一、营造安全的课间操环境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安全,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安全的操场环境。
首先,操场地面应该保持干燥,以防学生摔倒受伤。
其次,学校应该确保操场设施完好,如平整的跑道、安全的引体向上器材等。
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二、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除了提供安全的操场环境之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教育讲座,向学生普及课间操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参赛的方式加深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三、规范学生的课间操行为要确保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安全,学校需要规范学生的课间操行为,例如限制学生的奔跑速度,避免碰撞和跌倒。
此外,学校还应该要求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避免因穿着不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四、提供专业的操场指导课间操的安全操作需要专业的指导,学校应该安排专业的操场教师或教练指导学生的操场活动。
他们可以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避免因错误的姿势而导致的身体损伤。
五、加强监督管理学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课间操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按规定的操作进行操场活动。
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不安全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六、设置应急措施即使做了充分的安全准备,也不能排除课间操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学校应该提前设置应急措施,例如设置急救箱,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保护学生的安全。
七、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家长是学生的最重要的监护人,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间操中的表现和安全情况,互相配合,共同关心和保护学生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田中心校课间操规范要求
课间操的质量是学校形象和校风的直接反映,加强课间操管理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寓德育于日常活动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增强学生的信心,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切实提高出操、做操的质量,使课间操真正起到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从而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进而建立优良的学风、校风。
特制定本规范要求:
一、整队:整齐、快速、安静
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各班体育委员应迅速、有序组织同学,站在指定位置,不可走动、说话。
二、进场:步伐整齐、精神饱满
1、按照规定的出操顺序及路线依次进场保持安静。
2、下楼梯靠右侧行走,保持安静不得喧哗。
前后保持一定距离,队伍整齐,不得有推、拉、挤等现象,安全有序下楼。
3、到操场后,各班体育委员再次整理队伍。
要求按广播操队形站好。
做到横、竖成一直线,要求前后左右间隔1.5米。
斜向45度也要保持一直线。
4、班主任及时到位,检查出操纪律及人数。
学生不可无故滞留在教室,因病请假须经班主任同意。
5、全校各班必须在3分钟之内进入操场。
三、做操:整齐、到位、有力
1、各班到达指定做操位置后应规范、正确地听音乐进行原地踏
步走。
班主任和体育委员认真做好组织督查工作,全班学生动作整齐、摆臂自然到位。
2、做操时按照音乐节奏,规范、整齐地完成每个动作,不抢拍、不拖沓。
做到态度认真,精神饱满,姿势优美,体现青春活力。
3、值周人员对做操情况及时打分点评,进行表扬批评。
对做操不认真或违反以上规定的处罚措施:(1)重做一遍广播操。
(2)集体扣分。
每月统计一次纳入月考核。
四、退场:整齐、快速、安静
课间操结束老师点评完毕后,按年级顺序匀速返回教室,上楼梯靠右边、谦让有礼、不高声谈笑。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