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

合集下载

三大哲学家

三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

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

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

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

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

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

苏格拉底_柏拉图_亚里士多德名言中英文对照

苏格拉底_柏拉图_亚里士多德名言中英文对照

Socrates (苏格拉底)名言:1、The easiest and noblest way is not to be crushing others,but to be improving yourselves。

最简单而高贵的方式不是压榨别人,而是提高你自己。

2、There is only one good,knowledge,and one evil,ignorance。

唯一的好是知识,唯一的坏是无知。

3、The secret of happiness,you see,is not found in seeking more,but in developing the capacity to enjoy less。

幸福的秘诀,不是寻求更多发现,而是在成长中享受到细微的一种能力。

4、Think not those faithful who praise all thy words and actions;but those who kindly reprove thy faults。

那些总是赞美你言行的人必定不是忠诚的朋友,忠诚意味着温和地指出你的过失。

5、The hottest love has the coldest end。

最热烈的爱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6、Let him who would move the world first move himself。

要想改变世界需先改变他自己。

7、I am not an Athenian or a Greek,but a citizen of the world。

我不是一位雅典人或是希腊人,而是世界的公民。

8、Strong minds discuss ideas,average minds discuss events,weak minds discuss people。

大智论道,中智论事,小智论人。

9、One should never do wrong in return,nor mistreat any man,no matter how one has been mistreated by him。

西方哲学人物关系及主要观点

西方哲学人物关系及主要观点

西方哲学人物关系及主要观点
1.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探究真理,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2.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创立了柏拉图学派。

他的主要观点是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存在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3.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主要观点是形而上学,强调实体的存在和本质。

4. 笛卡尔:法国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怀疑论,认为只有通过怀疑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5. 康德:德国哲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批判哲学,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只能通过感性和理性来认识世界。

6.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和对立来实现的。

7. 尼采:德国哲学家,是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权力意志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权力意志驱动的。

这些人物的观点和思想相互影响,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他们的思想对西方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

讨论题
? 如何看待苏格拉底方法
案例
澳中两项教师专业发展举措及其实施 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年),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基本主张:
• 在现实世界之上存在着一个超经验的 理念世界,它揭示了万事万物永恒不变的 本质,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不完整 的影子和摹本;
• 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的主要手 段,教育应由国家来管理;
• 男女儿童应该接受同样的训练。
学术贡献:
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城外为纪念希腊 英雄阿卡德穆而建造的花园附近创立了学园 (Academy),或称“阿卡德米”。
主要著作:
《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 《巴曼尼德篇》、《会饮篇》、《斐多 篇》、《斐得若篇》、《美诺篇》、《普 罗泰哥拉篇》、《高尔吉亚篇》、《政治 家篇》、《法律篇》等, 其中,最著名的 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6)人伦关系、孝德成了道德教育的பைடு நூலகம்必要内容;
五、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 一切事物的知识,认识即回忆,学习只是 回忆领会中已有的知识。
评价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著有 《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 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 碑。柏拉图认为,达到理想国的最高境界主要依 赖教育的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国家的管理者)和军人(国家的保卫者)。柏 拉图重视早期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创办的学园开 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传统。
第三章 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
2011.9.16
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希腊三贤

希腊三贤

(四)生物学方面 他对五百多种Βιβλιοθήκη 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
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 鸡胚胎的发育过程。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途中经常给他捎回 各种动植物标本。
在达尔文之前没有一个人比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322)对我们了解生物界作出的贡献更多。他的生物学知识 很广博,知识来源也很广泛。他在少年时期曾当过医师的学 徒,后来又在勒斯波斯岛居住过三年,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海 洋生物。生物学史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得从亚里士多德开始。 他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的一第一个人,并为之写出了专门著 作(如动物分类,动物繁殖等一等),他首先发现了比较法 的启发意义并理所当然地被尊称为比较法的创始人。他也是 详细叙述很多种动物生活史的第一个人。
二、灵魂不灭说 :
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 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 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 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 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三、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 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 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这是西方哲学 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 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 尽的。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 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二)天文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
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 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 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 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三)物理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
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还认为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的比轻的落得快(此结论后 被伽利略推翻)!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吗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吗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吗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吗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吗?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图,他开创了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开创了吕克昂学园。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柏拉图:柏拉图,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前427年至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贵族,师从苏格拉底,直到苏氏逝世。

后游历四方,到前387年返回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并执教40余年。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

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名言1、许多赛跑者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2、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3、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

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

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

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发微

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发微

与大师相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发微当我们读到:“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有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

”(苏格拉底)“应当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柏拉图)“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亚里士多德)这些经久不衰的句子时,它就宛如一道劈开茫茫黑夜的闪电,骤然照亮了我们内心的世界!这些浩如烟海的哲学探索像是一淌不尽的甘泉,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一、“一无所知”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明明是学富五车,可他却常常宣称自己是“一无所知”,也许这就是学者的谦虚。

苏格拉底在他的哲学历程上的提出了如下观点:(1)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道德上的“至善”,即“美德即知识”。

(2)主张人们应当“自知自无知”。

认为道德观念的是内在的,认识就是认识自己。

(3)不自制问题下面我着重探讨以下关于“伦理”方面的哲学理论。

事实上苏格拉底的伦理三段论:知识是善的原因,无知识恶的原因,善才能带来幸福,所以,为人得到幸福,人必须求知苏格拉底一贯思路认为人类的确拥有某些美德。

这些美德代表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人品,而之中最居前的则是哲学或智慧的美德。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是所有事物里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最理想的生命是将其一生奉献用于寻找上帝。

真相被隐藏在阴霾处之下,而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揭露出他们所知的竟是如此之少。

”。

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至善,而不是仅仅依据他的“意见”行动;一个人必须了解不变的至善本身。

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恢复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精神,更在于赋予理性以道德意义。

苏格拉底首次将伦理学纳入哲学视野,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理性主义命题,极大的推进了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二、前额宽广的柏拉图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希腊三贤(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希腊三贤(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 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 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 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 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 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 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 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 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 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 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 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 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柏拉图
名字的由来: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
勒斯(Aristocles),却又何以改 称“柏拉图”?溯其源,阿里斯托勒 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 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 “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 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 今。
柏拉图学院:不懂几何禁止入内
灵魂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思想:灵魂是单纯不能加以分解 的,有生命和自发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 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被 圈入于肉体中,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 理想的灵魂是一个有条理的灵魂,其中较高的 功能驾驭较低的功能,他有聪明勇敢、克己和正直 四种德行。有理性的生活是至善的,物质是不完善 的,灵魂要从这种障碍物中解脱出来。 柏拉图将心灵“存有” 的高层世界当作是不变 的,和肉体的感官变异做对比。柏拉图的形式或理 念,也就是永恒的绝对者。对柏拉图主义者而言, 普遍概念要比个别事例更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教育命题——
美德即知识 (“智德统一”理论)
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 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 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 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 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 要的途径。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二)哲学观 神秘主义色彩 ; 激烈反对唯物论哲学家研究客观世界发现
其规律的做法,说这样做不能认识真理。 认为事物所以这样是神有目的地安排,人 只有从自己心里认识神才能认识真理; 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 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 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亵渎神灵。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四)爱情观 唯美主义 “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五)教育观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 2.教育意义 3.教育目的 4.教育内容 5.教学方法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 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
第一讲 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课程作业说明:
(1)作业的题目在“教育”范围内自选, 2000字左右。作业抄袭者,记0分或不及格。
(2)作业必须是纸质稿,手写、打印均可。 (3)作业务必在2013年5月24日(含24日)
之前上交,未交作业者,记0分或不及格。 (4)作业可课堂交,也可送到高教所214室。 纪律说明:缺课3次者,记0分。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三)政治观 专家治国论
“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 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 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 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 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 则不懂。”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 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 政治家。 ”
二 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 阿卡德米学园
二 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哲学观 (三)政治观 (四)爱情观 (五)教育思想——教育观 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二)哲学观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
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 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物 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 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是完善的理 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 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 然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 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 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 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 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 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4.教育内容—— 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
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5.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方法”或“产婆术”; 四个步骤: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 行教学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哲学观 (三)政治观 (四)爱情观 (五)教育观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一)生平 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 20岁的时候,他师从阿那克萨戈拉的弟子阿尔
赫拉于斯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三次从军作战 公元前399年,从容赴死
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后人称 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 回到了人间” 。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 ; 肯定理性认识的同时,他却否定感性认识
的作用; 不承认一般是从特殊中抽象而来,而把一
般看成是先于而且高于特殊的东西 ;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二 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三 亚里士多德及其教育思想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69——前399午)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婚姻爱情 观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希腊雅典卫城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之死)
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
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 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 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 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有 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实用观——“美”观 任何事物本身无所谓美或丑,只有看它有
无用途,是否真是美的。表面再好看的东 西,没有实际用处,也是不美的。
二 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柏拉图(Plato,公元 前427一前347)
二 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左)柏拉图-Plato (右)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免费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2.教育意义—— 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苏格拉底
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 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 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一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3.教育目的——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 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 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